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业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教育论文1
摘 要: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是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根本看法或根本观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与完善程度的标志。文章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范式”--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引发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进而推动科学的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完善。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启发
(一)什么是“范式”?“范式”理论是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库恩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科学共同体”是“在一种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因此,“范式”在库恩那里被理解为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理论背景及框架、共有的传统和信念。总而言之,“范式”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上所具有的共同的知识基础、信念,这些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信念规定了他们在基本理论走向、基本观点及基本方法上具有可通约性(commensurability),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和历史路径。库恩认为,“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范式”才配称科学,才能成为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只处在前科学时期,在该时期,科学工作者们各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问题无不互相争论、莫衷一是。只有有了共同的“范式”,科学家集团才可以通力合作,在共同的背景和传统下共同发展、贡献。
(二)“范式”论对学科发展的启发:1.一个学科能够独立存在和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调整对象和研究方法不是仅有的因素,该学科在逻辑层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基本问题将决定该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2.不能仅从学科内部的逻辑结构找寻依据,而应当同时从该学科的学术传统、共同的理论背景与信念及从业人员有无组成自觉共同体等方面找寻依据,这种界定方式将会使我们对该学科的理解更立体、更具历史感;3.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的发展应具备规范化的`特质,即该学科的从业人员应有共同的学术传统,这些传统将构成该学科进行自我组织、自我评估和自我证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获得学术认同的重要方面;(4)应将学科的发展放在生动的历史境遇中考量,充分顾及学科本身与历史现实的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科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自己的传统,使学科内容具有生命力。
二、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真空”状态及其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没有自己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包括基本问题意识及其提问方式、基本概念和自足自给的理论体系。在基本理论问题上,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经验体系的窠臼,以相对分离的经验形态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形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表达;没有完全从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中摆脱出来,有的甚至直接将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套用在职业教育上;没有深切体认职业教育实践领域的崭新发展,尤其没有全面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因而该学科的现有基本理论很难恰切地概括和统摄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
(二)职业教育的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或达成共识)的方法,这其实也是我国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职业教育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缺乏自身独特的方法论构建,职业教育研究在获取研究对象中缺乏应有的学科筛选,往往简单地将现实的职业教育生活事实直接当作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缺乏应有的学科反思,因而很容易形成学科建构对实践的亦步亦趋,丧失学术研究应有的自主性。
(三)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因而在学科体制上依然呈现出明显的边缘性和分散化特征,制约了职业教育科向纵深发展。首先,职业教育研究的从业人员依然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传统和平台形成学术共同体,很多学科点的从业人员多是其他领域的人员,甚至有一些属于“玩票”性质,他们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少有学科自觉的,有浓厚的经验实用和点状分散色彩,相互之间也缺乏关联度,因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很难形成学术积累,也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争鸣;其次,职业教育学术性组织不健全,严重缺乏学术组织应有的学术自治品格;再次,职业教育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公共论坛、学术交流载体和权威杂志或真正的旗舰期刊。
三、构建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
(一)在职业教育“公共论坛”的建设上,要建设真正的精品学术刊物,除了在经费上要重点扶持外,也要给予其重大的智力支持,使其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真正树立学术上的权威性。加强职业教育学术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杜绝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混同现象,大力增强学术组织的自治能力,赋予职业教育研究者团体以更多的学术自治权力。另外,职业教育学术组织必须加强学术自律,进一步加强学术权力运行程序与规则的制度建设,按照学术权力自身运动发展的法则实现高度自治。
(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真正确立独立成熟学科应有的基本问题意识,包括基本的提问方式、基本问题群和基本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进行学术上的科学解说,二是能够在理论上解决实践中突出而普遍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职业教育研究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超前意识。在研究内容和领域上,主要整理和阐释职业教育的历史及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现阶段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而普遍的现象,比如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模式的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或教育公正公平问题的研究、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课程理论和师资培养理论模式研究等。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将使职业教育研究在基础理论层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可能,从而为形成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范式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思维契机。
(三)理顺学术研究内在机制,建立和培育良好、健康的学术规范与氛围。这主要涉及到两点:一是职业教育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品性与能力,二是职业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建设问题。
四、跨学科研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可能范式
(一)跨学科研究正成为进行学科研究的趋势。学者孟卫青认为,“现代科学的特征是越来越专门化,科学分裂为无数学科,它们又不断产生新的亚学科。这种分科研究确实给西方科学带来可观的成就。然而,过分专门化却使各科研究的范围日益狭小,也使科学进步的步伐放慢,其结果是,科学工作的成效本身成为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基本是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这就构成科学整合的基础,也使得科学研究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许多新学科应运而生。”西班牙比较教育学者费兰费雷尔认为,“近来,跨学科研究已是一种确定的科学做法,而单纯的多学科研究正在逐渐失去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含义。跨学科研究是从研究对象本身的具体丰富性出发,立足于问题,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将源生并分散于其他各学科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组织成有机的方法体系来解决问题。这个有机的方法体系,是所研究问题及其所属学科的独特方法体系,而不是其他有关的多个学科方法的机械杂凑。跨学科研究是综合提炼其他各学科的研究方法、策略、技术、手段等而促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上的超越。就职业教育而言,跨学科的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对职业教育相邻学科方法、策略、技术、手段“职业教育”化后的综合、提炼与超越。
(三)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就是学科的交叉性,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由此产生了它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和普遍性。具体来讲,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大量事实证明,跨学科研究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这种研究的主要活力在于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它主要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作为交叉学科)及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运用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2.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的运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其一,复杂性在于研究对象包含着许多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能分解更不能人为地舍去一些,保留一些,即使其中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将对系统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二,这种复杂性,除了指研究对象由多个因素构成外,尤为重要的是指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有完整的结构而不能“拆零”。这一点告诫我们,职业教育的研究要注意职业教育系统的完整性或不可分割性,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拆零”研究方式已不可取,是有害的。其三,跨学科研究实现了研究主体的变革,使研究主体从个体发展到群体主体。群体将产生群体效应,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综合的方法。这样,势必会产生对学科发展有利的新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
(四)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培养研究者的跨学科意识。跨学科意识的培养需要让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使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研究是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规律的,其研究范围是有人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和问题,但从一个学科研究职业教育不能认识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片面的深刻性。其次,培养研究者跨学科的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方面入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本着教育的一体化精神,保证研究人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储备。当前高校注重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是这方面很有益的探索。再次,要有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制度保障。跨学科教育研究转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组织结构的重组,这种重组在研究对象和选题层面上表现为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整合。由于我国科学管理体制和分科教育传统的影响,很多跨学科研究因为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立项困难、研究协调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推进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科研管理机构对待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应该从智力支持、资金配备、人员协调等方面给以应有的关照。
职业教育论文2
[论文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从职业教育视阈来审视校企合作,国家和企业是影响校企合作的外部因素,职业教育本身则是决定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因,它又包括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学习者两个主要因素。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职业院校是否具有较强的、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和企业的意识,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否能够营造和创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基础;而职业院校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关键是职业院校的学习者是否具有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较高的职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工作知识传承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工(产)学结合”的基本保障,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从职业教育视阈内分析校企合作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策略,可以使职业教育清醒意识到自身在校企合作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发挥自己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使职业教育真正发展壮大。
一、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的诉求
