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是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伴随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而产生,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为职教发展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规范运作,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政府 主导作用 发展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在观念和体制上面临许多局限,区域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比较差,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职教发展,需要新思维、高境界、大融合。政府应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教育和经济地位,构建符合国情的职教体系,通过法规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对职教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专业建设等发挥影响。职业教育既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明确培养目标,优化结构,又要依靠政府主导,创造条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导通渠道,切实担当政府应尽的责任
职业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有①: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区域职教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职教的发展;足额拨付职教经费,保证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队伍适应职教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教服务体系。
教育部《20xx工作要点》(以下称《要点》)提出:以政府统筹为主导,建立和完善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深化职教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改革。深入推进定向培养与订单式培养改革。支持城乡、东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推进集团化、产业化办学和职教园区建设。完善职教保障机制,以法律条例规范职业教育。20xx年11月29日,教育部举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30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论坛,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表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目前要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以法律的方式明确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权利,调动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②
政府应逐步启动职教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导通与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渠道,打破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部门分割的限制。通过立法规范企业介入职教的方式、税收减免、企业投入渠道、员工的培训费用等。国家人社部20xx年8月23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明确改革发展方向。政府应修订职教专业目录,制定引导企业行业及社会各方共同担负职教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合作培训体系,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
有学者认为,制度保证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的因素。③应健全和加强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统筹协调制度;二是成本分担制度,实行由政府、企业、家庭、行业共同承担的成本分担;三是能力序列制度,就是与学位序列并列建立一个能力序列,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首批“学士技师人才培养工程”试点班毕业生获得国家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当年全部就业。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首创“三证书”的基础上的教学改革成功试点。④四是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制度;五是劳动人事工资制度。
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产业振兴计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优化职业教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各层次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落实公共资源向老、少、边、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适应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小城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⑤
二、导控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融合
劳动力素质是评价城市投资潜力的基础条件之一:许多项目从论证、出台可行性报告就充分考虑当地人力资源状况。政府应该打破行业、部门的门户之见,形成“大职教”理念,打造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职教航母,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从20xx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教育部与财政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仅中职教育,20xx至20xx年中央专项资金投入60亿元,重点支持建设1000所县级职教中心和100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扩大优化中职学校资源。尽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投入也不断增多。然而事实上许多职教中心闲置,招生困难,以致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下达行政指令,责令各中学完成指标。老师只好想方设法动员学习差的学生入学。大量资金投入到闲置的职教中心,造成先天薄弱的职教资源的浪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分管的技工院校尽管定位准确,就业充分,却处境尴尬,因为归口管理不一,完全靠自主招生,教育部门不能统筹考虑,经费不能在教育附加费里占一份额。
促进区域职教资源融合,平台升级,不仅是数量叠加的'代数和,而是跨行业跨层次的,以笔者所在济宁市举例:20xx年春,兖矿高技、兖矿职工大学、兖矿环保安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山东工贸职业学院。20xx年夏,济宁市工业贸易中专、粮食中专、纺织中专、化工技校、商业技校五校整合并入济宁市技术学院。20xx年11月15日,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与济宁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职教培训中心,高新区职业中专合并到技术学院,技术学院在培训中心加挂高新区职专牌子,双方共同制定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力度,使龙头学校更大更强,带动当地职教发展。导控资源还要充分做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和发展规划,避免无序竞争,争取各院校特色鲜明,错位发展,互补共赢,避免专业重复建设,造成职教资源浪费。
三、导引市场,规范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我国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时期,农村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十二五”规划展望,20xx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农村人口比例低于20%,意味着未来40年,我国平均每年由农村向城镇转移1400万人口。政府有义务对农民提供有计划、系统的职业培训,使之成为智能型、技能型劳动者。《要点》中指出:要加强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办好涉农专业和农村职教。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和农民工技能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从长远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农业发展需要大批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农村职教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具有创造力的技能人才,以此来满足生产、建设、技术、服务一线岗位需求和个人继续学习的要求,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缺乏一种多方积极参与、合作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多管齐下,合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因此,政府监管下的市场机制的缺失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导引市场一方面是指职业教育要面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面向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增加职业教育的公共投入。另一方面是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培养新农村技能人才。农村职教的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都是农村,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高和继续学习做知识技能储备。要冲破传统思想禁锢,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和视野,帮助学生以科学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农村,对农业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在操作层面,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要考虑农村农民的实际,灵活调整学制,实行学分制,选择农闲时节,把课堂设到田间地头,送农业科学技能下乡。适当打破年龄限制,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并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加强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上构建职业继续教育体系。《要点》中指出:要推动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标准、继续学习与专业引导的对接。为此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针对职业培训市场,上海市把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到个人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四、导领合作,以改革的精神推动技能人才培养
现在是职业教育发展、调整、改革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受观念、体制和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职教生源质量下滑,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导领企业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管理归属、职教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使校企合作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
一要使职业教育更加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建立专业与产业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还要满足社会就业需求,使服务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宏观上满足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乡镇和中小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经济领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微观层面,解决一个学生就业就是实现一个家庭的幸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根据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整学校布局、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现产教结合,“供需见面”、“订单培养”,在职教集团范围内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使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进行,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不断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在竞争和挑战中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和增强对社会吸引力的根本措施。事实证明,办得好、学生劳动观念正确,就业有充分保障的职业院校,必然是办学条件好、质量高、群众愿意送孩子上的院校。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宏观调控制定的“抓强、促中、弃弱”的方针已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继续推进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制度的衔接。这是新形势下职教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职业培训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加强职业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职业培训在我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有的地方仍把廉价劳动力作为吸引投资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的培训并不重视,要坚持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把职教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共同作为劳动准入、就业的必要条件。
四要进一步加强中、高职教育的对接,搭建职业教育“直通车”, 逐步完善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扩大中职生接受高等技能教育的比例,争取达到40%,教育行政部门要打通中职通向高职和高等技工院校的渠道,在各环节为中职生升入高职高校创造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成人高校、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等多种渠道,丰富立交桥的层次和内涵。
五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不足仍是制约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职教经费所占财政预算比例,20xx年仅为 8.4%,一些地方统筹职业学校学杂费用于其他支出。因此首先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拨款,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对职教投入的积极性。建立职教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根据发展的需要对阶段性目标给予重点投入。例如跨区域行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对有利于拉动需求、增加就业的新专业建设等。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快师资基地建设。
总之,政府对职业教育应该采取积极支持态度,要在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搭建校企合作建设平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三十八条
②《光明日报》20xx年11月30日,第6版
③《中国教育报》20xx年12月7日,《王明达、马树超、谈松华共谈职业教育发展》
④《光明日报》20xx年4月10日,第2版
⑤《教育部20xx年工作要点》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2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包括主体机制、目标机制、对象机制、评判机制、激励机制、调控反馈机制。建议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制定高职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在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实施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制订高职教育产出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证体系;在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的构成
(一)主体机制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不同,高等教育产出质量保障主体的组织形式也不完全相同。组织形式主要有:中央集权型,如由法国总统和议会任命通过的“国家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估型,可以是纯民间性的,如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多样评估型,可介于官方和民间之间,如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虽非官方机构,但却接受政府的经费资助。这些组织形式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们在质量鉴定和质量管理上是完全独立的。
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高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因此,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主体应由政府监控、社会保障和高等职业学校自我保障三方面组成。
1.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内部保障主体
高职教育产出质量内部保障主体应由校、院系、室3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学校层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实训处、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各种专家组等组成;院系(部)层由院(长)系(主任)、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组成;教研室及实验室层由教研室及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科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组成。三级保障主体以校级保障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
2.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外部保障主体
(1)政府监控主体
