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区别

时间:2023-07-16 00:09:43 职场 我要投稿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虽然在概念、范围、作用和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都是个体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区别1

  一、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概念上来看,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则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职业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从范围上来看,核心素养包含了个人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社会交往、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而关键能力则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从作用上来看,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和能力;而关键能力则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职业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重要保障。

  从层次上来看,核心素养包括了基本素养、通用素养和专业素养三个层次,而关键能力则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是在特定领域或职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能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虽然在概念、范围、作用和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都是个体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二、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都是教育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

  首先,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核心素养包括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家安全、国际理解、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

  而关键能力则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自身的实践锻炼获得的。关键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化学实验能力、生物实验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身体与健康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责任担当能力等。

image.png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关键能力基础之上的`,没有关键能力作为基础,核心素养也无从谈起。其次,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它们都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学生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虽然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例子:

  1、 语文:

  (1)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品位和修养。

  (2)关键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 数学:

  (1)核心素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应用能力。

  (2)关键能力:数学模型构建能力、推理证明能力、计算能力。

  3、 英语:

  (1)核心素养: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关键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

  4、 物理:

  (1)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技能。

  (2)关键能力:物理概念理解能力、物理实验技能、物理问题求解能力。

  5、 历史:

  (1)核心素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关键能力:历史知识理解能力、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历时研究能力。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到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有所不同,但所有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都需要教师注意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综合性,同时尽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区别2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一些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

  1、 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从中学习到方法和知识。

  2、 提供真实问题:将学科中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并与学生进行实践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理解学科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知识和技能。

  二、高考试题中如何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理解并运用中外文学作品、文学形式和文化表达方式,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文本解读、信息处理和思路创新。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够理解中外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文化价值,具备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能力。

  举例: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文本解读、作文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数学抽象与建模:能够理解数学的本质、结构和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进行抽象、建模和推理。

  数学运算与推理: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推理,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决策和规划。

  举例: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代数、几何、概率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数学抽象与建模、数学运算与推理、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和文化,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语言理解、分析和表达。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够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具备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能力。

  举例: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写作、听力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4、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够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实验探究与实践:能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能够进行数据应用和决策。

  举例: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实验题、计算题、图像题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科学思维与创新、实验探究与实践、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够理解化学现象和规律,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实验探究与实践:能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image.png  

  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能够进行数据应用和决策。

  举例: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题、计算题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科学思维与创新、实验探究与实践、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6、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能够理解生命的本质、结构和生理过程,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实验探究与实践:能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生态观念与社会责任: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备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举例:高考生物试卷中的选择题、实验题、问答题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与实践、生态观念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7、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政治认知与国家意识:能够理解政治现象和问题,并能够运用政治学知识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参与社会与公共生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具备较强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政治参与意识。

  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能够理解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举例:高考政治试卷中的时事政治题、政治常识题、政治分析题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政治认知与国家意识、参与社会与公共生活、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8、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能够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并能够运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够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工具进行历史研究和分析。

  解释历史与价值判断:能够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解释和评价,并能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举例:高考历史试卷中的中国史、世界史、文化史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解释历史与价值判断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9、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地球观念与区域认知:能够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并能够运用地理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

  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能够运用地理学思维和方法,对地理环境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能够进行地理实践和规划。

  地理信息与空间思维: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

  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区别3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经过学科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

  怎样理解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的关系?下面用开车来举个例子。交通规则是知识,移库是技能。知识、技能要变成能力需要有真实的情境,所以需要路考,路考检验的是知识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水平,这就是能力

  有了能力不一定有素养。什么是驾驶素养?仍以开车做比喻,安全驾驶就是关键能力,礼貌行车就是必备品格,尊重生命就是价值观念。从能力到素养,一定需要学习者主体的.反思,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素养是靠学生自己悟出来的,不是靠教师教的。教师教的知识、技能或能力是学习的阶段性目标,是通向素养的手段, 其本身不是目的。

image.png  

  现在国内考驾照越来越严格,我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越来越强。但驾驶素养依旧不是人人都具有。比如,遇到黄灯怎么办? 如果是具有尊重生命价值观的人,他就知道,到了黄灯必须要停下来或做好启动的准备。再如,交通规则没有告诉你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如何开车,这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驾驶素养的。

  有驾驶素养的人,会主动刹停,先观察,再做决定;没有驾驶素养的人,没有尊重生命的价值观的人,就会快速行驶(没有交通规则不涉及此知识)。所以,素养不是不要知识,也不是不要技能或能力,但是知识多不一定有素养,能力强也不一定有素养。

  这就是价值观跟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我们提倡课程育人,就是说,教师不只是教学生学会读书(知识与技能),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事(能力),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素养)。这就是我对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