(一)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校企合作是工作知识传承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类型需要拥有的是较强的职业能力。斯克莱本纳对于工作知识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影响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知识结构。而职业知识结构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科体系的传授方法,先传授相关知识的学科体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形成职业知识结构;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直接传授工作体系的相关知识,直接、有意识地形成学习者的职业知识结构。相较之下,第二种知识结构的形成途径直接构成了职业知识结构,而不是先打破学科知识结构再重建新的职业知识结构,节省了学习者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时间。而且,职业院校学习者学习工作知识,形成实践技能一般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七个阶段,所有这些学习环节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都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和企业生产相结合:职业院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和企业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相适应;职业院校毕业生必须能够满足企业对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层次和需求规格;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岗位技能训练。所有这些,仅仅依靠职业院校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
(三)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工(产)学结合”的基本保障
二、职教视阈内校企合作的策略
从实施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的内部系统来说,也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职业院校,二是职业院校学习者。这是内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本文主要从职教视阈内就校企合作的内部影响因素论述校企合作的策略。
(一)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要求
(二)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学习者要求
校企合作的深度实施,受惠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学校,从宏观上说,校企合作促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为企业储备了人力资源;从微观上说,校企合作还提升了职业院校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职业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值得推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总结了“六共同、三贴近、双主动”人才培养模式,“六共同”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学生生产性实习,共同组织科技生产攻关,共同组织技术技能培训,共同建设生产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招生就业;“三贴近”即教学贴近项目,实训贴近技术,实践贴近生活;“双主动”即学校主动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采购“人才订单”;宝安职校则采用“工学结合、六层推进”的人才创新模式,即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公民;两个学习地点,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
三个学习阶段,根据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中职的三年教育教学过程分为从初学者到高级初学者阶段、从高级初学者到内行的职业人阶段、从内行的职业人到熟练的职业人阶段等三个阶段,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完成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转变;六个学习层级,每个学习阶段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层级,流程设计依次为专业认知、职业体验、专业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学习、顶岗实习等六个层次,形成一个“工”与“学”渐进式交替、螺旋式上升、“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型。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职业院校两年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的惯例,而是把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设计为职业体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不同层次,在三年学习中交替进行,层层推进。当然所有这些探索都只有落实到学习者身上,落实到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上,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可持续发展。有一次企业向宝安职校校长吕静锋要求能够顶岗的学生时,吕校长的一句话值得深思,“我送几个学生去试试,管用的话就在你那里顶岗,不行的话我们再帮你想办法。”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其关键是看职业院校学习者是否能够胜任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不但如此,职业院校学习者还必须具备积极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珍惜每一个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机会。
职业教育论文3
【摘要】 本文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及对策,对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市中等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经济持续的增长,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辛集支柱产业的皮革、钢铁、化工、机械、建材、轻纺等行业都存在着技能劳动者短缺的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面对市场需求,大力整合教育资源,精心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品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满足企业技能劳动者用工需求,不断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思路、新办法,成为我市当前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职业培训学校18所,其中公立4所,分别是教育部门管辖的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劳动部门管辖的辛集市劳动技工学校、农口管辖的辛集市农机和农技学校以及14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了维修电工、钳工、皮衣缝纫、微机操作、美容美发、汽车驾驶、电子设备装接、家政服务和农业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其中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每年毕业生约400人,升入职业专业学校360 人;技工学校毕业240人,就业230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4030人,实现就业3500人。
二、制约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改善了我市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但与我市中等城市建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发展氛围欠浓厚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界、用人单位及青年人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相当部分学生和家长只重视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认为读职高没有出息。由于高校扩招和普高扩容,带来了持续生温的普高热,加上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存在民办学校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出口不畅等问题,导致社会上把读普高、上大学视为“正途”,把职业教育视为“旁门左道”。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和误解,导致职业学校招生难。
2.投入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
目前,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少之又少。由于各级财政比较困难,我市的两所主要公办职业培训学校即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辛集市劳动技工学校,除编制教师的工资外财政拨付给职业培训学校的公用经费不多。经费短缺是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专业设置不合理,难以形成办学特色
在我市十八所职业学校中,有八所学校开设了较为普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数约占在校生的50%;而作为我市支柱产业的`皮毛、化工、机械等行业的对口专业较少,还没有形成厂校衔接的办学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今年,我市加快了中等城市的建设步伐,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缺乏更为突出,迫使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资源,精心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成为我市“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迫切要求。
1.强化政府责任,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树立“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是抓投资环境”的新观念。通过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首先,政府要合理制定职业教育发展长期规划,包括学校布局、专业设置、规模发展目标等,进一步搞好结构调整。
第二,布局结构的调整要与骨干学校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结合起来,集中办好几所示范骨干职业学校,并建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建立农科教结合的新机制,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市场”的办学模式,推行“边学、边干、边致富”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比规模、比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2.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优势品牌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体现地方性和行业性,应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因此,针对我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一批具有明显职业性和地方性的专业,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尽快把我市职教中心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技工学校的钳工、皮革皮装加工、化工等专业培育成名牌专业,提升专业层次。通过名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我市的职业教育。
3.加快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根据我市经济发展需要,采取政府干预、教育部门指导,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整合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统筹专业布局、合理设置各学校专业,扬长避短,突出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避免各学校专业设置重复。
同时,加强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环节的指导管理,形成以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主,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辅的职业教育新摸式,建立科学的民办职业学校审批制度,切实解决无序竞争问题。要加强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管,促使各类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提高办学素质。
4.推行就业准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就业人员的培训。劳动监管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制度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使持有“职业学校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毕业生优先就业。
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要引导企业对已在岗但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员工实行轮值培训。招用职工从事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职业教育论文4
摘要:职业教育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使每个人都学有所得,所以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和学习目标,实行差异化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基础差别目的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可以发挥每个受教育者的特长,最大开发学习者的潜力,从而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这是每个教学人员追求的目标,但在我国现有教育条件和教育体制下,在大班教学中很难全面展开。
基础教育中,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标准的考核和选拔方式,从而决定了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学习任务。受这些条件的制约,因材施教多限于教学方法。高等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侧重点,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所以在大班教学中也很少有老师会顾及到每个学生,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当然,由于入学选拔的标准较高,学生普遍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大部分人按部就班也能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职业教育与前两者不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大部分人在报考自愿中会优先选择高等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教育,造成职业学校生源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有基础较好,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大部分是在高中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基础不是很扎实的,想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方便就业的。还有少数是达不到就业年龄,家长怕在社会上沾染不良习惯而送到学校接受约束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的差别较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人感觉学无所成,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着为学生为社会负责的原则,因材施教有其必要性。随着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细,职业教育对应的岗位种类也越来越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对应的机会,可以把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整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组织,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达到不放弃每个人的目的。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能性。