政府的主要职能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工作宏观调控和管理。主要是通过立法规范保障行为、制定质量标准和办学标准,指导、统筹、协调、检查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建立质量保障信息网络,推动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研究和促进学术经验交流等;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加强引导与管理,劳动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健全“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这种政策的确立和就业制度的建立,对于克服社会各行业认为学历高等于能力强、素质高的错误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上应发挥主渠道作用,应把经费投入情况作为考核政府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地方政府应有效地整合、配置相关资源(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实习基地)。
二是运用行政权威自上而下地加强对高职院校工作的评价和监督,重点针对学校整体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行评价,包括新建高等职业学校的合格评价制度、教育产出质量鉴定制度等。
(2)社会保障主体
从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有关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社会经济部门和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保障高职教育产出质量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作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高等职业学校都应当高度重视、支持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的社会保障主体的发展,如社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学术团体组织等。
(二)目标机制
产出质量目标是学校产出质量应达到的标准,其建立是保证学校产出质量的前提。产出质量目标的设计是学校领导根据学校既定的质量方针建立的分层次、能分解的产出质量标准和要求的过程,也是学校产出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产出质量调控的起点,因此必须注重产出质量目标的设计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可把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的目标规定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同时,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纳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中。
(三)对象机制
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以高职教育的“输入——过程——产出”为保障对象,涉及教育、教学、服务各个系统。
1.教育输入
教育输入即产出条件,包括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质量和数量、生源质量、教学条件与管理制度等。
产出条件是学校实现预先设计的产出质量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产出过程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产出条件主要包含下列因素: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二是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必须开发既传授理论又培养能力的双功能的、突出知识应用结构体系的高职教材。三是教学设备。教学设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完好率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关系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四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2.教育过程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社会服务等。实现产出质量目标的教育过程由多个活动要素组成,它是产出质量目标向教学质量效果转化的关键,共分为6个部分:一是专业设置与建设。专业设置与建设工作是学校教学活动的起点,要考虑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和前瞻性。二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制定教学计划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导。三是教学大纲的`编写及更新。教学大纲的编写应遵循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实际要求,及时将本专业领域内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大纲中,及时修正陈旧过时的内容。四是教与学的质量。只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提供能产生创新思维的良好教育环境。五是教学管理质量。影响教学管理质量的因素有: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管理制度的完善、规范化水平及实施效果等。六是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改革与创新关系到学校能否持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持续向社会输送高品质人才,同时也是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教育产出
主要包括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个性、生理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四)评判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产出质量保障将社会宏观质量需要转化成高职教育目标或者产出质量要求,并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实际合理定位产出质量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培养方案;以过程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不断监控教育质量,达到及时纠正偏差的目的;以总结性评价和成果评价为依托,达到产出保证的效果。要建立一整套评判标准,把教学质量保障对象分解,确立一个个子系统,通过用指标系统和概括性问题两种形式来设计评价方案。具体要求为: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过程的连续性;评价制度的经常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激励机制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职业院校要把就业导向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就业导向评价指标体系”以产出评价作为核心指标,辅以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指标,通过对培养效果和工作业绩的分析与评估,来衡量各类技能人才培养机构的办学水平。同时,通过就业导向评价,可以在全社会树立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并树立典型,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对成绩卓著的院校给予表扬、奖励。
(六)调控反馈机制
按照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的标准,运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整个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活动进行分析,从而作出价值判断,对高职教育产出质量
保障活动进行调控反馈。它不仅要检查产出质量保障目标是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还要检查产出质量保障主体是否全面,产出质量保障指标是否科学,产出质量保障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周全、适当,所作结论是否有效等。
二、完善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议
在我国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成为3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主体。其中,政府是引导,社会是评价依据,学校自我监控具有核心地位。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监控机制,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不同类型高职教育的国家基准,形成以独立中介评估机构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为核心,国家、区域和高等职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估监控网络,确保高职教育大发展后质量不会大起大落。
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出质量。虽然高职教育很难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内标准,更难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是对于同一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最低的质量产出标准。这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对学校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学校自身来说,同行之间有了参照系,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有利于推行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引导高职教育向国家标准看齐。
其次,在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制订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标准细则,提高意识,强化监控,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证体系。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基本国情。在高职教育产出监控体系上,应把高职教育产出质量与监控体系的重心放在省一级。同时,也可以根据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在自愿基础上,以行业性的独立中介性评估认证机构为主导,建立松散联合的大区(如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高职教育质量产出监控体系,以增强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监控对区域的适切性和针对性。在产出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区域高职教育产出质量监控体系是整个产出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它不仅负责制定高职教育产出质量国家基准的实施细则,而且要负责产出保障线 (国家高职教育产出质量控制最低基准)的落实,负责大量的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和质量审计活动的实施。
第三,在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二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育投入、大兴土木和“筑巢引凤”上。而有关部门在审查学校教育质量时过多地参照投入性指标,也给高等学校办学方向以误导。国内已有专家指出,“仅仅靠投入指标进行质量评价是一种误导,最好是实行对过程和结果的测评。”实行产出性评价指标的好处就在于它表明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资金投入,还取决于教育过程的良性操作,提醒高等职业学校从过程和结果上找出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只有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自有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xx,(1).
[2]王前新,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xx,(13).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3
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习得,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职业教育有关的高绩效的概念,如教学,学习,基础设施,学生的行为和整个学术过程。实现素质职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良好的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学生的发展,工作的前景和实现学术目标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质量保证概念
职业教育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技能方面的教育,关注的是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这是一种类似教育培训或再培训的过程,是使学习者或学生更有效率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就业。
这其中强调,为了保证教学的高质量,检查和改进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学习,学生有学习的机会,老师们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展示他们的严格职业标准。这个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实现是一个与前、后有关的过程服务教育,监控,专业发展和认证。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创建和改进高质量的学习。职业教育的相关性一直被强调,国家教育以确保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在应用科学,技术和商业,特别是在分专业水平提供人力,保障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人才。这些人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改善工程和其他技术专业问题。职业院校给予培训和传授生产工艺必要的技能、技术,使之成为自力更生的技能型人才。在技术日益复杂化、智能化得今天,传统的职业教育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除非有高质量的教学标准,材料可用,教学方法和适当的评价学生的方案。对评价素质职业教育是一个持续、多维的过程,应该以过程和结果评价为基础。高质量的教学可以被视为有效性传授理论知识和教导技能教学,确保学生获得适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质量保证,因此可以被描述为教育管理部门以服务的方式为确保被教育的对象以高标准,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确保质量的'责任实际上取决于教师、讲师们直接负责实施的教育方案。职业教育中的质量保证整体从进入学习和过程要求来看,包含教师、讲师,设施,教学材料,学校环境,考试,结果评价,证书考取,分级制度监督等,它们也可以用来判断在这方面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的程度。一些重要指标将有助于获得成功。
二、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质量评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资格来影响知识的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和实践资格。并能够运用经验和技能,进行和完成某些实际工作任务。教学质量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设施来帮助教与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职业教师教育需要一个适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技能。
三、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妨碍因素
一些众多困扰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比往日,但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还是存在起步晚,发展慢等问题。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借着投入加大,很快的达到要求,在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两手抓的同时,要合理的分解消化经费投入。
(二)职业技术专家的持续短缺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职业教育课程是专为那些能通过它而发展和进步的人设计的。但是这当中真正能够完成要求,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人才寥寥无几,而就是这些人中,能够反哺职业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企业、行业高等技术人才,专业学科建设专家能够实时的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的也是为数不多。
(三)没有足够的设施、工作的课程,没有讨论的标准可以实现
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现在技术和技能的达标,可是针对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学科建设已经明显的落后,跟不上企业、行业标准制定,造成没有可讨论的现代标准,而现有标准有不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在技术和技能培养上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原有的设施设备淘汰的速度加大,导致学不能致用,甚至造成学无所成。
(四)对职业教育的消极态度,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下降和兴趣的缺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技能的更新换代,职业教育在高学历、高门槛的压迫下,已经是苟延残喘,只有降低要求,放下“身段”,以求生存。这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社会认可度下降,学生素质不高,不能够完成技术技能要求,走向社会不能够自力更生。
(五)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技术、技能无法适应告诉发展的社会要求
为了谋求生存,找方法,寻出路,职业教育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行学科优化。但是如果不走出校园,不让企业走进学校,所有的方法都是闭门造车。
四、结论、建议
从前面,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的需要,不能过分强调方案的性能指标,以回答众多对数量质量、市场化、创业素质、科技与教育政策的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机构都应该在确保教育质量下,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教师、讲师应努力做好充分准备功课和使用作为教材的具体工具。应该有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走进校园,走入课堂,避免师资短缺。职业教育课程专家在职业教育中应该严格建立质量保证、监督方案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标准,建设可供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让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高于企业行业标准,让职业教育走在社会需求的前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职业教育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职业教育保证更有实际意义。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4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追求融入城镇化进程,他们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追求融入现代化进程,更愿意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一员,享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可是在他们身上却面临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调研,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为独生子女且没有务农经历,不愿干脏活、累活和收入低的活。打工不再只是为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而是带有“闯天下、寻发展”的目的。可是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又将如何融入到这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活呢!
