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

时间:2024-06-26 10:18:40 职场 我要投稿

职业技术教育1

  李鹏总理指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大量应用性人才的一条根本出路……。当前,需特别注意培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的财税、金融、工商管理等各类应用学科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作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毋庸置疑,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必将随之而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极其难得的发展契机。如何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发挥其优势,抓住机遇,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面对市场经济,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财务管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必备)职业技术教育

  一、现行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财务管理状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需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十多年时间,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一个新生事物,能否办出特色,是关系到能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高级新型劳动者的大事。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及财务管理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是1980年以来的事情。它的管理体制还很不成熟,各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基本上分属原来的部门归口管理。从国家教委看,目前在实际上还没有一个机构管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专科和电大属高教管;职工大学属成教管;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又属高教又属职教。就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看,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经费,一部分由省高教核拨为预算内经费;一部分由省职教或地方财政划拨和学生交来的培养费等为预算外经费。由此可见,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所谓一体化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个能协调各部门有权威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各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由于多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其以国家预算为中心,以财权高度集中为特征,在国家计划的直接干预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现行的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及对象仍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在管理上,重视对国家预算资金的核算,忽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国家拨给的事业经费仅能维持单位的人头费角,学校的公用经费要靠多种渠道办学来筹措。因此,实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一个有效管理体制,全面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2.扶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配套措施及政策不完善,影响着事业的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乃至社会改革环境中产生的。因此,有关扶植、支持它健康发展的配套改革措施、政策、法令、制度,或者跟不上,或者有一个逐步实施,适应的过程,致使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经费来源、办学条件、招生办法、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难以得到具体的法律、制度的保证。国家每年给一定数量的计划内招生指标,省教委按生均标准核定经费,然后按学校综合定。额的月平均数分月拨给学校使用,学校有点专项经费,也要到下半年或年终才能到位。由于上半年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和迎接新生入校准备工作等,需要资金较多,所以上半年的经费90%左右是用于人头经费。公用经费寥寥无几。上半年经费是最紧张的时间,下半年到了九月份以后,学校的专项经费逐步到位,计划内外委培生、自费生及函授生学费收交学校,加上学生以理论教育为主,社会实践活动少,从全局看,这个时期用钱较少,经费显得宽松些。各项工作基本能有保证。上述情况表明,经费来源的变化规律与经费支出的变化规律不相吻合,事业经费不能得到适时的运用。由于“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的方针未能完全实施,再加上使用不当,使得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此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社会参与方面,目前也没有组织措施和制度保证,要办出特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还存在不少困难。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起步晚、底子薄、经费投入跟不上,也是影响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担负着培养面广量大的初、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技工及城乡劳动者的任务。由于人们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重普通高等教育,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教学中旣要保证高等教育水平,又要突出技术性、应用性和师范性,要求设备类型全、数量多、强调实践、注重应用。显然,要有大量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的条件。而且,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对教学计划,实验设备,实践手段等由于经费投入少,对设备投资,实习基地建设没有保证,从而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完成。

  4.生源不足,社会投入不够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

  生源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但由于许多社会条件所限,高等职业教育生源明显不足。如职业技术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多数学生上学要交学费,并不是人人都有交费条件;学习后收益能否补偿单位、个人学习劳动和费用支出等,由此造成生源不足。向学生收取一定学费,这在我国群众普遍低收入情况下收费也是有限的。短期培训尚可做到收支平衡。中长期培训则入不敷出。再就是向委培生的委托单位收取培养费,虽是合理的,但不稳定。所以,有足够的生源和社会投入作保证,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5.职业技术教育由全社会共同兴办的特点,使得办学资金的多元化结构已经形成,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在旧的统收统支预算体制下,学校基本上是单一的预算经费。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术教育除国家拨给一定的经费外,学校内部广开创收门路,以多种方式筹措办学经费。例如,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兴办经济实体,开展社会科技服务等。创收的局面一经打开,有时预算外的职业教育培训费收入十分可观。但在财务管理方面,只是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长远的可行制度,各种责任制也不完善,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的意见

  深化改革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有很大变化。一是单一的经费格局已被打破;二是预算外收入资金已不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经费的点缀,而是举足轻重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院校甚至大大超过了预算拨款经费;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各级领导及经管人员经济观念及理财观念开始形成;四是各种形式的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办法给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注入了活力,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国家财政在以后几年仍然十分严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财会工作者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财务工作管理,从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

  1.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体制,以促进事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政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给我们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和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具备灵活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卞能力,为健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新体制的建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必须转换机制,实现思想和职能的变,实行人才、资源、资金的合理配置。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首先要充分发挥财务机构及财会人员的职能作用。其次要适当集中财权,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制度,增强学校财务宏观调控能力。只有实行统一领导,才能适当集中财权、财力,才能做到既能宏观调控,又能微观搞活。达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不断提高资金运转的综合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2.改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增加教育投入,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一是地方性和社区性,二是职业性和应用性,改革办学模式,关键是克服学制单一,培养规格单一,办学形式单一的弊端,使学校增强主动适应能力。

  要实行多维化(即方向维、空间维、知能维、功能维、形式维)的办学形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人才需要。

  坚持以学校为基地,扩大与工厂企业,与县、乡、镇,与行业的联合办学。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力,实验实习能力,师资能力,管理能力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学校自身条件来适应社会千差万别的人才需要是不可能的,要通过联合办学这一有效途径来解决面临的困难。此外要组建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地方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但学校教师数量和专业总是有限的,要使学校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传统办学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社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联系最紧密,要办出特色必须从传统的封闭式办学转为开放式办学。开放主要指向社会开放,教育全过程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学校参与社会发展改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在招生制度上可以更开放一些,采取“广进窄出”,学校打开大门,实行自费就读,放宽入学条件,凡有条件的都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从严教育质量管理,要符合质量要求方可毕业。

