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走了就不要抱让孩子在蹒跚中成长

时间:2023-12-17 18:08:09 育儿 我要投稿

  现在生二胎的越来越多了,门诊也经常看到带着俩娃来看病的。因为很多病人都是一直看,眼见着大娃长起来了,二娃也逐渐一岁多了。其中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老二普遍比老大精、早熟。

孩子会走了就不要抱让孩子在蹒跚中成长

  在我这里的最明显的表现是1岁多的孩子,如果是老大,1岁多时看病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当然不是全部,但绝对是大多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抚慰他们惊恐的心灵。而老二,却常常能出人意料的安静,即使哭闹,稍一安抚就很奏效。

  1、多的孩子既知道害怕,又没有评价外界事物对自己伤害程度的能力。就诊时拼命的哭闹是这个年龄孩子显著的特点。但老二显得明显比老大“早熟”。

  问到妈妈对老二的评价,众口一词的说:比老大精。不仅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在智能发育的各方面都显得比老大早。

  同样父母,同样家庭,孩子的差异为什么那么大? 我也深深思考了一下。

  一是因为老二从生下来周围就有一个比自己大的孩子,时刻有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有利于他们成长。

  另一方面,老二生下来的生存环境就比老大“险恶”。这话怎么讲,就是老二生下来就有一个竞争对手:老大。但人有生存本能,恰恰是这些来自老大的刺激和竞争让老二更快的成长,尤其社交和语言能力。

  孩子会走了就不要抱,让他在蹒跚中成长

  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刚学走的时候都表过决心:以后不抱她。但真正坚持下来的真不多。

  孩子会站会走是大运动发育重要的里程碑。会走以后,鼓励孩子自己多走,利于大运动的训练和进步。走路多了,之后的跑、跳、单脚站、单脚跳会比较快的发育,孩子活动量大还有助于吃好、睡好、生长发育好。

  总是抱在手上的孩子常常大运动滞后,喂养困难,身高体重不达标。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孩子大运动落后才真是输在起跑线上。

  在外面不要替孩子“出头”,让他在互动中获得社会适应能力

  带孩子出去玩,怕他受欺负,护在他周围;怕他站在滑楼梯旁边一直排不上队,替他和小朋友说可不可以让他先滑;和别的小朋友吵架,替他与别的孩子理论。而您的孩子呢,站在旁边啥也不说。

  然后你发现,孩子是“窝里横”,在家霸道,出了门就受欺负。你再怎么教他“打回去”,他也不会。因为他没有通过自己的能力既达到目的又交到朋友,他没有学习到怎样和小朋友相处。

  当你站的远点,你会惊奇的发现,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

  以及其他

  不要总是没完没了的消毒,孩子需要从病菌那里获得免疫力(太过于积极的消毒,机体失去小剂量接触感染源的机会,这些小剂量感染源的刺激可以让机体获得一些免疫而不至于致病。)

  不要总是喂饭,让孩子吃得一片狼藉一阵子后,就再也不需要喂饭了。

  喝水,让孩子自己举着杯子。看过太多大人举着杯子孩子凑过去嘴的画面了。

  穿衣穿鞋,让小小手自己动动,别把他们当成衣架。

  还有很多生活细节,老二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或被动或主动的渐渐胜出了。

  如果你在带第一个孩子,也像带老二一样:给孩子空间,给他少一点照顾,让他恣意的长一长吧。这样,他会学会更多的技能,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尤其是男孩子,现在的男孩子真是太孱弱了。

  两个孩子如何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谁成功的完成了家庭教育,那么他就赢得了孩子的未来。家里有两个孩子如何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行为品德的养成。父母的精力有限,因此两个孩子家庭的孩子之间更容易出现矛盾。他们易为小事情发生争论。因此,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行为品德的养成,要培养儿童谦让的性格,教育孩子要相亲相爱,而不是互相倾轧。

  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之间良性竞争的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时刻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下,孩子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不自觉的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与同学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姊妹进行比较。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儿童的良性竞争意识。让儿童意识到竞争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竞争必须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三、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目前我国社会多子女家庭大多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因此,家长可能更加偏爱自己的某个子女,更加关注这个子女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子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会严重的伤害其他子女的感情,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