目前由于教学规模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职业教育都采用大班制教学,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有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教学的`组织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步:①摸底,摸底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量材施教。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通过班主任和班委了解整个班级大体的学习情况,对认知特点不同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实施时尽快地熟悉两类学生,一是直观动手方面接受能力强的,二是理论分析方面能力突出的,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开始几次课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小练习,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②教学组织,即安排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来实现优势互补,在教学任务设计时可以借鉴实际生产过程,每个任务都要融入理论和技能训练。在任务实施时可以建议组员分工合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分析设计、实际验证和报告总结三步。前两步可以分工完成,报告总结要求独立完成,并在报告中说明自己分工部分及收获。这样可以让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分析设计由老师先讲解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组员共同讨论设计过程,每组推出一个人执笔总结,将实施过程细化成多个步骤,落实到纸面上。简单任务要求组员轮流操作实施,复杂任务要求写明分工。对基础好,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原有任务上适当提高,作为思考题,给他们发挥的余地。大多数学生有学习意愿,但又难克服惰性,可以通过阶段性任务强制引导他们学习,用书面报告和随堂提问督促他们尽力。
在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是个别基础薄弱,同时又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开始的时候会坐在那里,既不参与讨论,也不动手操作。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降低难度,单独指导,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参与协作精神。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在学习中受关注较少,学习自信心不强,因而下意识的采用一些较为出格的方法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只要引导方法得当,很大一部分还是可以重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不可回避的是在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极少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得到家长认可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都有一份不错的预备职业,但年龄还小,家长把他们放到学校以免染上不良习气,所以他们的心思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这样的学生也不应该放弃,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对他们存在偏见,可以让他们当助手,负责分发器材或随堂收集各小组存在的问题,记录各小组成绩,维护他们的尊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也是教育的收获,最后也能达到家长的期望。
总结点评,点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及时纠正知识性错误,二是对每个成员的鼓励。所以对于前者要做到客观严谨,对于后者要不厌其烦,做到面面俱到,点出每个人的成绩及优点,评分的时候要根据分工采取不同的标准,不要使平时分差距太大。要让分数成为学生的小红花,而不要成为学生的枷锁,只要尽力了并有收获就是合格的学生,在职业教育中不需要也没法淘汰,合理的点评也是保证后续教学效果的有效环节。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从教师的角度看放弃个别学生不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果,还可能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有所成,从学生的角度看,放弃一个学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人。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才算是一个优秀的职业教育者。
职业教育论文5
1概述
职业教育型本科,是指高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置于最突出位置,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回归职场,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企业单位紧密联系,能尽快适应市场需求。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其讲授的主要内容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随着科学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更新非常快。因此在职业教育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前提下,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2 职业型教育与学术型高等教育区别探讨
2.1 学术型教育以培养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人才为目的,从学科出发划分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型教育以培养能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从技术岗位出发划分专业。
2.2 学术型教育主要培养理论研究人才,致力于探索新规律,而职业型教育主要培养实践人才,致力于发明新工艺,解决现实问题。
2.3 学术型教育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而职业型教育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更看重知识的针对性。
2.4 学术型教育的教师队伍强调学术研究能力,而职业型教育的师资队伍强调“双师型”,教师除了有较强教学能力外,还要求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实践指导能力。
2.5 学术型人才培养较为封闭,常通过实验室途径完成研究任务,职业型人才培养为开放型,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程施工项目为纽带。
2.6 学术型教育采用“理论+ 实验”教学方法,通过验证前人理论成果,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研究能力,职业型教育采用“知识+ 项目”教学方法,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能力。
3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学生实际工程锻炼不足,知识应用能力差,课堂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以课堂教学为主,尽管大纲的学时安排中,有少量工程参观学习、现场教学内容,但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融入至现场管理中去,其动手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在现场教学中,学生只见到工程阶段性施工,理论与实践教学仍存在脱节。并且实际教学中,施工单位出于现场安全及施工效率等各方面的顾虑,不会同意大量学生进入施工现在学习,而学校鉴于安全性及可行性也经常只安排课堂教学。
3.2 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少工程管理经验,施工前沿知识不足
土木工程施工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但鉴于土木工程施工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达到职业型教育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必须有较为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但对于许多年轻教师而言,其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岗位,没有实际工程施工的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其教学中常常照本宣科,很难从实际工程案例出发,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行讲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教材内容滞后,跟不上施工现场的技术更新,对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突飞猛进, 新技术不断出现,而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相对滞后,造成《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内容过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建设部每年都会推广一些科技项目和十大新技术,但是目前出版的教材很难在内容选取上做到同步升级。
并且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基本以卷面考试为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查少,记忆性成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客观题比例大,主观分析论述题少,技能考核少,死记硬背多。
4 职业教育型本科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措施
4.1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施工项目为纽带,加强学生现场问题解决能力,丰富教师现场管理经验目前江西科技学院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土木工程学院也与多家省内施工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可以同生产实习有效结合,灵活安排生产实习任务,施工课教师给实习小组同学布置任务,如收集实习过程中的新材料、新工艺及先进的管理措施,并做成多媒体课件,等实习结束提交任课教师。并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同步安排教师到施工企业锻炼学习,丰富其现场管理经验。
4.2 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施工授课,课内及课外有效结合,课堂内采用多媒体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对于较为简单内容采用课外学生收集资料,课堂答疑讨论。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技能,学以致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4.3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考核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方式,既是学生学习的压力也是动力,为了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按照理论考试、实习答辩、校外导师考核三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学习情况,待课程结束分析学生学习效果,针对理论教学及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
5 结论
职业型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加强学生与社会、施工企业的联系,满足社会需求,以此为前提,本文探讨职业型教育与学术型高等教育区别,基于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应课内、课外相结合,以施工项目为纽带,加强学生现场问题解决能力,丰富教师现场管理经验,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按照理论考试、实习答辩、校外导师考核三种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论文6
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多在这一层面上使用了这一概念;第四,观念是指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教育思想等。这种理解相对第三种认识在范围上显得更加狭窄一些,它将系统化、理论化作为了区分观念与其他认识的标准点。[1]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独立或分散的认识还是系统性的认识,我们都会对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暂且把观念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个体性的独立认识;而是个体性的系统性认识;三是群体性的分散性认识;四是群体性的系统性认识。
职业教育涉及的范畴
职业教育的定义目前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从外延的定义,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二是从内涵的定义,职业教育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得受教育者获得一定职业资格的教育;三是从功能的定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工素质和培养大批使用人才中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桥梁[2]。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职业教育类的学校主要包括,中高职学校、各类专科学校、技术学校以及成人教育等。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教育本身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根据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姜大源教授的理解,这些类型特征至少包括: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对职业的研究是职业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研究职业,就要研究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其范畴应包括职业哲学、职业历史学、职业分类学、职业术语学、职业心理学、劳动医学与职业医学、职业社会学、职业法律(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法律及职业从业的法律),以及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显然这些“与职业相关的学科的总框架”,所蕴含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是非常丰富与广博的,或者说它本身已具备了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简单地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的科学,其特殊性表明其不可替代性,在职业教育观和职业科学的所有层面,开展对职业教育的学习问题的研究。
职业教育观的内涵
我们所讨论的职业教育观,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它是与上述对观念定义的第三、四条相同。在这两种含义(即社会存在反应的社会意识和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上,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观理解为,基于对职业教育的各种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以及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3]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群体性的职业教育观看作是一类意识形态。群体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团体关于(社会)关于事物的一套信念。它是一个团体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和价值等[4]。或者我们也可以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所有人在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时所拥有的主观观念,无论在个人相互关系层面上,还是在有组织的意识形态的宏观层次上,它都提供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整体性的解释[5]。不论对意识形态定义如何,它都可以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意识可以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个群体对世界的认识;二是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密切关联,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个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由此,意识形态一方面为一个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另一方面也为这个团体中的成员提供了一套约束体系机制。基于以上对观念和职业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职业教育观作出以上的总结。它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大背景情况下,某个特定的主体对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类型,经过长期实践和认识分析,产生的对其的想法和观念的集合。以下通过主体和分类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对特定主体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观分为以下两个维度,即个体性的单独认识和群体性的分散认识。第一,个体性的单独认识是指,是指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某个特别人士(他可能是社会精英,也可能是普通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这种认识只限于这个人本身,并不因外界的知识、信息或价值而转移。它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也可以是经过理性分析的。因为这种特定的认知,是根据这个主体本身的知识经验水平有关的,所以它肯定也是因人而异。这种个体性的单独认识,必然会有其创新之处,同时也会有偏激之处。第二,群体性的分散认识,是指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一个群体(他们是至少人数大于一的集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被这个群体中的成员普遍承认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这个观念是毫无非议的。这样的认识类似于我们经常所听到的普世价值,但是它的范围没有那么宽广,它的范畴仅限于特定人群对职业教育观的认识。既然这种认识是普遍的,那么它至少在某个程度上来说是合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这样的团体,他们分别支持着自己团体的观点,于是形成了不同领域的不同学派,即所谓的社会大众和精英人士。这一点将会在分析职业教育观的形成机理时深入讨论。