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到底愿不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探讨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具体有:
1、政府宣传不够、缺乏政策引导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调研了解,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收到职业教育的相关信息,参加的职业教育培训也比较少,也不了解什么是职业教育。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宣传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在外打工,经济基础较差,很少考虑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宣传的也不到位,政策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农民工。一些好的政策是需要政府引导和落实的,作为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必须用好的政策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看到职业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收入影响,只有这样在政府的宣传下,在政策的激励下,才能够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走进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城市。
2、职业教育不接地气,看不到收益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考虑最多的问题,不是学什么?不是干什么?而是会获得多少收益,作为职业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了吗?让他们感受到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呢!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让他们学会挣钱的本领,而进行职业教育,就应该农民工们看到让门想要的技术,让他们看到通过职业教育以后的收益有多大,通过这种直观的说法,只希望让大家明白,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很多职业教育不接地气,既然要服务新生代农民工,那么专业设置就应该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开设航空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轮船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空乘专业等,可是多少农民工能用得上。农民工需要的很多职业教育给不了,那么又怎样让他们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呢!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企业经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所以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有限,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没有吸引性。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到具体的应用技能,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这些华而不实的教育,无法实现新生带农民工的预期目标,当然也就影响了新生带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二、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如何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团队调研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政府补偿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远离家乡,为了赚钱而四处奔波,没有经历和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这将极大的影响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那么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流入本市农民工职业教育补偿政策,通过政策补偿,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看到融入城镇的希望。通过这种职业教育补偿政策,让这部分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热情的参与职业教育,提升这部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落户城市,肩负起城市建设的任务。
2、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职业认证的方式,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化建设的技术工人阶层。职业资格的认证,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教育,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通过提升职业资格的技术含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3、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一只涌入城市的强大队伍,必须要将尽快的将他们进行转化,转化成城市的建设者。必须要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就开设哪方面的课程,确保他们快速提升自我。与此同时,要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要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谁开发的课程受欢迎就采纳谁的课程,哪位教师受到的评价高,就让谁参与。政府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格考核,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质量。
4、建立企业宣传与教育责任制度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只要存在新生代农名工,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参与职业教育。监管部门要定期了解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情况,企业要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责任,对没有承担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宣传的企业,要进行追责。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一个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身边实时都有职业教育,时时都能够参与职业教育。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我们要动用一切力量,让他们转变观念,我们要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让他们快速提升生活品质,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5
本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背景、内涵、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发展目标、培养体系、保障制度三方面探讨做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教师是推进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一国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则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转变,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笔者以专业化为主线,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明确我国现阶段教师专业化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高职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背景
“教师专业化”这一理念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之后,国际教育大会于1999年明确了“专业化是提高教师地位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教育界、产业界的共识。但就发展情况来看,职业教育质量仍不高,制约其质量提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师素质问题,这已成为阻碍中国职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来。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一)高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化的过程
职业教育同职业工作密不可分,职业的内涵不仅规范了职业工作的维度,同时也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对于高职教师而言,要掌握一定的岗位专业知识。这一方面需要修正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融入一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制定新的教师执业标准,引导教师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社会化的过程
教师社会化首先是选用的社会化。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成为专业人才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持有职业教师资格证,在专业方面还要有国家、行业颁发的专业资质方面的证明。教师社会化其次是教师职业特性的社会化。同普通教师相比,职业教师同企业、行业部门交流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高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化的过程
高职教师专业化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合理的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建立科学的职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认可度;另一方面需要国家与社会建立高职教师培训专门机构,从政策层面上支持教师参与专业技能提升。
三、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一)高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紧缺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师生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xx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部分院校生师比超过20∶1,个别院校竟然达到40∶1,专任教师年教学工作量超过500学时,影响了企业实践的开展和专业素质的提升,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上,青年教师比重较大,他们大多缺乏一线实践经验,无法成为科研骨干;学历结构方面,教师大多只持有中专学历,拥有硕士及博士学历的教师较为缺乏;职称结构上,新设置专业及实践课的任课教师数量较少,非专任教师职称偏低。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从企业调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到10%;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比例均大于40%。此外,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力量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其缺乏一线生产经验,直接导致教学同实际联系不紧密,难以胜任实训教学。
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20xx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但目前师资状况很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教师大多缺乏科研服务和攻关能力,对产业发展的贡献极为有限,不利于学生从教师方面获得更为全面的职业信息与行业信息。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一是重学历达标,轻教师综合素质。学历达标指标清楚,易操作,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察不够完善。二是重行政管理轻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主要从行政角度出发,侧重对教师评聘、晋升等方面的考察,忽略了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发展。
教师来源上的问题。一是缺乏规范的准入程序,高职教师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吸纳,对于企业选调、企业兼职教师聘请等来源渠道的准入机制尚未规范,妨碍了高职院校吸引优质教师资源。二是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教师在上岗之前除了教师资格考试并未经过专业性质的职业测评,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与实践技能训练。
高职教师培训的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到位,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学术性、教育性、职业性的统一,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的职业性较差,缺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二是培养模式不科学。教师无法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完成培训,培训完毕又缺乏贴近专业实际的考核方式,教师的培训效果不佳。
四、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从外延上看,“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目标同教师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是一致的;从形式上讲,“双师型”教师指同时持有职业技能等级和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这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具体来讲,要做到“双师型”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培养行业职业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师要学习同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知识,具备将专业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相关工种的技能要求,注重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传授。二是要了解企业行业管理规律。教师要深入一线生产中,了解企业对专业工种的管理方式、管理标准,组织同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等。三是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教师要站在宏观角度审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多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向市场,接触更多行业内精英,培养学生的职业交往与协调能力。四是与时俱进,提升自己。“双师型”教师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信息,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6
摘 要: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是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根本看法或根本观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与完善程度的标志。文章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范式”--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引发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进而推动科学的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完善。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启发
(一)什么是“范式”?“范式”理论是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库恩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科学共同体”是“在一种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因此,“范式”在库恩那里被理解为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理论背景及框架、共有的传统和信念。总而言之,“范式”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上所具有的共同的知识基础、信念,这些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信念规定了他们在基本理论走向、基本观点及基本方法上具有可通约性(commensurability),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和历史路径。库恩认为,“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范式”才配称科学,才能成为独立存在的学科门类。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只处在前科学时期,在该时期,科学工作者们各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问题无不互相争论、莫衷一是。只有有了共同的“范式”,科学家集团才可以通力合作,在共同的背景和传统下共同发展、贡献。
(二)“范式”论对学科发展的启发:1.一个学科能够独立存在和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调整对象和研究方法不是仅有的因素,该学科在逻辑层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基本问题将决定该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2.不能仅从学科内部的逻辑结构找寻依据,而应当同时从该学科的学术传统、共同的理论背景与信念及从业人员有无组成自觉共同体等方面找寻依据,这种界定方式将会使我们对该学科的理解更立体、更具历史感;3.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的发展应具备规范化的特质,即该学科的从业人员应有共同的学术传统,这些传统将构成该学科进行自我组织、自我评估和自我证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获得学术认同的重要方面;(4)应将学科的发展放在生动的历史境遇中考量,充分顾及学科本身与历史现实的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科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自己的传统,使学科内容具有生命力。