  3.广开财源,増收节支是缓解经费紧张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由于教育经费拨款有限,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高等事业经费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虽然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增加收入,以弥补经费的不足,但是社会上由于财政紧缩,市场竞争激烈,增加了办学的难度,而学校各方面的开支,有些标准上去了又难以降下来,而且新增费用及项目不断增加,给学校的财力形成很大压力,所以缓解经费紧张的形势,必须采取重要的措施。

  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是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优势,广开财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师资、科技力量及仪器设备实力比较雄厚,要积极组织,利用学校现有的优势,扩大横向联系,开展科技服务,增加收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设备多数是应用生产设备,可以直接从事生产,产生效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时通过生产劳动也可产生经济效益,学校有关部门要很好地进行组织。同时要加强校内产业管理,增强校办产业的活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减少开支。在新形势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方面经费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惊人,追求高消费。要克服对校内财产、设备承包不科学,损公肥私及管理混乱,财力分散,资金流失严重等现象,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加强宏观控制,严格执行综合财务计划

  宏观控制,其作用在于对高校事业经费的制约和调节,促使单位按要求去执行计划。以最少资金耗费,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保证事业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综合财务计划,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认真编制综合财务计划,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管理的特点及各方面的需求,从预算内外财力的可能性,特别是预算外经费能抵支教育经费的可能出发,实行统一筹划,计划管理,解决经费管理中缺口大的难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预算收支业务量比较大,项目比较多,在编制综合计划时,要注意这方面的资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校宏观调控能力。在执行综合财务计划时,如果客观条件有所变化,则根据轻重缓急,一是可以在本部门之间进行合舉调剂,再者可以在学校经费中融通解决。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要按项目、时间,定额作好计划安排,定期进行检査,促使任务的完成,力求每年上一个台阶,并有一个稳定递增额度,在资金上给学校一个有力的补充。

  5.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及财会人员的作用

  学校财会部门是学校聚财用财的专职机构。十四大以来,在市场泠济条件下,高校充分发挥财务机构及财会人员的作用,加强财务监督,控制和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主导作用。对资金使用的好坏,取决于财会管理人员对本单位资金活动的管理。高等学校的财务部门担负着保证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国家财产完整,合理安排财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全面完成财政计划的实施任务。财会人员应积极参与决策,对本单位的投资利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既要加强宏观方面的管理,又要加强微观方面的监行,克服存在的弊端,发挥有利的优势,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

职业技术教育2

  [摘要]随着高校单独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缺陷明显,为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得不考虑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型的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应用型”双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文章探讨了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产学研合作重要性必要性

  我国自1988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加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受高校其他学科的同化,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时也形成了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的学科化思维定式。这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不利于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研究型+应用型”双型人才。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之路至关重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鲜明地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色,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条值得继续研究和不断探索的培养模式之路。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性,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既具备学术性,又必须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双型人才”。趋于这种特殊性,高校走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并且非常有必要。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缺乏、双师型导师队伍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和就业问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有助于解决高校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缺乏、导师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是异常重要的。笔者把其重要性简单地归纳为八点:

  1.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提供保障。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统一实行高校收费制度,但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仍然还是依靠政府拨款,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十分有限。而且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高出我国的GDP、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等诸多因素,导致研究生教育经费不足,进而导致教学设备陈旧、实验设备不足等教学资源匮乏问题的产生,这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是集结教育经费的渠道之一,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鼓励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投入,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经费保障。

  2.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训基地提供保障。美国凤凰大学创办人约翰·斯柏林认为,传统大学在传授人类知识成果方面往往带有教条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学非所用,不能顺应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应该注重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有相应的实训基地,而企业和科研院所是提供实训基地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训基地提供有力保障。

  3.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形成提供保障。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在某种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中所需要或应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式和特征。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职业能力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技术技能,并且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使一般能力得以发展,职业能力也由此形成。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

  4.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近年来,由于高校加大力度扩招,再加上高校单独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不具备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失去竞争力,最终导致很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错位、就业难。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生可以通过基地实训、在岗顶岗、深入企业实地实岗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学生面对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企业团队精神文化熏陶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大大提高了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融入企业市场竞争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企业丰富的生产实践,学习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掌握企业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和制定的项目、科研等。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5.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保障。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大幅度的扩招,计划内招生名额越来越少,自筹经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虽然目前研究生的“三助”活动在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三助”活动面临着岗位少、资金少的尴尬局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突破培养单位单一的经济资助来源,为学生提供数量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提出更多的应用性课题、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报酬。因此,产学研合作既可以免除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潜心投入学习和科研中,又可以改变长期以来研究生资助“等、靠、要”的尴尬局面,拓宽资助的渠道,增强资助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6.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师资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需要,但目前我国的一些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还没有达到“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理论课教师占多数,而具有高职称、具有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师资来源的渠道单一,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来自高校。这些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较为突出,专业课教师从事实践培养和训练的机会较少。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去企业或实训场地从事专门的实践培训,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企业技术专家可以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学位撰写和实践能力指导等实质性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弥补了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师资保障。

  7.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研究平台。通过产学研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三方共同申报、承担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组织联合科技攻关,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联合开发新产品使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河南科技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3项,其中国家级19项,完成横向开发项目407项,推广科技成果70余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2项。承担大量科研项目一方面为培养研究生的学位科研选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产学研三方合作教育的纽带。另一方面,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创造了很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素质及能力。

  8.产学研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技术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养成。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技术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企业产品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并为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创造了条件。学生不仅能直接参与科研申请、承担的过程,还能够深入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技能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呈方兴未艾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发展及其成果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为此,产学研合作已普遍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非常有必要。

  1.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来看。从人才培养层次的视角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研究型人才素质;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来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又须具备应用型人才素质。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重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注重技术创新,注重就业和实践。根据对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中“对将来就业最担心的问题”中,大多数回答是用人单位提出的“需要有工作经验或需要某种职业技能证书或是动手能力强”等条件。如果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外双基地培养,并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技术技能等,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增加求职成功率。