无论是何种维度下的职业教育观,我们至少可以把每一种关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意识形态,展开并拓展为以下三类:一是对职业教育宏观环境认识,这一类型中包括对其社会地位、教育培养目标及国家重视度等的认识;二是对职业教育教学层面认识,其中包括职业学校的分类、教师师资水平、教学方法与其他教育的差异等的认识;三是对职业教育实践者学生的认识,这一类型中包括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认识。
职业教育论文7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未来职校生走出校门将承担起实现中国工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重大转型的重任,在中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校生需要精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文从职业中等教育电类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中职院校专业课作为中职院校学生今后就业发展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面广,包含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且概念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难度。但是专业课直接决定学生今后的就业前途,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在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与以往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掌握并没有实质进展。
一、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发展遇到的问题
1.电类专业课与实训课配合不紧密
中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专业课加实训课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实操训练,但是也存在实训课与专业课内容联系不紧密,两者教学内容脱节的情况。许多院校实训课内容或者偏离专业课,或者与专业课教学进度相差较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难以通过有效的实训来进行强化。这样会使学生很快忘记所学内容,或者对所学知识浅尝辄止,停留在知识表面,难以有更深入的突破。
2.电类专业教材编写对学生程度估计过高
中职院校学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初兴趣盎然,对课本的内容和知识点勉强能够理解,基本可以做到专心听讲。但是,当遇到数学公式推导和证明时,就会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开始抵触新知识,进而导致厌学。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被打消,本来燃起的一点学习兴趣也被浇灭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会感觉课本知识点越来越难,渐渐地他会发现看课本犹如看天书,完全摸不到头脑。
3.校园文化建设与电类专业课教学结合不紧密
目前,中职院校普遍存在对校园文化重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等现象。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些积极因素在专业课教学中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专业课教学具有很大帮助。
二、改善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1.电类专业课与实训课相互配合,教学进度紧密结合
专业课不能脱离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现象和原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后,辅以内容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及时通过实训教学来强化这一知识,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专业课与实训课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弱化电类专业课数学知识的使用
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专业课兴趣的丧失,来源于课本中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中职学生本身数学知识薄弱,在面对课本中繁杂的数学推导时就会犯怵,严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弱化专业课中数学公式推导,抛开以往通过数学推导来证明公式的繁杂过程,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授知识。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新知识。
3.强化多媒体在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渠道,又可以弥补课本教学的不足。它通常以精练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动画为特点,通过灵活多变、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现知识脉络。多媒体课件制作重点突出,结构分明,使学生更加容易领会老师的教学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的灵魂所在。当学生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时,他们也会了解学校并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还有可能是生动活泼的、多姿多彩的。让学生接触一些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课余时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兴趣。我们既可以聘请本专业的成功人士来校讲座,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人生信条,还可以建立起优秀毕业生信息库,请一些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与学生代表交流经验,鼓励在校学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
5.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目前,各类中职院校都十分重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所开课程都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学校可以借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兴趣,增加与专业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从本专业有趣的实验现象着手,积极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探索真理。
综上所述,针对中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薄,对待学习有始无终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兴趣入手,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校园文化,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明白对待知识不要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坚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有所收获。未来我国制造行业的振兴之路,全部寄托在这批年轻人身上。只有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中国工业才能走出一条精品之路。
职业教育论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发表职业教学论文,职业化论文投稿
结构概念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具有定性准确、简单快捷的特点,其关系到结构的安全与合理。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应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适当补充教材内容的必要性,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进行了探讨,并强调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设计理念, 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概念设计在钢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概念设计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但概念设计并非如大多数工程师所言,是工程设计经验的累积,而是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创新和决策的方法和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概念来正确处理构件与构件、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是结构工程师基本结构理念的集中体现[1-2]。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结构分析软件(或电算程序)的计算结果,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和校核?这就需要学生融合概念设计的理念,掌握力学概念、材料概念、荷载概念、施工概念、使用概念等等,并运用到结构方案设计、构件布置、计算结果的分析中。
尽管概念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在房屋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概念设计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学生在完成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之后,虽然具备了计算构件及连接的能力,能套用公式解题,也能轻松设计一个单根构件,但对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却感到无从下手。此外,由于担心工作后缺乏竞争力,学生常将更多时间花在结构设计软件的学习上,对计算机过分依赖。这种状况造成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下降,整体结构设计概念模糊不清。设计大师林同炎先生曾说,现在的教育是先教构件的设计,再到整个结构,而在实际工程中是先结构后构件[3]。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先了解整个结构,再学习构件的具体计算、构造要求等知识,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所在的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课题组进行了钢结构课程内容改革,将概念设计贯穿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今后的钢结构设计工作中熟练运用概念估算方法,迅速、有效地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以及受力明确、传力简捷的结构体系。
二、将概念设计引入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现有教材《房屋钢结构设计》 [4]中,概念设计一般作为结构体系与布置原则的一部分内容,而实际上概念设计贯穿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教材中关于结构布置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也无不体现着概念设计的思想。针对钢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各类结构构件的设计要点、相关规范规定,应补充如下教学内容。
1、结构计算的概念和判断
对工程师而言结构计算概念和判断是体现其设计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授课中应重点给学生讲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帮助学生走出概念的混沌状态,使其对设计结果有清晰的把握和判断,引导学生基于已有专业基础知识思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特征,即变形首先要保证连续,这是结果可信的必要条件。另外,结构各方向刚度的均衡性可以根据结构动力参数(频率分析、振型)加以判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轻质薄壁结构按边缘屈服控制强度,并考虑与局部稳定相关的有效截面参数。而非薄壁结构可适当考虑塑性发展深度,可按10%以内控制。通过对此类计算结果的判断讲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设计理念,避免出现因整体概念不清晰而导致不合理的设计。
2、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化
学生在学习基本构件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时,由于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规范公式,因此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参数固定的计算时,大多能严格按要求执行,但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却缺乏思考。故在教材内容改革方面,重点增加了结构形式优化的讲解内容。结构形式的优化包括结构整体的优化和单根杆件的优化。让学生明确整体结构优化的目的是提高结构效率。整体结构的优化可分步走,先根据力学原理作判断,定大方向,然后依据具体条件分析确定详细设计方案。为避免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太笼统,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跨度的大跨度屋面结构形式选择。就单根杆件的优化而言,主要包括应力性质的优化和应力水平的优化。
3、 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
教材对荷载及其组合一般仅从规范规定出发来介绍,但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对于结构整体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可从抗震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区设计多层建筑,如何用较小的代价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答案无疑是减轻自重。因为烈度和场地类别是无法选择的,只有建筑材料的自重可以由设计者选择,而地震的惯性力与自重直接相关;从材料选用角度,因为结构效应是以荷载与作用为自变量,代入结构效应函数中产生的,弯矩这一主要结构效应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对大跨度结构减轻自重就显得尤其重要。大跨度建筑一般采用轻质材料,但小跨度结构则不一定采用。学生一旦明确了这些概念,就可以在设计初始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材料选用及荷载选择而造成设计的先天不足。虽然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有所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因此有必要在授课中进行调整,以利于学生灵活掌握。
4、 节点设计分析
在讲解节点设计时,应着重突出节点的概念以及节点设计的目标,强调节点设计要忠实体现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功能,且要有可靠的承载力,并保持规定所要求的状态。因为节点承载力不足会造成破坏,而节点状态不好,如螺栓松动等也会造成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另外,讲授节点传力时,要强调在设计节点时,应保证其传力通达顺畅,不应造成应力紊乱、集中。焊缝以平滑的对接焊为最好,加引弧板后磨平更好,螺栓连接以摩擦型高强螺栓为最好。在结构计算中,节点与整体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结构整体要求节点尽可能精确,但节点不可能完全精确,如提高精确度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因此此部分内容的讲解要基于结构整体受力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在什么位置做适当的简化假定较为合理,且有利于降低连接的成本。 二)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概念设计引入工程结构教学中,内容整体性高,概括性强,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多样化。
1、工程案例分析
