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想过究竟什么样的剧目适合让孩子们去演绎,更少人关注,在这些最大也不过十来岁的孩子身上,满是大人的姿态和气味,而再难看到孩子该有的样子。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第一次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将“儿童”及“儿童教育”作为独立的概念提出来,明确地昭告着世人童年的可贵。他自无法想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却再一次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边界,甚至正如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及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其作品《童年的消逝》中所说的那样,让“大众媒体消灭了儿童”。
且不必去遑论宏大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人生阶段自有其生长规律和生长特点,在什么年岁就做什么事,似乎才是最顺从自然的人生。
长假过后,小乙同学发来的这篇书评从各个方面回应了我心中的这点感慨。
这本《苏菲的烦恼》是一位做编辑的朋友送我的礼物。巧的是,我家巨蟹女小朋友以前在布城上幼儿园,使用的外文名刚好就是“苏菲”,而这位赠书的朋友的法文名也叫“苏菲”。
更有趣的是,封面上的小姑娘看似乖巧地靠在椅子上,但从她审慎的眼神中不难察觉,这姑娘表面平静,肚子里只怕鬼主意不少——就连这一点,也与我家那个时而文静、偶尔也有点刁钻的小丫头不谋而合。
读完全书,发现自己的此种猜测悉数命中。故事的主人公,四岁女孩苏菲,永远都在不停地闯祸:一会儿莽撞地踩进石灰池,差点烧坏了自己的腿;一会儿太贪吃,吃到撑出病来;一会儿又偷妈妈的针线盒,还自以为天衣无缝;经她手的各种小动物,不论是小鱼、小鸡,还是小猫、驴子和乌龟,都会遭遇不测……
当读者为这些恶作剧感到既忍俊不禁又哭笑不得时,作者塞居尔夫人通过一次次巧妙的情节设计,让忠告和提醒不失时机地出现:苏菲可是为自己的这些行为付出了代价的,她还在一开篇的前言里直截了当地表态——
“她以前是个坏孩子,后来变成了好孩子……我亲爱的孩子们,也向她学习吧!这对你们而言并非难事,因为你们没有苏菲那么多缺点。”
苏菲到底是不是坏孩子?
在该书的目录页上,有一个巨大的、作为装饰的红色蝴蝶结,上面写着两个法语词:Beau[漂亮]和Minon[可爱]。这两个词是用来形容苏菲的吗?
可是书里明明说苏菲长得并不漂亮,一张胖乎乎的娃娃脸,一个有点大的翘鼻子,头发剪得很短,总是穿得不伦不类。在“苏菲”被创作出来的年代,她大概不是大家普遍认为可爱的那种女孩子。那时候,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乖巧听话、斯文得体,生活在故事里苏菲所处的那种贵族家庭尤是如此。
但苏菲却是个最真实的孩子。
她做过的很多坏事,我小时候也干过,读一个西方小姑娘的童年故事,竟让一个中国小姑娘的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唤醒。
我不仅自作主张修剪过家里养的两条金鱼的尾巴,还曾经为了让眉毛更浓密,把自己眉毛剪掉;更不止一次因为贪心,吃了太多糖果巧克力导致生病。
我甚至毫不怀疑,等到我家小女儿能够自己看懂这本书,她可能会拿苏菲当偶像。
退回到一个普通妈妈的角度,故事里苏菲的所作所为,固然给大人添了不少麻烦,很让人头疼,但远没有到要论善恶是非的程度,虽是淘气,但她始终真实得很可爱。
在作者的心里,苏菲真是坏孩子吗?
尽管伯爵夫人在前言里无比端正地写着,苏菲“有很多缺点”,“以前是个坏孩子”,但仔细读书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她内心里并没有那么坚决地站到苏菲的对立面,甚至也感受不到一丝她对苏菲的厌恶。
与之相反,我们会在不断读到苏菲接受各种惩罚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描写苏菲“做坏事”时的种种雀跃和愉快,甚至她一再给这个有点不守规矩的小女孩发糖,不断安插各种“纵容”她的小缺点的人物登场。
无论是背着妈妈满足了苏菲在口食之欲上的贪心的保姆,还是一直陪着苏菲各种胡闹的保罗,他们的行为固然没得到作者在文字间的肯定,但他们带给苏菲的温暖跃然纸上。
【做个真实的孩子而不是早早成为只能追忆童年的大人】相关文章:
别让孩子成为“小大人”09-17
他不是小孩子,而是微型大人11-26
孩子不长个,早早看医生!11-30
给孩子的礼物做个“安检”11-08
撒谎的孩子不是坏孩子10-22
给孩子做个好的模仿对象08-31
宝贝,做个快乐的孩子吧12-02
大人怎么跟孩子沟通09-24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