  因此,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切实关系到切身利益。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学到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了研究型人才素质,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且使他们得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养成,最大化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从高校及学科发展来看。我国从198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已发展到至今48所高校,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结果。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大量扩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意味着导师与学生的比例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一个导师带多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现象,这势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指导不足等。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直以来都是由高校以学科化的思维模式加以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水平差、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并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形成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综合能力。高校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点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思考如何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问题,思考试图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养,与社会上的职业资格考核接轨,使得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职业技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功能和声誉,吸引优质生源,促进学校及学科发展。

  3.从社会需求来看。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赢得了空前、迅速、持续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却成为就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针对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面对经济发展的呼唤,面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造就一支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这项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国家、行业、地方、企业以及高校等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高校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输送的最大加工厂,应当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综合人才,急需一种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实现“双基地、双证书、双导师”培养模式有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研究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既能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择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素质的研究—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市场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以学科化的思维定式去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将其培养成学术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因此,要积极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结构,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双型人才”。而要实现“双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产学研合作不失为良策。

职业技术教育3

  摘要: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从六个方面浅述了如何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效益。

  关键词:实践教学 教学效益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它的形式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参观见学、社会调查、实习锻炼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热情、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组织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分为分目标和总目标,分目标依据单个具体的实践科目、实践教学环节制定;总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整合,建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精品”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分目标的集合体。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时,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新理论的应用性及岗位任职的针对性,考虑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挥导向作用。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一是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随着职业技术类院校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类别的增多,构建不同专业、班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十分重要。在着眼急需、突出重点、消枝强干的思想指导下,按实践教学规律,优化实践科目,调整学时分配,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二是编制规范的实验(训)指导书。实验(训)指导书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指南,一份规范实用的实验(训)指导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训)指导书应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项目、目标、要求、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考核标准等各项内容。同时,要强调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建立技能测试题库。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升实践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技能型”人才培训的需要,需要广泛开展教学、学法创新活动,建立灵活多样、富有实践教学特色的方法手段。如: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块式实践教学等。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指管理开放、时间开放、设备开放、实验内容开放等等,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想练就练”的实践教学环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模块式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在深入分析每个工种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标准(岗位规范),将实践教学项目开发成不同的培训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每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内容,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胜任本职业的能力要求为目标,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干什么实践什么,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

  四、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是指各实验(习)场所及其实验设备(器材)建设。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从事实践性教学和科研的实体,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实验室建设应突出针对性,根据实践教学需要,为学员提供一个逼真的教学场境,增强教学时效性,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变“会操作”为“精操作”。二是加强校内实习场所建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体现在动手能力上,教学基础设施较好的院校,应根据岗位的需要建设配套的专业实习场所,满足校内实习的需要。建设时应突出“实用性、针对性、规范性”特点,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专业特色相适应,发挥教学、示范、科研等功能。三是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利用驻地企业与教学相关的设施资源,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同时,还应建立校际间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五、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训。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讲师”的教学素养,即良好的仪态,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板书、口语表达、多媒体运用和教学管理能力;还应具备“技师”的专业技能,即会操作维修实验设备、会讲解示范、会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因此,要制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采取短期培训、岗位练兵、送学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途经和措施,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考虑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给予优惠条件,注重从源头上改善队伍结构。三是制定有效的岗位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督查、考核,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研究,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在职称评定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单独评审。

  六、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规范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行为准绳。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要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建立健全实验设备(器材)、信息、环境、安全、人员管理及实践教学评估、奖惩等制度。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而科学的管理是实践教学成功的保障。院校应成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并定期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艳平,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思考和探讨[J],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高职教育优秀论文集,20xx.6

  [2]顾卫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xx.11

职业技术教育4

  20xx年,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切实加强了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各职业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20xx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资培训,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高

  教育的兴衰与成败,人才是关键的因素,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是选拔80余名优秀老师参加了省中职教师培训;二是组织了全市中职教师大培训。8月26日在市职教中心精心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德育5科专任教师,职业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共1210人参加培训。帮助一线老师学习领会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精神、新举措,尽快熟悉、掌握新教材,把握课本知识和技能结构,能够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题目,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此次培训由国家新大纲、新教材主要编审人员直接授课,培训层次和规模为我市历年之最。8月27日的《邯郸日报》和8月28日的《邯郸晚报》都做了专题报导,广大教师交口称赞。三是以学校为主体由参加省市培训的骨干教师组织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体专任教师领会了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精神、新举措,尽快熟悉、掌握了新教材,新大纲,为更好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落实教学常规,对口升学再创佳绩

  常规教学管理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职业学校深入贯彻《职业学校教学常规》,规范、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每学期检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和措施是否得力。要求每位教师超周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等。教务处和学科专业教研室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我们职业教育研究室不定期听推门课,定期举办有关学科示范课。组织语、数、外等学科模拟考试,全市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印制试卷,由各职业学校统一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对口升学为例,二00九年全市职业学校参考人数为4775人,比去年增加1015人,上线人数达到3367人,占全省人数的15%,比去年增加779人。本科上线人数542人,占全省对口升学本科人数的29%,比去年增加238人。对口升学万人口上线率前三名的'学校分别为武安市职教中心、磁县职教中心、曲周职教中心,特别武安职教中心上线人数达到1556人,占全省计划的7%,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85人,占全省本科人数的20%,不仅在我市,在全省也是独树一帜。

  三、组织开展教师教科研评比活动

  为促进我市广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办出特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水平,举办了邯郸市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论文的评选表彰活动,经各单位层层筛选,共有百余篇论文参评,评定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

  9月份,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说课比赛,通过精心选拔,我市有8名教师代表我省参加书法、服装、英语、动漫、旅游5个专业的比赛。

  四、中心教研组活动深入扎实,教研再上新台阶

  我市共有11个中心教研组,分布在9所职业学校,它们在全市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年初指导各中心教研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内容,审核计划的可行性。开展活动中督促各中心教研组严格按计划进行。每个中心教研组今年活动次数都在2次以上,规范处理每个活动阶段的中心工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组织丰富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请人做示范课,到外地参观学习,学习外地的先进研究理念和教学方法等。4月份,做好各学科对口升学的备考工作,考试前精心组织各中心教研组出3~5套模拟试题。