由于概念设计内容较为零散,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设计理念的理解,必须将课堂教学及工程案例分析结合起来。教师平时应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例如在讲解风荷载的选取与调整时,按图1的思路分析不同结构体系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差别。
2、互动问答环节
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解概念设计时,教师的课堂讲授是主要方式,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结构概念,有必要组织不同程度的课堂讨论。在活跃的、有趣味的学习讨论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每个概念的知识点,教师都应准备一个或者几个最为典型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结合疲劳动力荷载,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避免疲劳破坏?通常情况下,许多学生知道疲劳应力幅大于相应的允许疲劳应力幅,则结构会发生疲劳破坏。但对于如何减小疲劳应力幅并无具体的概念,因此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从疲劳动力荷载最为基本的概念入手,即减少疲劳应力幅其实就是减少结构应力的变化幅度。可为学生介绍两类方法:用简支结构代替连续结构和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非预应力结构。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组织学生讨论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及预应力结构与非预应力结构的区别。之后再给学生具体讲解这两类方法能减小疲劳荷载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疲劳荷载的理解,使学生学会从概念分析入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在讲解钢结构构件稳定时,学生对构件的失稳机理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因此应尽量将构件的各类失稳过程制作成三维动画,或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展示构件失稳时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如在讲解简支梁平面外弯扭时,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过程。这些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收快,效果良好。
三、结语
掌握概念设计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必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取不仅有赖于工程设计经验的长期积累,更需要在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把概念设计的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慈勉,尹小明、概念设计的意义和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2005,36(8):626-628、
[2]高立人、结构工程师与概念设计[J]、建筑结构,1993(4):46-50、
[3]林同炎,S、D思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沈祖炎,陈以一,陈扬骥、房屋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职业教育论文9
一、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从教学目标的培养和规范方面来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有许多共通的东西,例如: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基层性、适用性。在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以初、中级技工为基准,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高级技工和智能型管理人才为基准;在培养规范上职业教育所面向的是为工厂和生产线培养应用型劳动者和技能型技工,普通教育输入的人才多数是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范方面是可以互补的。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接受的教育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职业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事业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专业设置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学工作而言,专业设置是最重要的纽带,也是二者之间最为紧密的结合核心,同时还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而言,学校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专业设置是否能及时适应发展的需求;面对类型相近的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是否会出现或者已经出现重复现象都是所面临的问题。面对教育体系改革的趋势,专业设置越来越倾向于适应毕业生的就业。除此之外,普通教育在基础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整体时间分配上与职业教育的差距也比较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差异性,要求二者在融合中必须制定适合两种教育的专业设置。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育内容中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内容和结构都属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更新与开发,都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教学目标必须要与每一个不同的接受群相互对应。所谓的课程结构就是组织与流程相结合,教育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的目的在课程组织结构中课程的顺序和安排都要映照课程的教学安排。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是进入普通教育教学的初始阶段,所以课程在设置中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进程。国家、某市地区、某个行业统一对课程标准化进程进行制定,在课程结构重组的设置方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都要突出课程结构的应用性与教学的实践性。与此同时,教学方面还要注重人文社科与技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相互结合,以突出个人能力为基准,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课程改革要以用人单位与岗位吻合为依据,同时教学内容还要适应职业类型、职业资格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政府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整合的制度措施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占据世界工业的.主体,加工业也成为世界的中心,这样的评价标准与预测是国际世贸组织分工的需求,这样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在我国,劳动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价格较为低廉。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才需求的应用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方面已经有了变化,在这种趋势下,政府要不断调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要注重公共政策的更改与修正,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以适应经济发展。解决二者在融合的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保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得更加深入。总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合会让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尽管二者的融合还处在磨合阶段,尚未达成全方位的渗透,但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变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合必将会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职业教育论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鼎盛时期,又从滑坡阶段到明显分化等不同阶段,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从举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初衷看,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应当围绕办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涉农专业为主要内容、以“为农”为目标来界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其最初的界定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背离。“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农村职业教育究竟还能不能实现‘为农’的目标呢?”已经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综述,以改革开放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分析农村职业教育。
一、综述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多维度理解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综合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大都给出了综合性的界定。通过对这些综合性的概念界定进行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对以下三个维度的综合:一是教育发生地域的维度,二是教育对象的维度,三是教育内容的维度。从教育的发生地域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刘春生和刘永,他们认为,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者石伟平在其所著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城市及工业发达地区实施的工业、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的另一类职业技术教育”,他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设在农村。以上观点立足于农村和城市在地域上的'明显区别,旗帜鲜明地从发生地的角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从教育对象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春生、王虹主编的我国第一本《农村职业教育学》(1992年)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对农村广大的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刘春生、刘永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职业技术教育”。张力跃在《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以农民子女为主要对象”。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就是农村人口,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农村学生,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决定的,符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教育内容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界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伟平编写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中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蔬菜、花卉、药材等内容。刘春生、王虹在《农村职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从以上观点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应当围绕“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即第一产业来进行设置。尽管刘春生等学者认为应当设置“加工、运输、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但总体仍然应当以涉农专业为常规的和主要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设置,最初是为了适应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求,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技术水平。
二、嬗变与冲突: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现实困境
(一)生源枯竭使“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
农村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历经了从恢复发展到陷入停滞、从鼎盛时期到步履维艰的兴衰起伏,并从曾经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沦落为当前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其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农村职业学校和生源从数量上由充沛到短缺、质量上由优质到低下、结构上由多元到单一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教育分流制度的恢复,在生源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当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这一精神,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当时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1985年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在这些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加之市场需求旺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加最快、生源最好的时期,到农村职业学校就读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这一时期,全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数量由1979年底的20xx余所发展到1992年的6900余所,几乎每县都办起了职业学校;农村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9年的23万增长到1990年的195.5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农村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陷入停滞,生源出现了滑坡现象。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开始被逐渐打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被推向市场,和企业实行双向选择,城市的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户口、就业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也随之消失。由于城市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较之农村中职学校有明显优势,从而使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流向了城市中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普高热”现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严重流失。从目前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办在农村的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县均只有2所左右,而现存的农村职业学校也普遍存在生源差、办学效益差等诸多问题,有些学校因生源枯竭甚至可能随时停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制改革使城市职业学校附加价值消失,城市学生大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生源界限被打破,呈现出农村生源向城市中职学校单向流动的态势。这种生源的单向流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生源枯竭,难以为继;二是在所有的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且占比9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
(二)市场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
