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4-06-07 10:55:52 职场 我要投稿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集)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

  在职业教育日益成熟和发展的今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体现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与普通教育相分离,并以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特征为出发点创建的本学科独有的理论基础。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并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但在研究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如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还相当不成熟,缺乏一个相互沟通的路径,即缺少共有的研究范式。从学科性质来讲,职业教育是教育学与职业学的交叉学科,跨学科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视为顺应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要求的自身产物。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固有的学科概念、范畴与逻辑体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范式与研究领域,以构建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适切性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首先要明确其定义与概念体系,这是其安家之本,离开这一前提,所谓的学科只能是“取宠之学”或“理论拼盘”。对研究者们来说,现有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框架还很不成熟,因此,要完善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范式首先应明确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尚未明确

  准确的概念及理论假设的形成正是一个学科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职业教育做为独立学科的历史相对较短,其理论体系大多是模仿教育学而来,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甚至某些“源概念”的模糊不清,如对“职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概念该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独立概念体系的缺失,影响了学科建设的繁荣,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亟待统一。由于其自身的学科属性,以及和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特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需要拓展其研究视角,仅仅就教育而论教育是不够的。总的来讲,对职业教育概念进行研究,不仅要借鉴教育学的知识,还应把“职业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察,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以推动职业教育概念研究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概念研究进行研究范式和视角的创新,是厘清职业教育学科性质定位以及推动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教育学科性质的定位尚未清晰

  长期以来,由于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缺乏独立性,人们对职业教育学科性质的认识也仍停留在模糊阶段,其发展水平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目前对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往往容易忽视职业教育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仅仅从传统的教育学视角出发,只注重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寻找职业教育学科的位置。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职业教育学科本身就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性,与其他相邻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关联性,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范式的选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经过跨学科研究,使其与职业教育的学科理论真正融合,进而最终形成职业教育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是保持学科独立性以及探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路径。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必将由单一学科的研究向跨学科研究转变。

  (三)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总的来讲,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附属学科,无法突出自身学科的独立性,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道路上也难以摆脱普通教育的影响,无法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一种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实施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涉及到与之相关的行业、合作企业以及集团内部院校等诸多单位,因此,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具有复杂性与开放性。综合各界研究者的观点,可对跨学科研究范式的特征做一个概括:在突破学科界限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形成适应学科特性发展需要的概念、范畴以及逻辑体系。显然,这种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以及开放性是一致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跨学科研究这种被广泛认可的研究范式使职业教育作为独立学科体系的构建成为可能。

  二、构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审视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获得了普遍认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诸多研究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而远非职业教育研究所需的实质性的深入与发展。总的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尚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一)跨学科研究中职业教育的研究视角尚不明确

  所谓学科视角,即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最终形成的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及特征的专业性视角。职业教育作为交叉学科,其学科性质中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学者们在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从众多的研究视角中选择最适合职业教育的研究视角,即选择职业教育所独有的学科视角。在进行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时,我们更应明确职业教育的研究视角。职业教育不是多个学科组成的“拼盘”,研究者们在吸收其他学科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应当根据职业教育独有的学科特征,通过归纳与整合,进而形成职业教育所特有的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必须从职业教育的学科视角出发,这样才有利于明确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跨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首先,在进行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时,我们在坚持职业教育学科视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开发职业教育哲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来探索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新的研究领域。虽然我国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职业教育的研究中,但目前仍缺乏研究的广度。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就是要对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高度的整合,从中获取新的概念、视角和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而大多数学者往往只能从本学科领域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问题。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学科研究的单一性。也即是说,其他学科的参与主要还是某一学科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这就有可能造成研究结论的狭隘性,难以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相一致。其次,其他学科缺乏深度参与。由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及封闭性,学者们受自身思维的限制,研究视野必然局限在自身学科和专业的范围内,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跨学科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三)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务虚多,实践指导少

  在借鉴和转换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选择其研究成果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否是可借鉴的,它们能否真正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内,关于如何创新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范式的理论成果较多,但如何在实践层面上应用跨学科研究理论成果的措施建议较少。概括地来说,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仍然很不成熟,绝大部分的跨学科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注意解决学科内存在的现实问题。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学科独立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但是如何使职业教育跨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研究保持同一发展水平,如何有效利用跨学科研究所提供的空间并进而构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在目前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现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当前,职业教育的主流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理论基础还很不牢固。由此导致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无法统一,因而想要建立起高层次范畴水平的职业教育逻辑体系仍困难重重。综上所述,利用职业教育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跨学科视角对职业教育的概念、范畴、逻辑体系进行审视,进而构建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从跨学科视角构建职业教育概念体系

  为适应学科发展规律的需要,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独立的学科概念、研究范式以及理论体系,不应单纯从教育学中套用。概念反映事物的一般特征,也即事物的特殊属性。职业教育学科的概念需要用符合职业教育学科属性的特定术语进行表达。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中,人们对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去对待。学者们不应人为地设定某种研究范式,而禁锢了研究的思路。对职业教育的概念研究,应突破传统的范式,通过构建职业教育概念体系来对在理论与实践使用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统一。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从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考察“职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对于职业教育实践的适应性,从而规范现代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研究术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涉及历史、环境、制度等因素,因此,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也往往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的特色。我们应以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审视职业教育的宏观全貌,在此基础上做出概念界定与理论概括。总之,只有在研究范式、视角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才能深化职业教育概念研究,从而为职业教育基本范畴和逻辑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从跨学科视角构建职业教育范畴体系

  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对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进行研究,发现教育现象由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以及教育观念四个基本范畴组成。以职业教育的学科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进一步重新界定学科范畴,这样才能用学科理论更好地解释学科现象。范畴必须反映学科的特殊性和实践性,进而才能够推演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依据这个原则,分析职业教育现象这四大基本范畴的应然逻辑,有助于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对职业教育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应然逻辑的分析,建立起职业教育新的逻辑体系,进而厘清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实践性改革的思路。依据四个范畴的应然逻辑,职业教育改革应从教育活动入手,如从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等方面人手,再进行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观念的改革,并在改革中关注并协调四个范畴间的整体关系。

  (三)从跨学科视角构建职业教育逻辑体系

  逻辑起点论认为,建构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首先应把握其逻辑起点,然后从逻辑起点出发,运用逻辑手段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要真正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并建立起规范的理论体系,就要厘清职业教育概念和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普遍认可的逻辑起点,如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及岗位需求等。随着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那种单纯模仿教育学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实践要求职业教育学科确立自己的学科结构以及逻辑体系,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应当包括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目标逻辑、课程逻辑、教学逻辑以及评价逻辑的界定;在构建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时,我们以元职业教育学为基础,进而以跨学科的学科视角,构建职业教育的“复数学科”,如把职业教育哲学与原理、职业教育史学、心理学等做为主干学科;把职业伦理学、职业教育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以及法学等做为骨干学科;把民族、军事以及农村等做为支撑学科,共同构建起职业教育学科的逻辑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思想,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力图通过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2

  基于顾客评价的角度,以结构方程构建公路行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模型由培养效果等潜变量以及实训指导等观察构成,通过模型检验及模型评价给出了模型合理解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也越来越丰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有CIPP评价模式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多层次加权综合评价法、马尔可夫链法、神经网络法等,但上述评价方法的应用或过多重在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或无法适用于具体行业内学校的质量评价,对系统全面地评价职业教育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尚有不足之处。因评价者的目的、角度、方法、时机各有不同,使得质量的评价结论有所差异。所以,构建一个完整、凸显职业特色、为职业教育顾客认可的评价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模型假设

  首先,明确教育服务的顾客。职业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生既是顾客,又是服务的载体,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消费者,将质量评价者设定在学生(含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这两个终端的直接顾客。所构建的评价模型既包含了职业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评价),也包含了终结性评价(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评价)。

  其次,本文中的职业教育是指公路行业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培养从事公路桥梁施工与养护、市政工程施工、筑路机械操作与维护等相关岗位技师、技术工人而提供的职业教育。行业的工作特点包括:工程机械更新较快,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工作地点偏僻交通不便,业余生活较枯燥;施工养护工作以团队形式为主等,在设置模型变量时应予以考虑。

  最后,评价模型的使用目的不仅用于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三、模型构建

  因培养质量中所涉及许多需要评价的变量(如培养效果)不能准确、直接地测量,我们使用一些与这些变量有因果关系的能够直接测量的二级指标变量(如学生具备的职业技能、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等)去间接测量它们。

  1. 质量评价中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

  模型中共包含6个因素(潜变量):学校形象、培养效果、培养过程、实训实践、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其中前4个要素是外因变量,后2个因素是内因变量。

