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恋母

时间:2023-12-09 18:43:03 育儿 我要投稿

  人类恋母是先天之性,特别是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寄托、是依靠、是关怀、是保护、是美的化身。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儿童中已出现不少恋母过度面造成心态畸开的事例,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又往往是母亲过度的溺爱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幼儿期恋母视为正常,进入学龄期后,孩子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造成心理障碍。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恋母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许多父母变得神经质,还因为一些夫妻关系不好,或两地分居,或离异后母亲单独带孩子,或因为母亲曾多次流产、保胎等特殊心境下得子者,使母亲产生了心理变态,将孩子当成感情的特殊寄托,当成宣泄温柔感情的特殊对象,借助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这是最难改变的悲剧。有的还会延续到晚年,成为“变态婆婆”,把儿子当成感情上的私有财产,容不得他人介入,甚至视儿媳为“敌人”,正是在这种温存的依恋中,潜伏着孩子心理变态的危机,也是导致孩子不良性格的心理误区。

  常见病态影响如下:

  1、造成孩子依赖性变态人格,即:“被动——侵犯人格。”其表现为:执拗,以自我为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们既处处需要父母帮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无所适从;既有幼儿式的感情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了矛盾的双重人格。这种孩子最难管理,也最难相处。 2、影响家庭关系。许多女性把孩子看得比丈夫还重要,孩子也与父母疏远,难听父母的话。受到小小的责备就觉得委屈,搬来母亲当“救兵”,夫妻间常因孩子发生争吵。 3、因过分亲昵而丧失孩子气。母亲将业余生活多用在母子之间,使母子关系有时如亲密朋友一般,易与外界隔绝,使孩子变态早熟,感情像大人一样纤细,神经变得十分敏感;而另一方面,孩子对自身以外的真实世界完全是闭塞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之中,自然无法理解同龄的儿童,即使某方面出类拔萃,也决非是幸福的孩子。 4、亲昵刺激过多造成神经质,感情丰富而脆弱,不爱活动,对生活不感兴趣,易患“抑郁症”、“孤僻症”、“社交恐怖症”等。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则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受母性“同化”太多,易对女性进行模仿,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性变态,且难以适应其它女性。成家以后,幼年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又是要重演,继续扮演依赖与攻击的双重角色,即“情感上永远长不大的男孩”。这是女人最怕、最难相处的外强内弱型的男人。

  “恋母症”的矫正方法:

  一、母亲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变态心理,不要给孩子强化和暗示,即表露出孩子的特殊性、重要性。感情“粘合度”要降低,不要被过去不幸的心理背景所左右,不能感情用事,过于迁就。6—13岁属儿童的“情感断乳期”,要及早培养孩子独立性。

  二、分床制:6—7岁开始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小床(有条件者可以从幼儿开始),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母子睡眠的效果。

  三、注意巧妙利用时机培养独立性:如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开始沿用园内习惯: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小学开始规定新的独立生活内容及新的生活方式。利用孩子对新生活的向往,提出要求。

  四、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对于生活中必要的自我照顾小事,要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总怕做不好,有危险,一看做错了就插手。要肯付出成长的代价和“学费”,谁都不会喜欢一个生活能力极差的“大小孩”,那样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及交往愿望。

  五、观察法:带着孩子到有教养的亲朋好友、邻居家去走走,利用其信用性战胜自身弱点,又可扩大孩子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依恋母亲”的情感。与人交往是孩子的一种基本需要,千万不要扼杀这种需要,局限这种需要。

  六、环境疗法:把孩子的小房间或小床布置得有儿童特色,有他喜爱的东西、陪伴物,使之喜爱自己的小天地。还有“角色互换法”、“活泼脱敏法”、“厌恶疗法”等需要心理医生用集体疗法等方式帮助训练。

  “恋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难分难解。不下大决心,采取一定方法训练,是难以奏效的。在实际生活中要因人而异,坚持训练,不怕反复,直到形成独立性的新习惯,这也标志着母子心理健康地渐渐成长。

  轻度儿童分离焦虑是短暂的正常现象,等新习惯形成后会自动消失,不需特殊训练和治疗。年龄越大越难改正,需要采用一定方法来矫正。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恋母】相关文章:

如何让孩子不过度恋母09-29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09-26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09-28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11-17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怕黑11-17

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胆小11-17

帮助孩子克服入托恐惧10-06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失败09-20

如何克服孩子的懦弱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