改革开放之后的十余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和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农村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种植、水产、果树栽培、畜牧等和第一产业密切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农业生产规律、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毕业生。1984年至1992年,农村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30余万,这些毕业生大多留在家乡工作,并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农村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起,由于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总体吸引力大大降低,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严重困难。为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面向二、三产业的专业,如计算机类专业、数控机电、电子商务、宾馆旅游、服装设计等。然而,由于办学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农村中职的新设专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实习场所和优秀的专业教师,这自然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市场所要求的标准和规格,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因而这一阶段的农村职业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目标。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客观上推动了“普高热”,加上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职校毕业生出路较差的现实,使广大农民认为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普高班来吸引生源、维持生存,还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则被迫停办或者转型为普通中学。进入21世纪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失败的,也未能实现“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教育目标。
三、反思与展望:“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何去何从
本文选择了办学地域、教育对象(生源)和教育内容三个重要维度,对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界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合农村职业教育举办的初衷,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办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涉农专业为主要内容、以“为农”为目标。重点分析了在深化改革和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嬗变,认为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其最初的界定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和背离:一是生源枯竭导致“办在农村”几近名存实亡,二是市场化导向使教育内容和目标日趋“离农”。并先后发出三个疑问: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必要办在农村吗?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中职呢?农村职业教育究竟还能不能实现“为农”的目标呢?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和配套政策的实施,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开始逐步现代化,城乡之间的差别也在渐渐缩小。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最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相对单质的一元现代社会结构。那么,在将要到来的一元现代社会,农村职业教育该如何界定呢?“农村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会不会逐渐淡出,甚至成为历史的记忆而被其他概念所取代呢?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重视的问题。
职业教育论文11
从事职业教育几年以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逐渐深入了解,发现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题一:职业教育的方向不明确;问题二: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三:专业设置分散,互相分离;问题四: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内容大于实践性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就业不对口,以至于在中职教育的三年中,每年都会流失大量的学生,形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紧缺、生源质量不高、中职院校发展不景气的现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变革。
一、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中职学校教育从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从文化课很重要这样的论调中转变过来,从课程设置上可见一斑,专业课的量有的都达不到总课程量的四分之一,造成学生学习还是延续中学时的方式,在认知中形成职业高中的学习只是在文化课基础上又加了一门专业课,就像每星期要有一节音乐或体育课一样。所以,我们首先要认清职业教育,领导要认清,要搞纯职业教育,不要与普通高中教育混淆;教师要认清,传授学生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技术性的知识,教师要逐渐向技师转变;家长要认清,既然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走职业教育这条路,就要认清职业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不能单纯是为了升学而选择,从认识上肯定职业教育,认清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学生要认清,开学第一课我们不仅要讲纪律,讲做人,讲新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讲什么是中职教育,什么是中职生的学习、中职生的前途,让学生一入学就从观念上形成中职生与其他学生的不同。
二、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合作型的人才
应试教育的体制造就了教育的现状。孩子该玩儿的时候在学习,该学习的时候在玩儿。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不了业。人才市场招聘会周周开,人才济济,可用人单位就是招不上需要的人才。究其原因: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真能力,用人单位要求不高只要真技能。这就给中等职业学校创造了出路,我们应正视职业教育,不是学习不好才上职业学校,术业有专攻,学生及家长要慎重地选择学习的道路;职业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入学考量也要择优,当然这个“优”就不只是成绩优秀了,需要从多方面考查,比如兴趣、性格、学习经历等;其次,紧密联系社会,时刻关注人才需求导向。根据对实习单位及其他用人单位需求的调查,适当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做到为实习生合理安排实习,为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就业渠道。“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宗旨,所以小到一个螺丝钉的制作也是需要合作的,这就需要我们既学会一项技能,又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办好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学校需慎重地考虑专业设置
专业的设置,不应该把各专业孤立起来而独立存在,应该由一个专业引申出与其相关的专业,形成一种近似于企业的运行模式。一可以最大限度地在校内实习实训,二可以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例如,我们有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大专业里又分了很多小的方向,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小方向系统连接起来,并与其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加以实训。这其中有搞管理的,有营销的,有小软件开发的,有设计的,有制作的,有评价评估的,有财务核算的等等,整个一个企业运作的缩小版。甚至于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去接一些有偿的工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转变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态度,进而就会转变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态度,使中职教育与技能大学达到完美的契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四、专业设置合理性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
就像德国的包豪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模式都要转变过来,教育思想方面要遵循、强调基础训练、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造就一个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环境,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教学模式上,理论教师与技师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包豪斯教学体制的基本精神,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一贯的信条,使得包豪斯从1919年4月1日诞生到1933年的14年中,培养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人才,也引领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设计风格,无愧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即使在1933年8月米斯?凡?德洛宣布包豪斯彻底解散,学校中的教员和学生大部分流散在欧洲各地,1937年后,他们大多数移居美国,并在新的国家开始发展,将包豪斯精神和教育传播到世界各地。
以这样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来办我们的职业教育,相信我们职业教育的前景会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席跃良.设计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
职业教育论文12
中职的医用化学的课程是为中职学生日后医学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必须要重视医用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现在随着各高校的扩招,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知识基础不足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医用化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本文要进行深度探讨的问题。
中职学生基本都是青春期阶段的年龄,正是思想和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使学生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改善医用化学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中职学生日后的医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医用化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生源质量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使得很多高中生都有了上高校的机会,导致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主要就是考试落榜的学生居多,整体素质明显降低。而且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在读书了,是被家长逼迫而来的;另一种就是家长根本就教育不了,想让学校来职业教育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学生在日常学习时都没有对学习的欲望,只是想混到毕业得张文凭就可以了,基础知识普遍过低。
(二)课程安排不足
在中职学校,医用化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课时安排却普遍较短,老师光是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就很紧迫,所以教学质量普遍不足,给日后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阻碍。
(三)学生心理情绪问题
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两方面的心理问题:一方面,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进入集体的生活,会因生活自理能力不足、集体生活不适应、想家等问题影响学习;另一方面,来中职的学生不是因为不爱学习就是因为考试失利,对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因为医用化学很多的知识点都是抽象的,学生学起来本就不太容易,再加上心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使得学生很容易对于医用化学的学生产生敷衍的心理。
二、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医用化学的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中职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处于青春期,正是比较敏感的时候,老师在平常的教学时不光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不要搞差别化待遇,不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平时医用化学的教学时也要和学生平等的相处,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让学生结成“一对一”小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弱的学生一起学习,这样不仅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点,还能帮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做到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歧视,互相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元素周期表》一课的过程中,在讲解完周期表的知识之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元素,随便点一个同学说下一个元素,然后在由这名同学指定下一位同学说,以此类推,如果说错的要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这种有效的互动会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二)改善医用化学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人才为目标的,而传统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多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实际技能教学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这和中职培养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所以在医用化学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其它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盐的水解》一课中,所讲的知识点大多比较抽象,利用计算机制作生动立体的课件就能将其直观立体的展现给学生们,并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来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高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对待学生都是使用的同一种教学方式,这很容易造成所学内容对于能力好的学生过于简单,多余精力无处可用;对于能力差的学生又过于困难,对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本文在这里介绍两种医用化学的分层次教学方法。
(1)建立学习平台
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平台,一方面在平台上上传医用化学课程的课件和单独知识点的视频讲解以及知识拓展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视频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建立问答区,这一部分不光是要老师自己去解答,还要鼓励会的同学来帮助进行解答,然后老师根据反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对于表现积极学生及时给予奖励。