  潜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学校形象对满意度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培养过程对培养效果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实训实践对培养效果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培养效果对满意度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培养过程对满意度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实训实践对满意度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满意度对忠诚度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

  模型中6个潜变量通过26个观测变量进行测量,我们通过顾客调查和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方法,将可能涉及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变量(涵盖符合公路行业职业的特点)随机排列,形成调查表,顾客对其感兴趣的评价指标打分排列,最终形成观测变量列表。 潜变量与其观测变量之间均为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

  2. 模型表示

  质量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包含:测量方程模型(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关系)和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之间关系)。

  模型假设:依据因果关系的统计学原理:

  ①测量方程误差项?着、?啄的均值为零;

  ②结构方程残差项?灼的均值为零;

  ③误差项?着、?啄与因子?浊、?啄之间不相关,?着与?啄不相关;

  ④残差项与?灼、?着、?啄之间不相关。

  ⑤观测数据、y满足多元正态分布。

  四、模型解释与评价

  1. 模型评价

  由于调查表属于态度、意见、评价类型,所以我们采用Cronbach’s a coefficient 方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各潜变量的信度数据较高,均大于0.6,故本次问卷的内部一致信度较高。另外,对于调查问卷效度是将主成分特征分析作为效度分析结果,6个潜变量的第一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均大于50%,表明这些潜变量的观测变量的选择是比较合适的。

  2. 模型解释

  因标准化参数估计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使得我们清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大小,所以对标准化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经符号检验参数估计之后的模型符合原先的理论设定,即检查变量之间(尤其是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基本合理,模型中每一个关系系数的大小基本正常,正负符号完全正常。

  通过表1的数据看到,实训实践(4)相对于培养效果(2)、培养过程(3)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要大得多,这在理论上是可以理解的,实训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要求是较高的`。培养过程(3)是对满意度影响的第二大因素,可以理解为主要教学过程在顾客心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其中教师的作用(x33 x33)在培养过程(3)中的相关系数及权重均较高。模型中,培养过程(3)对培养效果(2)的影响较大达到0.48,是符合理论预期的,毕竟实践实训过程是职业教育中较突出重要的培养过程之一。

  从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及权重关系来看,该模型中绝大多数变量符合理论假设。但是,发现以下问题:①实训练习的时间是否充分(x44)与潜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这是无法解释的,可能涉及问题提出的方式及被调查者的理解。遵照从简原则,可考虑在模型修正过程中删减此观测变量。②学校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x32)与潜变量的相关性较弱,这可能与被调查者对此变量的了解不多有关。③职业素养教育(x22)和吃苦耐劳教育(x26)与其潜变量培养效果(2)的相关性较低,与变量设计时的预期不吻合。

  五、结论

  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建立了公路系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模型中共包含6个因素(潜变量):学校形象、培养效果、培养过程、实训实践、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以及对应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共26个。

  基于相关性原理和偏最小二乘法原理,在模型构建、参数估计、模型拟合修正等基础上建立了公路系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克服了人为的主观随意性,建立了更为准确地反映评价要素与评价目标的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小、客观性强,是科学合理的。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和学校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评价观等随之发生改变,这也要求教学质量评价要素、标准不断地变化。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评价主体(学生)和环境(社会和学校)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变迁、有效性、可信度等方面是教学质量评价将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3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追求融入城镇化进程,他们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追求融入现代化进程,更愿意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一员,享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可是在他们身上却面临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调研,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为独生子女且没有务农经历,不愿干脏活、累活和收入低的活。打工不再只是为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而是带有“闯天下、寻发展”的目的。可是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又将如何融入到这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活呢!

  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到底愿不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探讨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具体有:

  1、政府宣传不够、缺乏政策引导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调研了解,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收到职业教育的相关信息,参加的职业教育培训也比较少,也不了解什么是职业教育。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宣传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在外打工,经济基础较差,很少考虑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宣传的也不到位,政策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农民工。一些好的政策是需要政府引导和落实的,作为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必须用好的政策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看到职业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收入影响,只有这样在政府的宣传下,在政策的激励下,才能够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走进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城市。

  2、职业教育不接地气,看不到收益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考虑最多的问题,不是学什么?不是干什么?而是会获得多少收益,作为职业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了吗?让他们感受到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呢!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让他们学会挣钱的本领,而进行职业教育,就应该农民工们看到让门想要的技术,让他们看到通过职业教育以后的收益有多大,通过这种直观的说法,只希望让大家明白,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很多职业教育不接地气,既然要服务新生代农民工,那么专业设置就应该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开设航空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轮船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空乘专业等,可是多少农民工能用得上。农民工需要的很多职业教育给不了,那么又怎样让他们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呢!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企业经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所以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有限,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没有吸引性。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到具体的`应用技能,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这些华而不实的教育,无法实现新生带农民工的预期目标,当然也就影响了新生带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二、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如何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团队调研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政府补偿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远离家乡,为了赚钱而四处奔波,没有经历和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这将极大的影响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那么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流入本市农民工职业教育补偿政策,通过政策补偿,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看到融入城镇的希望。通过这种职业教育补偿政策,让这部分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热情的参与职业教育,提升这部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落户城市,肩负起城市建设的任务。

  2、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职业认证的方式,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化建设的技术工人阶层。职业资格的认证,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教育,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通过提升职业资格的技术含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3、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一只涌入城市的强大队伍,必须要将尽快的将他们进行转化,转化成城市的建设者。必须要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就开设哪方面的课程,确保他们快速提升自我。与此同时,要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要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谁开发的课程受欢迎就采纳谁的课程,哪位教师受到的评价高,就让谁参与。政府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格考核,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质量。

  4、建立企业宣传与教育责任制度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只要存在新生代农名工,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参与职业教育。监管部门要定期了解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情况,企业要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责任,对没有承担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宣传的企业,要进行追责。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一个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身边实时都有职业教育,时时都能够参与职业教育。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我们要动用一切力量,让他们转变观念,我们要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让他们快速提升生活品质,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4

  论文关键词:就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体制牵涉面太广、子系统过多,本文主要从三个重点方面,即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来进行剖析及改革创新的思考。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是:行业部门、人民团体办中专,劳动部门和企业办技工学校,地方教育部门办职业中学以及管理民办职业中学,这种管理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等职业院校纷纷成立,有政府及职能部门举办的,也有行业、企业(国有)举办以及民办的。实际上,当前对职业教育实施管理职能的有: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中学、直属中专、成人高校以及社会办学力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技工学校),部分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其直属中专、高等职业院校)。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容易造成职业院校资源整合、融通与共享等方面的不便,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办学体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正朝“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方向前进。但仍面临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办学结构问题。当前职业教育由本科院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构成“本科一专科一中职”三个层次的办学格局,但三个办学层次间互成壁垒,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分别从高考考生中录取学生,中职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缺乏优秀中职学生直接选拔进高职专科学习或优秀高职专科生直接选拔进高职本科学习的机制,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一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二是办学经费投入问题。国家、主管单位对职业院校投人有限,而职业教育实’从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高昂,经费的投入不足与式‘交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源能力的缺乏,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三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问题。《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组合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基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尚未形成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的机制,众多企业更乐于享受职业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缺少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

  (三)教学体制

  当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教学体制上的滞后。一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构建。部分职业院校受“学科教育”影响,未能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与关系,授课以“课堂为中心”,考试侧重于理论甚至无实践操作考试,在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乏力,出现学校认为合格的学生,与企业、行业要求不对路的情况。二是存在“重长学制、轻短学制,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重培养、轻培训”倾向。部分职业院校热衷全日制学生招生与培养,对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认识不足、不够关心。三是未能真正实现面向社会办学与专业设置市场化。部分职业院校存在开设专业未做社会需求调研、或盲目“跟风”、或根据现有师资设置专业的`现象,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高。

  二、关于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一)管理体制方面

  1.国家层面:统一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其建设发展应遵循“体系”原则,从整体性上考虑,统筹规划,科学管理,避免政出多门。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作用,通过各个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也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从理论上讲,改变多头管理现状,最好是统一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包括统筹规划、统筹政策制定及实施、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等)。

  2.地方层面: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合理规划

  当前职业院校存在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同一区域或地方同类院校并存,重复设置专业多且各自为战。地方政府与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应对不同类职业院校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以适合各院校实际;积极引导、协调职业院校间的校际合作。对于同类院校,组建相关教育集团;鼓励、引导职业院校营造优势、打造特色,扶持强势专业,并优化其资源配置。从而迅速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与能力,使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 (二)办学体制方面

