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打人、抓脸、尖叫怎么办

时间:2023-11-05 14:33:51 育儿 我要投稿

  很多自己带娃的妈妈的切身体会:为什么孩子才刚过了1岁,就显现出各种不良行为的端倪呢?打吧,下不去手;骂吧,又有点太狠;温和地说吧,好像有不听——真是伤脑筋啊!

孩子喜欢打人、抓脸、尖叫怎么办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处理0-3岁孩子打人、抓脸、扔东西等「不良行为」。

  反常行为,其实意味着孩子的不同需求。

  一看到孩子动手打人,一些爸妈第一时间就给孩子定性:「你怎么乱打人呀?」然后给予斥责和惩罚。

  实际上,对于0-3岁孩子来说,打人、抓脸、扔东西的行为,并不一定都是攻击性行为——这些反常的行为背后,往往反映出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展出来的新需求。

  满足生理需求

  对0-1岁的孩子来说,绝大多数看似攻击性行为的背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例如:

  咬人、咬东西可能只是为了缓解牙龈出牙时的疼痛;

  抢东西可能只是因为饿了,希望获得食物;

  推人可能只是因为感觉被挤到了,希望获得足够的空间;

  打人可能只是发泄对于看护人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不满。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实质的「攻击性行为」,这些令人恼火的大人、抓脸、乱叫等行为也并非为了给他人造成伤害,而是作为满足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满地跑和各种运动,也是孩子对于自己旺盛精力进行消耗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孩子所需的一种需求。

  观察和探索

  孩子的动作发展是有里程碑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三翻六坐、七坐八爬」,都是不同月龄的孩子正常发育时所必经的过程。

  到孩子一岁左右,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技能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他会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去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一切,例如:

  把东西扔得满地都是,观察它们落地的样子;

  将桌面上的食物都拍扁,观察拍扁后的状态;

  什么都放入嘴里咬一口,探索不同的入口感觉;

  抓头发、抓脸、抓手、抓衣服,观察被抓人的不同反应;

  敲东西,探索不同东西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实际上,6-10个月的婴儿就已经能根据不同对象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了。

  进入1岁以后,绝大多数孩子的动作行为,其出发点是为了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世界。研究发现,在面对不熟悉的物体表面时,有的宝宝会主动用手触碰或拍打其表面,并不是为了制造噪音,只是想动手试试看,这些物体表面是不是适合运动和玩耍。

  练习新的技能

  0-3岁的孩子非常喜欢重复,因为重复正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人员让两个刚会走路的双胞胎,一个每天练习15分钟,一个不加练习。10天的练习后,他们发现,每天训练的婴儿明显走得更稳。

  很多时候,孩子重复一些行为,只是为了不断地学习,尽管其中一些行为是令成人感到不舒服的。

  例如1岁的孩子获得了平衡能力后,会逐渐开始包括横步走、后退走、绕圈走、单脚走、脚尖走等自发运动。这些运动是孩子在没有明确指导和外在动作模型的条件下出现的,是孩子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例如孩子可能喜欢不停地敲打东西:在家里敲打能见到的一切事物,从安全的泡沫塑料到玩具,到不安全的瓷器和玻璃器皿,甚至是令人耳膜难受的不锈钢制品等。实际上,这只是孩子在不断练习用手握住工具后进行『敲打』的技能。

  引起家长注意

  如果说绝大多数孩子的哭闹是因为没有达成愿望的沮丧和发泄,那么绝大多数孩子的尖叫则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尤其是总在看手机的家长。

  我不是一个对电子产品极其保守的人,实际上,我自己陪着小萌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看看手机;但是,这是在确保孩子安全、及时回应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

  但对很多人来说,一旦摸到手机,就难以做到及时回应。

  智能设备让我们把工作搬回了家里、把社交搬回了家里——却搁置了家里的事:好好吃一顿饭、用心陪伴孩子、认真地互相倾听和交流。

  当孩子叫「爸爸」、「妈妈」没有回应,当孩子走过来摸摸你没有回应,当孩子指着自己想要的物品看着你没有回应,当孩子急的哼哼叫你没有回应……但是当他们一尖叫时,你却会突然把目光从智能设备上移到他们身上时,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尖叫是有效的,它能让爸爸妈妈注意到我。

  他们越来越多地尖叫、哭闹、撒泼打滚——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

  如果你无法及时注意并回应孩子的需求,也无法与之商量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不管你如何打、骂、教育,孩子仍然会选择唯一有效的吸引你注意的办法:尖叫。

  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们总是听到「糟糕的两岁」(Terrible Two)的说法:2岁是孩子第一个「叛逆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意识,开始尝试着探索和试探大人的边界,会让爸妈感慨:「当初那个乖宝宝去哪儿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从1岁就开始了。

  即使你强调了水很烫不能摸,他们依然对「烫」没有概念——直到他们反复被烫几次;

  即使你强调了不能乱扔东西,他们还是会把东西扔得满地都是——并藉此观察扔东西的后果和你的反应。

  有趣的是,孩子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是不被允许的;但他们只是在挑战你的权威,观察你的反应。

