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两个孩子,该如何让他们和平相处?

时间:2023-11-01 08:52:33 育儿 我要投稿

  我有两个儿子,他们俩差不多一样大,平时会出现打闹、抢玩具的现象。有的玩具我会买两份,有的玩具我买一个两兄弟一起玩。我会买很多不一样的车,有时弟弟看上哥哥车了,或哥俩同时想玩某一个东西时候,就会打闹起来,有什么好办法么?有的道理他们自己都会说出来,他们自己说要哥俩好,不要打架,但有时候还是会在一起打架。有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确实有错,比如弟弟在哥哥没同意的情况下,抢了哥哥正在玩的玩具,被抢的一方发现被抢后会生气会哭会拿着鞋子(或者他看到的手边东西)砸对方,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呢?

家里有两个孩子,该如何让他们和平相处?

  妈妈先来看看孩子的需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1.孩子需要一定的权力空间。你给孩子们各自买玩具的做法是很可取的,同时,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确认自己对玩具的支配权,尤其是对于处在建立“物权意识”阶段的孩子,例如“这个玩具是你的,只有你可以支配,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允许,不可以玩,也不可以拿走,包括爸爸妈妈”,孩子只有在知道了哪些东西是“我的”、获取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才有可能知道哪些东西是“别人的”、“你的”,进而慢慢理解“分享”的含义。

  2.两个孩子在一起偶尔产生冲突,并不是问题,但你的心态和行为反应特别重要。心态上,你要相信孩子在当下的反应就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孩子处在冲突中也正是学习交往的好机会;行为上,你要尽量做到不急、不躁,平静、从容,对孩子说话要温和。

  3.静静观察,但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冲突。很多小摩擦,让孩子自行处理,本就很快解决,无形中还增强了兄弟俩的感情、发展了他们的社交力,但很多时候由于家长把事情想得很严重,并过度干预,反而让事情变得复杂。

  比方说弟弟现在想玩哥哥的车,哥哥不给,这时弟弟有可能继续跟哥哥沟通,也有可能来求助于妈妈。如果妈妈温和回应,但并不介入,“你想玩哥哥的车,但车是哥哥的,不是妈妈的,妈妈没有办法帮你哦”,这时弟弟发现找妈妈不管用,因此他就会自己去想办法,比如继续找哥哥、或者放弃。我们要做的是把选择和决定权还给孩子,把处理事情的机会让给孩子,并相信孩子有自己选择、处理的能力。反过来,妈妈如果去帮助弟弟要玩具,甚至以“哥哥应该让着弟弟”的理由来要求哥哥,那么哥哥心里会觉得很委屈,认为妈妈处事不公平,偏袒弟弟,弟弟就会形成“一旦有矛盾,就第一时间找妈妈就对了”的认知。每个人的权利(物权)都该得到尊重,无关乎年龄,我们不应该以“年长就该相让”为由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而应尊重每一个人作为平等个体所拥有的权利。

  4.介入冲突时,先“通情”再“达理”,带着同理心接纳孩子情绪,以“无我状态”积极倾听孩子,并在合适时机引导孩子理性表达,不偏袒任何一方。

  什么时候介入冲突?

  孩子之间发生口角、产生一些肢体上的碰撞很正常,但事态发展失控、可能引起伤害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介入。但介入的目的不是调解矛盾,是防止不必要的伤害、安抚孩子、引导孩子理性表达。例如,当弟弟想玩哥哥的车,哥哥不给,弟弟去抢,哥哥打了弟弟。处理原则和方法是这样:

  (1)让孩子们暂时分开,通常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有很强烈的情绪,例如生气、愤怒。分开两个孩子利于处理情绪。“宝贝们,妈妈看到你们俩现在都有点生气/不高兴,我们先暂时分开一下,和自己的情绪单独待一待。”

  (2)尊重和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帮助孩子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特别是幼年的孩子,家长要使用描述情绪的词汇为孩子的情绪命名。例如“你现在很委屈,哥哥也很生气。”

  (3)不评价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哥哥不给你玩具,很正常啊,你干嘛要哭呢”/“这有什么好哭的呢”),不说教,避免使用“好、不好”“胆小、勇敢”这样的带有评价性的、定性的、标签式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行为;

  (4)先“通情”、后“达理”,先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感觉,表示理解,待孩子平静下来再引导孩子叙述事实,表达感受,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在适当的时候给出处理建议(有些时候甚至不需要给出处理建议,具体视情况而定);

  (5)在事后找机会跟兄弟俩分别沟通这件事情,适时引导。

  和弟弟的沟通要点:

  确认事实和双方情绪: “你刚才特别想玩哥哥的车,哥哥不同意,而且他生气了还打了你,你一定很委屈吧?”