  1.树立职业教育体系,构架终身教育机制

  打破学历教育壁垒,树立技术、技能教育理念,畅通职业教育各办学层次之间的渠道,构建优秀中职学生选拔进专科高职学习、优秀专科高职学生选拔进本科高职学习机制,满足社会对接受各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条件成熟,国家应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2.构建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投人不足的现状,过分强调主管部门投人与学校融资并非上策。应构建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由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企业、行业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发展职业教育;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行业、人民团体以及个人捐款,对于捐款数额较大的企业免除其一定税务,对突出个人进行嘉奖;加之政府的财政投入与补贴,真正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道路,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经费,增强其专业与课程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培养质量过硬的技术性、技能性人才。

  3.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推进学校、企业双主体的办学

  由国家出台法规,要求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方面可刺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也可激发企业参与到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中来,从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发挥其在设备、工艺方面的优势与资源,与学校一道致力培养学生,并能吸纳一部分毕业生。

  (三)教学体制方面

  1.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侧重技术、技能,兼顾理论。摈弃“理论中心”、“课堂中心”等做法,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C.",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提高就业率。

  2.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机融合

  大力开展免试入学的非学历教育,推行开放性教学,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职后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与服务,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企业、行业需要,提高受职业教育者的就业竞争力;学历教育也应改变单纯通过中考、高考录取普通中学生、甚至是普通教育机构淘汰的学生的现状,构建从有相关工作经验、具备一定技能且有志于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中选拔学生的机制,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成材率。

  3.面向经济社会需求与职业教育实际开展教学

  专业设置必须经过扎实的可行性调研、论证,一般要求与相关企业、行业联合举办,实施“订单式”培养;课程开设应摈弃片面从学科角度出发,而是从技术、技能实用的角度考虑;改革职业院校教师准人制度,改变目前职业院校从普通高等院校引进学术性人才充当技术、技能性人才教师的现状,从企业、行业聘请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技术技能人才或管理人员担任专业教师与实习实验指导教师,真正构建明显区别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5

  [摘要]职业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更强调技能性、实践的操作性。这就从根本上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能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历学位的高低作为选拔职业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知识体系仍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实践环节薄弱,这导致培养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实践技能,仍需重新学习培训,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所需的技能不能衔接,这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职业教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建立职业教育合理的教师选拔机制,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注重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与经历,职业院校的老师应定期接受到企业的实践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选拔职业院校实习教师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选拔机制;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动我国人才培养的层次化、多样化,职业教育培养大批职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高尖端技术人才、学术型人才等知识密集型人才,从人才储备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一个社会人才的密集程度,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同我国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更强调技能性、实践的操作性。这就要求在选拔职业教育教师时,更应该注重教师实践经历与经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历学位作为选拔职业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知识体系仍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实践环节薄弱,这导致培养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实践技能,仍需重新学习培训,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所需的技能不能衔接,这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职业教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探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构成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办学很重要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普通全日制的教育的,它要求教师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上,在理论上要具备一定的高度驾驭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与考核不能仅仅从某一方面确定其标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仍然以学历的高低作为进入职业教育领域门槛的标准。教师真正来自于企业的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比例很少,而依据学历的高低作为考核招聘教师的教师队伍的往往具备过硬理论知识体系,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对职业教育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职业教师队伍应该进行不间断的职业体系的培训,才能真正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职业性素养,职业教师队伍实践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才能使职业教育发展真正和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相对接,但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上看,培训的力度不够,培训的形式以讲座、参观为主,没有更深入、细微的了解企业的变化动态,仍然是泛泛的了解这种浅层次的培训。教师在实践技能体系环节的知识储存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培养的状况不理想,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建立职业教育合理的教师选拔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一直以来以学历学位为基准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的选拔用人机制,以这种方式选拔的教师往往有过硬理论知识体系,但实际操作能力薄弱的特点。由于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缺乏,导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实践实训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重新设置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机制。

  (一)严格选拔,注重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与经历

  我国职业教育在用人机制上应尽快出台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职业教育任职资格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用人的新标准制度,把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经历作为硬性的规定写在标准里。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沿的国家,入职教师基本上需要经过严格的技能的`培养并且必须具备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分为企业教师和专任教师,入职前,在主体中学学习9年,毕业后接受2-3.5年国家认可教育职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教师到企业工作3-5年获得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再到全日制2年获在职4年的师傅学校或专科学校学校,参加“企业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从而具备企业教师资格;专任教师是在完全中学学习12年毕业后,到大学学习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至少实习1年,通过国家考试者,再到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预备见习,成为实习老师,再次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者,才能有资格成为职业学校的老师。德国教师的入职选拔是非常严格而且规范性很强,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在选拔职业院校教师时,也应该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师的岗位设置上,设置企业老师与职业专任老师,在制定职业教师的选拔标准上,应该严格确定实践经历的时间,在招聘教师选择范围上,更倾向于招收工作经验较多的企业人士。随着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加深,企业中有许多有经验的工程师,经过一定的师范培训后,就可以成为职业院校的企业实习实训老师。

  (二)职业院校的老师应定期接受到企业的实践培训

  因为国家政策、技术、社会环境等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企业的经营是在不断在动态地发生变化中的,新的事物不断形成,要求职业院校老师要不断更新固有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同步,因此,职业院校的老师定期的社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接受职业院校老师的实践实习。不管是20xx年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还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都提到要推进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但这些促进企业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没有强制约束力,没有明确企业的责任,操作性不强,这使得企业支持教师实践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因此,从政府的层面上,制定明确、详细地政策法规,使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接受教师的培训是解决目前职业教师实践环节薄弱的有力保障。第二个层面,职业院校应该支持学校的教师参加脱产与半脱产的培训,在脱产期间不改变教师的工作待遇,同时,对于培训优异者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三个层面,接受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企业应按照规定,认真对待学校教师的培训任务,不能只是流于形式,为职业院校教师安排工作岗位,选取企业有经验的一线操作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职业院校教师以企业工作实习员工的身份在岗位上工作进行辅导、讲解。在教师实践学习期间,和企业其他员工一样,参加企业员工考核。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选拔职业院校实习教师

  近几年来,我国也颁布了很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提出,到20xx年,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一定比例,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要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利益链”为纽带,促进校企双赢发展。这种改革举措无疑将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破目前职业教育的瓶颈。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从规划到落实,从政策到措施,还必须找到有效的切入点。还需借助于政府强大的推动力,确定各个主体的利益边界。多渠道引入职业教育的投入资本,实施股份制,进行实体合作,让企业的投入资本进入到职业院校,实现校企更紧密的结合方式,对积极参与投入资本到职业院校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税收上的减免,推动更多的企业关注与参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校企的有效结合,会改进职业院校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对职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企业选派一些人员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选拔一些技术工程师、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师范教育培训后,作为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老师。这些技术工程师、操作人员担负着双重职责,既在企业履行原职责,又承担着职业学校的管理、教学任务。校企这种更深入融合的方式,对双方来讲是共赢。对企业而言,投入资金到职业院校,参与职业院校的管理与建设从中既可以获得收益,与此同时,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平台,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弘扬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职业院校由于企业的参与,增加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教师来源的渠道,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参加实践。

  [参考文献]

  [1]季敏.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国别比较与企业[J].职教通讯,20xx(26)

  [2]于秀娜.浅谈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科技创业,20xx(11)

  [3]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3059/201507/t20150714_193833.html,20xx-07-02

  [4]张欢,任程坤,陈志平.国外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策略分析[J].高教学刊,20xx(13)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6

  摘要: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职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机械类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师生的重视。本文将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计出发,阐述确立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最后提出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机械类课程更突出实践性,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要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充分掌握机械操作的相关理论基础,学生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得心应手。因此,在重视实践的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给予理论教学充分的重视,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意义是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逻辑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序,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研读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对某一课程的具体要求,再进行课程设计,唯有如此,教师所设计的课程体系才会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结合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的特点,教师设计课程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应当是培养集生产、服务、管理能力于一体的高水平实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特点:首先是“高等教育”,即学生必须掌握与该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素养;其次是“职业教育”,即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与岗位要求相适应,防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情况出现。

  二、确立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1.以具体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职业教育的指向性强,与社会需求连接紧密。因此,在进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教师要改变设计思路,将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上,而不是过分强调学生的成绩。课程设计应当包括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岗位的具体工作、该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等内容。2.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只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理论课程,这种做法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相违背,是不可取的。在职业教育中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会使职业教育失去自身的特色,学生在错误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很难突破自我、掌握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因此,机械类专业的教师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遵循“实践为王”的原则,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入社会实践与探究的内容,鼓励学生多体验、多动手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做准备。

