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难管

时间:2023-12-19 14:28:29 育儿 我要投稿

  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叛逆了,不听父母的话并且总顶嘴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有时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难管

  “叛逆期”的初中孩子

  我记得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妈妈在美国陪读两年后,带着刚满一周岁的小儿子,与丈夫回到家中。还没从团圆的欣喜中回过味来,就被住校归来的女儿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女儿给父母的见面礼,是这样一幅新形象:打了8个耳洞,挂满千奇百怪的耳钉;更惊人的是头发,染成奇异的银白色,还夹杂着银灰与灰白。

  “别出口教训我。我不是存心气你们,而是想尝试一下自由的滋味。不让染发、烫发,不让化妆,不让穿裙子,凭什么大人可以做的事,我们就不可以做?”女儿脸上写满对规章制度的轻蔑。

  母亲很担心。她不知道,女儿的老师看到这一头银发,会是什么反应。果然,周一,老师的电话就来了:“您女儿说染发是母女分离两年后,送给您的礼物……所以我建议她在下次班级演讲的题目是‘分离让我成长’,您觉得怎样?”母亲紧张的情绪顿时松弛了,甚至露出了一丝微笑。

  老师在电话里叮嘱:“教育界有句老话,叫做‘有一种温柔陪伴,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干出格的事时,什么也别做。’孩子的觉醒和自我管理,是需要等待的。尽管这等待,对我们而言,是种煎熬。”

  于是,母亲只有等下去。女儿本以为会受到强烈反击,没想到,老师与妈妈都放过了她。母亲眼瞅着女儿的白发下面生出了黑发,却不能命令她染回黑发。每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就默念老师的话:“有一种温柔陪伴,就是什么也别做。”

  终于有一天,女儿宣布,她要染回黑发了。妈妈很惊讶,女儿说了她的遭遇:她去帮社区孤儿补习英语,孩子年迈的奶奶一直忧心忡忡地瞅着她。临别,老人单独叫住了她,颤颤巍巍地从床头柜里摸出了一包东西,塞进她的书包里。老人说:“有什么烦心事别搁在心里,你看,奶奶现在只剩下小孙子相依为命,头发都不像你愁得这样白。”

  那天晚上,女儿从书包里拿出那位老奶奶赠送的礼物,忍不住眼热鼻酸:那是半包黑芝麻糊。

  厌学、叛逆如何产生?

  前段时间,我在给中小学教师做培训的时候,有几位老师在课后来咨询,诉说家里读初中的孩子是如何让人不省心:

  不愿意被大人管束,我行我素;

  父母稍多说几句话,情绪就急躁发飙;

  经常关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知道在干什么;

  厌学,说不想读书,想去干啥干啥云云;

  爱玩手机,晚上玩到很晚,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

  ……

  的确,有个初中阶段孩子,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容易。

  有多少次,你千方百计想把孩子引向正道,可孩子却就是执迷不悟?

  有多少次,你眼看着孩子玩游戏、手机,就是不爱学习,你却只能干着急?

  有多少次,孩子和你顶嘴,越不让干什么越干什么,你被气个半死?

  有多少次,孩子回家就关起门,和父母交流少了,你担心却不得门而入?

  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特别叛逆呢?

  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激素的变化,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更强了,情绪体验更深刻了,更渴望独立和自由,因此也更坚持己见。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独立”,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的态度。这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可是,即使如此,不见得所有的孩子都出现强烈的厌学和逆反的状况,这其中和父母、老师的对待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说教、唠叨、比较,是孩子产生逆反情绪的罪魁祸首;过去的教养方式中对孩子情绪的忽视是孩子产生逆反情绪的温床。

  抱着这样的教育方式,父母越努力,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有时候,我们家长也很委屈:我们是担心孩子,为他好,可是为什么做得越多,孩子越厌学、越叛逆?