  五、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和地方特色教材,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活动,经过层层评选我市第二职业中学和曲周职教中心两所学校去参加全省的比赛。邯郸市第二职业中学的校本教材《基础礼仪与语文素养》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均荣获省二等奖。

  虽然20xx年我市职业教育教研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部分学校教研教学工作不够深入,教研活动开展无计划,教研活动存在主观性和随机性,甚至不开展,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2、还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调研,搞好为职业学校的服务。

职业技术教育5

  4月份和5月份,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目的是让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好的了解职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职教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期待,身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从此以后不再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而是一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存在层次之别。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升通道已经打通,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通道,构建起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生考大学不再是天方夜谭,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学校和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身为职教老师,肩负责任重大,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我校发展职教事业出一份力。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多措并举,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中职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重点是要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职教人应不辱使命推动职业教育乘势而上。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可安身立命,又能报效祖国,是值得称赞、感到光荣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在本质和核心特色,更注重实训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教学生带来了福音,从此职教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职教一员,围绕培养高质量的职教人才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职教事业奋斗终生!

职业技术教育6

  20xx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通过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感受到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通过学习,对职业教育政策和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通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多措并举,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乡镇职业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群众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扩大学习内容,让职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真正让群众有所收获,能够提高农村百姓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水平,为推动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新型农村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我坚信,《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后,将会实质性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全方面振兴。

职业技术教育7

  这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发展,但质量一直被人诟病,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选择职业学校,担忧职业教育的前景,而近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则让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和方向,解读新职业教育法,有较多的创新和亮点。

  亮点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内涵,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亮点二,职业教育认可有“绿码”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很好地解释了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都是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仍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社会观念应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贡献、重视能力;建立各行各业平等的职业资格框架制度,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职业轨道上走到相应的高层次等级。

  亮点三,打开职业教育上升的“阶梯”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业教育学生上升的通道,这将大幅提高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同时新教育法设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学历深造的`通道。

  此外,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明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从《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可以预期,新《职业教育法》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法的规范、引领作用,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8

  摘要:职业教育内涵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对职教专业课教师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内涵化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文章基于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分析,探讨了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进而提出了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一条解决职教专业课教师的途径。

  关键词: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师资;本硕连读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xx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GJA114007)成果,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xx)0068-04

  国外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实施主体——教师。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一个特定群体,其自身素质的优劣是保证高素质人才产出的关键。合适的职教教师培养方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内涵化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探讨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进而探索出解决职教专业课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专业课师资得到了有效的充实。截止到20xx年,我国高职专任教师达到34.6万人,占高职教职工总数的66.9%,中职专任教师达到68.2万人,占中职教职工总数的70.4%(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四个:第一,来源于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毕业生,这一比例大约占70%以上。这类毕业生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任教,还有一部分是进入企业后又转入职业院校;第二,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分布的限制,这部分来源的教师在不同地区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来源于中专和技校,这部分教师一般是先进入企业工作,后来又通过电大或者夜大等接受学历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这类教师多就职于中职学校;第四,其他行业、专业转行而来,这部分教师多是跨专业转行任教,比如说某老师原本是图书馆管理学专业的,因为学过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后由学校安排担任计算机理论课教学,还有一些是物理专业转任到电子电工教学等。从以上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来源看,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来源还比较单一,不利于职教师资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凸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培养的不足。

  二、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养方式的不足

  (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师范教育,它是一种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主要由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级学院组成。它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区别在于,它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师资或相关专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相比它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共有此类院校4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有32所,主要承担在职中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下简称职技师范)有8所,招收本科生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30多年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我国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职教师资,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既要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职业技能又要能懂得职业教育原理和方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很难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师范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师范素质欠缺。

  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来看,目前8所职技师范院校,除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还要适当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外,其余院校的办学层次趋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推进或发展研究生教育(见表1)。职技师范作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重点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双师型”特征的教师,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化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更要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原则。四年制本科教育要培养双师型(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教师,与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师范院校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定位相比,职技高师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在学时是常量的情况下,这种定位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上,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此目标。[1]另外,本科四年制教育,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三年半(最后一学期往往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还要兼顾应聘找工作),这样,在学时教育是个常量的情况下,要保证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强,从人才成长过程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分析,这种定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可能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都弱。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搜集整理而得。

  (二)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也缺乏职业教育相关的师范知识

  在我国,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办学类型定位上多属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较少进行实践操作,师范性知识更是很少涉及。因此,这类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缺乏师范知识。这类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一方面感觉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尤其是难以运用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感觉师范技能匮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也主要来自于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硕士和博士,但是,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多是高中的佼佼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强,本身的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另一方面,这些硕士博士在大学学习期间受自己老师的熏陶,熟悉大学的教学方式,毕业后,虽然角色转换了,但是所处的环境没有太多变化,再加上老教师的传、帮、带,因此,此类学校的.新教师师范知识缺乏不是很突出,但是职业学校不同。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更需要专门的教育教学知识。

  一方面,从教育特点来看,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校环境是不同的。由于办学层次和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的不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它独特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这些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不曾亲历过的,他们所接受的大学的文化氛围熏陶不易适应中职学校;其次,中职学生处于青年初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刺激下,中职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职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很难把握;第三,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考的高中落榜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有厌学心理,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情绪的养成。因此,中职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要求更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知识,深入了解中职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从教学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得实际的职业工作能力,实践和操作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学上提倡“以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的角色与教学方法面临重大转变,这些特点与普通中学和一般工科大学、综合大学不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较快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基本无法从事职校的教学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规模、体系、模式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目前的教育依然是注重理论教育,培养出的依然是学术型人才。尽管近两年有关专家和学者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根本原因,是这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缺乏专业背景,致使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基本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源的限制。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为例,在四届共44名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21人本科专业是教育学,比例约为47.7%;1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比例约为40.9%;3人本科专业是心理学,比例约为6.8%;1人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比例约为2.3%。虽然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全国所有学校的情况,但是也算是冰山一角,从中可以看出,报考这一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文科出身的学生,而具有理工背景的学生只有极个别。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培养出的学生掌握了职业教育理论、具备了较好的教育理论素养,但是基本上无法从事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特别是本科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更难,由于没有专业支撑,进入职校只能做辅导员、教务人员,而对职业学校目前最需要充实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显得无能为力。

