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到底是谁的错?

时间:2023-11-26 15:41:24 育儿 我要投稿

  Walkinghu妈妈提问:我有个九岁的孩子,女孩子,蛮聪明的,功课也很棒,唯一的缺点就是很拖拉,我也想过很多办法,可是好象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孩子拖拉到底是谁的错?

  孩子拖拉现象,举个倒子:晚上要刷牙洗脸睡觉时,她还做在那里看电视,或是看书,总是要叫上好几分钟才会去卫生间。再比如,早上洗床后,刷牙洗脸至少要拖拉半小时,所以每每都赶地要死......

  我很明白妈妈的痛苦,这是每天每分钟的煎熬,当妈妈的一看到自家孩子因拖拉而影响成绩就急得不行。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孩子做事拖拉固中原因吧:导致磨蹭的因素较多,最通常的是因为“逃避”,孩子在某件事情上缺乏自信,总是害怕做不好事情而迟迟不肯动手,因此总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最后时刻,才鼓起勇气把事情完成;其次,就是把“拖拉”当成最后一刻的高压,这种孩子相信只有在积累的压力下他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最后一种类型的“拖拉”则完全是由孩子的个性所决定,所谓慢性子就指的这种孩子。

  我觉得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属于第三种习惯性“拖拉“类型,而我家宝宝恰恰也是这样的一个“活宝”。对于这个类型的孩子,我建议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慢慢地甩掉“拖拉”,提高孩子做事的效能:

  配合孩子的节奏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他们总愿意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看上去孩子们好像总是磨磨蹭蹭、不紧不慢的,那是因为妈妈们总是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去要求孩子,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就会被认为是磨蹭。打个比喻来讲,长腿和短腿比赛竞走,短腿已经用他最快的速度在奋力冲刺了,可在长腿看来“哟,他怎么跑的那么慢!”因此,为了减轻妈妈的烦恼情绪,我们最好先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节奏”,妈妈不能以自己的“快”节奏来评判儿女的“慢”节奏就是“拖拉”的。最重要的是看,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下是否能顺利把一件事独立完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妈妈可以先配合孩子的节奏,然后逐渐帮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个节奏可能是慢了点,由他/她自己去修正。

  不要催孩子,适时放手让她尝尝不一样的后果

  正如妈妈在问题里描述的情境,孩子笃定地刷牙、慢悠悠地吃饭,妈妈则追着屁股后面再替她倒计时,“你快点,还有10分钟,上课要迟到了”这种情景每天发生,似乎已经成了某种“规律”。而孩子把这种规律捏在手心里“把玩得”恰到好处:“我不会迟到的,因为妈妈总会在last minute来敲钟的。”我的大儿子Ian就是一个拖拉典范,而且还有个丢三落四的顽疾。为了帮他改掉这个毛病,我尝试着假装不知道,不提醒他,让他自己尝尝“忘东西”的后果。一次,他在学校上游泳课,早上出门忘带泳衣,打电话给我要求送衣服救场,我告诉他:“前一晚已提醒过带泳衣,你自己也已答应会记得。现在这个情况发生了,妈妈不能再帮你了,你必须要承担‘马大哈’给你的带来的后果。”自从那次后,我经常做出这种善意的“假装”,现在Ian这个马大哈的毛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所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可能先要改变我们对孩子言行一贯保护的想法,不妨在某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选择性地任由孩子自己去承担拖拉的后果。比如,不必因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而每天亲力亲为地替他们准备书包。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忘带作业的后果,孩子才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从而开始修正自己的节奏和习惯。

  让孩子尝到“快”的甜头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孩子自己有一笔帐:我做得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得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九岁的孩子已非常有自尊心及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先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为自己的事做主,如果他们做好做对了,妈妈要以极大的热情去表扬和嘉奖,渐渐地让孩子找到改变的原动力和品尝改变后所带来的好经验。

  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夜里,我越来越感受到想做一个“能改变孩子的妈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先去发现是否需要改变自己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