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成长情况
新生儿
能哭叫,会用哭声来表达饥饿和疼痛;所反映出来的哭叫声在音响度、时间、音调上有所差别,妈妈常能区别出其中的不同。
2个月
发出和谐的喉音如“啊、咿、吴”。
3个月
咿呀发音;朝发出声音的方向扭头。
4个月
开始模范一些声音;大声发笑,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微笑。
5个月
能喃喃地发出单调音节。
6个月
能发出单音“妈”“爸”;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开始对“不”有反应。
7个月
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通过音调辨认感情;对声音有反应时发出声音;利用声音表达喜悦和不高兴;开始一连串音节的咿呀学语。
8个月
能重复大人所发的简单音节;能发出双字重音“妈妈”、“爸爸”,但无意识。
9个月
能听懂“再见、把手给我”等词句。
10-11个月
能用很多单词表示各种意识。
12个月
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牙、眼、灯、碗; 1岁时才会叫“妈妈”、“爸爸”,对说话的注意力日益增强;能听懂大人的吩咐,对简单的语言要求做出反应;对“不”字有反应;能利用简单的姿势例如摇头代替“不”;开始反射性咿呀学语。
15个月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18个月
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能讲2-3个字的词组;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辨认出熟悉的人和物体;能说出几个单独的词;能用代名词你、我等;说话时反复使用熟悉的单词。
2岁
会用2-3字组成的句子;在2岁末听到某个物体或图画的名字时,能指认;能听懂简单的命令。
说话早的优势
如果孩子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事情的经过,这样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其实就给他带来了一种「先发优势」:因为他掌握了能跟大人沟通的语言能力,他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以解决问题。
这种「先发优势」继而带来的好处是,孩子更自信了,愿意去尝试更多的事物;再长大一些,上学了之后,也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孩子也更容易培养出领导力和更广的知识面。
怎么培养孩子语言能力
孩子一出生就在学,透过感官感受环境中的每个信息,语言教育不是等孩子会说话才开始,尤其是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以丰富词汇量与表达力,因此,创造一个多元的语言环境很重要。
原则1.多跟孩子对话
一个语言表达能力佳、愿意开口说话的孩子,通常有个乐于表达的照顾者。照顾者运用愈多口语与孩子互动,不但让他理解语言的运用方式与功能,更可提升其语言能力,让他不断串连字词语言关系。提醒爸妈,和孩子说话时,速度要放慢,适时重复或在重要字句加重语音。她认为,大量阅读是增加词汇很好的方式,不妨每天抽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她提醒,为孩子读书甚至从婴儿期就可以开始了,别以为宝宝根本没在听,只要你说,他就会吸收。
原则2.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语言的学习要有效果,就必须落实于生活情境中,最简便也最好的方式,是爸妈在做任何事时,一边做一边说明自己在做什么:「来,妈妈帮你换尿布,你先躺下来,把裤子脱下来……」或是「妈妈要煮饭啰。先用量米杯量3杯米……用水把米洗干净…放到电锅煮。」孩子除了吸受大量生活情境的词汇外,也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甚至,也透过语言了解煮饭的过程。有时候,你会看见宝宝独自拿着小盒子,喃喃自语地假装自己在煮饭,就是他在练习说你说过的话。另外,爸妈展现对语言的兴趣和多元使用语言很重要。
原则3.鼓励孩子重述生活经验
让孩子经常讲述发生在身边,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孩子练习从单词的使用到句子的表达,不仅能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也能建立他的自信心。孩子说话时可能断断续续,也很难说得完整,爸妈要有耐心,不要心急,适时在孩子不知如何表达时,稍加提醒,但不要抢着把话说完,而剥夺了他练习的机会。
原则4.多听?多看?多体验
孩子的所见、所闻、所触摸的各种体验均可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爸妈要多带孩子出去玩,为孩子读童话和图画书。丰富的感官经验,让他易于将生活发生的事与书本情境连接,语言内容自然更丰富。知道如何谈自己实际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并体会其快乐性,求知的好奇心也得到了发展。
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和孩子朝夕相处中,孩子在学习,我们也在学习,他们学习如何快速的掌握交流的方式,而我们学习传递这种经验,要让过程变得融洽,而不是火药十足哦。
【孩子说话早有什么优势?】相关文章:
孩子说话不是很早有什么办法10-24
孩子说话晚不爱说话是什么原因11-01
孩子为什么会对着玩具说话10-16
孩子不爱说话是什么原因08-20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10-12
为什么父母在孩子面前要说话算数?09-17
孩子说话的声音为什么总是那么大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