  三、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途径

  (一)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达48所,按平均每年每校培养5~10名硕士计,每年将有240~480毕业生。这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将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教育的研究、管理人才”,而不是教学人才,即不是“师资”,他们学习的职业教育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即使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也很难受到职业学校的欢迎,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才很难进入职业教育的微观世界,具体问题必然涉及专业(职业),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情况中,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不为专门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人员设置岗位,高职院校即使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专门的纯理论研究人员需要也是很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的应是职教界,但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职教界(中、高职业学校)的就业产生了困难。

  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学可以发展成两个大的方向,以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为主,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师范大学为主,延续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可以使“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要想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成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师资,必须要有专业基础,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招生、培养制度。

  (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本科学生报考

  目前要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这一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招生范围,让一大批具有专业背景和职业技能知识的工科生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在本科阶段具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识优势的是师范生,而大批的师范生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报考,势必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因为文科生对职业和职业教育的认识模糊,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只是停留在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上,这样在缺乏专业背景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也缺乏方向,选题也不切实际,缺少应用价值。因此,要打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限制,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扩大招生自主权,适当调整考试内容,放宽生源条件,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理工科学生和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报考。

  (三)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

  通过以上对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方式的不足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很难兼顾职教教师所需的双师素质,基于此,笔者提出一条解决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本科阶段解决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与普通本科不同点在于普通工科本科往往进行较系统的理论设计训练,而此时的本科教育则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要进行机械零件,刀具,机床等课程设计,最后要进行毕业设计,而此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本科阶段强调机床的操作,工艺的制定,机器的拆卸等实践能力。)硕士阶段解决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学技能及专业实践的学习。与普通教育学硕士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普通教育学硕士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此类的硕士教育不仅注重职业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结合教育实习让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以及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去。

  1.必要性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我国的教育重心明显提高,各级各类教育都在注重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面对这一形式,也在加强质量化发展,对职教师资的要求也明显提高,许多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及技校也纷纷要求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但如前面的分析,一般的硕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因此,立足于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双素质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可以弥补技术师范本科生和普通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的不足。

  2.可行性分析。首先,根据职教师资任职资格的上移,而出现的高职高专、中职中专以及技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缺口,不仅为以专业为基础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行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硕士生,满足当前职业学校对教师的素质和学历要求。

  第二,目前职教教师数量的缺口也为这一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行性,根据教育部20xx年统计数据(见表2),高职高专生师比为24.4:1,中职生师比为24.6:1,普通本科生师比为13.2:1。这表明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和中职的生师比远远高于普通本科,而且这与教育部要求的职业院校合格生师比16:1也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缺口很大,采用这种模式培养大批双师素质教师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数据来源:教育部20xx年统计数据。

  第三,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都有提高,很多学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职业学校,这样就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生源支持。

  第四,从我国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大学的类型(见表3)来看,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院校及技术师范院校占一半以上,这些学校都具有举办各自应用专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不仅具备培养以专业为基础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研究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综合实力,使人才的“双师”素质得到培养。

  3.实施探讨。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趋势。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本-硕连读这类人才的培养是一新生事物,如下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国家学位委员会应认可这种本硕连读的培养制度,政府教育部门要在适当规范的前提下改革招生制度,给予该类学校适当的招生自主权。二是对培养计划需逐步完善,尤其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教育学知识三方面的比重如何确定,还有探讨完善的过程。三是导师的问题,需要按照这一模式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职业教育理论的导师,这需要一批懂专业的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研究,这对综合性大学、工科或专业性大学、技术师范大学不难办到,但需要国家教育部门方针、政策的引导。目前这类导师在某些职业技术教学硕士点已存在,因一些职业教育方面的导师是以前某些专业教师转变过来的,本身就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只是这类教师数量较少。在目前这方面导师不足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导师制,一个主导师,负责职业教育知识,另一个副导师,负责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社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对其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层次要求都明显上移,高校以往的学科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已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性和应用性双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力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术型和技能型双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华,王连红.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定位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xx(11).

职业技术教育9

  近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5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认真学习,主要有四方面的感受体会:

  一、感受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应有的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性。

  二、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说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感受到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职责和重担。感受到国家赋予每一名职业教育工的职责、重担和光荣使命。

  三、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心。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感受到了国家对职教工作者的关心关怀,让每个职教者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去。

  四、感受到锦堂学校发展的机遇。

  1905年被誉为“办学三贤”之一的吴锦堂先生,以钜资筹备创建锦堂学校,十易其名,弦歌不绝,教育不息。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和文化底蕴,我们定将继续发扬时不我待的奋进精神,立足教育阵地,开拓进取,加快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新职业教育法的保驾护航,将会把锦堂学校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把“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教宗旨落到实处,擦亮“锦堂”教育品牌。

职业技术教育10

  【摘要】 本文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及对策,对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市中等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经济持续的增长,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辛集支柱产业的皮革、钢铁、化工、机械、建材、轻纺等行业都存在着技能劳动者短缺的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面对市场需求,大力整合教育资源,精心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品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满足企业技能劳动者用工需求,不断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思路、新办法,成为我市当前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职业培训学校18所,其中公立4所,分别是教育部门管辖的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劳动部门管辖的辛集市劳动技工学校、农口管辖的辛集市农机和农技学校以及14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了维修电工、钳工、皮衣缝纫、微机操作、美容美发、汽车驾驶、电子设备装接、家政服务和农业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其中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每年毕业生约400人,升入职业专业学校360 人;技工学校毕业240人,就业230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4030人,实现就业3500人。

