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你的态度取决于家人对你的态度知道吗

时间:2023-12-18 08:41:04 育儿 我要投稿

  很多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跟自己亲,然后跟自己好,那么你知道吗?孩子对你的态度,取决于家人对你的态度,你要在生活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孩子对你的态度取决于家人对你的态度知道吗

  前段时间在幼儿园里,因为新生入园,所以上演着各种哭戏。可是,有一幕镜头却非常扎眼,一个孩子小小的身体迸发出大大的力气,对一个老人“拳脚相加”不说,还口出狂言“你去死,我不要上幼儿园!”

  这个孩子被老师强行拉走,老人捂着腿,估计是被踢疼了。可是,全程这个老人,面对这么过分的孩子,没有半点呵斥和训斥,却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旁边有几个家长议论开了,说孩子这么对奶奶,太不像话了,说老人应该管教一下孩子……

  在众多的话语中,我听到了一句:“他儿子媳妇对她就这样,整天帮他们带孩子,还看她不顺眼,动不动就说难听话。”

  这句话就是孩子为什么会打骂奶奶的症结,因为他家里有“榜样”,长期的耳濡目染,他就学会了这样,而且,他意识不到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指出来。

  这个老人听见大家的议论,只摇头说:“没有办法,自己的儿子媳妇,受着呗。”可是,刚才孩子踢打她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气恼的,可她不知道,就是因为盲目地“顺受”了儿子媳妇对自己的指责,所以今天三岁多的孙子,才会这么对自己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他会是什么颜色,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因素。而很多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总觉得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和孩子的关系不大,孩子犯的错和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持有这种观点,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当过全职妈妈的都知道,带娃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因为你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孩子,还有做不完的家务,逛不完的菜市场。可是,在有人眼里,认为只有出去工作,才是一件正经事,才能谈得上辛苦。于是,在家里带娃的那一个人,就被说成好吃懒做的。

  之前,网上出现了一篇爆文《我妈妈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妇女》,这篇文章被疯狂传播,它像一个小鞭子一样,抽打着为家庭操劳,却不得到一点好处的中年妇女们。

  而在女儿班里的一篇作文里,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在作文里,这个同学尽力夸赞自己的妈妈做菜是如何好吃,整日收拾家是如何辛苦,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心里装的只有这个家。

  后来,见到了作文中的妈妈本人。在聊天中,得知她做的菜也只是一些家常菜,她说被女儿这样夸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可是,她女儿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受到了她老公的影响。

  在爱人的眼里,她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青春,眼睛一睁开,就开始操劳。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安心上班挣钱,都是因为她把家操持好了。

  老公对她的态度,影响了女儿,所以即使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可是,在女儿的心目中,她也是最辛苦和最漂亮的妈妈。

  有一部电影,一个男人在自己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年,因盗窃入狱,他老婆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在孩子小的时候,他老婆一直“假装”成孩子爸,给孩子打电话,说自己在外面上班,但很想他。平时也会买一些玩具,说是爸爸寄给他的,告诉他爸爸是一个努力工作,特别好的人。

  孩子七岁那年,这个男人出狱了。但是,他不是以一个狼狈样出现在儿子的面前,而是一个特别上进的形象。七年的缺席,没有任何的生疏感,儿子以他为榜样,也就是儿子的这种认可,让他痛改前非,努力去工作和生活,给娘俩一个温暖的家。

  弹幕中有人说:“这个男人不值得有这么好的孩子。”但是,因为受了妈妈的影响,这个男人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好爸爸。而这个男人,也顺着老婆给他塑立的形象去做,一切多么完美。

  幻想另外一个场景,这个男人入狱了,女人整天郁郁寡欢,埋怨男人不尽一个爸爸的责任,让自己一个人来承担所有的辛苦,那么,这个孩子也将是不幸福的,谁愿意自己的爸爸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这里就需要提醒大家,不管你选择的爱人,是如何的不好,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指责ta,因为你的话语会影响孩子对ta的看法,孩子也终将会变成你的“翻版”。

  风靡全球的《小猪佩奇》有一集,猪妈妈因为摘树莓,不小心掉进了树莓丛里,这下可让佩奇和乔治笑坏了,他们俩躺在地上,说:“妈妈真的是笨手笨脚。”

  可是,在一旁的猪爸爸,却一脸担心地问:“猪妈妈,你还好吗?”听闻猪爸爸对猪妈妈的关心,两个小家伙也开始关心妈妈,担心地问:“妈妈,你还好吗?”

  一开始的嘲笑,变成后来的关心,一切只是因为爸爸的态度。正是因为爸爸关切妈妈的这种态度,影响了佩奇和乔治,让他们在妈妈身陷困难的时候,不是嘲笑她笨拙,而是去关心妈妈伤势如何。

  美国盲人歌手旺德说:“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不论是对事还是对人的态度,孩子都受身边亲人的影响。所以不管是孩子的父母,还是陪伴孩子长大的亲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你的怨恨和不满,让孩子继续去“传递”,因为有一天,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以你想象不到的力量,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