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一个坦诚开放的氛围

时间:2023-12-08 10:11:12 育儿 我要投稿

  坦诚开放,意味着孩子在家长面前坦白、自如,无须掩饰,家长也能够坦率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意图和感受。这样的氛围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本色,卸去不必要的心理包袱,有利于大家的心理健康。随着感情和思想的交换自然流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更容易亲密融洽。

如何给孩子一个坦诚开放的氛围

  要让孩子感受到宽松的氛围,需要家长允许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对孩子的尊重是根本。这种尊重不是家长屈尊俯就的迎合,而是对孩子生活价值的真正确认。重视孩子所描述的每一件小事,欣赏他的奇思怪想,给他的笑话捧场,为他的发现欢呼。别用“胡扯”、“少插嘴”、“别说废话”等打断孩子兴高采烈的发言。如果你的确对孩子的一切感兴趣,孩子没有理由不向你说心里话。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老走神,孩子就不会再开口来面对你的敷衍。

  交流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如果没有互相倾听和回馈,那就只是两个人的独白,不是交流,更不可能因此加深理解,结成纽带。如果家长把听孩子说话当作向孩子灌输大道理的铺垫,孩子会很快察觉你的“动机不纯”。如果家长把孩子所透露的秘密,日后当作“话把”来批评孩子,孩子也不会再把你当朋友。

  玲玲上高中以后,和妈妈的交流越来越少。妈妈打算改变这种状态,她开始每个星期抽两个时间段和女儿谈谈心。玲玲很兴奋地告诉妈妈学校里的趣事,谈影视偶像,妈妈虽然对那些“小孩子”的事不屑一顾,但还是耐着性子听着。等到玲玲说完,妈妈再给玲玲提些建议和意见。几次以后,玲玲和妈妈的谈话越来越短,有一天,当妈妈又让玲玲谈谈学校的故事时,她对妈妈说:“行了,妈妈,其实您也不是真想听我的事儿。您还是直说吧,今天又有什么教导,别绕弯子了。”

  与孩子交流,不见得非得排在日程表上,一周几次,一次多少分钟,像吃药似的刻板、无趣。真正乐意与孩子交谈的家长随时都能跟孩子搭上茬,谈话自然地开始,轻松地进行,愉快地结束,整个过程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怎会不向你敞开心扉?养成交流的习惯,使谈话像喝茶一样随意、舒畅,亲子之间的感情才能更加交融。

  12岁的文达看电视的时候不经意地告诉爸爸,他和几个同学去城郊“探险”,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哦?”爸爸放下手中的杂志,“在哪儿?怎么个有趣法?”文达来劲儿了,眉飞色舞地描述:“那地方有山有水,还能钓鱼呢。什么时候我带你去看看。”“那好啊。”爸爸真的抽了个时间跟儿子去看了看。那里虽不像儿子说的那样好,但确实幽静。后来,城郊的这个角落成了父子俩经常散心、钓鱼、谈心的地方。

  遇到难以公开交谈的话题,或因为时空阻隔,家长和孩子还可以采取纸笔交流的方式。写信、留条、发短信或发电子邮件都是不错的选择。当涉及孩子的敏感话题,如性、恋爱,或家长的难言之隐,如父母的感情纠葛,纸笔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谈话的尴尬,也可以防止谈话中因双方的情绪变化引起的争吵。纸笔交流还可以谈得更透彻,因为落在纸上的话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乔医生有一个比她小18岁的继女蓉蓉。她刚结婚那会儿,刚上初中的蓉蓉落落寡欢,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敌对情绪,但始终跟乔医生保持距离。乔医生很为蓉蓉的忧郁情绪担心,她对蓉蓉关心备至,却很难打破孩子的沉默。乔医生准备了一本名叫“爱心”的笔记本,她拿起笔,在第一页上给孩子写了一段话:“亲爱的蓉蓉,我非常喜欢你。虽然我永远不能替代你的亲身母亲,但我希望像她一样关心你,爱护你。你愿意让我了解你吗?在你学习累的时候,在你有高兴的事想与人分享的时候,在你遇到烦恼想向人倾诉的时候,我会非常愿意听你诉说。当然,我也同样会告诉你许多关于我的事。”蓉蓉看到字条后哭了,她给乔医生回了一封信,写了整整六页纸。信上说:“我以为没有人试图了解我的内心。其实我非常渴望亲人朋友了解我、关心我。你对我很好,我也喜欢你。我想跟你谈谈,但不知道怎么开口。”从此,乔医生和蓉蓉开始了笔记本上的交流,蓉蓉一天天开朗起来,话也多了。一年后的母亲节,蓉蓉买了一束花给乔医生,在卡片上她工工整整地写着:“妈妈,节日快乐!”

