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手指是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的每一个运动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调动了手指的运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动手训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动手训练能够增强幼儿记忆能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各种各样的动作,能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二是动手训练有利于幼儿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发展。西方学者克洛韦尔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在动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动中,能根据问题的变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条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法,并会用创造性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除此之外,动手与非智力因素发展也关系密切。一是动手活动能有效发展注意力。对幼儿来说,让他认识一个物体,掌握一种技能或明白一个道理,光靠家长的说教或直观演示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亲自感知动手来实现,只有直接施于动作,被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意识中。二是动手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独立性。其一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家长在训练幼儿动手能力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来磨炼幼儿,培养幼儿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的毅力。教育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加以克服困难。其二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一般健康幼儿在三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能初步借助语言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走的愿望,如:“我要———”“我自己———”因此家长除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可以让幼儿练习一些复杂的活动内容,如缝扣子,给布娃娃和玩具小动物缝制简单的服装,帮着大人择菜、包饺子、洗刷碗筷、到不远的地方买东西等,以此来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生活习惯。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呢?
日常生活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杨振宁博士在对中美学生的调查比较中,很中肯地指出,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选择和剔除,不善于提出问题,崇拜权威。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更加满足孩子的动手动脑的需要,在动手动脑探索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动手技能,如抓、握、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脱和整理衣服、梳头、洗脸、洗手帕等;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浇花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动手能力应从婴幼儿开始,三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比较自如,还能够掌握一些精细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同时还要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鼓励支持幼儿模仿大人的生活。
【手是孩子智慧的翅膀】相关文章:
给孩子插上创意的翅膀11-30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11-28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智慧01-01
我们需要聪明孩子更要智慧的孩子09-15
给孩子插上富于想象的翅膀09-30
别剪掉孩子想象的翅膀11-28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12-01
不是孩子翅膀变硬了12-27
孩子身体的智慧无法想象12-01
孩子的智慧来自提问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