  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内容在课程中的占比机械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并举,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只学习理论而不重视实践,学生所学的知识将会失去意义,而且与机械有关的知识总是处在不断的更新中,如果忽视实践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与社会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如果只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学习,学生的实践便只能停留在低端水平,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流畅地操作各种高精尖设备,学生的进一步实践必将受到阻碍。因此,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审视不同章节知识的特点,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减少理论讲解的课时,在带领学生简单理解本章节的知识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而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章节,教师则要适当延长理论课的时间,在保证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还有的章节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教师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实践探究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验证各种理论。从宏观角度来看,机械类专业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如果按照这种分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安排基础的科学文化课程时,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等课程,多是为加强机械类学生的思想素质、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身实践性并不强,教师便可以减少实践课时的占比,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留出更多巩固的时间。职业基础知识的课程便是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课程,因此,教师应当在这一教学阶段穿插部分实践课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了职业技能教学阶段,实践的重要性便完全凸显了出来,教师应减少理论课的占比,大大提升实践课的占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在实践中了解岗位需求与职业要求的机会。

  2.深挖传统课程内容的同时渗透创新思想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设计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设计《机械原理》的相关内容时,很难有创新,这是由于该部分内容的识记知识较多,多是现成的理论研究结果,无论从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教师都很难赋予新意。面对这种难以创新的课程,教师可以转变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深挖这些知识的内涵。在讲解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时,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教学,教师甚至可以单独设置一个课时向学生介绍这些传统理论在当代机械发展中的最新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两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设计这部分课程时,可以充分突出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汽车设计为例,教师在设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设计课程时,必须遵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规则。在最初的几个课时不宜安排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因为一开始就安排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可以将最初的几个课时安排为欣赏课,向学生展示当代不同汽车的外形设计等内容,并鼓励学生讨论款型好、功能性强的车型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优秀的汽车造型设计所具有的共性,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简单了解优秀汽车设计的特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总结的经验,自己设计一款车并阐明这款车的优势及设计的理念。学生设计这一环节的可操作性强、创新潜能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授《制造工艺设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必定会提到不同机械设备各自的优缺点及具体应用,在设计这部分课程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讨论、辩论等课程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

  3.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对接社会需求最直接的方式,企业与学校不同,企业是直接面向社会经营的组织,企业对某一岗位的要求,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在某一方面的需求,如果各职业院校能够积极与企业合作,便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丰富自身的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如机械类专业与相应企业进行合作,学校便可以合理利用企业已有的厂房设备鼓励学生进行机械操作,而不必花费大量经费重新购置机械设备。此外,企业与学校不同,为了提升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企业必定会实时更新生产设备,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许多职业院校因经费紧张,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学校能够加强校企合作,便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这一特点,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高端设备,可谓一举多得。如此,在进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教师便可以将校企合作环节加入其中,消除以往课程体系设计中所有课程都局限于校内开展的弊端,极大地扩展学生专业学习的空间范围,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4.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教师设计课程体系、授课的重要依据之一,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当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用书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甚至有部分职业院校的课本长时间不更新,这不利于建立创新、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不能有“一刀切”的思想,不能盲目模仿其他职业院校的做法,而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如果学校的师资强大,教师甚至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以突出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四、小结

  总之,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在实践中发现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检验新的课程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并不断纠正错误,才能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贯彻创新观念,要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的特点,同时结合中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体系设计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郭月兰.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xx.

  [2]牛秋林,毛征宇,刘厚才.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9).

  [3]袁小会,刘兵.英国职业教育对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

  [4]李朱锋,顾海,孙健华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衔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xx(13).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7

  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多在这一层面上使用了这一概念;第四,观念是指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教育思想等。这种理解相对第三种认识在范围上显得更加狭窄一些,它将系统化、理论化作为了区分观念与其他认识的标准点。[1]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独立或分散的认识还是系统性的认识,我们都会对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暂且把观念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个体性的独立认识;而是个体性的系统性认识;三是群体性的分散性认识;四是群体性的系统性认识。

  职业教育涉及的范畴

  职业教育的定义目前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从外延的定义,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二是从内涵的定义,职业教育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得受教育者获得一定职业资格的教育;三是从功能的定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工素质和培养大批使用人才中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桥梁[2]。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职业教育类的学校主要包括,中高职学校、各类专科学校、技术学校以及成人教育等。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教育本身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根据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姜大源教授的理解,这些类型特征至少包括: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对职业的研究是职业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研究职业,就要研究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其范畴应包括职业哲学、职业历史学、职业分类学、职业术语学、职业心理学、劳动医学与职业医学、职业社会学、职业法律(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法律及职业从业的法律),以及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显然这些“与职业相关的学科的总框架”,所蕴含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是非常丰富与广博的,或者说它本身已具备了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简单地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的科学,其特殊性表明其不可替代性,在职业教育观和职业科学的所有层面,开展对职业教育的学习问题的研究。

  职业教育观的内涵

  我们所讨论的职业教育观,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它是与上述对观念定义的第三、四条相同。在这两种含义(即社会存在反应的社会意识和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上,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观理解为,基于对职业教育的各种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以及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3]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群体性的职业教育观看作是一类意识形态。群体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团体关于(社会)关于事物的一套信念。它是一个团体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和价值等[4]。或者我们也可以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所有人在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时所拥有的主观观念,无论在个人相互关系层面上,还是在有组织的意识形态的宏观层次上,它都提供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整体性的解释[5]。不论对意识形态定义如何,它都可以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意识可以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个群体对世界的认识;二是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密切关联,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个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由此,意识形态一方面为一个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另一方面也为这个团体中的成员提供了一套约束体系机制。基于以上对观念和职业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职业教育观作出以上的总结。它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大背景情况下,某个特定的主体对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类型,经过长期实践和认识分析,产生的对其的想法和观念的集合。以下通过主体和分类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对特定主体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观分为以下两个维度,即个体性的单独认识和群体性的分散认识。第一,个体性的单独认识是指,是指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某个特别人士(他可能是社会精英,也可能是普通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这种认识只限于这个人本身,并不因外界的知识、信息或价值而转移。它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也可以是经过理性分析的。因为这种特定的认知,是根据这个主体本身的知识经验水平有关的,所以它肯定也是因人而异。这种个体性的单独认识,必然会有其创新之处,同时也会有偏激之处。第二,群体性的分散认识,是指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一个群体(他们是至少人数大于一的集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被这个群体中的成员普遍承认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这个观念是毫无非议的。这样的认识类似于我们经常所听到的普世价值,但是它的范围没有那么宽广,它的范畴仅限于特定人群对职业教育观的认识。既然这种认识是普遍的,那么它至少在某个程度上来说是合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这样的团体,他们分别支持着自己团体的观点,于是形成了不同领域的不同学派,即所谓的社会大众和精英人士。这一点将会在分析职业教育观的形成机理时深入讨论。

  无论是何种维度下的职业教育观,我们至少可以把每一种关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意识形态,展开并拓展为以下三类:一是对职业教育宏观环境认识,这一类型中包括对其社会地位、教育培养目标及国家重视度等的认识;二是对职业教育教学层面认识,其中包括职业学校的分类、教师师资水平、教学方法与其他教育的差异等的认识;三是对职业教育实践者学生的认识,这一类型中包括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认识。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8

  摘要: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绝对的决定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能动作用。职业教育要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必须做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很不适应,因此关注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职业教育普及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职业教育早已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强大力量。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劳动者就业的杠杆,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也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下,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很不适应,与东部及沿海的发达地区相比,也还存在很大差距。 由此可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高级技能人才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赶超世界高新科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大力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战略选择。因此关注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其发展也体现着不同的区域特点,它们大多是以本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与它们所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互相推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复合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的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

  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职业教育规模存在差异。从全国看,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十分明显,20xx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年分别为79283.40亿元、33301.08亿元、22954.66亿元,比重分别为58.41%、24.65%、16.93%。而20xx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97人,按照东、中、西部地区测算,东部地区为119人,中部为98人,西部为74人。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率来看,区域差异也很大。20xx年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25%,其中天津、上海等地增长率超过10%。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规模。

  2、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如唐山职业教育的传统强势专业是汽修、摩托车维修、机电技术和机械加工。这几大专业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与唐山市的产业结构大致上是一致的;而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发展就要稍缓慢一些,这也是与唐山的产业趋势相吻合的。

  3、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职业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供。其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2、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场所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内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

  3、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

  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企业和市场的密切程度不够

  目前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我过许多地区的职业教育仍是以政府一家办学为主,虽然与企业也有“订单培养”等合作模式,但缺少深层次紧密的合作,既缺少像广州市那种以政府为纽带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机制,也缺少像青岛市那种校企合作、集团经营的办学模式,导致办学活力不够,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不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缺少特色学校、品牌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培养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有不小的差距。