二、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真空”状态及其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没有自己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包括基本问题意识及其提问方式、基本概念和自足自给的理论体系。在基本理论问题上,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经验体系的窠臼,以相对分离的经验形态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工作形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表达;没有完全从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中摆脱出来,有的甚至直接将普通教育学的逻辑框架套用在职业教育上;没有深切体认职业教育实践领域的崭新发展,尤其没有全面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因而该学科的现有基本理论很难恰切地概括和统摄中国职业教育的实践。
(二)职业教育的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或达成共识)的方法,这其实也是我国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职业教育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缺乏自身独特的方法论构建,职业教育研究在获取研究对象中缺乏应有的学科筛选,往往简单地将现实的职业教育生活事实直接当作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缺乏应有的学科反思,因而很容易形成学科建构对实践的亦步亦趋,丧失学术研究应有的自主性。
(三)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因而在学科体制上依然呈现出明显的边缘性和分散化特征,制约了职业教育科向纵深发展。首先,职业教育研究的从业人员依然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传统和平台形成学术共同体,很多学科点的从业人员多是其他领域的'人员,甚至有一些属于“玩票”性质,他们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少有学科自觉的,有浓厚的经验实用和点状分散色彩,相互之间也缺乏关联度,因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很难形成学术积累,也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争鸣;其次,职业教育学术性组织不健全,严重缺乏学术组织应有的学术自治品格;再次,职业教育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公共论坛、学术交流载体和权威杂志或真正的旗舰期刊。
三、构建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
(一)在职业教育“公共论坛”的建设上,要建设真正的精品学术刊物,除了在经费上要重点扶持外,也要给予其重大的智力支持,使其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真正树立学术上的权威性。加强职业教育学术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杜绝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混同现象,大力增强学术组织的自治能力,赋予职业教育研究者团体以更多的学术自治权力。另外,职业教育学术组织必须加强学术自律,进一步加强学术权力运行程序与规则的制度建设,按照学术权力自身运动发展的法则实现高度自治。
(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真正确立独立成熟学科应有的基本问题意识,包括基本的提问方式、基本问题群和基本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进行学术上的科学解说,二是能够在理论上解决实践中突出而普遍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职业教育研究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超前意识。在研究内容和领域上,主要整理和阐释职业教育的历史及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现阶段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而普遍的现象,比如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模式的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或教育公正公平问题的研究、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课程理论和师资培养理论模式研究等。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将使职业教育研究在基础理论层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可能,从而为形成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范式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思维契机。
(三)理顺学术研究内在机制,建立和培育良好、健康的学术规范与氛围。这主要涉及到两点:一是职业教育研究者个人的学术品性与能力,二是职业教育的学术共同体建设问题。
四、跨学科研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可能范式
(一)跨学科研究正成为进行学科研究的趋势。学者孟卫青认为,“现代科学的特征是越来越专门化,科学分裂为无数学科,它们又不断产生新的亚学科。这种分科研究确实给西方科学带来可观的成就。然而,过分专门化却使各科研究的范围日益狭小,也使科学进步的步伐放慢,其结果是,科学工作的成效本身成为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基本是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这就构成科学整合的基础,也使得科学研究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许多新学科应运而生。”西班牙比较教育学者费兰费雷尔认为,“近来,跨学科研究已是一种确定的科学做法,而单纯的多学科研究正在逐渐失去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含义。跨学科研究是从研究对象本身的具体丰富性出发,立足于问题,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将源生并分散于其他各学科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组织成有机的方法体系来解决问题。这个有机的方法体系,是所研究问题及其所属学科的独特方法体系,而不是其他有关的多个学科方法的机械杂凑。跨学科研究是综合提炼其他各学科的研究方法、策略、技术、手段等而促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上的超越。就职业教育而言,跨学科的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对职业教育相邻学科方法、策略、技术、手段“职业教育”化后的综合、提炼与超越。
(三)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就是学科的交叉性,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由此产生了它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和普遍性。具体来讲,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大量事实证明,跨学科研究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这种研究的主要活力在于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它主要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作为交叉学科)及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运用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2.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的运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其一,复杂性在于研究对象包含着许多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不能分解更不能人为地舍去一些,保留一些,即使其中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将对系统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二,这种复杂性,除了指研究对象由多个因素构成外,尤为重要的是指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有完整的结构而不能“拆零”。这一点告诫我们,职业教育的研究要注意职业教育系统的完整性或不可分割性,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拆零”研究方式已不可取,是有害的。其三,跨学科研究实现了研究主体的变革,使研究主体从个体发展到群体主体。群体将产生群体效应,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综合的方法。这样,势必会产生对学科发展有利的新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
(四)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培养研究者的跨学科意识。跨学科意识的培养需要让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的学科性质,使研究人员了解职业教育研究是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规律的,其研究范围是有人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和问题,但从一个学科研究职业教育不能认识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片面的深刻性。其次,培养研究者跨学科的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方面入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本着教育的一体化精神,保证研究人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储备。当前高校注重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是这方面很有益的探索。再次,要有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制度保障。跨学科教育研究转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组织结构的重组,这种重组在研究对象和选题层面上表现为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整合。由于我国科学管理体制和分科教育传统的影响,很多跨学科研究因为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立项困难、研究协调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推进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科研管理机构对待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应该从智力支持、资金配备、人员协调等方面给以应有的关照。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7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起点;个人教育需求;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既可以是“职业对人”的需要,也可以是“人对职业”的需要。仅从前者出发,自上而下地考察,不但会使就业导向的研究范围受限,而且助长了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从后者出发,则是自下而上地寻找有利于改善职业院校就业前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办学机制与制度因素,而不是越过求职谋生这一最基本的需要,直接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入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应当结合起来。
近年来,有关“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话题一直受到关注,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经过归纳可以看出,现有的“就业导向”研究大致是沿着两条基本思路进行的:其一是从社会的经济需求出发,强调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其二则力图避免功利性,主张在就业之外突出人的全面或长远发展。
由不同立场出发的理论探讨均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均有片面的地方。
一、经济需求引发就业导向的理论剖析
从经济需求出发,产生“就业导向”观念的逻辑可以简单概括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由经济驱动的,就业导向能够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需要(更准确地说是契合岗位技能要求),因而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许多学者习惯从经济的视角解释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颇具国际影响的理论,如“人力资本论”和“人力规划说”成了他们的立论基础。按照人力规划,经济发展决定产业目标,产业目标决定劳动力需求,将这种需求进行细化即可作为教育规划的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则说明教育投资可以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当然,只是潜力而已,并非等同于时下流行的理解—职业教育把可能劳动力转化成现实劳动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而直接的人力支持。
根据经济增长目标作出系统的人力规划是有必要的,政府(特别是市、地一级政府)据此对职业教育事业进行统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就业市场供需,规范办学机构的行为,防止盲目扩张。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人力规划,其着眼点在于职业对人、而不是人对职业的需要,单从人力规划的角度谈论就业导向,需要考虑的不过是在各种类型的岗位上安置合适的劳动者,而非个人获得工作的具体方式。由此出发,研究职业教育就应集中在教学领域,重点关注受教育者能否达到岗位要求,以及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人力资本。一旦出现了就业困难,即多半归咎于学校培养手段欠缺、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还有择业过程中的种种落后思想,归因虽然容易,提出的对策却往往无的放矢。
事实上,劳动者技能低下并非导致失业的必要条件,就业市场上行为主体的选择也都有各自的充分理由。例如,现今求职者所持的教育凭证常常无法准确反映本人的知识与能力,用人单位因此希望通过提高学历门槛来减少风险,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排挤,于高职表现得尤为明显。教育体系内外诸多因素的限制,注定了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某些专家眼里,就业导向真的成了“人职匹配”的`万能药,“一导就灵”,只要校方“紧跟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就能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如此等等。且不论职业教育是否具有绝对的就业功能,单是把就业导向等同于“就业率导向”,便早已招致了大批教育工作者的激烈反对。鉴于这些反对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主张职业教育重在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素质培养,以下姑且称之为“素质本位论者”。
二、‘.素质本位论者”批判的得与失
“素质本位论者”对于就业导向抱有另外一种思路。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不仅是国家或社会,也应当包括受教育者个人,必须从经济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两个方面看待职业教育的使命,而不只是把它当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素质本位论者”普遍排斥“即插即用”的就业导向,认为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只见“人力”不见“人”,只顾眼前利益,漠视长远利益,最终也无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对广大毕业生而言,这样的就业导向简直无异于学校将他们一次性地打发到企业中去,然后就撒手不管,任其下岗。为了正本纠偏,不同的研究人员反复提起若干相似的建议,包括拓宽知识基础、灌输职业意识和加强创业教育等,目的皆在于增强学生素质,实现“人的发展”。
考虑到就业确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素质本位论者”大多不再从根本上否定就业导向,而总是试图兼顾就业与发展,寻求经济与人之间乃至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的平衡岁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叙述方法: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高于以往的要求,职业院校要为学生负责,就不能不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教学环节……以下便一如经济需求引发就业导向的论证逻辑,只是在手段上有所不同,素质与发展的内容被补充到具体的任务技能之外。
基于“人”和基于“人力”的研究方向似乎正逐渐合流,“素质本位论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经济驱动”这个前提,而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就业导向能否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需要。在指斥任务本位局限性的同时,通过充实就业导向的内涵,或者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探讨,不少开头强调发展功能的文章都设法将“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结论包容进去,单是“就业率导向”遭到了反对。
前提决定结论。“经济驱动职业教育”这个共享前提,决定了“素质本位论者”与众多从人力资本出发的研究者的对立只是策略性的,争论的实质只是课程内容的丰富或专门,以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或单一,即通过何种手段可以使受教育者达到何种目的,至于受教育者究竟从何而来,则照例是被忽视的。"
三、个人教育需求能否作为研究起点
几年之间,普通教育的快速扩张已令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受到限制,即使已被录取,也常有学生不来报到。适龄青少年为什么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难道仅仅是因为传统文化造成的鄙薄技能的偏见吗?笔者以为,回答上述问题与研究就业导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与有效需求