  引导换位思考:“如果你正在玩玩具的时候,有人不和你商量就拿走,你会生气吗?”

  共情:“但是你又真的很想玩那个玩具,被打了又觉得好委屈,对吧?

  引导理性表达诉求、尊重对方的物权:“那下次我们还想玩哥哥的玩具的时候,能不能和哥哥商量一下,告诉哥哥你想玩他的玩具?”

  引导弟弟接纳和尊重对方的反馈意见:“那个玩具是哥哥的,哥哥有权拒绝你,你去问哥哥,哥哥可能会同意,也可能会不同意。

  引导思考替代方案:“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哥哥我等你玩完我再玩,行吗?或者拿你的玩具和哥哥交换,可以吗?”(给他选择、启示出路)

  和哥哥的沟通要点:

  确认事实和双方情绪:“刚才弟弟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拿你的玩具玩了,你一定很生气吧?妈妈看到你拿起手边的东西打了他一下”、“弟弟被打了一下,可能有些疼,所以他难过的哭了。”

  引导换位思考:“如果弟弟也打你一下,你也会疼会伤心吧?”

  共情:“当然,这个玩具是你的,自己的东西被抢了,换了谁都会不高兴的。”

  引导理性表达:“妈妈希望以后发生这类事情,你要控制自己的小手,用自己的嘴巴、用语言告诉弟弟‘弟弟你不可以拿我的玩具,你要玩必须先问过我’。”

  确认权利:“这是你的玩具,如果没有经过你的允许,谁都不可以拿走。”

  整个沟通过程,没有“不对、不好”这样的言辞,没有“不要”这样的反面描述。

  “妈妈希望你控制自己的小手、用语言告诉弟弟‘这是我的玩具,你要玩的话必须先问过我’”,这是正面描述;

  “妈妈希望你以后不要打人,不要不说话只一味生气打人”,这是反面描述,哪怕家长说这话时态度很温和,但仍会给孩子不好的感受。

  带两个年龄相仿的宝很不容易,特别考验父母的耐心与智慧。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冲突时,总是习惯性地第一时间冲过去干预,甚至不分青红皂白自己就开始发脾气,并充当“法官”来判断对错是非。这种做法实际是否认了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处理冲突的能力,剥夺了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权利,在情绪管理方面也给孩子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

  其实产生冲突再正常不过,借冲突让孩子学会识别各种情绪、更恰当地处理情绪、理性地表达诉求、尊重对方的权利,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处理冲突时,家长要保持内心始终平静、态度始终温和,不偏袒、不指责、不评价、不说教、不做“裁判员”、不在当下给意见,这么多的“不能”其实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家长们要相信,只要你对当下孩子们的状态和情绪给出足够的尊重和接纳,他会感知到自己的感觉得到了理解,那么孩子们会很快平静下来也更乐于向你倾诉、听你的意见。

  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需要健康地流动,而不是被疏堵。在孩子们平静之后,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孩子思考,给出出路和选择,那么孩子从冲突中习得的就会是正面的东西。

  处理冲突也需要全程让孩子们感觉到你是爱他们的,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某些“不当行为”而失去你的爱。

  超越自己的惯性思维,摒弃“我是权威的家长”的想法,以朋友的眼光去看待并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会获得更多。

【家里有两个孩子,该如何让他们和平相处?】相关文章:

家里有两个孩子怎么教育09-11

孩子有“开学恐惧症”该如何缓解?09-20

孩子有了钱该怎样教育他们去花钱09-15

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09-25

孩子早恋该如何教育09-29

孩子任性该如何管教09-13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09-10

孩子畏难该如何引导10-05

父亲该如何教育孩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