  二、制约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改善了我市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但与我市中等城市建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发展氛围欠浓厚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界、用人单位及青年人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相当部分学生和家长只重视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认为读职高没有出息。由于高校扩招和普高扩容,带来了持续生温的普高热,加上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存在民办学校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出口不畅等问题,导致社会上把读普高、上大学视为“正途”,把职业教育视为“旁门左道”。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和误解,导致职业学校招生难。

  2.投入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

  目前,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少之又少。由于各级财政比较困难,我市的两所主要公办职业培训学校即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辛集市劳动技工学校,除编制教师的工资外财政拨付给职业培训学校的公用经费不多。经费短缺是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专业设置不合理,难以形成办学特色

  在我市十八所职业学校中,有八所学校开设了较为普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数约占在校生的50%;而作为我市支柱产业的皮毛、化工、机械等行业的对口专业较少,还没有形成厂校衔接的办学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今年,我市加快了中等城市的建设步伐,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缺乏更为突出,迫使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资源,精心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成为我市“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迫切要求。

  1.强化政府责任,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树立“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是抓投资环境”的新观念。通过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

  首先,政府要合理制定职业教育发展长期规划,包括学校布局、专业设置、规模发展目标等,进一步搞好结构调整。

  第二,布局结构的调整要与骨干学校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结合起来,集中办好几所示范骨干职业学校,并建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建立农科教结合的新机制,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市场”的办学模式,推行“边学、边干、边致富”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比规模、比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2.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优势品牌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体现地方性和行业性,应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因此,针对我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一批具有明显职业性和地方性的专业,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尽快把我市职教中心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技工学校的钳工、皮革皮装加工、化工等专业培育成名牌专业,提升专业层次。通过名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我市的职业教育。

  3.加快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根据我市经济发展需要,采取政府干预、教育部门指导,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整合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统筹专业布局、合理设置各学校专业,扬长避短,突出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避免各学校专业设置重复。

  同时,加强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环节的指导管理,形成以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主,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辅的职业教育新摸式,建立科学的民办职业学校审批制度,切实解决无序竞争问题。要加强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管,促使各类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提高办学素质。

  4.推行就业准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就业人员的培训。劳动监管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制度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使持有“职业学校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毕业生优先就业。

  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要引导企业对已在岗但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员工实行轮值培训。招用职工从事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职业技术教育11

  课题名称:创新技工院校方法的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20xx年1月5日,学校数控部科研课题开题会隆重举行。校级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了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校3个省级课题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利于解决目前学校的实际问题。3个课题研究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积累,对当前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成果有推广价值。同时也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给出了课题需要关注的问题,应更具体、更聚焦、更深入、更系统;应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进行研究,在工作中研究,通过研究指导工作;应更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要影响带动校级课题的研究,带动学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与会课题组成员纷纷表示受到了启发,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课题组成员将进一步研讨,优化课题方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题目:创新技工院校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

  (二)内容

  1、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结构形式及评价机制研究

  (1)结构形式研究

  “纵横建制,职能并举;双线管理,网络健全;团队带头,组织引导;专项承包,责任具体;合作竞争,自我加压;自我分析,追求卓越”为基本框架,学生全员、全程、全域参与的自主化管理。

  (2)评价机制

  ①建立班级计划制定、规定制定体系

  ②建立检查监督体系

  ③建立反馈体系

  2、自主管理班级的基本操作模式

  ⑴、“自主化班主任管理”基本操作模式

  ①校长:放班级管理权给班主任,总的目标上“管”,而对具体的管理方式则不“管”,改革现行教育实践中对班主任的管理“统”的过死的机制。

  ②部主任:根据学校班级管理的一级目标,建立制定班级管理工作的二级目标体系;放权给班主任以各种方式、策略落实班级管理的目标。

  (2)发展型班主任培养机制

  ①兴趣调查: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

  ②科学测评:确定班主任的人选资格

  ③上岗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准

  ④制定目标:明确班主任的发展方向

  ⑤形成机制:提供班主任的成长保障

  ⑥营造环境:确保班主任的健康发展

  ⑦及时肯定:提高班主任的成长速度

  (2)评价管理研究

  ①创新、特色管理评价标准

  ②班主任工作监督检查体系

  ③自主管理班级创新的表彰奖励细则

  3、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程序研究

  4、教师自主管理班级的基本工作程序研究

  (三)方法

  1)理论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一阶段、第四阶段)

  (2)个案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3)行动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4)文献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四阶段)

  (5)总结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四阶段)

  (四)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

  研究进程设计表:

  (五)组织

  1.组织保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制定研究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并按方案和计划逐步实施,及时调整,适时反馈,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2.制度保证:制定研究制度和课题管理条例来规范研究行为,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研究情况,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课题研究责任书》,严格进行课题的中期检查,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

  3.时间保证: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在完成规定课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的其余时间都将以本课题的研究为主。

  4.技术保证: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顾问,指导课题研究工作,部署课题研究计划,巩固、发展和推广研究成果。外出学习听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等做的有关报告,为课题组成员充电。

  5.过程管理:加大教师的校本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素质。课题组将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诸多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以使管理出效益,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6.经费保障:建立专项研究资金,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研究场所、研究设备等,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自主管理就是管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它能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性,实践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为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树立“班级无小事,事事都关己”的观念,积极参与和主持班级工作,让所有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在参与班级管理中教育和提高自己。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给予较高评价,认为本课题观点鲜明,课题组成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材料规范详实,方案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本课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积累,只是个别细节需微调。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经过本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特作出以下调整。

  1.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课题申请书和开题报告,制定出每个成员的研究任务表,明确自己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及需配合别人完成的任务,广泛、深入地开掘研究领域,确保研究取得预期成果。

  2.把课题的重心更倾向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作为班级重要的考核指标。

职业技术教育12

  摘要: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出现了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学者们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力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以促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回顾;展望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推动其发展的后备军,因此对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概况