  事实上,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独立心、自尊心空前强烈,父母的说教、唠叨、打骂只会让他觉得父母在控制自己。在自尊心受到伤害后,孩子就会用不听、不学、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反抗——因为他很厌烦,不想接受你的教导。

  “什么也别做”策略

  其实,每个家长都不容易。进入中年,工作、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有时候耐心也不够,再看到孩子的情况,忍不住就要发火……

  可是,难道真的能什么都不用做,任由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其实,并不是。上面的例子,父母和老师看上去什么都没做,但却做到了以下三件关键的事:

  了解孩子内心,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们看到,女儿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刻,说出的话是:“别出口教训我。我不是存心气你们,而是想尝试一下自由的滋味。”当女儿愿意这样说,至少说明父母以往和孩子在相处时关系不错,否则孩子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在一次教育中就能达到效果的,而是平时的日积月累。从小开始,让孩子知道有规矩这个词,不会过度宠爱和娇惯,那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一般也不会过度,也就是说“可以接受孩子的任何情绪和感受,但行为上必须有所规范”。

  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不要太大惊小怪。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时期,所以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这种感受。当你心中还是忍不住担心的时候,请先停下来,不去指责、劝导和教育,而是去观察、了解和对话,去理解他正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并相信他能安然度过这个阶段。

  这个孩子的老师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她不仅能忍受这个初中孩子的叛逆,还去安慰母亲说:“有一种温柔陪伴,叫做在孩子在青春期干出出格的事情时,什么也别做。”当然这里的出格的事情,不是指吸毒、抢劫等违法违纪和危害个人安全的事情。

  这个说法背后的潜台词是:我相信这个孩子的内在本质是一个负责、有上进心的孩子,目前的方式只是她在表达和彰显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我们可以等等、看看,或许她自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给孩子机会创造成就感

  孩子的老师有一个做法特别值得赞赏,她对母亲说:“您女儿说染发是母女分离两年后,送给您的礼物……所以我建议她在下次班级演讲的题目是‘分离让我成长’,您觉得怎样?”

  本来是一件看起来是孩子叛逆且不被成人认可的举动,可是老师却看到了孩子内心的声音——我长大了,我需要自己做主。于是设计成让孩子在班里做一个演讲,讲和父母分离的这两年让她成长的经验。这真是一个很有心、很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每个孩子看上去的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需求。而如果我们能透过问题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在正向需求,并将这种正向需求的力量扩大,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起到真正的激发作用。此外,这个活动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演讲是在班里进行的,同伴群体的“看到”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重要,能很好地通过同伴群体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定和成就感。

  因此,“什么都别做”的教育策略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让孩子觉得你没有任何去控制他、指导他的感觉。父母不用通过苦口婆心的教导方式,而是借助外力(老师、同学、环境)来促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由此可见,父母有时适当地借助外部系统,如老师、心理咨询师、朋友,孩子的同学等力量,来和孩子建立关系,并通过这些支持系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后果法,让孩子从生活中吸取教训

  上面的例子中,最后促成孩子改变的直接原因,是一位老奶奶的行为——老奶奶以为这个女孩因为烦心事而愁白了头发,所以关心地递给她半包黑芝麻糊。这一陌生人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她,且让她对自己染发的事情产生了新的看法。

  这种看法不是别人强加给她的,而是她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知到的,这比父母唠叨千遍万遍有用得多。由此可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最有效的教育,就是事情自然的后果。

  什么是“自然后果法”呢?就是在孩子做了一些成人认为不恰当的行为或事情后,我们不去批评或教育他,而是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不良后果,从中得到教训。当然,这需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自然后果法的精髓在于: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可以代劳的。在自然的情境下,做得好有好的结果,做的不好要承担坏的结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摔几跤,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能更顺利的应对生活。

  成长需要体验,体验带来经验,经验带领孩子成长。回想我们的当年,曾经多少的伤痛困惑如今都已变成我们的经验财富,让我们学会如何不受伤害,如何逾越困难。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少受伤,处处替代孩子,为孩子提前铲平道路,这样只会让孩子心理上成长缓慢,心理年龄远远低于生理年龄。

  给孩子选择权。家长要做的,不是拿各种条件和后果“胁迫”孩子,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是“告知”孩子这么做可能有哪些后果,然后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重视后果的发生给孩子带来的内心感受。如果父母本着不让后果发生的想法,那就失去了自然后果法对孩子的珍贵意义。因此,在事情发生后,不是只想去引导孩子,而是和孩子探讨这个结果他的感受是什么,他有什么经验和收获。

【为什么有时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难管】相关文章:

为什么父母越不管孩子越优秀12-13

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09-16

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12-16

父母越催促 孩子越磨蹭12-06

父母越不管孩子越叛逆吗11-11

为什么爸爸带孩子越久,孩子越优秀10-27

为什么孩子越鼓励越不自信呢?11-05

为什么父母越宠爱的孩子越容易成为白眼狼12-19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12-19

孩子为什么越长越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