  在孩子1岁3个月时,我们明确告诉过他不能扔东西;每次他想故意扔东西时,都会悄悄把手里的东西拎到桌板边缘,然后眼睛注视着我,期待我的反应——如果我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他就会消停一阵;但如果我没有看见,他就已经扔下去了,那么我的任何反应(皱眉、生气、教育他)都会让他哈哈大笑。

  发展的正常阶段

  说到底,孩子这些反常或令人不舒服的行为,其实只是说明他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要克服了这些小问题,很快你就将看到一个飞速发展的宝宝。

  很多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开始认同,孩子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早期的吮吸、伸手够东西等动作就是为认知发展服务的。他提出,婴儿在主动抓取身边的玩具并成功后,就积累了感性经验,获得了对玩具的整体知觉;而这些知觉有助于他们在下次抓取玩具时,更有目的性,从而更加熟练和精确。

  Campos认为,新的动作技能能够重组孩子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提高。

  董奇(现在已经是北师大的校长啦)等国内研究者也发现,孩子对于空间认知能力更多地受到其爬行经验的影响,而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年龄无关。

  孩子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一方面,伴随着动作学习水平的提高,孩子在物体、空间、时间、自我以及自我与客体间的关系、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也逐渐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孩子通过主动地探索环境、寻求环境的刺激、促进自身认知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整合借助于爬行、抓握、行走、触摸、观察、聆听等途径获得的经验,协调动作、增强动作的目的性与适应性,促进自身的动作发展。

  英国早教专家一直强调父母要让孩子多运动,因为孩子在「动起来」时学得最好,尤其是男孩。

  在孩子出现这些令人不舒服的「反常行为」时,爸爸妈妈不必过度紧张或者立刻给予上纲上线的定性,而是从内心中接受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再想办法引导。

  实际上,相较那些乖乖呆一天的小宝贝,看起来调皮捣蛋的宝宝往往拥有更强的探索欲望,这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会促进他们积极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促进其动作的发展。

  那些看似不听话的「小刺头」往往有更为坚定的自我意志:这种品质是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临挑战和选择的。

  攻击性行为

  排除了以上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尽管孩子在爸妈眼中(尤其是妈妈眼中)永远都是纯洁无暇的天使(以至于很多妈妈每天在朋友圈连发九张别人看不出区别的孩子照片),但不能对孩子一切反常行为都采取宽松、妥协的态度。

  研究表明,孩子最早从1岁开始,就可能显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果包括无意识的侵犯行为,这一年龄可追溯至更早时。

  学界对何谓「攻击性行为」有诸多解读,但无一例外地将「有意伤害」作为其根本特征。

  对攻击性行为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为方便各位爸妈理解,萌妈选择了相对浅显易懂的分类,包括:

  身体攻击: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如打、踢、撞、推以及抢夺、毁坏物品等;

  言语攻击:通过语言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如骂人、说脏话、取外号等;

  间接攻击: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包括社会排斥、造谣离间等(通常是比较隐形的攻击行为)。

  孩子从2岁开始,身体的攻击行为容易由多变少,言语攻击由少变多,并且男孩会更多地参与到冲突事件中。

  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攻击行为会逐渐减少,但少数孩子的攻击行为会越来越明显,并发生于特定的成对关系之中,越来越具有以人定向和敌意的性质。

  青少年期又是严重的攻击和暴力行为上升的时期,比之前发展阶段的攻击的严重性和危险程度更大。

  这些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大脑发育的生理因素、化学物质失衡等营养因素,例如,有研究者指出糖摄入过多与攻击性行为有关;还与父母使用暴力或教养中存在矛盾等教育因素、挫折和受排挤,例如媒体中的暴力内容等社会因素有关。

  实际上,攻击性行为是疏导受压抑心理的一种途径。

  这种行为有其积极的一面,因为就算是成人,可能也会选择打拳等方式来发泄;但由于攻击性行为存在故意伤害的特点,因此需要从其受压抑的心理出发,对症下药地予以疏导。

  爸爸妈妈可以尝试让孩子明白「打人、骂人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了解和实施其他良性的解决方案和发泄途径。

  分析了原因,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处理办法。

  满足合理需求

  既然孩子的这些反常行为,是来自身心发展的合理需求,那么我们需要去了解并满足合理的需求。

  例如孩子可能喜欢尖叫。如果孩子的尖叫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那么家长就要在孩子还没有尖叫时注意观察并回应他的需求。

  几段尖叫期

  第一段尖叫期发生在他6个月时,一有事就超高音地尖叫。这时,我和队友中,离他最近的人会把他抱到门外,告诉他,在门外尖叫是可以的,但是在别的地方就不能尖叫。半个月时间,小萌的尖叫改过来了。

  第二段尖叫期发生在小萌11个月时,一有求之不得的东西,他就会尖叫,以此来换取家中老人心软和许可。在离开老家回到北京后,我和萌爸达成了同盟,在小萌尖叫时,我们也开心地小声叫,让他意识到:尖叫只会让爸妈变得更开心。这次花了一个星期就纠正过来了。