  (二)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一些学校实训设备缺乏,办学条件较差

  虽然近年来我过许多地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一些学校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训设备缺乏,办学条件依旧较差。

  (三)专业师资匮乏,“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总量严重不足,并且专任教师学历明显偏低,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如唐山市中等职业教育2999名专业课、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829名,占专业课、实习课专任教师的27.64%。

  (四)社会上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素质普遍不高

  近几年来,由于本科院校扩招、普通高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职业教育学校招生造成了冲击,使得唐山市职业教育生源短缺,质量下降。另外,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不太明晰,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也感到信心不足,也使得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为了保住生源,职业院校只能降低入学标准,尤其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就更低,基本是想上就上,对入学成绩没有任何要求。生源素质低,造成学生普遍对较难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听不懂,老师也只好从教授基本的操作技能入手,再加上部分学校的实训条件落后,学生根本无法学到实际的技能,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最基本的操作,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毕业生仅占少数。职业教育学生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五)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与急剧扩大的办学规模不相适应,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

  突出表现在:一些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考试纪律下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在校生参加并通过国家各级资格考试的人数依旧不多,就业准入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三、加快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及资金,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利用金融、税收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利用信用贷款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培训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及其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帮助,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团体、个人、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捐赠。

  (二)全方位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适应我国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主要做法是:(1)改专业设置审批制为备案制,鼓励支持职业学校按照市场人才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开发新的专业。(2)引导职业学校按照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专业,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3)加强骨干和特色专业建设,重点抓好"汽车制造、建筑、旅游、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设。(4)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加强宏观调控。同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三)转变发展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1、加强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要瞄准市场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注意坚持稳定、长效、需求量多的主体专业或名牌专业同易变、短期、需求量相对少的新专业相结合,按照社会需要,巩固主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创建新兴专业,发展名牌专业,从而永久保持学校的活力。

  2、加强技能训练,达到“三高”,形成分流效益

  高升学率,高就业率,高致富率,是渗透分流的保障,要达到“三高”,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技能训练。要注意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瞄准对口升学,关注学生发展,使他们分得出,留得住,学得好,走得出,用得上。

  3、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二是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要求自行投资建造,主要用于实训教学的实训场所;(2)围绕专业办产业。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创办既有教学功能,又有产业功能的实训基地。(3)招商引资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厂商来校联合投资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转变办学体制,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1、办学体制由单一到多元转变

  由纯粹的政府办学,过渡到民办、外(资)办、官(政府)办相结合,充分挖掘职教资源,拓宽职教市场,扩大职教容量,增加职教层次,提高职教水平,提升我国职教的国际竞争力。

  2、统筹管理

  要实行政府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形成的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界限,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联合、撤并等形式,形成以专业类别为主体的新型学校,提高规模效益。

  3、整合资源

  如果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如教育部门的、劳动部门的、行业部门的;学校的、企业的、社会的;正规的、非正规的;物化的、无形的;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利益重组、资源整合,不失为穷国大国办大职教、强职教的一个战略选择。

  4、集团化办职教

  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汽车、农业、卫生等行业引领型职教集团,依托行业背景,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组建以地方产业为支撑的区域网络型职教集团,带动区域职业教育跨地域、跨部门、跨学校合作。

  (五)改革育人模式

  一要树立人才储备观念。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要实行校企联合,实行“订单式”定向培养。

  三是由单一传授知识型向职业资格在线型转变;四是改变同一学习阶段只允许学生学习一个专业的规定,实行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

  (六)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网络

  一要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突出本地经济特色,二是重点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为本地经济服务的思路;三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适应性;四是要加大参与社会培训的力度

  总之,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绝对的决定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能动作用。职业教育要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必须做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不断调整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层次。

  参考文献:

  [1] 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xx.

  [2] 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y on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the absolute decision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occupation educa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larger role. Occup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market economy needs, must accomplish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owever, at present a lot of our country area occupati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eve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nee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very incommensurate still, s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our country occupation education situation, explor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blem appear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occupation educ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际资本一体化的发展,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会计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会计信息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使得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标准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研究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传统会计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认识

  我国会计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但有许多人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我认为是不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一是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二是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分别说明如下:

  (一) 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

  会计职业教育是与会计知识普通教育不同的另一类教育。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是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误解。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岗中的职业性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理论知识强、业务能力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会计人员。会计职业教育必须服从于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将日臻完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理论、新方法将不断得到应用,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也将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岗位终身教育。而传统的会计教育是指会计知识的普通教育,即学校内的会计课程教育。它侧重于以现有的会计教材作为教学主导,通过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即使是会计专业教育,由于所用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并且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会计法规教育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种不完善的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如果把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当作会计职业教育,就会使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 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认为记帐、算帐、报帐是会计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把会计工作当作一种被动性服务工作。由此造成我国会计人员的基础素质先天不足,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而进行。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是导致对会计职业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岗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谋岗位,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大约70%来源于会计部门。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会计职业岗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内容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不但要继续服务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社会事务管理者的需要,同时还要服务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不但要服务于国内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还要服务于境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过程中,及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领域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就对会计职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新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经济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经营过程,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应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必须立足于服务会计职业岗位新要求。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 建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为满足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对适合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我认为,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一个包含职前、职中和职业未来发展要求的动态教育模式,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应该由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因此,建议建立“三教一体”的动态会计职业教育模式。“三教一体”即岗前职业教育,岗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教育及岗位考核体系。

  (一) 岗前职业教育

  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主要指会计职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教育,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会计职业岗前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会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具有表达、沟通、思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观念,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应着不同的就业标准,会计职业岗前教育可以并存于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等不同层次教育中。在各层次的职前教育中,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职前教育,另一类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它们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以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与传统的学校会计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这就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会计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的新需求。

  (二) 岗中继续教育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指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整个过程中的职业性再教育。包括就业上岗初的熟悉岗位特点的短期培训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培训。因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及当前所处的经营状况不同,所以在有关会计人员上岗初,有必要组织他们进行熟知企业情况的短期培训教育,使他们了解企业,热爱企业,做好为企业努力工作的准备。这种教育应该由企业组织进行。长期的在岗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岗位就业要求的不断变化的需要。这种教育应该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组织。

  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队伍迎接科技进步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需要,是适合会计改革形势和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所接受的常规教育,而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很多知识就会失去效能,人就会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应该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必要的教育学习时间。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此已经作出一些规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 专业技术资格教育

  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取得不同的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而进行的教育。它与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不同。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是对会计新理论、新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涉及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和考核。不同的技术岗位有不同的技术等级要求,需掌握与该技术等级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技能。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会计人员取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技术等级资格,如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核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经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国家统一颁发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教育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从事教育的教学人员应具备比所承担的专业技术等级教育任务要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资格。

  (四) 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

  会计职业岗位考核是指对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其所从事的会计岗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的考核。为保证会计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因此,会计职业岗位考核体系是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会计人员的考核部门应该与会计人员的使用部门相分离。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如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的实有专业水平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判断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事该种会计职业岗位的资格,并发给相应专业水平的考核证书。用人单位不负责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水平考核,只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择优选择最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上岗,即凭证上岗。凡是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不能上岗,跟不上知识更新、不符合当前岗位要求的在岗人员要转岗或下岗。会计职业教育部门与会计职业岗位考核部门也要分离,即实现教考分离。

  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上岗资格要求,如何评定上岗资格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岗位对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会计职业岗前教育的考核应由有关学校组织,以取得毕业证为合格依据。会计职业岗中继续教育的考核应由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以取得合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由国家统一组织,也以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为依据。会计职业的教育部门、考核部门和用人部门都应该给每个会计人员建立职业档案,详细记录其接受教育过程、考核结果及岗位工作情况,并通过联网互通信息,由此评审其是否具有上岗资格。用人单位如果使用了不符合上岗要求的会计人员,有关部门应对其作出处罚。教育和考核部门如果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用人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并可拒绝接收。这样可以实现会计人员的教育、考核、使用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因人设岗、用人唯亲,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三教一体”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每个教育环节和不同的教育层次都应有法定的教学大纲和学习课时数。特别是岗中继续教育要每年定期进行和考核,并且是终身教育和终身考核。这样就能促进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方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建立“三教一体”的会计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体现职业性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0

  论文摘要: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本文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障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出发,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特殊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实施对策。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特殊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第十章二十八节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要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帮助残障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是残障人员学习一技之长、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保证。特殊职业教育是特殊义务教育的继续和深化,其主要教育目标,就是以能力为本,着力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残障学生的就业自立问题,使之将来能够适应于社会、立足于社会,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特殊职业教育不仅能对残障学生进行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为其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还能提高残障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障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精神。