最近有学者将职业教育的驱动力细分为多种,经济因素不过是其中之一。令仁文尝试采用一种更加简单的二分法,将推动职业教育进展的外因归结为“职业对人”与“人对职业”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经济部门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人才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经济需求,后者则是适龄青少年通过选择教育类型与层次逐步完成职业定向,实际反映了个人的教育需求。经济需求和个人需求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研究者倘若不能全面地认识,或者将二者混为一谈,论证就要至少失掉一半的合理性。
有的研究者也曾注意到学生及其家长的人学选择,却又轻易地把它视为主观需求,轻易地把公众对于普通教育(尤其是精英高等教育)的偏好等同于偏见,而不去进一步寻找观念产生的深层原因。按照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社会化”和“选拔”同为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两个基本功能,通过社会化,个人不仅在技能上,而且在人格上都能胜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地位的升迁则要通过选拔功能来实现。单从经济发展思考就业导向的人只看到技能的培养,“素质本位论者”也只兼顾了社会化的两个方面,而恰恰是为人忽略的选拔功能使得受教育者必定倾向于具有良好前景的教育机构,这也恰恰是那些所谓“偏见”存在的客观基础。存在决定了意识,而不是相反。
(二)个人教育需求的层次与就业导向
个人教育需求是现实的,又是分层次的。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对职业既有较低级的求职谋生的需要,也有较高级的个体发展(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目前情形下,受教育者求职谋生的需要普遍没有且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必然要主动地关心求职,关心就业,⑥为了谋求更高地位的职业而在可能范围内选择教育路径,即便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由此可见,只要劳动仍然作为谋生手段,职业仍然代表社会地位,就业的愿望即是职业院校学生(及潜在学生)全部需要的基础。如果愿望难以实现,求学者“用脚投票”,远离职业院校,那么再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都没有用武之地。就业是民生之本,跳过了就业,个体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某些“素质本位论者”动辄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批评就业导向,如此立论是否真正“以人为本”就很值得怀疑。
(三)“以人为本”与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按照“以人为本”重要思想,职业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将人的全而发展作为奋斗的终点或方向,又必须从小处着手,尽量满足适龄青少年的人学要求。既然就业前景是学生优先考虑的,并且实现就业的愿望是追求全面发展的基础,关于就业导向的研究就必然存在着一条以个人教育需求为起点,探讨如何确保受教育者根本利益的路径,正是它将职业院校的“人口”阳生)与“出口”(就业)直接联系起来。
从个人教育需求出发,决定就业导向成功与否的关键莫过于毕业后的出路。理性的求学者不止看重就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就业的质量,只要还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就会通过学校或专业之间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综合比较作出自己的决策。职业院校的“出口”决定了“人口”,由此推出的就业导向即应着重研究怎样为求学者呈现一个良好的愿景,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消除就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鉴于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用人单位的参与,又高度依赖社会制度因素,就业导向的研究便不仅包含着产学合作,而且会涉及有关就业的制度安排,例如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凭证上岗,或者是制定学历最低工资标准,防止人才高消费。研究起点决定了研究视野,对个人人学选择的考察最终必然落脚到学校教育体统之外,而在相当程度上,职业院校的教学领域倒不妨以“黑箱”视之,因为就求学者而言,某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并不在其考虑之列。
以个人需求作为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首先是充分理解“以人为本”,尊重人对职业的需要,进而去探寻满足需要的条件,直至研究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这与那种从职业对人的需要出发,据此改进教学手段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是一条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全面性的角度衡量,无论是单纯的自上而下,还是单纯的自下而上,都难以涵盖就业导向研究的全部内容,而只是代表了研究的一个方向、一种思路,它们不是充分的,却是必要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偏于教学过程,自下而上的研究重点则在教学之外,双方互为补充。
四、简短的结论
缓解就业压力不能单靠提高教学质量,人的发展也不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因此从人对职业的需要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是自下而上地寻找有利于改善职业院校就业前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办学机制与制度因素,而不再将议论的焦点锁定在教育系统甚至是教学领域。
任何视角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局限性,所以就业导向的研究起点不应是单一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理应结合起来。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8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职业学校、教师的认识发生偏颇,职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杂乱无章。为此,学校应转变观念,发挥学校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帮助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村学生的生活教育,开展亲情活动,重视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反馈、监督、评价体系,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巨大变化对农民家庭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村青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农村和国家发展的未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家校合作是密切二者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家庭和学校两个社会组织的合作。如今,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问题。从我国已有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来看,多是研究中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研究职业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非常少。那么,农村职业学校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如何?学校在其中应有怎样的作为呢?
一、农村家校“两张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人的教育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其中,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赖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离开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都无法培养具有完整生命的大写的人。然而,现实社会中的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彼此脱节,存在着严重的“两张皮”现象。
(一)农村职业教育一边倒,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现在,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奔赴城市寻求工作。这些农村劳动力在发生角色转变、改变生存方式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他们的子女有很大一部分留在了农村,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来说,来自父母一方的教育变得越来越缺乏,对来自父母的爱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虽然这些孩子的身边还有爷爷奶奶等祖父辈,但祖父辈们多是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很少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即使想关注,也是有心而无力。有些职业学校学生的父母虽然留在家乡,留在孩子的身边,但是他们要么因为农事或工作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要么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教育的责任完全应由学校一方承担,家长没有任何责任。而且,由于许多农村孩子的家长自身学历偏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只关注子女的成绩,而不关注子女的学习过程,只关注子女成绩册上的评语,而不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和动态发展。许多农村学生因为学业成绩较差考不上高中或大学才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或职业学院。有的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已经心灰意冷,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许多学生因为这些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被家长漠视,也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二)职业学校认识有偏颇,避开家庭谈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它以“农”为本,服务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1]。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拼命学习,掌握技能,离开农村。在许多人看来,只有那些“问题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才会就读职业学校。于是,学校教师即使联系学生家长,也只是谈学业成绩,谈如何帮助孩子就业,而很少交流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
尽管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职业学校大班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负担猛增。他们疲于应付备课、上课,只知向学生教授职业技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和学生的家长建立起联系、如何和他们建立互动与合作机制,也严重缺乏沟通的有效渠道。而且,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不懂教育规律,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三)合作虽有但杂乱,成效微弱待提高
沟通是合作的前提。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合作。目前,农村职业学校家校沟通的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限于家访、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即使是这些形式,也是收效甚微。多数农村职业学校家访的对象和次数极为有限,多是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或经济非常贫困的学生。
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开家长会多是限于开学初,即新生入校之初。有的根本没有开过家长会。而且,出席家长会的多是学生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时,一些三四岁的幼儿也会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到家长会上。家长会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无法实现教育的预期。即使是电话联系,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简单交谈之后便匆匆结束。许多时候,双方都不知所云。
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合作缺乏计划性和整体性,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学校、专业、班级、个人、家庭的合作体系。家校合作的时间不连贯,内容也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在极为有限的家校合作里,学校一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学生家庭一方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合作是单向的,而没有双向沟通和互动,也就是说,与其说是合作,还不如说是填鸭式传达。合作的话语权被学校一方牢牢掌控着。对于合作的时间、形式、内容等,一味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出发,而没有考虑学生家长的内心需求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二、引导农村家庭教育,职业学校大有可为
面对农村家庭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弱化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作为拥有知识优势、环境优势以及传播优势的学校,有责任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成功的家校关系、教师和家长关系所带来的正面效果主要有十大方面:提高学生学业/智力/协作/阅读的成就;使学生更健康愉快;提高上课出席率;改善家长和学生对课堂气氛的观感;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更积极;学生更愿意去做功课;增加家长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提高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愿望;家长对教师更满意;更有效处理扰乱行为,加强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能力[2]。要实现这些效果,职业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有所作为,必须成为家校合作的引导者。
(一)转变观念,平等对待,营造教育环境
态度决定成败,观念引导态度。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层抑或是普通教师,应通过学习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积极树立平等意识,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家长,并与家长进行换位思考,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努力营造平等、尊重、互动的教育环境。要知道,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家校合作的效果和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在良性教育环境里,家校双方开诚布公,真诚合作。相反,双方的心理间隙会南辕北辙,越拉越大。
例如,当学生家长到学校找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询问学生情况时,学校一方应尽量把谈话场所安排在人员相对较少的地方,尽量避免因为人多而给家长造成的心理压力,尽量缩短学校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灵活安排谈话场地,即使在教室里也应该考虑桌椅的摆放和教师所站或坐的位置。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说的话就是“圣旨”的家长会模式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学校一方必须明确,学校领导(或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其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促成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科学定位,积极引导,开展深入合作
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不教,每一位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都应该积极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目前的教育改革、社会现实、个人成长等因素要求教师不能停留在教书的层面,而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而且,由于家校合作在整个教育中的特殊性,教师应把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以及农村家长心理特点等纳入到自己专业发展规划的考虑范畴之中,明确自己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中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针对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和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成长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读书会、经验交流等形式丰富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内的知识,提升其与家长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丰富其专业素养。只有这样,农村职业教育的家校合作才能深入,农村家庭教育的局面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双向互动,加强教育,建设家长学校
家校合作对农村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的形式理应双向互动,努力营造融洽的沟通气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互相配合、相互信任、互为支持、共同促进,其中学校教育应处于主导地位[3]。虽然一些地方的职业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意义,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家长学校,应该配备专职教师,设定固定的教学场所。在职业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定,根据农村学生家长的需求和心理特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当然,农村家长学校并不一定就局限在农村职业学校的校园之中,也可以进村入院,或是在村镇集散地建立咨询点,把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对家长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开展家庭教育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家长明白,家长参与教育对子女有以下影响:学习成绩提高;自信心增强;逃学率减少;