  笔者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现状与培养模式”“培养问题”“课程设置”“创新能力”“专业导师队伍建设”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有关论文的发表开始于20xx年,论文共计48篇,其中包含硕士论文5篇。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大多着眼于培养现状、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培养问题的研究,对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建设及就业现状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一)研究生培养成果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1]具体如下:1.培养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增加。从1988年首招2名研究生开始,到20xx年每年大约招收500名,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培养了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招生硕士点增加。从1988年建立第一个硕士点开始,至今我国已有48个硕士点。[2]硕士点越来越多了,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有了新的研究基础、动力,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2.培养方式不断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生,它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涵养,又具有实操经验。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这种快速粗放式的发展造成了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因此,一些高校就着力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突破,[1]由原来的零基础、零经验到后来的“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后来的培养具备“双师型”素质的研究生,其培养方式在不断地改进。3.建立了相应的研讨组织随着研究生招收人数的增加和硕士点的扩大,亟须建立一个大型的研讨组织,以使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更上一层楼。我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举办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议以研讨会的形式,及时总结交流有关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习的经验,协同处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4.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日趋规范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稳定,分布也比较均匀。从培养计划来看,各培养单位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形式有课堂导师讲授、小组讨论、参与学术研讨会、开展课题专项研究等。这表明各培养单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使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日趋规范、合理,这也比较符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

  (二)培养问题归纳

  因为研究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弹性公共课所占比例偏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比较特殊,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转入,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不扎实,[4]高校针对职教硕士研究生又开设了一些公共课,如公共政治、公共英语等,这些课程是必须学习的,但由于这两门公共课的课时占据了研究生课时的三分之一,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一致。据了解,大部分高校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采用“公共学位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的模式,[3]且选修课程开设范围较窄,课程少,不同学科间的选修也有严格的限制,很少从研究生的实际需要来开设课程。2.培养方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学科特色,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与其他专业比较没有自身优势,基本上采取专业课程学习加学位论文训练的方法,有时会要求学生参加本专业的年会和相关的学术会议讨论等。很显然,这种培养方法是不合理的。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师资水平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善,使得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讲课方式、教授内容、考核评价上没有创新。授课形式依然采用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灌输方式。虽然大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教学采取“作报告”、“讨论式”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老师讲授为主,硕士研究生对老师所讲授的陈旧的知识并不感兴趣。3.导师精力有限,指导不足导师投入精力不足。目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明显不足,往往出现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更多名硕士生的现象,导师除了担任课程教师以外,还要出国访学,平时课题多、会议多,导师精力有限,自然而然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对硕士研究生要求也比较松。据调查,很少有导师每周指导学生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超过3小时的几乎没有,这说明导师事务繁重,缺少时间甚至没有时间给予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指导。4.科研训练、专业实践不足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其三年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研究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指标。在我国,一般学生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兴趣不高,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职业技术教育学,大部分又是跨专业学习教育学知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了解甚少,而且针对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不足,偶尔进行研究训练,缺少学术交流的机会,尤其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即便是参与导师课题项目,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也不大。5.招生方式、学制年限过于统一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统招偏重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考查,大多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容易识记,便于考学,导致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生大多数愿意跨专业报考或是自愿接受调剂,以达到自己被录取的目的,并不是有志于职业教育的学习研修。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年限多为两年半到三年,学制设置缺乏弹性,也没有考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方面过于僵化,缺乏对研究生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计划,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更不能适应其个人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和知识能力拓展的要求。6.评价考核没有发挥反馈作用现行的`评价指标、标准过于单一。在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责任导师的评价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其它人员参与评价。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程序较统一,基本上是按照学校规定履行考试制度,通过划重点、死记硬背、短时突击的形式,学生便能通过考试。虽然这种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公平,也便于学校管理,但是却忽视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弹性化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的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模块”课的课程结构。[5]设置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端正价值观;设置专业“平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模块”课的设置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培养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以使课程的设置具有弹性。职业教育学研究生除了要具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之外,更应注重将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相结合,在实践锻炼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学科。此外还应开设实践锻炼课,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2.培养方式多样化招生及学制。针对专业特性,应招收一些有职业经验的人,弱化笔试成绩。复试时,学校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多样化的题型,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此外,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为了满足服务社会的需要,学制可灵活设置,依据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方向、研究兴趣、课程作业及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学制可定为2年,研究生若不能按期完成学位论文,可延长一些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年。教学方法。目前,“填鸭式”的培养方式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应有的教学特色,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扩大学生研究和交流的范围;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与企业进行合作,增加研究生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实现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设计,同时也给研究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譬如,参与校外或研究机构的课题,跟随职业指导师参与案例等。3.导师队伍革新化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队伍已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缺乏实践经验、精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应改革导师队伍。[1]对导师队伍进行革新,不仅可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破除“科研门户、等级地位”的弊端,还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我国高校可以采取一名责任导师和其他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小组的方式,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导师,聘请在企业有教学、管理、生产经验的一线专家担任研究生的职业导师,聘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指导经验的学者担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导师,职业院校研究人员到学校担任研究生的职业导师,让职业导师和高校导师一起参与研究生的培养。4.科研训练系统化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术训练,因此,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能力训练的力度。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学专家来校对研究生进行培训,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展专题研究,同时鼓励研究生与专家多交流。研究生自身也可以在高职院校实习,通过实际锻炼,发现自己的缺陷,再经过调研、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培养单位应关注科研动态,及时为硕士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提供机会,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研究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把理论研修和科研训练结合起来,逐步掌握研究方法,培养专业上的钻研精神、治学的严谨态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5.评估考核动态化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考核过于僵化、标准单一,高校应改变这种重量不重质、单一的评价方式。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考核要不断更新,既要考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还要考虑当今社会教育评估的趋势,所以高校应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要结合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采取灵活动态的评价方式,注意将平时的社会实践与期中考核结合起来,将平时的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导师考评与专业课老师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考核形式的多元化、动态化。此外,应严格筛选参与研究生考评的工作人员,每个考评参与者须严格遵守考核标准。只有采取有效而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促进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在培养模式、目标设定、学科设置、就业、创新思维的形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当中,我们对这些研究人员从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研究人员的来源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笔者以最近五年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的26篇论文(包括硕士毕业论文12篇)的作者为例,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3人,副教授4人,行政人员1人,讲师3人,助教2人,副编审1人,其他2人;从学历层次上看,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12人,其他3人;从研究人员的来源上看,高校教师11人,在读研究生5人,其他2人,政府教育部门的人员比较少。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人员结构相对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力量薄弱。高等院校是主要的研究力量,高校老师拥有丰富理论基础,但实际经验相对缺乏;而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存在研究人员少、理论素养相对不高的现象;来自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比较少,来自地方研究所和进修学校的人员也不多。