  就业,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需要被认可,需要从事给人感觉有贡献、被接纳和有自我价值感的职业或爱好。对于残障人员来说,拥有一份能够胜任的工作,解决生存问题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为了让更多残障学生掌握生存技能、自食其力,学校和社会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

  设置较低的入学门槛

  对普通人来说,受教育是一种权力,但对残障孩子来说,受教育则是一种幸运的权力,尤其是义务教育以外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较正常人而言,残障人员在某些方面较为薄弱。如何利用残障人员的优势来获得一门生存技能,是教育者首先需要考虑的,对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社交能力、经济能力应设置较低的门槛,让所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并有求学意愿的残障人员获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对残障学生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障学生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既是《残疾人保障法》的法律规定,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任务之一。对教育部门来说,帮助残障学生康复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任务,也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义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把文化教育、康复、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功能缺陷得到补偿或恢复,心灵康复和身体康复相结合,学习和生存相结合。

  根据地域经济特点设置专业

  残障人员一般选择在本地就业,因此,因地制宜是办好特殊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设置专业前,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和人才需求状况,了解政府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持产业,了解当地紧缺或急需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有就业市场,培养的人才才会“有用”。例如,广州市番禺区珠宝产业较为发达,珠宝设计和制作工作适合下肢残障人员,所以,广州市番禺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可以开设该专业,并与当地的珠宝协会和珠宝企业合作,获得师资培训、技术、学生实习甚至就业的支持。当然,在现在的条件下,也需要当地政府牵线和协助。

  根据学生优势设置专业

  设置专业,既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按需供教、按能施教是培养残障生的特殊要求。由于生理缺陷的限制,不是所有职业都是残障生所能胜任的`。从残障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真正适合残障生就业的专业进行技术培训,缺陷补偿与他们的职业期望、职业能力相一致,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益。比如,为盲生开设按摩、音乐、接线等培训,为下肢残障生提供缝纫、陶艺、按摩、美容、绘画和手工等培训,为聋哑生开设舞蹈、绘画、园艺、刺绣、文物修复等,而智障生则研习绘画、体育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后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在人际交往上,由于生理有缺陷,大多数残障生在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他人的歧视,很多人会因此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长期的郁闷得不到排解,压抑到一定程度最终就会出现心理障碍。要让残障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同心合力地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特教工作者在对残障生传授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残障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其良好品格,让残障生正视自身的缺陷,勇于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既要客观地面对自身的残障,也得客观地面对来自外部的歧视、误解以及不公平的待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走出学校后理智客观地对待就业和择业,乐观积极地生活和融入社会。同时,对学生多点耐心和赏识教育,让学生获得自信、学会快乐。这样,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才会实现。

  鼓励学生自由组社学校应为残障生创造自由轻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成立社团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很多残障人由于身体原因很少与外界接触,缺乏朋友。而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残障生在学校里面对的是与自己一样处于弱势的同伴,同样的遭遇和处境更能增强大家对集体的认同感,他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平等和自信,暂时远离外界冷漠的歧视和廉价的同情。残障生需要社交和关爱,学生社团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沟通交流的舞台。

  宣传权益保障政策

  依法保障残障人权益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应尽的义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障人事业发展和残障人权益保障,先后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正在完善《无障碍条例》、《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条例》,积极保障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等权利的享有和实现。

  学校的义务,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外,也需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残障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公共课的形式,宣传残疾人保护、医疗救助、优惠扶持、就业援助、生活困难补助等政策,让残障生享受到应有的权利。

  开展就业服务

  确定就业方向自己适合干什么?又能干好什么工作?从入校开始,职业学院的学生都要思考这个问题。对残障生来说,就业更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学校有义务为每个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兴趣特长,确定就业方向,为选择专业和求职意向打下基础。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由于自身缺陷,许多残障生或单纯、或偏执、或消极、或冷漠、或不谙世事,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一些人往往因自卑而过于自尊,心理敏感,不善于或不愿意与同事和上级沟通,难以融入集体,易被排挤;

  (2)一些人认为被照顾安排就业是理所当然,甘居弱势而缺乏进取心,在工作时不尽心尽力;

  (3)多数残障生在基层从事技术性工作,一些人不肯屈就于基础工作,使得机遇白白流失。客观地讲,短期内消除社会对残障人群的就业歧视是不现实的。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合理的渠道去呼吁、去疏导,甚至也需要忍让和等待。职业指导就是让学生摆正心态,客观分析社会就业现状,积极寻找工作,珍惜工作机会,主动融入工作团队。

  建设校内实习和就业基地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顶岗实习是职教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校可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学校负责组织教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并负责实习指导。但现实情况是,校外工厂多因工作效率、利益和风险等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到厂内实习,特别是残障生。为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特殊的职业学校更应注重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及自身优势,积极兴办校办产业,按照市场标准打造工厂和生产车间,直接面对市场开展业务,拓宽创收渠道,不仅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基地,也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积极联系就业在发达国家,残障人就业服务开展得比较成熟。以日本为例,残障人劳动就业分为两个渠道:一是成立集中安排残障人工作的场所;二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按一定比例招收残障人。为保障残障人员就业,我国各级政府也先后制定了各类残疾人保障优惠政策,学校可以根据政策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安排学生就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创业。

  残障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应该把培养残障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必要条件。新发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预示着国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将越来越大,社会也需要更多的职业技术型人才,这些都将为残障人员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平台。特殊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样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教育部门的努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1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专业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专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培养目标与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侧重于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理论课程相对简单,更加偏重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实习指导以及实训实操的开展;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更加有针对性,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与本科高校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通常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往往带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性质,而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更多的是从职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社会需求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导向;三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加敏感,其教育教学中往往以培养生产型、服务型一线人才为核心目标。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形式单一;二是办学特色不突出;三是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教育形式单一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是承接九年义务教育而展开的。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1.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专);2.小学—初中—中职—高职(大专)。从上面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就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了句号,很难继续深造。高等职业教育形式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给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带来了很多困难。

  (二)办学特色不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高等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当前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存在办学特色不突出的情况,甚至直接照搬照套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偏离了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三)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将高职教育与普高教育的办学混作一团,过度强调高职院校的“大学性”,忽视了高职院校的“职业性”;过度强调高职院校的“学术性”,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实践性”以及对重点特色专业的建设。

  三、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脱节;二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三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

  (一)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是造成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都是围绕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同时,不少高职院校的实训课以及实习课的开展并未深入分析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哪些设备,实践教学的开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结果学生走上社会后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根本没有用,企业生产技术早就更新了。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同样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理论教学是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部分高职院校追求所谓的“学术”发展,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脱节。

  (三)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仅仅局限于单一职业的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技术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业技术不断更新。某一职业的相关技能与知识体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多只接受了单一职业的岗位技术能力培养,不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进入社会以后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四、高等视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一)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应当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比重,实现实践教育与理论教学之间的互补以及合理搭配。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薄弱的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配套条件,更新实训设备,提高院校实训基地综合实力,真正重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工作。

  (二)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是高职学院大力培养企业亟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和社会、促进学生良性就业和学院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应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建立通过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合理开发和确定专业的专业设置新机制,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缓解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侧重于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同时理论课程相对简单,更加偏重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实习指导以及实训实操的开展。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部分就业问题的解决。这一条循环的合作链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基础。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继承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点,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需要的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特点,高职教学目标,高职教学要求,教学方式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我院20xx、20xx级在校学生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特点及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专业学生,包括广告、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研究方式主要采取现场观察、问卷抽样调查、心理访谈、集体座谈、个别谈话、主题讨论等形式。调查样本批量达到了90%以上。此次调查研究,力图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寻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院校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传统专科教育院校,以接收高中以上层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其生源结构主要为来自普通高考招收的、高科分数不及国家本科录取分数段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较为鲜明的学习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智力类型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习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以上智能,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等。每一个学习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并因此而呈现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影响其学习行为。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可将个体所具有的智力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抽象思维,一是形象思维。通过学习、教育与培养,智力类型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性、设计型的专家,而智力类型主要为形象思维者则可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专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智力类型80%以上属于形象思维类型,对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比较敏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问题的分析大多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喜欢体验操作式的学习方式,比较善于接受经验型和策略性的知识,数理推断、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首先,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普通高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选择,再加之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误解,以及就业的相对困难,许多高职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对自身的前途感到渺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