孩子和家长对班级以及学校气候达成共识;拥有积极的意识和行为;更愿意做家庭作业;孩子和父母共处的时间增加;孩子有了更高的学业期望[4]。根据农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开展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讲座,或是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面对成熟的、有着良好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成人学习者,学校完全可以打破旧有枯燥框架的束缚,采用讨论、座谈等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5]。
至于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少讲授纯理论的知识,而应既有理论更有实际,要着眼于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发生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而且,要在农村家长学校中着力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对于农村家长委员会委员的选举,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认真考虑家长委员会委员的人员构成,使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活动能力及号召能力。农村职业学校校要紧密依靠家长委员会联系每一位学生家长,给予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的充分权利,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功效。
(四)亲情渗透,满足需求,营造爱的氛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工作,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与之伴随的教育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农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认真分析和解决农村教育的新问题,有责任认真分析在农村儿童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道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不难发现,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因素的严重缺失,即爱的缺失尤其是父母之爱。在农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少。因此,农村职业学校应积极扮演爱的使者,或是充当孩子和父母之间爱的桥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亲子活动,积极搭建“一天一日记”、“一周一电话”、“一月一书信”等饱含浓浓亲情的爱的平台,不断滋养农村孩子和其父母的心灵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升亲子活动的成效和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针对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成立亲子活动中心。亲子活动中心负责各种家校合作活动的筹划工作,如家长开放日、家校联谊活动、家长教育、亲子游戏等,以培养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从而有效避免相互间的抵触、敌对情绪[6]。亲子活动中心和家长学校彼此互补。二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融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利于将家长集中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联系生活,挖掘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对于农村职业学校一方来说,由于掌握着较为明显的教育资源,其在家校合作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一边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教育,一边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正是因为学生是紧密联系着家长和教师这两个教育群体的中间力量,所以教师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做好家长一方的教育工作,更要做好学生一方的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既要像师长一样教授学生学科知识、为人处事的道理等,更应像朋友一样彼此尊重,真诚沟通。对于有着特殊家庭问题的农村学生,教师应格外照顾和关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更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面对广博的农村职业教育天地,要积极挖掘教育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实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家访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或是走过场,而应有计划地走访每一位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联系学生家长,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学生,学校可以综合家长委员会、村委会等教育力量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监管力度和教育力度,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六)提升成效,注意反馈,构建评价体系
在对农村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家校合作过程中,有效而及时的反馈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效果。反馈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及时反馈,家校合作双方才能准确获悉彼此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互通有无、实现预期目的。在反馈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及时传达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的信息,可以深入了解家长的内心需求,及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差异,家校双方可以及时调整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手段等,及时弥补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而且,有效而及时的反馈能够保持学校和家长持续合作的积极性,创设最佳的合作环境。除了反馈之外,构建完善而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农村职业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学校这方来说,可以参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家校合作的成效,科学评价每一位参与家校合作的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9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社会服务模式 创新
[论文摘要]在新型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渠道社会服务,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职教集团引领、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到康复养老项目开展,尤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要承担起责任和义务,把学校的发展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推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高等医学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改革的背景
1 新型医疗体系改革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面改革,中国的医疗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原有单一公有制体系解体,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状态,私人医疗机构迅速扩张,许多原来的公有制服务机构分化转变成私人所有或其他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从严格控制到逐步放权、放开,药品价格不再由政府全面控制,凸显商业化、市场化特征,医疗服务开始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虽然医疗体系建设在特定范围内有其成效,但却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6号)颁发后,国家开始从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公共卫生项目要求、公共卫生均等化等方面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入了解我国及高校所在地区医疗发展需求,在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和对外服务等方面与之相适应,才能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应有的功能,才能找准其的生存空间。要发挥医学院校特有的专业技术优势,提供高质量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在职卫生人员培训、社区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拓宽医学院校的职能,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体现了高校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2 医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也是知识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能否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学术水平与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已经成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展社会服务,丰富社会服务内涵,提高社会服务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高校只有找到符合发展需求的社会服务途径,从办学定位、人才培训、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才能找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开展社会服务有助于激发高校改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服务中寻找到创新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专业领域的学科特色。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弊端,推动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医学院校服务社会的特点与意义
高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中心,高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具有学术性、社会性和广泛性。应充分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能更好服务社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广泛为社会服务。在新医改形式下,医学院校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职教集团引领、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康复养老项目开展,尤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医学院校的重要功能,增强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及水平,实现教学与培训并举、教育与服务同行。
同时,通过高校的社会服务与社会参与,将高校人文精神传递到社会,使高校厚重的文化沉淀通过社会服务的具体实施得以体现和传播。通过社会服务,高校丰富的文化内涵得以外化,并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文化传播,可提升人民素养,改变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更加深化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长春医学高专的`社会服务模式创新
多年来,长春医学高专以提高服务吉林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教集团、成教部、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完成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办学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服务于社区卫生工作
近年来,长春医学高专发挥其专业及人员优势,承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于区域卫生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缘于学校前瞻性设计,顺应了国家新型医疗体系的发展,也与教育部对高校医院发展前景设计相吻合。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设成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国家级社区卫生人员技能培训基地,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品牌;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医疗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在职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等提供基地保障。这些都为社区卫生服务拓宽了道路。
2 依托职教集团和成教部,扩大培训能力
20xx年,长春医学高专为区域卫生行业培训更多的实用性基层医务工作者,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模拟教学医院,为各种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作为吉林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近两年来完成吉林省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乡镇卫生院管理及业务人员培训等总量达5000余人次,切实发挥了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20xx年,民政部批准长春医学高专为“国家级紧急救援培训基地”,吉林省卫生厅批准学校为“国家基本药物实施培训基地”。为加强基地建设,学校积极开展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交流,发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作用,建立医学行业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每年开展一次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各种基地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吉林省卫生行业乃至全国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3 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
近年来,长春医学高专举办多期针对省内医疗单位的医护英语培训项目,培养国际化医护人才。同时扩展国际友好院校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模式,巩固和加深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展与美国大峡谷大学教师学生短期培训互换,落实相关医疗单位优秀护理人员海外培训等项目,为吉林省卫生行业培养了一批国际化医务人才,提升了学校教育对吉林省卫生行业发展的贡献力。
4 创新医学院校多渠道服务社会模式
20xx年,学校筹建了一所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宗旨,居家情境下的新型养老机构,将康复、养老、基本医疗、学生实习实训有机融合,在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实现了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可有效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多渠道的社会服务模式的开展,学校的办学层面更加立体化,同时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迅速增强。
参考文献:
[1]程军,共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
[2]张影,邓传德,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建构的误区及基本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xx,(1)
[3]姚红,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19)
[4]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xx,(5)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0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方面的课程改革体育专业滞后于其他专业,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体育类专业课程进行课改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对体育类基础性课程体操进行改革,以能力本位对体操课程进行设计,以期推动体育类课程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一、目前职教课程改造理念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其课程基本是照搬本科模式,培养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在对体操课程进行改造之前,有必要理清现代职教课程改造相关理念,再按其标准对体育专业课程进行职教改造。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新标准为:该课程是否突出了“能力目标”,课的内容是否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课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1]。所以职教课程改造的原则是以上三条内容为重要依据,即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课程用项目和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能力,课程以为学生教学的主体。职教课改不再是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多重目标,课程的实施过程必须围绕相关能力目标,以能力训练为其主要线索。现代职业教育课改中的`课程项目有别于体育运动的项目。体育运动项目指的是体育运动中分的门类或种类,而课程项目则指的是“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的要求进行改造过的一件具体工作”。不难发现课程项目是要求课堂以准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知识目标学习和能力培养。