  第三段尖叫期发生在小萌13个月时,只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哭得快喘不过气来。这时,我们通常先抱住他,轻拍背部,安抚他的情绪;同时,队友会三番五次地告诉小萌:「你需要告诉爸爸妈妈,你想要什么,爸爸妈妈才能给你。你尖叫是没有用的,因为即使尖叫了,爸爸妈妈也不清楚你想要什么。」在小萌表达需求以后,我们会和他商量出双方都满意的替代方案。例如「今天不能再喝酸奶啦,但是妈妈可以给你一颗草莓好吗?」,或者「妈妈知道你还不想睡觉对吧,所以现在妈妈让你睡觉你不开心。没关系,你哭吧。妈妈陪着你。一会儿妈妈给你讲你最喜欢的故事好吗?讲完以后咱们就睡觉,等睡醒了妈妈给你吃葡萄好吗?」,让他了解原来还能这样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小萌已发展出自我意识,我们花了快三个月的时间才彻底根治了他尖叫的行为。

  引导和限制

  有一位妈妈,她家孩子特别用铁勺喜欢敲不锈钢制品,一直敲到幼儿园毕业;她觉得能容忍,而白天邻居大多不在家,也不会对其造成困扰。所以,白天,她允许孩子随便敲敲打打,但一到下班时分,就把勺子收了起来。

  这是她家的两全其美方案;然而,如果喜静的家长,一定难以忍受,那么就需要寻找其他解决方案,例如:

  可以规定在每天吃完早饭后,奖励性地允许孩子自由地敲上5分钟;

  可以选择另一些打击乐器或玩具,让孩子去敲打和玩耍;

  可以将铁勺换成硅胶勺子,减少敲击发出的噪音;

  可以让孩子敲打布制品或纸制品,而不是敲打不锈钢制品等。

  这些做法都是见仁见智的:重点是如何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让家长感到难受。

  小萌一岁左右非常喜欢乱扔东西,这时我会拿出一叠过期的卡片和一个盆子来,鼓励他将各种不同的卡片扔到盆子里去。这样即满足了他喜欢扔东西的需求,又将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个游戏很快就有了升级版:队友会带着小萌往空箱子里扔球,从网球、乒乓球到小皮球。这让小萌意识到这些东西是可以扔的,而其他食物则是不可以扔的。

  显然,这事儿不是一步登天的。

  小萌一岁三个月时,坐在自己的小餐桌上扔东西的情况,也时有反复。这时,我们总是及时地替换给他可以扔的东西;并且允许他将一部分不吃的食物(例如樱桃核等)扔到垃圾桶里。

  现在小萌已经学会了把各种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成为家里心细手巧的清道夫,并且上次萌妈带小萌去西单大悦城时,他一定要把休息区几片别人扔在地上的糖纸捡起来,丢到一旁的垃圾桶里去。

  提醒和赏罚

  有时孩子的行为是故意的,试图造成伤害的。此时可以采取提醒及赏罚并重的激励措施,来限制和规范孩子的行为。

  尽管我很认同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温柔而坚定」,但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在第一次发现时则需要「严肃地制止」,向孩子阐明厉害,并且反复巩固。

  例如小萌很爱吃各种东西,当然也就对充满食物的厨房很感兴趣。厨房里布满了各种危险的厨具,当然不能让他进入。所以在他第一次试图进入的时候,我们就会清楚地说明,并让他注意看厨房入口出不同图案的地砖。

  每一次,他只要乖乖呆在厨房门口,我从厨房出来时都会给他一小块食物作为奖励;而当他进入厨房时,我都会在语言上重复「不能进厨房」的相关说明,并及时地将他抱出来。同时,这是我们全家所达成的共识,不能因为厨房里是爸爸或者别人,就可以进入。

  小萌明白了不能随便进入厨房,之后带他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令爸爸妈妈很烦扰的0-3岁孩子打人、抓脸、扔东西、尖叫等行为,都曾在我家小萌身上出现过。

  对小萌打人抓脸的行为,我们采取「一边不经意地躲开、一边选择无视」、「立即用其他事物吸引孩子注意力」等办法,让孩子觉得这些行为很无趣:既不能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也没有让他们出现有趣的反馈。

  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爱打人就随他去吧,等大了自然就明白事理了——这并不是爱,而是懒和不负责任:不去试图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而是忍受孩子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增加的负担。

  还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所以在公共场合尖叫和毁坏公物也没事——反正值不了几个钱嘛。实际上,孩子从1岁开始就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的,他只是在试探大人的反应,挑战大人的权威。如果家长在原则问题上往后退,或者明明说了不允许却一不忍心就准了,那么就会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渐丧失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也会让孩子难以从你身上得到安全感。

  很多时候,别人以为你家生下来就是天使宝宝,却少有人看到你在养育孩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家长不可能将所有教育的职责都推给学校;尤其是对0-3岁的孩子来说,家庭几乎是他们最早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学校。养娃不易,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