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3-09-23 09:47:54 职场 我要投稿

  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校长能否在其特有的领导和管理岗位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理清自我发展思路,关注并有效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成为了广大校长的当务之急。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2014年12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自印发以来,各地通过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使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许多地区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校长培训必修课程。

  问题是,校长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不能说明其就具备了信息化领导力,诸多学者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见表1)。梳理相关问题,可以发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存问题整体表现为校长对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实践与目标尚存一定的差异,具体可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归纳:

  其一,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校长的信息化意识与技术能力不足;

  其二,在信息化规划能力方面,缺乏愿景的共享,校长在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办学规划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其三,在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信息化资源建设认识不足,信息化沟通不善,校长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存在较大不足;

  其四,在信息化评估能力方面,忽视教学评估的激励作用,导致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不力。

  基于以上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问题梳理,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问题的解决为导向,结合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生成的三个关键阶段(即认知、探索和提升),本研究具体阐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以技术感知为落脚点,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

  认知阶段

  在认知阶段,校长对信息技术的感知程度(例如,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产生影响作用,进而影响生成新的信息化领导力结构。

  信息技术能力对校长的技术感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校长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技术感知状态与效果。由此,以技术感知为落脚点,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可有效影响技术融入领导力结构的过程与成效。

  已有研究表明,在校长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亟需予以提升。

  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面,一方面,引导校长明晰需提升哪些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领导实践需要何种技术,以便提升技术感知的有效性,至此,校长需做好基本的技术需求分析,培养尊重不同教师和学生需求的技术价值观,明晰何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价值功效,尝试融合不同价值取向的技术应用观念,以便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需求分析与技术能力提升,有效改善技术感知状态。

  另一方面,可选择一系列技术知识的理论学习活动以及技术信息化应用的体验活动,增强技术分析意识、扩展技术分析思维以及构建技术分析观念,引导校长深入了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技术方式以及技术理念,引领校长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以及信息化体验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便改善校长的技术感知能力。

  以领导情境为关注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能力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09-22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策略09-01

父母应如何培养家长领导力09-22

培养“勤快”孩子的十大策略08-31

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有哪些07-11

培养男子汉的教育策略有哪些09-01

没想到吧让孩子做家务竟然能培养出领导力09-23

安慰朋友小策略08-28

领导讲话核心策略08-14

社交的策略有哪些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