二、体操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根据岗位需要,从业者必须掌握的能力。
2.知识目标体操的内容丰富,但实际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知识。
3.素质目标掌握单、双杠、技巧和支撑跳跃基本技术。
(二)课程内容设计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原则,参考岗位实际,体操课程内容。
(三)进度设计
体操课程是体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又是基础术科课程,器械内容多难度大,根据体操动作学习到掌握,须较长时间,所以体操课时的分配会向器械内容倾斜。项目1、2可以在课堂中推行,项目3则需课后学生按分组进行。由于篇幅限制,仅对项目3设计意图进行说明。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能力训练项目中,且由简至难原则,在没有进行体操术语介绍和讲解之前,让学生通过视频自学第九套广播体操,一星期后以六人一小组检验自学效果。学生自学过程中肯定会出错,由于学生出错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所以检验完之后进行说明和示范,给予正确评价。再进行难度较大的《七彩阳光》教学,学生在初步学习后,动作不能立刻掌握,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再以广播操《七彩阳光》竞赛形式促进学生相互间扣动作质量、扣相互之间动作整齐性,按评分要求设计队形转换以及进出场设计、既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参与评分。不难看出项目3是一复杂的综合能力训练项目。
三、课程考核
传统的体操课程通常期末重点考核器械动作技术,广播操作为期中成绩,考勤与热身实训为平时成绩。现代职业教育则以考核能力为主,考核的形式有较大改变。平时成绩(占10%)以考勤、技术动作完成情况而定;期中成绩(占20%)以人身带操完成情况判定分数;期末成绩(占70%)即由综合项目3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在项目3中的分数判定标准为:小组广播体操赛成绩为基础分(50%),加上抽签方式抽取《七彩阳光》广播体操一节进行教学成绩(50%)。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1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实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被重视,企业工商管理的概念普遍被接受。多数企业都意识到提高自身企业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内在竞争力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一些先进理念的引进和工商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研究,我国企业或多或少尝试进行一些企业工商管理的尝试,也从实践经验中吸取经验、进行总结,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念。这些企业工商管理事件活动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但如果就此认为我们企业已经达到现代化管理水平,处于较高的管理层级,这将是一个误解。我国企业还是处在一个转型期,还处在较低的企业工商管理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企业自身对企业的定位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多数依赖外贸订单,企业处于一个代加工、贴牌加工的层次。这是产业链中最底层,价值取向最少的一个层次,很难得到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基于这样的定位会严重影响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一些企业就认为自身是先进企业、自身的管理很先进,这样的企业定位,会忽略很多问题,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包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杜绝浪费、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影响。关于社会责任在转型期的我国企业做的并不好。
(二)企业自身和内部权责划分不清晰
在企业自身权责的划分上存在问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界定不清晰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中。企业自身权责清晰的划分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主体活力的要求。界定不规范的情况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定也存在问题。部分企业沿用老的部门架构,部门权责确认上出现空白或者漏洞。部分企业套用了西方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上不是出现空白就是出现重叠。这样以来就造成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通,协调性很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快速规模化发展和很难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企业市场意识不强
经济形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企业开始认识到重视市场、照顾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市场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可是在企业工商管理层面如顾客第一的质量要求和市场意识、照顾顾客为主来开发产品的理念、创建顾客至上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内容做的都不理想,和真正的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企业内部的不协调也削弱了市场意识在企业内的推行。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的推广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缺乏。这种有知识、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我国的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工商管理历程决定我国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我国企业不能过多的依靠资源和人口红利来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从最基本的管理方面改革。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带有很大的危害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对对策,指明发展方向。
二、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市场情况下,有效改革发展、做好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改革的趋势。做好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从几个方向推进:
(一)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要大力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广。建立和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一些具体的工作也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企业管理需要改革落后管理方式的缺点和不足,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当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适合时代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企业工商管理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企业要夯实上述两个工作的基即做到权责清晰,不管是企业的还是企业内部。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而准确的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发展方案。这是企业工商管理的目的。
三、推进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做法
(一)引进、培养和管理专业人才是整个工作的前提。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需要具备企业工商管理基本知识、了解行业或者企业现实情况、拥有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完成。针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或者外部资源。依据企业自身发展趋势,从企业内部储备和培养后备人才。对这些后备资源可以进行定向培训工商管理知识,进行多个岗位的岗位锻炼。总之,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且需要保持其不断创新的意识。
(二)企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营造一个良好、高效的管理环境,这也要求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组织架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入手,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通过对架构的梳理来完成对工作流程的强化和优化,而后在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晋升降级等内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做法确保企业的设置简洁、合理、高效和适应公司现实情况、发展需要。通过这些做法规范企业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内部管理制度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氛围,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总之,企业工商管理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在本着基本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广泛的吸收采纳现代管理理念,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切实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有效的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2
一、建立网络资源,表现中职学习的知识集中性
中职教学与其他教学有较大区别,他们在知识层面和应用力度方面都不同。因为中职教育是对工作技能的专门教学,其针对性强,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要求高,是非常单一化的、集中化的、有力度的教学。这就意味着中职学生要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要了解全面。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大体现就是建立职业的信息库,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库需要由专人负责,及时对职业信息做更新。而传统的信息收集方法不具有更新快、储量大这一特点。建立信息化的教学,学生能从固定的网站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让自己一直走在职业教育的前端,保证自己所学的先进行和实用性。
二、信息普遍化教学,教学信息化使受教者和社会多维接触
信息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信息,无论是自己职业的相关信息还是社会新闻。因为人处在社会中,和社会上的各个角色相互接触,这样就一定要有社会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信息化的社会就要求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发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状态,要和社会进行多维、多角度的接触。信息化的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动态,让他们即使身在学校,也同样能关注到更多的社会新闻和消息。如今的`职业教学已经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将学生圈在一个学校里面单纯地学习知识。职业教学应当具有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有互动性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同本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还能同其他学校,甚至是同行之间相互沟通。这样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行业技能,提前进入职业状态。有了这样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小到能够提高学生自己的职业水平,大到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该行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和信息技术挂钩,推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职业信息相互沟通,教学信息化使得受教者有更多的获取信息途径
闭门造车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行不通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也要求教学必须信息化和公开化。因为受教者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大的信息交流的平台,他们只是凭借自己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甚至学到的相关的职业知识也只会是落后而无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教学的信息化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信息化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即使走出校门,也可以从网络等各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真正实践“学无止境”这句话。
四、职业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
职业教育虽然能够提高成人的工作水平,但是在此期间却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去或是不敢去进行职业培训的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窘境,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打破了这一僵局。信息化即教学的虚拟化,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自己家,用一台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进行职业培训。这样不仅放宽了学习的时间、地点,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自主化的学习。而且因为目前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能够涵盖,或者是一个工作岗位需要好几种职业的能力。这样一来,有了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所需去选择相应的课程和自己所学的深度。利用统一化的考试,实现监督和统一的评价,有利于纯化职业市场,体现竞争的公平性。总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远见和深度的一项任务,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一大改革,更是我国工作者素质的一个质的提高。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长跑运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双重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长跑的好处有很多,但由于中长跑耗时较长、需要足够耐力,很多学生对其存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因此,为了促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中长跑教学顺利开展,笔者就中长跑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对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教学参考。
一、中长跑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长跑运动项目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其中最常见的则是男子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这是田径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中长跑是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的消耗,主要是发展身体耐力素质的项目,对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爆发力以及柔韧度都有较高要求,也是考验学生各方面运动技能的运动项目。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中长跑要求运动者在较长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长跑项目,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长跑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中长跑看起来和跑步差别不大,但中长跑有很多运动的小技巧。学生在中长跑教学中学习运动技巧,可以避免学生在长跑中出现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运动障碍,从而让学生勇于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中长跑,对提高学生身体耐力和身体机能有着重要作用。
二、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短训为主,运动量过大