  孩子天生是不设防的,只要家长愿意倾听和接受,孩子保持对家长的诚实坦率并不难,但家长对孩子实话实说却不那么容易。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表达感情方面却很拘谨和克制。血缘之亲,注定父母与孩子的纽带不能割舍。而亲子之情的深厚,是在日后父母与孩子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中蓄积而成的。再深厚的情感也需要表达和交流才能互相带来感激、慰藉和愉悦。家长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语言、微笑、拥抱、亲吻、抚摩、拍打、嬉闹、善意的玩笑……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学习西方的父母,把“爱”字挂在嘴边,含蓄的语言和动作也同样可以对渐渐长大的孩子充分表达关爱。只是家长不要片面地理解“打是亲,骂是爱”,害怕过多的温情会宠坏孩子。纪律、原则只是用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而爱与关心才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拥有健康心理的源泉。找一个适合你性格的方式尽情表达对孩子的爱,不要为了树立威信,摆出正襟危坐的姿态,刻意与孩子拉开距离。

  微微的父亲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微微小时候,经常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出去玩,他还喜欢动不动就猴在爸爸身上,叫爸爸给做个“杂技”,到现在爸爸还叫微微“小猴儿”。微微12岁了,也不太爱说话。但父子两个经常一块儿修车、下棋、打球……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我最敬爱的……”,微微毫不犹豫地写了爸爸。

  15岁的阿正在班级里经常打架,轮到他值日,他非但不扫地,还强词夺理跟老师顶嘴。有一次,他作业未交,物理老师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他原因,他立刻跳起来说老师打人。班主任了解到:阿正长期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家。偶尔通电话,父母多半只是问:“考得怎样?又这么差,你知不知道丢人?”老师给阿正的家长写了封信,信中写道:“孩子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孩子要吃饱穿暖,更要学好,他们不是牛羊,不是往青草旁一拴就行了,我们还要深情地看看他们,给他们梳理梳理毛发。哪怕是拍一下肩,搓一下孩子的手背,和孩子共看一次电视,孩子也会亲近我们的。”后来阿正的家长经常跟孩子通电话,写信给孩子,每周还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情况。每次接到父母的信,阿正都连跑带跳地去找班主任和他一起读。一学期结束,阿正获得了进步最快奖。

  许多家长不习惯于对孩子坦陈自己的真实感受。你在疲惫不堪的时候却告诉孩子:“我不累。”你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却对孩子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面孔铁青,却说:“我没生气。”家长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影响孩子的情绪,但实际上,孩子是很敏感的。孩子毫无杂质的眼睛最能从家长的表情、语气、动作中捕捉到不自然、不真实的东西。猜测和疑虑才是最让孩子担忧和不安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孩子当作倾诉的对象,你只需要在面对孩子疑惑的目光时,简单却真实地说出你的感受和原因,让孩子知道你信赖他,需要他的理解。孩子在感到受重视和被需要的时候,特别愿意配合家长,听从建议。家长不过分压抑自己的负面感情,可以更有效地调节情绪,更理智地对待孩子。同时,家长坦然面对困难,正视自己情感的态度,会成为孩子的榜样,使他们也学会做真实的自己。

  王女士在孩子5岁那年离婚了,她怕孩子受到伤害,就一直对孩子说父母因为房子的原因要分开住。8年以后,王女士终于下定决心告诉孩子真相,当她忐忑不安、字斟句酌地把话说完,孩子回答说:“妈妈,其实我8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我没告诉你,怕你为我担心。”

  于女士下班后刚进家门,6岁的女儿珊珊就扑上来,缠着妈妈下跳棋。妈妈亲亲女儿,坐进沙发,对姗姗说:“妈妈今天上班时候有些不顺心,心情不好,而且特别累,这会儿没有力气陪你玩。你先看会儿动画片,吃过晚饭,我们再下棋行吗?”姗姗懂事地点点头,一个人玩去了。妈妈回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呆了一阵儿,觉得情绪好多了。几个星期后的一天,于女士接姗姗放学,姗姗有些闷闷不乐,没等妈妈开口问,她就说:“妈妈,我今天心情不好,老师今天批评我了。”一路上,妈妈一边关切地听姗姗的陈述,一边暗自欣慰: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如何给孩子一个坦诚开放的氛围】相关文章:

如何给孩子营造读书氛围09-19

给孩子准备一个读书氛围很重要10-04

暑假过半如何帮孩子早收心 营造开学氛围09-02

父母吵架会导致孩子尿床吗 如何塑造家庭氛围教养孩子10-10

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08-30

父母是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11-11

要给孩子多创造音乐氛围10-09

公司环境及氛围如何该怎么回答07-20

如何和女生聊天制造轻松氛围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