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

时间:2023-11-23 16:42:43 育儿 我要投稿

  1)父母经常有的3大错觉

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

  ☆早恋错觉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父母最担心的就是早恋问题了,这些父母强硬地插进孩子的生活里面,一旦发现孩子和异性之间有些许亲密感觉就会马上爆发。事实上,青少年里的男女感情是最为纯粹的,可能只是因为共同爱好,亦或是分组到一起都会导致他们关系便好,但也只是良好的朋友的关系罢了。而父母的错觉却是扰乱了原本纯粹的朋友关系,有些时候因为父母的强行阻拦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叛逆错觉

  如今,孩子的叛逆期成了家长苦不堪言的问题。但是,你以为的叛逆期真的是叛逆期吗?有些父母因为孩子不服从不合理要求的反抗称之为叛逆,将孩子正常的言论表达当做叛逆。也就是说但凡孩子有丝毫的反抗心理,那便会被扣上叛逆的帽子。事实上,有些时候孩子只是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只是因为和父母的意见相左,这种情况下的叛逆很显然是家长的错觉。

  ☆透明错觉

  透明错觉是指人们经常误以为自己已经表达过了,也误以为别人已经理解到位,事实上,对方根本没有get到你的那个点,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透明错觉”。

  “透明错觉”是很多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经常犯的错误,往往家长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说教半天,认为自己的良苦用心孩子应该懂了,实际上孩子只觉得你的唠叨很烦人。

  这3大错觉的产生并非偶然,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觉还有很多,比如:家里有一个淘气的孩子,父母就认为所有的错误就是孩子犯的。就像《家有儿女》里边的刘星,刘梅每次都先劈头盖脸地责问:“刘星,是不是你干的?是不是你欺负弟弟?”

  因为对孩子产生错觉的一大原因的就父母是对孩子的认知产生偏差,喜欢给孩子贴标签。那么,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总是产生偏差呢?

  2)错觉使父母无法正确认识孩子

  缺少沟通

  父母对孩子产生错觉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沟通的缺乏,俗话说得好:三岁一个代沟。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年龄差之间得搁着一个鸿沟。本身两代人的思维不融合,日常关注层面也完全不同,若是再不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自然而然的做父母的会人云亦云,异想天开,对孩子产生错觉印象。

  思想顽固

  很多父母带着老眼光去看孩子,想和孩子做朋友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父母面子,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父母思维模式很是顽固,也就是说,只要孩子犯了一次错,父母就会顽固的认为孩子还会在犯错,不认同孩子的自我修改,说白了,就是对孩子没有信任感,强行将自己错觉安在孩子头上。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的人喜欢透过门缝看别人,将对方看的狭隘。父母对孩子产生错觉,还自以为是想当然,其本质就是父母的思想出了问题,就像《小欢喜》里面的英子妈妈,自以为是地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表,自以为是地将所有爱倾注到孩子身上,到头来的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错觉的产生最大原因就是身为父母的自以为是。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无法共处不仅是因为家长以为的孩子叛逆,而是家长的叛逆,父母有着各种各样的错觉,而这些错觉极易使父母无法正确认识孩子,因此,理解上的误差自然而然导致双方的无法沟通和交流。那么,面对这些错误的想法,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3)父母要抛弃错误认知,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

  ◆沟通

  沟通是一切想法的必要前提,想要杜绝对孩子产生错觉,就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够使父母和孩子的心越离越近,让二者之间有了解的机会。当你真正的和孩子聊过天后,你会发现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成熟和懂事,你的那些错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

  ◆多带孩子外出游玩

  外出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活动,旅游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内心的同时也容易将一些小摩擦给彻底抹去。大自然总是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魅力体现,身处其中的你可以感受得到身心的舒畅,孩子亦是如此。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你和孩子会越发的默契,而那些错误的认知也会随着这些烟消云散。

  ◆尊重和理解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父母最好的行为就是尊重和理解,当你开始尊重孩子的行为,那么你便会明白孩子行为的意义,他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不懂事,相反,他们很有思想,甚至远超于你。尊重和理解的魅力就在于此,他可以是我们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曾经从未看到过的东西。

  三大错觉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误差过于大,从这里也反映出来了很多特别的小问题,那就是亲子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性,正是因为这种不和谐,导致家长印象里的孩子格外的调皮,格外的“坏”。事实上,孩子比你想象的要好很多,千万不要以一概全,想入非非。

【孩子并没有那么“糟糕”】相关文章:

不听话的孩子没你想的那么糟糕09-27

孩子为什么那么爱哭11-13

孩子恐惧的事情那么多10-25

是什么让孩子和爸妈那么远11-21

养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累11-05

养孩子没必要弄得那么焦虑10-14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么?10-06

2岁孩子为何兴趣转移那么快?09-28

为何2岁孩子兴趣转移那么快?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