学生在校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接受普通的课程学习之外,还需要接受技术类课程的学习,体育教学只是日常学习的一小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参与训练的课时有限,教师在认识到学生训练时间不足时就会急于求成,加大每节课的训练量,从而增加了原本中长跑教学强度,对学生的长跑锻炼带来不利影响。
2.追求速度,忽视运动技巧传授
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很多教师都存在着追求速度的问题,而忽视要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长跑技巧。例如,跑步过程中对呼吸方法和节奏的把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在长跑时体能消耗不均匀、呼吸不畅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跑步时的步频和步幅增加不足,出现跑岔气的现象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对热身运动和中长跑技巧普及不到位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职业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时有限,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先进行长跑热身活动和长跑知识普及,避免长跑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出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避免很多体质较差的学生在长跑过后出现暂时性闹贫血或者其他意外。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运动前热身活动并不十分重视,只是指导学生先缓慢跑步再进入到中长跑学习中,在学生运动结束后,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放松运动
三、职业教育类学校中长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1.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中长跑项目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很多学生面临中长跑如临大敌,为了提高中长跑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上打消长跑顾虑。首先,给学生普及一些中长跑运动对生长发育作用的知识,用中长跑的'功能价值拉近学生与中长跑的距离。重点向学生讲述参加中长跑训练对身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到中长跑训练对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有显著的作用。其次,给学生鼓励和勇气。一般情况下,身体发育正常的学生,都是可以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很多时候学生觉得完成不了是内心自我设置障碍所至,因此教师要对其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说一些“坚持一下”“你可以的”“多练练”这样的鼓励性话语,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最后,将长跑困难比喻化。很多学生只是跑到中途不能坚持,教师就可以运用体育心理学理论将困难比拟,鼓励学生精神层面的“破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2.多样化教学方法训练,增强练习的情趣
受旧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训练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中规中矩的教学方式既单调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中长跑训练的积极性。如果用学分强迫学生训练,学生就会更厌烦中长跑。针对此种情况,为了避免学生在长跑中出现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运动障碍,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加入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用异性激励法进行教学训练,利用学生在异性面前的表现欲,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完成中长跑教学。或者教师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在中长跑练习时调整内容,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越障碍计时比赛,这也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或者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田径场中间跨栏架、标枪、体操垫、跳高架等器材在,由学生发散思维,创编图形路线,进行越障碍教学,利用学生自己编制的图形进行障碍跑,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3.利用竞赛方式,营造中长跑教学环境
相比其他田径项目,中长跑练习比较单一,尽管中长跑的好处有很多,但耗时较大,对学生耐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中长跑比赛和活动,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中长跑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将中长跑训练当成一种小型比赛,这也能让单一的中长跑训练变成中长跑竞赛,同时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利用田径赛场的各种竞赛,让学生围绕着田径赛场的图形路线做出各种趣味竞赛。这种新颖的中长跑竞赛,一方面在让学生感到新意的同时,发展了肌肉力量,提高了心肺功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利用竞赛方式营造出中长跑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参与中长跑训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4.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
中长跑学习成绩是评判学生体育成绩的参考之一,因而中长跑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运动信心和持久热情。所以,教师要积极改进原有的体育评价方式,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既不“一刀切”,也不“一边倒”,不以学生的最后中长跑成绩作为主要参考,而是要多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比如将评价体系指标分成长跑技巧、心理素质这样的多个参考项目,让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在中长跑教学中用心学习,每一滴进步都会被教师认可。
四、小结
总体而言,在技工教育类学校中长跑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中长跑训练时间有限。在具体中长跑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完成枯燥单调的中长跑学习任务,在轻松、多样化的教学中,让学生能自然、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阳福文 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4
[摘要]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教育;能力;心理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进而健全心理、完善人格。在当今社会,艺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复合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因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从学生的在校教育和长远发展来看,艺术教育都具有其重要意义。
一、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直觉,使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在不断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并把这种分析能力拓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艺术基础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学生在众多艺术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独特爱好并进行加强练习,进入社会后也可以作为个人特长进行展示。人性中有着被人认同和赏识的渴望,尤其是高职学生,这种渴望尤为强烈。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的个人特长,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特色的自豪感,进而认同自己的个人价值;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创新性思维,以其本身的自由创造性启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创造灵感。所以,艺术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艺术陶冶情操,用修养加强德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将艺术教育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学生在专心地艺术欣赏中培养了自己的耐性,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而且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用自己深厚的艺术技艺演绎了艺术作品,因而从艺术作品中可以折射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鉴赏艺术作品,进而从中感悟艺术家的情怀,吸收借鉴艺术家的处世哲学。优秀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将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学生与大自然、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学生对自然和生命心生敬畏时,能更好地看待自己作为个人的渺小之处,因而对生命充满感激,对与周围同样作为渺小个人的同学和教师拥有更大的包容和理解,加强了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健全学生心理,完善学生人格
高职学生往往受到来自个人、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而美术、舞蹈、音乐等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艺术教育,可以平衡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过度重视,改善高职学生的焦躁情绪,消除各种外界影响和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的环境中。院校借艺术教育开展音乐会、文化节等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在对大量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提高了感知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能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自己,心胸逐渐变得宽广,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人生态度。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从多个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对创新思维和道德教育、心理完善都起到了辅助建设的作用,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育途径,并且对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完善各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建设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张应杭.人生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在不断增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此类人才的教育基地,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探索并建立起适合自己学校以及企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迅速胜任就业岗位,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实践性教育课程的革新和探索,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训练体系。
一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场地和硬件设备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它根据一定岗位群的业务活动范围要求,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实地的操作设备和场地以供学生锻炼职业技能。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实训的场地不充足,实践性设备数量也比较短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高职学校的资金比较短缺,不能满足逐渐扩大的教学规模。另一方面,现在实训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太快,使得一些落伍设备不能满足现在工业技术的操作要求。
2.实践教学的时间短
现在,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实际训练时间较短。学生要想扎实掌握职业技能,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加强训练。尽管现在多数的教学都已经是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但也仅限于在课堂授课上。由于设备少、场地不开放等原因,学生实地进行实训的锻炼还比较受限。
3.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模式缺乏创新
尽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被大多数教师采用。学生并没有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潜能,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创新、大胆提出问题、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分析和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4.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职理论教学过程中,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一系列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实践的教学体系中评价指标还没有完备的建立。评价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评价,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肯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建议
1.加大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校既要加强实验室教学楼的建设,也要重视校内校外的'实地场地建设。比如,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使实践基地实用性强、综合性高、与时俱进。学校还可以和企业联合,不断改善实践教学的课堂场地,利用企业的实体厂房,让学生操作练习,掌握各种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合作的企业工作,减少企业对新职员的培训时间,实现两者的双赢。而且学校的实验场地可以延长开放时间,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可以到具体实验场地练习提高。
2.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符,实践教学应参考职业技能和职业标准,学校可以学习企业新开发的技术和引进市场操作的先进设备,和企业一起共同研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依据实践教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实践课程应规范标准,教学应突出学术与应用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特点,明确高职的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质目标,使理论与实践和谐并进。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应改变以前传统的期末考核形式,加强评价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比如,考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有任课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考核的内容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应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其中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考核。摒弃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可采取笔试加口试的考核,在实践基地布置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看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技能掌握情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巧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训练条件,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的政策。通过这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培刚.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综合版),20xx(9)
[2]张岩岩.高职会展实践教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5)
[3]王淑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绩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xx(30)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06-07
职业教育的调研报告05-01
职业教育调研报告04-13
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总结05-21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05-15
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05-15
职业教育专业部建设方案05-18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01-22
职业教育关键能力是指哪些07-14
中等职业教育心得建议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