  其次,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常常出现兴奋与悲观两极情绪的频繁波动,而恒定性与韧性较差,对困难的处理能力较弱。高职学生把高职院校的学习片面理解为技能学习,追求实用,片面重视实践操作,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致使理论课的学习情绪低迷,而在操作中遇到理论问题又感到难以扩展和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较弱,常常产生悲观情绪。

  再次,在学习动机上,或盲目最求高分,或片面追求“实用”—满足就业所需技能,或盲目追随,或放任迷茫。普遍存在缺少宏大的目标,大多指向眼前的具体的对象,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学习动机表层化、庸俗化。

  最后,在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与厌学情绪,缺少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而不是专业能力需要,课后学习仅限于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而拓展性的自主学习比例较低。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种类型:1.互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网络学习、交流讨论等交互方式;2.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实际操作、动手尝试等实践方式;3.听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朗读背诵、口头解释等听觉方式;4.视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资料默读、图形自绘等视觉方式。”1〕【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欠缺学习方法,从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以及调查看,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许多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计划性,没有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之间的关联性来进行学习;学习手段也显得陈旧老套,基本上是被动上课、听课,被动地应付、机械操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课后完成作业。许多学生难以体会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不了学习的热情,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难以拓展,学习的深度、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受到限制。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

  (一)教学方式的含义

  教学方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法和形式的总称。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学方法,但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呈现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形式,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组成,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方式服务的,教学方式是抽象的,而教学方法是具体的。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体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练习的机会。

  (三)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递情感

  这正是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情感表达是显性的,教师可以直接地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材为本,而教材的组织和安排是非常有序的,一般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所以,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谈道: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新知识与己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系统化了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周围世界的复杂联系和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运用越来越复杂的知识,理解复杂事物现象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

  3.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掌控空间较大,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教师来掌控课堂节奏。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控制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情绪、教学的进度等。

  4.有利于学生建立明确的认知结构

  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接受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的目的是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它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己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联系的效率。同时,有利于教师对信息进行整体控制,并将信息同时传递给尽量多的人。

  (四)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以听为主,很少积极主动思考,缺少独立思考的余地,即使是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的操作步骤来模仿完成。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无法与自己的活动、生活经验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获取知识,使知识与实际脱节,学生问题的思考局限于教师的思维,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很少有批判和质疑精神,作为潜能存在的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追求将教师讲解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接受,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了抑制,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与之相适应的创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与人协作及组织管理能力未得到锻炼,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并与实践脱节。

  3.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抽象思维智力类型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优秀人才的标准确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优良的道德品质,仅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讲是难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只有身临其境的耳濡目染和言行一致的千锤百炼,才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和震撼。再如,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一项复杂的艰辛的脑力劳动,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活动、体验,才能达到智育的要求真正理解掌握。

  4.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既要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要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要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要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必须凸现行业职业能力和素养。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三、基于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要求

  研究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必须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目标出发。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主要有:

  1.教学方式要体现职业性的教学目标,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其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化。这种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而是职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同时,还需要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技术型人才往往是现场工作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他们所应具有的能力构成中,合作、公关、组织、协调、创新及风险承受等能力及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高职教育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下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内容要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相结合

  技术型人才的总体特征是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理论技术为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但是,理论技术并不排斥经验技术,而是多以经验技术为基础的,同时,理论技术的应用还会伴随出现新的经验因素。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理论技术的操作含量,应强化学生的操作动机。

  3.教学方式要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与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一般说来,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无数研究实验表明,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有效地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4.教学形式灵活,体现师生互动的原则

  有效的教学既有赖于教师的优教,又有赖于学生的优学,两者和谐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再有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有效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学生学有收获,学有发展,而且也要求教师大胆探索教学互促的教学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成长水平。由于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和教学体系的“能力为本位”,必然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

  5.课堂管理科学有序

  良好的课堂管理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指科学性。二是指有序性。科学性,一般而言指课堂内的有效时间。它是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形成课堂内的有效时间,从而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6.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基于以上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学生真实操作体验、理论技能并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型高职教学方式。

  【1】《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姜大源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04

  【2】《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对策探讨》储争流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20xx.10.30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3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实际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说明只有贯彻就业导向原则,才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结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们应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就业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创业能力研究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根据课程开发的要求,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等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二)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和立体化

  按照就业导向原则,我们设计了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延展模块和创业就业模块课程体系。这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不仅增强了课程的弹性,而且对职业化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实行双证融通,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相结合

  按照会计行业的准入制度要求,我们开设的《基础会计实务》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就与会计证的取得融为一体;《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与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证书的取得融为一体。这种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基于素质、创新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亮点。这些教学模式主要有:

  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创造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学生由吸纳向创新、创造转变,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2.自主式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的模式在专业学习模块时进行的,将使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用能力很有好处,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取消了见习期。

  4.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紧密结合,以科研部门参与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产业互动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教师刘玉祥教授主持研究的“秋红早蜜”、“秋红蜜”、“秋红晚蜜”桃树系列晚熟、极晚熟新品种和果品安全生产技术,作为我市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5.校企综合实施“2+1”教学模式 三、创新高职课程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颇受关注,其中课程评价更令人关注。(教高[20xx]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此可见,高职课程评价问题不仅是国际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高职课程自身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

  1.高职课程评价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随着高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形成性评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要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同时,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依然是课程评价中的常用方法。但是,为了确保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课程评价的效率,采用客观测量、实验设计和统计推论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对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按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个环节加强过程控制,构建以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主体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4)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在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评价反馈是课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评价的反馈是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全面分析,为今后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2.高职课程评价的内容

  (1)文本评价的内容。文本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其中课程方案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是否完全覆盖或反映出课程评价目标,应该如何表征课程方案及课程方案的合法性,而课程方案水平的评价主要指课程方案的创新度、课程方案的契合度即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能否检验课程本身及其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课程评价的结论是否可以为课程控制提供依据,对课程可行性的分析,课程方案的科学性评价、课程方案的影响力评价等。

  (2)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以内部教学质量为视角,从课程的开发、决策、设计等开始介入到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开发、课程决策、以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所涉及的因素进行评价,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3)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效果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掌握的程度、应用的能力等方面)、教师的教学角度(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成果等方面)以及学生岗位职业能力表现(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等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吴亚萍.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xx(9)

  [2]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 教育探索,20xx,(06)

  [3]葛振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M].20xx(3)

  [4]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4

  摘要:文章首先对开展创新资源配置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总结了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根源因素。最后整理出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来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帮助创建适合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到基层并能够得到高效运行。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资源配置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作为引擎推动,才能体现活力,而创新资源的匹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探讨创新资源配置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2创新资源配置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资源的配置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创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资源创新配置,在原有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设计,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使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可以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这样的教学模式才具有长期应用的潜质,并且能够帮助深入解决常见的隐患问题,并通过相互配合促进来提升教学计划的完成效率。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阶段教育计划中所重点论述探讨的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定量资源分配的形式,这样并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对职业教学的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是基于传统模式做出的优化,其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实现教学计划可持续发展,为高等职业教学计划开展创造适合的基础环境。

  2.2创新资源的配置能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受区域发展情况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在所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常常会出现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也增大了教学任务开展的难度隐患,不适合创新模式发展落实,通过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能力,开展教育资源的创新配置,能够解决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问题。帮助增强各个教育区域之间的沟通联系,有关于教学任务完成质量下降的问题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解决,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同时还能够根据教育资源现状来进行各个区域之间的调节配置,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期间才能更合理的解决区域性经济能力差异的问题,为学生营造出均衡发展的学习环境。

  2.3创新资源的配置能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矛盾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矛盾冲突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运用不合理,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不达标两方面。通过创新资源配置的开展,会重点解决教学计划中所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增强教育人员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法促进管理计划可以全面发展,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标准。还能够帮助地方根职业教育需求来扩大教学模式,同时对可供利用的资源做出整理,观察落实应用过程中是否可以帮助继续深入解决教学模式扩大所遇到的矛盾冲突问题,降低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所造成的现场工作隐患,在各个实际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

  3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资源配置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也出现一些问题。

  3.1未能有效体现出效益和公平兼顾原则

  现阶段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都是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招生数量来进行的,这种模式看似公平,但实质上却阻碍了教育资源的深入发展,不利于提升职业教学办学规模,甚至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会因资源分配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性。虽然在资源利用效益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却没有达到公平发展的需求,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全面落实发展。对校方也造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只有扩大招生规模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可能会导致实际教学需求与规模创建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

  3.2区域性的资源配置差异性较大

  对于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分配差异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招生过程中这也是学生选择考虑的参考内容之一,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增大区域性的资源配置差异性,甚至会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分配不均衡的主要矛盾出现。这种差异问题还包规模、教育能力等方面,解决需要从宏观控制层面来进行。除此之外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地方实际调查也是导致问题的根源。