(2)利用好课后作业的布置
老师在医用化学的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布置学生是做基础知识方面的课后作业,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做拓展练习的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做到分层次教学。但在布置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保密布置,以防影响学生们的自尊心。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中职医用化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的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为了培养出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人才,中职医用化学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给中职医用化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职业教育论文13
一、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经济投入与学院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政府部门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制,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支持度不够,在经济投入上存在偏差。各地政府在高校经费投入上偏向本科教育,旨在建立重点本科,建立一流高校,对职业教育则投入较少,大部分为学院自筹。同时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仍属于事业单位,受政府调控,在政府经济投入少,企业未介入,社会资本、私人资金注入少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遍地开花和盲目扩张就会出现严重的经费不足,这必然制约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实训设备更新、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以及软件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又对这些有着较高的要求,经费的短缺只能靠扩大招生来解决,招生规模的扩大就需要更多相匹配的软、硬件设施,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毕业生质量,毕业生通不过企业的检验,学院砸的只能是自己的招牌。
2.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自身认识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对自身办学定位不明确,偏离轨道。虽然办的是职业教育,但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办学观念,将高职教育等同于专科教育,或者沿袭以前的中职管理教育模式,致使在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环节、学生培养、教师素质要求等方面存在着盲目性,没有很好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2)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学管理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为完成这个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教学管理者承担着重要职责。而目前我国的公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存在着机械执行行政条文,走过场的现象;在教师激励上缺乏有效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往往停留在政策层面上。
(3)“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讲师(以上)教师资格,又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老师。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原中职院校升格上来的教师,二是近几年毕业的高校生,大多为本科或硕士学历。前者经验陈旧,与高职培养目标不匹配,但由于年龄和家庭的原因,很多不愿意重新到企业去实践;后者是从学校走向学校,课堂走向课堂,没有到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和阅历,非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既没有实践经验,也没有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占高职教师主体的这两类教师使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而事业单位的高职院校受到事业编制的影响,不能从企业直接调入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再加上高职院校自身用人机制受到限制,在职称评定、教师身份待遇等问题上存在困难,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得不到有效建设。
(4)生源数量、质量下降。
有关数据表明,从20xx年—20xx年,我国18—22岁的人口是一个急剧下降区,将从一亿两千五百万下降到八千七百万,下降幅度非常大。另有资料表明,自20xx年起,我国各级教育的学龄人口呈下降趋势,在未来10年,学龄人口的年均下降量为860万人,每年保持3.23%的下降速度。学龄人口下降的结果就是高校生源的锐减,各高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纷纷开始降低录取分数线,高职高专作为最后一批录取院校,分数更低,如20xx年河南某高职院校就将补录的分数线降到了150分。高职院校还面向社会招收满18周岁以上的人读预科,这些学生在进校时理论基础非常薄弱,这必将影响进校后的理论教学,又挤占了实践教学时间,使高职理论、实践教学进入两难的境地。
二、面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1.面向市场需求,建立自己的品牌
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必须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研究并遵循市场规律,树立自己的服务品牌和良好品牌形象。高职院校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向用人单位说自己有优质的教育质量,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才能代表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具有良好声誉和较高知名度的高职院校更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和教师,也更容易吸收社会各界的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合理定位,保证办学质量
各地政府要把发展高职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合理定位,制定长远规划,构建合理专业结构体系,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要果断退出,建立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如高铁服务、高级管家专业;树立良好形象,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提升办学质量。
3.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时要打破常规,根据学院规模、专业和需求选择师资,形成优质的教师梯队,构成合理的师生比。对于刚从高校直接分配过来的教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深入到企业中,提升实践技能。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医学、汽车维修、软件开发等专业,可以直接从医院、企业引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人员来充实队伍。如果为了降低成本,便于随专业而调整师资,可以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同时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做到科教并重,真正提升教师待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4.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市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点就在于实践能力强,因此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必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经费的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培养出能经受住企业考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总结
面对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不能再盲目扩张,应走内涵建设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刚开始走起来虽艰难,会有许多现实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走内涵建设之路才是生存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论文14
论文摘要:国运昌盛、系于教育。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哲学思维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示范”建设为引领,正确处理好质量、效益、人才培养及其社会关系,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内涵建设
强国必先强教。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国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为努力实现我国到20xx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方法和立场是指引我们科学发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此达到目标的先决条件。
一、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构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它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运动促进了事物的转化。
(一)逻辑依据:它是指一种思维的开端。比如在做事之前得思考需要准备什么,这种思维过程的开始就是逻辑依据或逻辑起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经济指标增长跃居世界水平。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教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然而发展是不平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出现了需求旺盛的局面。这反映出中国教育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充分表明教育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确定目标: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教育、经济、社会是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中国古代兴修都江堰宝瓶口水利工程就是证明。在当时条件下没有采取堵截的办法,而是采取疏导的办法。修堰筑渠,疏通流沙,合理解决土壤耕种,改变农作物生态环境,使得成都平原年年丰收。孙子兵法也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教育为经济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的夯实决定人才需求的总量、结构质量。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类型也要求教育不同类型与之相适应。否则,教育的发展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工,人力要跟上,金融风暴来了,要迎头搏击。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只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推进国家现代化。
(三)科学定位:事物发展的轨道是目标方向定位的运动。高等职业教育需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要有符合教育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外,还必须对学校的科学定位。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绝没有简单的‘好大学’模式。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鉴于每所高职院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他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可以借鉴和学习,但不能相互“克隆”。据相关资料表明,厂矿企业所需的人才中,从事生产实施、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和教育自身发展,使得从业者与需求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突出反映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没能满足现阶段产业升级以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立足中国国情、世界眼光,从20xx年开始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百所示范院校的遴选和建设过程,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政府推动、社会认同,极大的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性。
(四)促进发展: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遵循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发展是唯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双向互动、和谐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撑和人力支持的发展。一是要做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或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三是发展的速度和社会、人民群众可承受的力度相吻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办学,学校主导,地方扶持的关系。国家、政府应把握好宏观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行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来解决好自身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及其战略决策等问题;地方和行业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植,高职院校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在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显神威。
二、运用对立统一转化原理来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发展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矛盾运动发展的特征,如平安与灾害、健康与疾病、城市与乡村之间等都存在着各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一)健全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决定了依托行业办学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学校方面来看,充分了解并满足行业企业的利益和需要,才能使行业企业更加的关注教育,才能更深度地参与教学。从行业来看,学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人才“产品”,注入了活力,生产发展了,壮大了企业经济。实现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健全利益共存的政策导向机制;行业与学校联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等。
