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动是孩子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而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和走路有很大的联系,当一个孩子开始可以独立行走了,他就更能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他会更有意愿探索这个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交需求的萌芽。因此,社交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是从1岁开始的。
1岁+:自我觉醒
和1岁前差不多,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只爱和父母玩,或者自己和自己玩。尽管我们很早就开始带着孩子去参加早教班,但千万不要心急于孩子怎么不互动,怎么不叫人,这时的孩子自我才刚刚觉醒,没有认识“自己”之前,他们是无法发现“他人”的,自然就不会有社交。
1、进行基本交流
刚过1岁的孩子即使还不会说话,应该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交流意愿。他们会用“叽里呱啦、哼哼唧唧”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意图,也会用手指来表达。如果他们的表达没有得到及时回应,或者父母并不理解,他们就会大哭。火星语、手指甚至是哭闹,这些都是交流的一部分,不要总是用“能不能说话”来判断,有交流意图更关键。
2、认识熟悉的人
区分熟悉和陌生人不仅仅是认知发展,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表现。我们通常说的“认生”,的确是这个阶段孩子应该有的表现,但如果孩子不认生,大家也不用过于焦虑,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对于在他周围的人是有反应的,开始留意周围的人和事物。
2岁+:发现自我
过了2岁后,大部分孩子还是喜欢和父母家人玩,但他们明显对于自己周围环境有了更多的兴趣,开始了“平行玩耍”,也就是和其他孩子待在一个空间,各玩各的。虽然没互动,但这样的经历很宝贵,这让孩子有了对比参照物,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发现“自我”。
1、圈定主权
因为发现了“自我”,伴随而来的就是他们很强的主权意识,“我的”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就会出现一些家长口中的“越来越自私,不分享”。其实这是特别正常的社交发展阶段。
尊重孩子的主权,不强迫分享,让孩子充分体验“我的”。同时,随着孩子开始明白“我的”概念,我们也要让孩子意识到,哪些东西是“其他人”的。比如不能再随便拿妈妈的东西了,拿之前需要询问,不经过同意不能拿,这样就能让孩子开始建立“你的、他的、我们的”概念,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当成“我的”。
2、社交圈子的扩张
尽管孩子还并不会主动和其他孩子互动玩耍,但可以明显地看到孩子的社交圈子在扩张,表现在他们会对邻居、收银员等生活中的人打招呼、微笑(当然心情不好时也会虎着脸或者哭)。
这是孩子社交的第一步,也是最脆弱的阶段,因为孩子的自我才刚刚建立,他们只有确定自己是安全的,才会去扩张自己的社交圈子。对于还没打招呼的孩子来说,家长千万不要定性为“没礼貌”,更加不要强迫。最好的方式不是对孩子说,“宝宝,叫人”,而是直接演示给孩子看,你是怎么和周围人打招呼互动的。
3岁+:冲突解决者
一般来说,这个年纪开始上幼儿园,之所以有这样的年龄划分,也是考虑到3岁后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社交需求的爆发期,他们之前的“自我”建立完成,开始有了更多的兴趣去和孩子们互动,也就是“联合玩耍”开始萌芽。
1、友谊的概念
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步开始建立“朋友”的概念,要提供很多机会让孩子接触自己的同龄人。对于慢热的孩子来说,更需要创立一个稳定的同龄人社交圈,让孩子可以熟悉了解这些朋友们。
孩子们会开始进行一些联合玩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一起搭火车轨道,一起搭积木,虽然看起来似乎还是各玩各的,并没有真正的合作,但是他们开始享受一起玩一样的玩具的过程了,之前的“我的玩具”概念已经慢慢过度到“可以分享”的阶段。
2、解决冲突
因为开始了和同龄人的亲密接触,各种社交冲突也就出现了。但和上一个阶段不同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模糊意识到了“友谊”的概念,他们开始学会如何妥协部分自己利益来解决冲突。如果说,2岁+时,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父母需要干预,3岁+的冲突父母们可以慢一步。
“慢一步”并不意味着全脱手,这里就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有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打人、咬人、骂人等),家长必须严格设立规则,在第一时间就让孩子明白,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冲突,我们有更加合理的方式。而对于“受害方”孩子,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大胆说不,如何求助。
4岁+:小小合作者
友谊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玩耍”阶段。
1、团队运动
“合作”是这个阶段孩子社交发展的一个关键词,而体育运动是很好的锻炼合作的途径,这时开始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一个团队运动,比如纽约这边很流行的儿童足球、儿童棒球,都是很不错的项目。在选择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规则太多了,这个阶段积累更多“合作”的正面体验非常关键。
在孩子参与这些运动时,父母老师的引导很关键,尽量减少过度追求输赢的心态,更侧重于孩子努力的过程,团队之间的合作,这样更有助于强化孩子对于合作的积极态度。
2、有效谈判者
这个阶段的孩子被叫做“合作者”并不是意味着就没有冲突了,只不过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几方面发展很成熟了:语言表达,可以清晰说出长句;认识情绪,知道并且可以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规则意识,开始内化了父母之前建立的规则。这三点是4岁后孩子应有的表现结果,但也在提醒我们4岁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基于这三点特征,孩子发生冲突时,会变成一个有效的谈判者,可以有理有据地协商解决冲突。这也就在提醒我们,要开始学会放手,但可以成为一个聆听者,多使用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当孩子来求助时,多尝试这样的问句,“你很难过,XX不肯和你玩,那她为什么不和你玩呢?嗯,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可以让她再和你玩?”
“高情商”只是一个结果,孩子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关键!
【打造高情商孩子的关键步骤你做了吗?】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的高情商10-09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告诉孩子了吗?10-27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么来的?09-12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10-14
如何让孩子拥有高情商10-03
如何培养孩子的高情商10-01
如何培养高情商孩子?09-17
你夸对孩子了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