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正在热播,火热程度不亚于第一季。从去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播至今,荧屏上涌现了各式各样的亲子节目,一大波萌娃随着节目的开播而走红。其中,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里的四位萌娃广受观众喜爱。虽然节目已经完结,但是关于四位萌娃的新闻仍然是媒体报道的焦点。
《爸爸回来了》播出后,李小鹏的女儿奥莉被网友称为一代“萌神”,乖萌可爱的她颇有观众缘。
除了外表吸引观众外,奥莉与父母的交流方式也备受关注,在节目里她时而用汉语与父亲交流,时而用英语与美籍华裔的母亲交流。像奥莉这样在“中西合璧”的国际家庭里生活的孩子,有着他们独特的成长经历,同时,他们的父母在育儿方面也有一般家庭父母所没有的困扰。
中西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中西方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中西合璧”的家庭里,父母一方来自中国,一方来自西方国家。不同国家的文化及习俗、不同的语言,塑造出这些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
中西结合家庭里的孩子视野更广阔
在西方文化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与在中国传统家庭成长的孩子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山姆大叔教育集团总裁黄天鹏认为,相比而言,西方人更尊重自己孩子的意愿,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国内的家庭,父母大都喜欢帮助孩子“安排”童年。
黄天鹏具体分析说:“通过教材就能体现出来,比如美式教材,都是互动教学,让孩子多去表达,敢于表达。而国内,大多是让孩子背、读、写。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外的孩子多善于表达,国内的孩子则更善于应试。”
而在“中西合璧”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既受中方文化的影响,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此特殊家庭情况,清华大学出版社培训中心研究员、迈格森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王晶认为,中西结合的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比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视野更宽阔。
正如有的孩子,样貌更像爸爸,有的孩子则更像妈妈一样,在中西合璧的家庭里,有的孩子受中方文化的影响更大,有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至于哪一方的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王晶分析,这要看家长双方谁主导家庭,中西结合的家庭中,假设家里面妈妈是中国人,恰巧她对孩子的教育又比较多,那么孩子接受的东西很可能就偏中国的多一些;如果这个妈妈是国外人,孩子就会接触的国外文化多一些。
另外,中西结合的家庭里,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矛盾之后,还是要看家庭的主流文化和主导人。王晶举例说:“有一个北大毕业的女生嫁了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们两个人最后选择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中国,原因是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优于美国的,现在这两个孩子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在这个家庭里面,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文化,作为家长如何选择孩子的教育方式他们也曾经有过"碰撞"。最后是中国妈妈说服了美国爸爸,或者说是美国爸爸认同了中国的文化,最后决定让孩子接受中国教育。因此,家庭文化中谁占领了这个精神高地,谁就有可能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成为主导。”
国际家庭的语言学习环境更好
李小鹏的女儿奥莉在电视节目里时而说英语、时而说中文,她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如地切换。中西合璧的家庭里的孩子,从小便能接触至少两种语言,这让孩子在语言的获得方面占据一定优势。
王晶介绍,婴幼儿对语言的习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课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讲,出生的前三年是脑链接最快的三年,这个时候如果学习英语,同时是双语的话就能使孩子达到两个语言都是母语的状态,所以双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得天独厚的,也就是说孩子学习语言与原生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
语言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有科学研究表明,对于0-6岁孩子而言,他们的大脑可以同时接受6种语言,并且在成熟的环境中训练是可以熟练运用这6种语言的。
对此,迈格森国际教育总裁谢琴举例说:“比如在中国,有的孩子小时候生长在普通话和广东话的环境中,虽然普通话和广东话是南北两种语系,但是孩子长大是可以没有障碍地熟练掌握运用的。另外,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先天不足,于是,威特针对小威特的情况制定了一套教育计划,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结果:小威特8岁时已能自己运用德、法等6种语言,通晓物理、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大学,1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正因为0-6岁的孩子有较强的语言习得能力,因此现在语言培训机构专门针对0-6岁或者3-6岁的孩子开设培训课程。黄天鹏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语言的语感很强,而且从小让孩子培养起这种语感来,将来再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很容易上手了。此外,0-6岁或者3-6岁的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很强,以山姆大叔英语为例,课堂基本是以跟孩子互动为主的课堂,以不同的主题为核心,给学生设计不同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分配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发挥他们潜在的表演与演说技能。
建议求同存异共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不同国家和文化会诞生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两个国家会存在文化的冲突和处理事情的不同态度。比如东方人表达负面的意见会比较含蓄,而西方人表达方式就很直接。对于家庭观念来说,东方文化更注重家庭关系,很多都是祖父母来照看养育孩子;而在西方,祖父母则很少带孩子。
因此在中西合璧的家庭,父母双方在育儿的理念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黄天鹏说:“在孩子放学的时候我曾经特意留意过,中西结合的家庭中方的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多半是"累不累啊宝贝"、"想吃什么啊宝贝"等溺爱的话题。而西方则多半是"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课堂上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么"等偏重孩子表达的话题。”所以,他特别建议国际家庭的父母要求同存异,不要约束孩子。
对于如何处理国际家庭里,父母如何处理育儿方面的差异的问题,谢琴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和理解,接纳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谢琴具体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双方家长需要彼此理解,加强沟通。家长也需要注意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使得孩子情绪不稳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对于跨文化家庭的孩子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不同的价值观在故事中会有体现。因为孩子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书里的角色,所以只要因势利导,就可以更好地驾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东方的神话故事《神笔马良》主要提倡勤奋和正义;西方的《美人鱼》故事讲的是善良、忍让、舍得等精神,《丑小鸭》则讲的是坚强、克服困难等等。
第三,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两个国家的节日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成长。比如中国春节,寓意辞旧迎新,迎接春天的到来;而西方圣诞节则纪念耶稣的诞生。
谢琴说:“其实,双语家庭中健康成长的孩子比单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加包容、理解他人。因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世界是存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在日常交往中需要先尊重,理解,接纳不同文化和民族的行为,这也是国际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教孩子学会接纳不同文化】相关文章: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请求别人的帮助!09-18
孩子爱臭美也是一种成长 家长要学会接纳09-18
孩子爱臭美也是一种成长家长要学会接纳09-18
教孩子学会谦让10-09
当好父母的前提是学会接纳孩子09-30
家长要如何教孩子画画10-04
怎么教孩子学会观察10-04
如何教孩子学会宽容10-04
怎么教孩子学会绘画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