  (二)研究方法单一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文献分析与思辨研究方法的较多,实证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研究人员遵循“What—Why—How”的思辨方式进行研究。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论述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缺少模式研究,特别是缺少定量研究。在13篇硕士毕业论文中,5篇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7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法,1篇采用模式研究法,1篇运用数据分析法。在众多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运用数据统计、元分析的方法,而定性描述不能准确反映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实际情况,因为研究结果多是对研究现状的描述。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研究即便得出新的结论,这个新的结论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三)研究视野狭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是国内,缺少对国外情况的分析与探索,也很少有研究者做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应借鉴国外发展的理论和成果。另一方面是缺少用跨学科的视角、视野来探究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国内研究者大多从课题入手,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没有结合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即忽视了研究生自身生涯规划发展的需求,[6]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也不足,且没有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展望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以上的问题,应采取加强研究力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制定多种培养方案的措施。

  (一)加强研究力量

  针对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的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调整研究人员结构,加强研究力量。首先,摆正高校教师的地位,高校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主要力量,同时加大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还应该加大对高校研究人员实践经验的训练,提高管理者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平时注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质量。其次,政府教育部门人员应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方案、计划等层面进行研究,取得其他相似研究方向人员的支持,并鼓励其他研究领域学者加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队伍。同时,要鼓励省市级研究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研究者,增加他们对职教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热情,从而加强研究的力量。最后,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或硕士点的高校应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责任心、自信心,加大对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读博士或硕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研究生培养研究队伍提供人才支撑。

  (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实证性研究和思辨性研究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理论素养以外,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要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性研究外,更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访谈,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专项课题的研究等发现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良性发展。二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应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探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开阔研究视野

  拓宽研究的视野,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应根据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生个人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探索,同时多关注国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以国际视角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转型发展,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成果,以更好地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第二,依据跨界理论,进行相应的跨界、跨学科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应在适应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需求的同时,考虑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人才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并借鉴和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牟孝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2]王楠.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xx.

  [3]刘晓,石伟平.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J].教育科学,20xx(03):76-80.

  [4]姜光铭,张继河.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xx(06):19-22.

  [5]刘巧玲,刘志兵.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xx(01):69-70.

  [6]高文龙.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毕业论文,20xx.

职业技术教育13

  本页讲述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xx年X月X日,128040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670 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0-2年工资3165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897元,3-5年工资4312元,6-7年工资5793元,8-10年工资7907元。

  城市就业指数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暂时无法统计。薪酬最高的地区是银川。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抱歉!因市场需求量较少、暂时无法统计排名热门地区排行榜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东莞6杭州7重庆8成都该专业相关职位薪酬地区排行Top 101银川124992北京48293上海40154厦门40125成都37936绍兴37397深圳36028烟台35959无锡349010南京348111泉州3477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银川[12499元]、北京[4829元]、上海[4015元]、厦门[4012元]、成都[3793元]、绍兴[3739元]、深圳[3602元]、烟台[3595元]、无锡[3490元]、南京[3481元]、泉州[3477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共37个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在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中排名第28,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42位。

  在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市场营销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财务会计教育,建筑工程教育,化工工艺教育,应用生物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印刷工艺教育等。

职业技术教育14

  通过学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使我认识到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来定位,是构建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基础。新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规定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合理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教育、敬业教育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还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15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急需要提高的要求,作为年轻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

  专业课堂教学是中职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深刻影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常被人们视为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如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缺乏灵活与生动、缺乏创新,则不能激起中职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兴趣。因此,专业教师要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专业课堂教学上,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真正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采用“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职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专业学习环境,为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专业教师应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前生产实践不脱节,使他们了解当前专业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采用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参观教学、现场模式演示等教学方法,以及多采取谈话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让中职生有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机会参与角色扮演,设计、研究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注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如对于抽象的内容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模拟等,使枯燥的专业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创新中职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着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改革对中职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不是凭一两次考试作定论,而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如:检验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加大实务考核和平时考核,减少理论考核比重的做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完成,教师通过多次综合考核评定,最后定出考核等级,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四、建立中职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

  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还应依靠外界激励机制的刺激,专业兴趣才能得以加强和持久,而重视建立课堂外专业技能激励机制成为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以竞赛活动为载体

  学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爱我专业”为主题的各种趣味性竞赛活动,如开展爱我专业征文、演讲比赛、与各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专业技能的同时,能促进中职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2 以职业技能考证书为依托,激励中职生爱专业、学技能,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

  在提倡中职生“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拥有“双证书”或“多证书”成为必然。因此,学校应注意以考证为依托,通过建立奖励制度,鼓励中职生考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并对考取“多证书”的中职生进行适当学分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发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达到中职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多证书”的目的,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五、充分发挥教师在中职院校的主体作用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指导性发现法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激发兴趣、组织自学、强化思维、总结记忆。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

  2、组织自学

  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

  3、强化思维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讲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反复记忆。运用实际的操作来记忆理论上困难的只是,并用理论辅助实际操作,打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强化思维记忆。

  4、总结记忆

  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学校应围绕提中职生专业技能,提高中职生的专业兴趣,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任务。教师应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来促进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培养,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文章:

职业技术教育06-26

【荐】职业技术教育06-26

[精]职业技术教育15篇06-26

职业技术教育优秀15篇06-26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自我鉴定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