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被父母强迫分享很多年,如今又有人会因为面子,而强迫孩子分享,比如你肯定经常听到这些话:
“小气鬼,让小朋友玩一下嘛!”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哦~”
“你不能这么自私啊,你去人家轩轩家,他是不是把玩具拿出来给你玩的啊?”
分享是一种美德,对于分享者来说,他感到那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可如果被逼着分享呢?当然孩子不会感到快乐,甚至非常痛苦。无疑这种行为是一种道德绑架,是在打劫!
在“占有敏感期”内强迫孩子去分享,这是很残酷的行为。也不要随意给娃贴上“小气”和“自私”的标签。
不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这是本分,不是小气。
没有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的利益,这也不叫“自私”。
所以,别为了面子,随意给孩子贴一些负面的标签。那当孩子得不到别人的分享,寻求帮助时,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
有一次,我带涵涵去小雁塔玩滑板车。她看到一个小朋友在那里玩皮球,就也想要玩。我鼓励她自己去跟小朋友沟通,她跑过去给人家说了几句话后,俩孩子一起玩皮球了。
玩着玩着那个小女孩累了,不想玩了,就坐在凳子上歇着。可涵涵还想玩,女孩的妈妈就让她把球给涵涵玩。结果小女孩不肯,她妈妈就取笑着说:“小气鬼,真自私!”
我赶紧对涵涵说:“你如果想玩,可以拿你的玩具去交换试试。”然后涵涵就拿滑板车把球给换来了。
也就是说,鼓励孩子自己去沟通,去交换,去想办法。
我妈有一次带涵涵出去玩,回来后,她跟我说:“有一群大孩子在对面小区里玩,涵涵想跟人家玩,看了半天之后,在地上捡了个树枝,跑过去问领头人要不要玩这个,搭上话之后,就跟人家一起玩了。”
有一种商业谈判技巧叫做:我先给你一个属于我的东西,再问你要我想要的东西。
这跟之前提到的,孩子寻求帮助时,我们鼓励他去交换是一个道理。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涵同学就用一个树枝,换取了一起玩的机会。
所以,你看,我们只要提供方法就好,鼓励孩子自己去沟通,她才能学会变通。毕竟与人打交道,形形色色,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个中技巧,要靠孩子自己去摸索,如此才能发展成自己的社交能力。
儿童在一出生时,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所以,你看宝宝占有实际物体的根本是为了获得占有物背后的那个“自我”,而不是为了那个物体本身。
因此,当孩子很严格认真的去规定这个“我的”,那是“你的”的时候,不要去谴责,也不要为了面子强迫他去分享,更不要贴各种标签。
因为你的行为很可能会阻碍了他对自我的构建,关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涵涵妈在《6岁前,一定得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一文中有详细说明。而且如果孩子总是得不到占有物,那么他就会忘记当初占有的本意,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占有物本身,从此“占有”或许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比如有的人因为从小被强迫分享,他一方面内心会非常想要一样东西,而表面却要“大度”地谦让出去。结果导致纠结不已,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
可这样的“大度”从来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理解,更别说感恩了,人性就是如此,他太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就会认为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当你非常有原则时,有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一下,他反而会感恩戴德。
之前上学时,因为做家教,再加上奖学金丰厚,以及偶尔做点小生意,我总是不缺钱。有个老乡会经常跟着我蹭饭吃,或者自己借钱,或者帮别人问我借钱,我都二话不说。
可当我有一次,缺钱了,催他还钱时,他说我自私,说我不讲情分。
后来,有一回,当他刚取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的时候,另一个同学非常坚持地要回他曾经问人家借的钱。虽然当时他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但事后从未因此耿耿于怀。
你看,人就是这样,你越毫无原则地对他好,他认为理所当然,你突然对他不好了,他反而会觉得这是你的不应该。
那我们明明知道被迫分享带来的害处,明明知道“爱分享”和“会分享”是不同的,为什么还要强迫孩子分享呢?
等他顺利度过了“占有敏感期”,知道了,哦,原来我分享出去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不会消失,并且体会到了自主分享带来的快乐,肯定会“更好地学会正确的分享”。
相反,你越逼,孩子越不爱分享。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儿。或者是为了当个“好孩子”,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但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你是想打劫吗】相关文章:
你有经常对孩子说“不”吗?11-02
领导越想赶你走你越不走07-20
“长辈太溺爱孩子!”你不也是吗?10-12
孩子胖成了那样,妈妈你不担心吗10-21
你也想和孩子有个拥抱吗?11-27
好孩子真的是夸出来的吗09-09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12-05
孩子和你唱反调,你知道他想干啥吗?10-28
会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吗?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