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障碍的类型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规定,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智力障碍、交流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交流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这种疾病还根据临床表现差异,继续细分为语言障碍、语音障碍、童年起病的言语流畅障碍(口吃)、社交(实际的)交流障碍、未特定的交流障碍。一开始提到的家长的疑问就属于交流障碍中的第四个分型,也就是社交交流障碍,这是一种实际的交流障碍。
二、社交交流障碍诊断标准
除了根据专业的诊断标准判断外,贺主任建议家长们可以用一个较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她通过一个“程度轴”,给家长们做了一个形象解释。最左端代表“交往能力特别好,说话做事都能恰到好处”、最右端代表“交往能力特别不好”,他的社交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阶段,也就是功能不受损。判断儿童是否患有社交交流障碍的一个“金”标准就是要看他的社会功能是否受到质的损伤,家长要客观分析,而不是主观臆断。
三、社交交流障碍的早期识别
儿童的社交交流障碍给自身、家长和老师同学甚至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家长应如何做到科学的早期识别呢?
这里,以孤独症(ASD)儿童的交流障碍早期行为标识作为标准,可以总结为“5不”,分别为“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共同注意JA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社交交流障碍的儿童存在一定的JA缺陷。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比如这类孩子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不会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这类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延迟。
5.不当: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说话的内容不当,经常与所处的环境和人物不相符合。
家长们如果发现儿童有这些表现,就需要警惕是否有可能患有社交交流障碍了。
四、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交流障碍
理智对待诊断结果,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训练项目以外,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都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机构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治疗。如果单纯地依赖机构的外力作用,就会产生这样的尴尬:儿童人际交往动机的形成不能与他们生活、学习的各个环境相互融合,无法形成一个与社会、家庭融合的实践环境,以至于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障碍,因此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结合实际来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这就需要用科学方法。讲科学性,最主要的是不能凭空去设定孩子的训练目标,不能盲目地期望孩子一下子具备各种能力,应根据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规律,评估患儿实际能力,从他目前新达到的能力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和实施社交互动游戏和活动。
孩子可以正常进行社会交往,拥有朋友,感受交际的乐趣,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中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社交障碍,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朋友】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鼓励孩子顶嘴?10-11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09-25
为什么女孩子突然对我冷淡了06-06
我为什么如此重视让孩子做家务?10-24
孩子为什么厌学08-19
孩子为什么“静音”了?10-31
为什么我总是和孩子聊不起来?11-01
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学?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