  3.3教育部门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困难

  在所开展的资源配置计划中,教育部门对各个办学区域缺乏深入调查,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增大了不公平现象发生的概率,仅仅依靠上报的信息结果来进行资源调控,自然会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很大的差异性,造成工作隐患问题出现。教育资源分配后在不等高等职业院校的落实应用缺乏监管,导致教育资源存在滞留的现象,并没有在基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4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创新配置的有效措施

  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创新配置应该综合考量,合理分配,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多元化的整合资源,做到有效使用。

  4.1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开展资源分配任务之前,首先要对各个区域的发展现状做出深入调查,明确在开展高等职业办学计划中所遇到的资源缺失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更深入的解决常见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也得以发挥。政府在调控过程中将各个区域视为整体,通过监管职能来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到基层后能够得到运用,促进管理计划全面落实开展。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制定符合区域高等院校办学发展的工作规划,这样在不同的时期才能更发挥监管任务,并提升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实现区域性的综合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还能够帮助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沟通联系,实现资源方面的灵活调用分配,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各个区域的均衡公平发展,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职业学习环境,这符合创新资源配置的初衷。

  4.2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和其他办学主体之间的合作

  强化合作可以形成基层的资源配置网络,各个高等院校之间通过主动联系能够对自身的办学现状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这一点符合高等院校的办学需求,同时也能够根据常见的资源落实困难问题来学习借鉴经验,达到更理想的资源利用水平,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种合作交流还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实习环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口碑才能够得到认可。高等院校与其他办学单位之间建立合作管理,可以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共享利用,这样做不但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运用,同时在办学计划中也能够相互借鉴经验,确定更符合自身办学发展的道路,在规模扩大方面也能够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现,避免教育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

  4.3建立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办学格局中也要注重创新分配的引入,传统的办学体系中经济性并没有得到体现,通过这种多元化格局的创办,可以帮助解决资源之间所存在的运用困难问题。在办学过程中经济性与发展性都是要同时体现出的,这样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下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综合能力也会有更大的进步。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资源运用隐患问题,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交流配合,同时将经济性体现在办学计划中,这样一些民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解决自身发展的财务需求问题,更能够实现规模上的逐渐扩大,符合当今的教育市场发展需求,在同等院校之间也能够减少区域差异性所带来的影响,增大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通过上述文章中所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主要包含了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全社会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所有资源综合,是一个参与、维持、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所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在使用方向和投入比例中的一种最佳分配方案。由此可见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夏焰,崔玉平.中国省际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及收敛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xx(5).

  [2]刘华军,张权,杨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xx(9).

  [3]戚瑞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xx(10).

  [4]张永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效能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xx(21).

  [5]张晨,马树超.分类指导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xx(12).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5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变革的阶段。本文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内涵进行了解析,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不断更新和优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教育模式,该模式将终身教育作为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引领,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融通。经过近4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做得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内涵解析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认为“澳大利亚未来繁荣与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和生产能力密切相关”,提出“澳大利亚享有持续的低膨胀增长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建设一支高技能队伍”。研究预测,20xx-2016年期间,澳大利亚将有250万人获得职业教育与资格培训,其中约170万人获得三级以上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因此,澳大利亚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高水平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职业培训的技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各行业协会根据市场所需求的能力制定出各行业的国家能力标准;职业培训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对学生的职业培训考核结果只有“Competent(有能力)”或“Not Yet Competent(无能力)”两种,职业资格的认定以各行业能力标准为准绳。

  2.以行业技能委员会为主导,开发职业教育培训包

  培训包由澳大利亚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统一制定并颁布,培训包是对从业者的技能进行认证和评估,其目的在于界定从业者在工作岗位上有效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但并不规定从业者接受培训的形式。培训包包含国家认证部分和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又称非国家认证部分。国家认证部分包括“能力标准”、“职业资格”和“评估准则”,这是各州必须遵守的全国统一标准。辅助材料包含“学习策略”、“评估材料”和“专业发展材料”等,各地方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和安排。

  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培养岗位适应性人才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是在学校和相关企业的共同作用下,实施校企培养或学校和多企业结合的培养,即按照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由TAFE学院和企业共同确定对学生的培养模式。TAFE学院一般都设有董事会和行业咨询委员会。董事会起到联系学校与企业的`纽带作用,其作用是把握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方向和制定相关政策。部分学校成立了有关行业委员会,学校同这些组织商定开展职业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模式。各别学校还设有校企协调员,其主要职责是收集产业信息、促进校企合作、联络企业参与培训项目。

  4.以职业资质获取为手段,实施开放式培养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在建立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实现了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很好的衔接。现行的澳大利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AQF)如下表,有12级资格证书,主要包括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三类。其中证书分四级,一级和二级属于入门级的证书,获得此类证书的人员可申请相关行业的初级工作;三级证书则属于较高级的证书,获得此类证书的人员可申请从事相关行业的中级管理者;四级证书则可从事经理级别的管理。文凭和高级文凭需要在获得四级证书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即可获得,其从事的是更高级的管理工作。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规定,各级证书必须具有前后衔接性,即获得高级别的证书须先取得低级别的证书。

  学生可以从高中二、三级开始同时进入TAFE学院学习,高中毕业时除了获得高中教育证书外,还可以获得某个职业的一级或二级证书。学生还可以在TAFE学院获得职业文凭后,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进行学习,学分互认。另外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可以进入TAFE学院学习,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研究生毕业也可以进入TAFE学院,学习6个月的课程,即可获得相应证书。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TAFE学院的招生不分职前职后,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学历层次,鼓励人们多次学习、不断学习,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终身教育模式。澳大利亚学生学习方法是开放的,到TAFE学院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全日或半日、函授或远程教育等学习方式。只要通过考试评估,就可以获得证书和文凭。

  5.以技能考核为中心,开展多样化考核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环节选择多种合适的方法。主要的考评方法有观察、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及其他。被评价者的证据是多样化的,主要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和辅助补充证据。直接证据是指在规定情境中的职场表现,即对其是否准确无误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评价,如:餐饮专业的学生,可以在酒店、餐饮店或餐饮实习操作室等制作食品,等等。间接证据是指当无法对被评价者完成的实际任务加以观察时所用到的由被评价者提供的“证据”,如参与项目工作、完成评价者委派的任务后的工作报告或调查报告、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事件的模拟情况的处理。辅助补充证据是指评价者查阅第三方证据以了解其职业能力,如根据学生过去学习时获得的证书或所留下的证据提供的职业表现报告。只要被评价者能够提供上述这些证据,即可通过考核拿到专业资格证书。

  此外,考核方式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先前学习认可(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RPL)机制。RPL是一种对个人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经历、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技能与知识予以认定的机制,如先期的学习成绩以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都可通过认定并折算为学习时间,从而可减少后续学习年限。

  二、启示

  1.围绕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以能力为本位,加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课程体系的开发应以企业和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为根本,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到培养学生从事某职业或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只有围绕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才能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真正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2)以行业为主导,促进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澳大利亚的TAFE 课程体系具有多元化课程开发主体,不仅有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政府官员、教育专家、课程教师等参与,家长及学生也是开发的主体之一。我们应以此为参考,有效地确保开发建设的课程在满足企业与行业需求的同时,能够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方满意。

  (3)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不断调整课程设置。贴近社会经济生活来发展职业教育,使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同步,这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2.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树立开放式教学观

  (1)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助手的理念,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走进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亲自体验和动手操作。因此,我们要改革创新实训形式,确保实训项目的实操性和时效性。

  3.推进考核方式多样化,采用综合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努力寻求新方式,每一次考核或测试都能够尽可能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可采用问答、实际操作、社会调查、创新设计、操作体验报告、参与群体活动、实习及综合毕业实践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考核评价方法。

  (2)积极合理的利用实训基地或企业作为评价场所,用工作现场考核替代传统的考场考试,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人员参与到考核中来,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表现来考核学生的能力。

  (3)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测评,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采用,如行为观察、成长记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并将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其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提高。

  4.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早已突破了学历教育的范围,运用终身教育的理论,融合学历教育和培训,淡化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的界限,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我们要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扩展高职教育的概念范畴,把生产一线人员、下岗工人、待就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高职教育相结合,使高职院校成为社会人员终生学习的场所。在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的同时,逐步完善中职、高职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衔接。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变革的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的分析,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有助于探索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通用)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优】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5篇06-07

职业教育的调研报告05-01

职业教育调研报告04-13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01-22

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总结05-21

中等职业教育心得建议05-12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05-15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