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予孩子爱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

时间:2023-12-09 12:23:37 育儿 我要投稿

  为了让孩子幸福,很多人错将孩子的需求摆在了第一位,不惜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在他们身上。但是,有没有考虑过,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呢?

如何给予孩子爱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

  如果存在幸福公式,会是什么样子?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从1938年开始,研究人员对精挑细选的哈佛大学1939届,1940届和1941届的大二男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采访。这些人之所以被选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某方面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前途无量。

  从他们进入大学,奔赴战场,成家立业,生育子女,一直到退休终老。堪称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社会科学实验。这个研究项目被称为格兰特研究,该研究耗时76年花费2000万美元。而在76年之后的今天,这项研究仍在进行,最初参与这项研究的268人中仍有30人健在。

  幸福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这位项目研究人如是说:“生活中唯一真正重要的东西就是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长达76年的漫长研究得出的唯一可靠发现就是:

  友情和亲情对幸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Haidt)这样说:“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很像蜜蜂,进化过程已经让我们习惯于生活在高度社会化的群体中,离开了蜂巢的人往往不再那么出色。”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结论也非常重要:金钱未必能让你更开心。

  收入和主观幸福感并不总是成正比,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不管财富怎么增加,幸福感都不会再提高了。而这个转折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幸福拐点”。如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所言:“当一个人从一贫如洗上升到中产阶级时,财富的增长使人们感到更幸福。可是,接下来的财富增长就不会再使人增加多少幸福感了……一年赚5万美元的人比一年赚1万美元的人要感到更幸福,但是那些一年赚500万美元的人却并没有比一年赚10万美元的人幸福多少。”

  美国民间调查机构盖洛普曾针对40个国家进行过幸福指数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的“幸福拐点”是年收入10万美元,这大概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而中国人的“幸福拐点”大概在年收入2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是综合了各地发展差异后得出的平均数,但是在广州,月收入两万都难说够花,怎么谈得上幸福呢?

  但大体上来说,收入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平,就达到了幸福拐点。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属于中产阶级呢,也有很多争论。

  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从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11万~20万的人群幸福感最强;从年龄看,30岁~35岁的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强,从地区看,生活在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幸福感较一线城市强。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幸福,你不必让你的孩子挣很多很多的钱。而且最好是让他/她生活在二线城市。

  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更需要的是亲密的朋友和亲人。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秘诀。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投资于社交关系,而这也成为我们幸福的一种形式。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精神病学家罗伯特?瓦尔丁格(RobertWaldinger)是目前“格兰特研究”的领导者。他提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与物质上的成功以及幸福的心理状态相关,甚至还影响了生理健康。

  “在这所有纷杂的信息和概念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自身的影响要比我们所认为的大得多。这种影响不仅关乎心理层面的幸福,还包括了生理层面的身体健康,”瓦尔丁格说,“如果要对我们80岁时的健康状况做出预测,那么50岁时我们婚姻幸福程度的影响肯定远比50岁时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大得多。亲密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联系可以让我们保持幸福而健康的状态,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过度惦念着功成名就,或是人际关系淡漠的人,幸福感都比较低。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天生就需要人际联结。”

  “投入最多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瓦尔丁格说,“这些投入可能是抚养自己的孩子,也可能在花园里种植花草或是运营一个公司。如果你真的在乎某些事,并且这些事对你确实有意义,而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又可以与其他人有良好的互动,那么这些事就会让你感到幸福。”

  前面说了这么多铺垫的话,就是为了引出这一句,“如果你想让孩子获得幸福,那么就应该都会他们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维系友情。”

  最能预测孩子将来社交能力的两大因素包括情绪调控能力和共情力,这两个要素是经过了神经科学检验的,其证据最过硬。

  情绪调控能力

  许多孩子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都试图采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此,我们可能会采用常用打骂、训斥的方法强行制止,再或者是无原则的满足。这两种做法对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的增强并没有什么帮助。

  我们做家长的要让孩子提高情绪调控能力,要让孩子获得幸福,要给予孩子关爱,就从帮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开始吧。

  哭泣或其他情绪表达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你很清楚这些表达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哪些场合。精于此道的人一般会拥有许多朋友。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那么就该花大力气教他们在什么时候,应该怎样过滤掉某种情绪。

  如果家长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办,可以给孩子读一套绘本,《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套装共38册)》,这套书是美国心理学会资深儿童心理学家撰写的。虽说也是专业插画家绘图,但画的并没有那么漂亮。这套书每一本后面都会有给父母的话。而且这套书的操作性很强。这套书我给小鹿买了。小鹿现在1岁11个月。其中有些书很爱看,有些书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还不爱看。

  《输不起的莎莉》《不怕被嘲笑》《我当大哥哥了》《我不怕疼》《有时我会害怕》《不再害怕和妈妈分开》《当我安静下来》《妈妈,我真的很生气》看看这里的书名,就知道这套书和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多相关了。

  《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这本书教家长如何帮孩子控制住生气。这本书小鹿很喜欢看。

  《当我安静下来》小鹿也很喜欢看,这本书画的也很漂亮。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是有多么好动。当情绪高涨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也不会知道周围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情绪平复一下,经常会以受伤而停下来,不是磕着了,就是碰着了,再或者是从高处摔下来。《当我安静下来》讲了安静下来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事情。

  《不再害怕和妈妈分开》相信每一位妈妈都需要有这么一本书。

  共情力,人际关系的胶水

  共情力,简单说来,就是感同身受。共情力不仅需要感同身受,而且还需做出反应,给予共情回应。

  比如说,我自认为我是共情力很强的人,我指的是感同身受。但我能体验到别人的情绪,却经常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常常事后懊恼不已。这和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有关系。

  常给小鹿说“别在地板上敲了,楼下奶奶听到了,觉得很吵,会头疼的。”这句话很有效,说完之后,他就不会再在地板上弄出很大响声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力,有这么一本书《爱的教养:培养孩子的共情力》,没看过,只知道是我最爱的湛庐文化出品的,想必品质也会非常好。

  人们最容易和那些友善的人保持紧密而持久的关系。那些细心周到、有爱心、敏感、为他人着想,并且宽容大度的人容易和朋友、爱人长期保持亲密关系。所以,如何给予孩子爱呢,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呢,你的着力点就只需要集中在:培养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共情力上。笼统地来说,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商。

  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如何给予孩子爱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相关文章:

家长爱孩子并且应该让孩子感到爱09-18

让孩子的心灵感到幸福09-26

想让孩子感到幸福,请这样做!10-27

父母如何讲道理,孩子才会听10-26

舍得“使用孩子”,孩子才会成器10-26

如何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12-08

严格的控制会使孩子感到缺少爱吗?10-26

孩子爱“吹牛”如何教育?09-01

如何培养爱分享的孩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