(二)质量保障: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质量是事物客观属性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统一,个人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标准相统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以市场调研为起点,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高职院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办好社会需求量大、技术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积极开发一些社会紧缺的短、平、快专业。组建校企联合办学基地,学校仿真或实验实训中心,创建真实环境。通过“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工作室式”、“项目式”等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就业、学校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使“技能性、立体性、导向性”融合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依据社会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评价进行人才评价。施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确保人才质量的制度性保障,大大提升了高职人才培养水平。 (三)内涵凸现: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引进ISO9000认证体系。走出一条既科学规范又开拓创新的办学之路。一是以管理效率为目标,建立效率型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型领导制度和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二是以良性互动为目的,建立自我调适型管理决策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真正发挥合力。三是以人才选拔为标准建立竞争型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激励、竞争、淘汰机制,营造有利人才“能是能下”的良好用人环境。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全面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打破常规,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用科学管理标准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及其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
(四)外延扩展:高职院校外延发展要求具有战略眼光,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大势,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人才“准入制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类中的分类型,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要与其紧密相连,要与教育内部结构、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密切相关。根据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努力构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衔接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高职院校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提升自身知名度,努力创建“内引外联”的生动氛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为我所用,争创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发展宽松的对外环境,切实解决好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营造生机盎然的一方沃土。
三、运用质量互变的原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事物发展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曲折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变化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变化、不发展是暂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必须把握好“度”,关注量变过程,重视质变结果,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一)健全完善制度与标准建设: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标准是评判的依据,有了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标准,才能推进高职院校各项建设。高职院校要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团队等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使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具体情况来决定专业设置与调整。开发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克服“官本位”、去“行政化”,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作用,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使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市场经济办学,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根据社会需要,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和配置好高职院校的人、才、物等各种资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规范;坚持以管理标准为定位,统筹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标准、教师辅导员队伍培养标准、学分制标准、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科标准、课程质量监督标准等等。
(二)正确界定规模扩张和稳定发展的关系:根据中央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十二·五”规划稳定发展的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要认真加以科学思维,正确处理好生源数量与生源质量、学生入口与出口、德育与智育、社会需求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前提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本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兼顾知识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复合性、应用性、操作性高技能人才。以人才质量为核心,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广泛深入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高职学生增加社会认知,增长实际锻炼,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和后劲。
(三)正确处理好基本建设和改善教职工福利的关系: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学校利益与广大教职工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基本建设规模投资应与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同比例增长,实现教职工人人“体面劳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宏观决策与微观搞活等方面统筹兼顾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以和谐促稳定。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教育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科学规范绩效工资改革制度下,考核与管理同步,基础绩效与奖励绩效相协调。完善学校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防范财务风险。
(四)实现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重视对外引进人才的良性运转:“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高职院校要着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放水养鱼”鱼儿欢,“筑巢引凤”凤凰来。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另一方面也必须花大力气加强自身内部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各种创造性活力不断迸发,让各种创造源泉不断涌流。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本,要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不能脱离教学一线,注重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学。必须引导、激励和督促广大教师深度参与到企业顶岗锻炼,真正构建“基地或学校”+“企业的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模式。当前、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类型问题。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诞生的,为满足社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培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尤其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开展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加强对人才选拔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出层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广大教师才能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提升水平、打磨品格、历练本领,为科教兴国作出更大贡献。
职业教育论文15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现状
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初见成效;专业数量猛增,专业更新步伐加快,各校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注意加强学生综和能力的培养与整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初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在学校建设方面,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够突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软硬件水平跟不上学校转型的要求;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还不够协调,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实习场地和配套设施不够,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够规范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渐突出。
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一要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专业设置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满足了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
2.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高职学校的特色发展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查分析,制定完整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突出地方办学特色;以体现就业为导向和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来设计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要以应用为主旨,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内容要与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有效接轨,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行业企业的评价和反馈,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规划调整和改善专业设置;争取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多方支持,加大教学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
2.2加强职教师资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教育的扩招同时带来了师资数量和结构的突出矛盾。一方面,职教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达标率低。另一方面,职教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由高校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占教师比例的绝大多数,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应以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实践性课程占相当大比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有,要成为既懂理论﹑会教学,又熟悉生产一线,会应用的双师型教师。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合作企业和培训中心开展教师的再培训和在岗实训;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有关人士报考﹑应聘;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继续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老师,实行专兼结合;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促使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
2.3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建设上应围绕拓宽公共素质课﹑改进专业基础课﹑革新专业核心课程几方面来深化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职业岗位的流动性和更换频率大大增强,为了长期的职业发展,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他们的适应性,公共素质课应涵盖人文﹑自然﹑社会等全方位的基础知识,考核方式可以更加自由灵活。随着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速度的大大加快,专业基础课应不断补充前沿的发展成果,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借助多媒体﹑讲座等方式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专业核心课程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适应岗位需求,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积极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更好地与工作岗位衔接。
2.4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增加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资,大力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优化学生的实践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构建优化﹑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符合专业设置标准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与社会企事业等单位挂钩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二是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规范标准,严格考核和检查。对学生实行学历毕业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双证制”,要求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考核。三是实行产教结合,建立校办企业,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委托培养。
三、小结
产学结合绝不仅仅是实践环节的内容,它应当贯穿于从业环节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不断推进学校与用人单位各种层次的合作,广泛开展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并利用学校知识密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协作。在产学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学校﹑学生﹑企业和政府四方面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论文07-18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通用)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职业教育论文经典(15篇)07-18
(合集)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经典】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5篇06-07
职业教育论文15篇(通用)07-18
职业教育论文精华(15篇)07-18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5篇)06-07
【优】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