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因素
宝宝晚上睡不好,家长首先应检查下睡眠环境是否合适。有的宝宝可能是因为睡觉房间的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有些宝宝则是因为睡眠环境过于吵闹,家长在宝宝睡觉时看电视或者说话了。
想让宝宝拥有良好的睡眠,家长首先给他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要帮宝宝逐渐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比如到了晚上9点就要让他上床睡觉,培养他就到点就睡、到点就醒的习惯。
2、营养疾病因素
有一些孩子睡觉哭闹可能因为生病了,比如说患有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
如果平时有给宝宝补维生素D和钙,又除外了上述环境的因素,要警惕是否存在维生素B1缺乏。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米面越来越精细,而且在食用前还会使劲搓洗,这都会导致维生素B1的大量丢失,妈妈长期食用这类食物,导致乳汁中维生素B1不足。孩子维生素B缺乏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夜里哭闹的情况。
3、其他因素
宝宝饿了、拉了、尿了、需要妈妈抚慰了……也会导致宝宝哭闹。
误区一亲密育儿导致误区
╳所谓“亲密育儿法”鼓励父母随时随地把孩子带在身边去参加各项活动,还美其名曰“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新事物,认识更多的朋友”。由于孩子外出打乱了原来小睡的时间,睡眠条件和环境不适,这些都会随时惊醒孩子,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不高。
╳造成的结果:耽误了孩子小睡的时间,推迟和减少了深睡眠的时间,而且小睡的时间太短、太轻,无法让孩子的体力和大脑获得充分恢复。孩子睡眠缺乏清醒后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起来也不会持久。
√孩子白天的小睡是健康睡眠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孩子清醒状态达到最佳,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果更好。而且白天的小睡也不会影响夜间的睡眠。
误区二夜间反复哺乳
╳夜间反复哺乳让孩子持续睡眠断裂,混淆大脑觉醒和胃饿醒的界限。由于婴儿在1~2个月时,家长常常将孩子在活动性睡眠时期和短暂觉醒的表现误认为孩子醒了,因此给予干预。
╳错将孩子的觅食反射(觅食反射在婴儿三四个月时才消失)和哭闹误认为孩子饿了而抱起来喂奶,逐渐建立了活动性睡眠→短暂觉醒→哭闹→吃奶获得安抚而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久之建立了依靠含着妈妈乳头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的条件反射。
╳反复哺乳的结果不仅使妈妈苦不堪言,也造成孩子持续睡眠断裂,使得孩子后半夜不能很快进入到深睡眠阶段,而且深睡眠的时间缩短,影响了生长激素和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分泌减少就会缩短孩子的睡眠时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发育。孩子一旦建立了这样的习得性行为,到6~8个月添加辅食后要想断夜奶就十分困难了。
怎么保证让孩子睡个好觉
孩子长期睡不好,会导致多种不良身心症状,甚至还可造成智力发育落后,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排除疾病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要改变孩子的作息时间,先要改变家长的作息时间:
1.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每天晚上8点左右,家庭环境要安静,不给孩子看让他们兴奋的电视:
●保证睡眠环境不太嘈杂。
●睡前不要打骂、恐吓孩子。
●临睡前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温暖的水能让孩子感到平静、放松。
●每晚睡前,用轻柔的语调给孩子讲故事、读图画书。
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会更容易入睡。这些措施都将有助改善孩子的睡眠,同时也能培养亲子感情。
2.家长陪孩子一起入睡
爸爸妈妈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睡,让孩子觉得这是睡觉的时候了。
如果爸爸妈妈晚上有事情,那最好等孩子睡熟了之后进行,并且注意不要打扰孩子睡觉。
3.培养睡眠的正常周期
家长要懂得孩子睡眠的正常周期,调整他们的习惯以适应正常的昼夜规律,实现从睡着到觉醒的自动转换。
初入园的孩子,如果平时睡得晚,一旦入园要早睡早起就很难适应。家长应尽早调整孩子的睡眠规律,让孩子的作息时间与幼儿园一致。
4.纠正不当的入睡方式
从小习惯与大人同床睡的孩子,对成人陪伴入睡的依赖强,也不利于孩子日后的独立个性培养,等到了入园入学时矛盾会更大。
家长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让他自行入睡,且与大人分床独睡,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及应变能力,也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睡觉总是睡不踏实怎么办】相关文章:
孩子睡不踏实怎么办10-09
孩子睡觉不踏实是不是缺钙11-11
孩子做事总是不专心怎么办11-04
孩子到睡觉的点不睡觉怎么办10-17
孩子晚上不睡觉怎么办11-18
婴儿睡觉不踏实如何缓解呢09-27
孩子总是又哭又闹怎么办11-05
孩子没有主见总是犹豫不决怎么办09-13
睡觉:家长应该让孩子睡自己的觉!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