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熊玩偶拿出来给弟弟玩”、“不要,那是我的”、“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拿出来一起玩又没什么,快去,不去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上面是带儿子去朋友家做客听到的对话,虽然最后朋友的孩子还是把玩偶拿出来了,但全程没一起玩,而是鼓着腮帮子站在一边盯着。其实有时候也会跟孩子说同样的话,但其实我们都错了,这根本不是“share”的真正含义。
女儿还是小娃儿的时候就非常的大方,玩具、食物都乐意与其他大人小孩分享,我暗自庆幸生了个大方的女儿,可以高枕无忧啦!
但到了约3岁左右,她突然开始“自私”起来,什么东西都 “Mine!Mine!" “这是我的!是我的!”小玩伴到家里玩,只要碰到她的玩具她就立刻冲来抢走,我心里警铃大作!糟了!我的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分享?怎么变得这么自私?再这样下去以后一定没有朋友!
于是,我开始要求她分享,要她体会对方的心情、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每次她不让别人碰她的玩具,我就跟她说:“你想想看啊,你不分给cc玩,他是不是好难过?要是你去cc家他也什么都不给你玩,你是不是也好难过?”
常常好说歹说,甚至半威胁半强迫,她才愿意放手,我以为我走在成功教养的路上,直到有一天女儿把手上的东西让出去了,我一回头,正好对上女儿盯着别人手中她心爱玩具的眼神,她的眼里有不舍、有担心、有期盼。
不舍的是她必须放手、担心的是对方会不会像她爱她的玩具那样好好对待、期盼的是对方赶快把东西还给她。那种心情彷彿是母亲把手里的新生儿交给别人、又像父亲在红毯上把女儿的手交出去。我突然一身冷汗,天啊!我错的太严重了!
我以为我在教孩子“分享”的美德,其实是在强迫她放弃保护自己心爱东西的权利!
别剥夺孩子“不分享”的权利!
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陌生路人们。我想告诉你们,孩子也有不分享的权利!请不要再拿“一起玩比较好玩”,或英文说的“Sharing is caring”来压孩子了!
因为听了“Sharing is caring”这句话,很多人就说,西方教育从小教孩子学习分享,所以我们的孩子也要能学会这种社交技能,我们的教养才有国际观。但是爸爸妈妈们,这样的观点,是有偏见的!
我仔细思索“share”的定义,寻找专家的意见,观察澳洲父母的处理方式,发现教养中所谓的”Share"跟中文的“分享”并不全然相同,字典里“分享”指的是:跟他人共同享有,但是英文的“Share”用在教导孩子这个观念时,却是偏向于:“take turns",轮流!而不仅止是把自己的东西让人家玩!
我常常要求孩子分享,却没有注意到要轮流!孩子愿意放手我就松了一口气,算是任务完成,这样的分享孩子根本不服气,她只知道他的东西一去不回了,对她什么好处?愿意放手,只是因为要听妈妈的话,其实压根儿没有学会分享的意义,因为她根本没有得到分享的乐趣!几次下来,她甚至不希望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了!
西方的share注重“take turns”!
没错,西方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的确很强调孩子要学习”share“,我在家庭托儿培训时也是不停地强调这个观念。
但那是因为在那个环境里,所有的物品、玩具本来就都是共有的,就连得到的关注都是要平分的,当然要懂得share, 懂得take turns!但这种分享的精神并不无限延伸到日常生活里!
西方教育主张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是亲如手足也不例外!要是弟弟想要姐姐的某样东西,我绝对不会要求姐姐“share",反而是告诉弟弟,“那是姐姐的宝贝,她想要保护它,她有权利不分给你,不是每样东西都一定要share!”
当然,我也会告诉姐姐,“如果你今天跟弟弟share,下次他有特别的东西他就也愿意跟你share, 那你们都能玩到不同的东西,也不错啊!”但是至于她最终的决定是什么,我都会尊重,也要求弟弟要尊重姐姐的心情。
对于孩子私有的物品,绝对不强迫分享!一昧地要求孩子分享,要他们体会别人得不到分享的感受,但是谁又来体会孩子想保护自己心爱玩具的心情呢?
尤其孩子在进入2岁后,开始发展“隶属”的概念,所有他的私人物品都可以变成孩个体的一个延伸,因此占有欲特别的强烈,这时候强迫他们分享玩具,等于是叫她把她身体的一部份借给人家,不跟你拼了才怪!
我们不也说“亲兄弟、明算账”吗?不share不代表不care,正因为care, 所以不强迫别人share!
请尊重孩子爱惜东西的心情!
这是女儿3年级期末时学校发回的单子,学校安排了“马路安全”的活动,请孩子带自己的安全帽到学校,愿意把自己的滑板车或脚踏车借给大家轮流使用的孩子也可以自愿带到学校,单子上还特别强调了(红线处):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跟别人“分享”他的滑板车或脚踏车,那就千万不要带来!
因为往年都是每个学生自己带自己的滑板车或脚踏车去,今年我只瞄了一眼单子想说比照办理,便叫女儿去准备要带哪一台车去,女儿回答,“我不想带去!因为我怕被那些男生弄坏了,今年有几个男生很粗鲁!老师说只有你想share才需要带去!”(她的怪中文文法害我还想了一下什么意思)
没错,宝贝,你的东西愿不愿意跟人家分享,你绝对有权利选择,其他人都必须尊重!当孩子不分享,请了解孩子不愿意分享的理由,请尊重孩子爱惜东西的心情。
孩子的心声:你们都说一起玩比较好玩,真的有比较好玩吗?一起玩常常东西都被弄坏啊!
爸爸们,你要是好不容易存到钱买了一台保时捷,拉风过街你喜欢,但是你要分享给大家开吗?妈咪们,我们要是有颗5克拉的钻戒,戴在手上满足一下虚荣心可以,但是会想借给别人 也戴戴吗?(抱歉这里只能用通俗的金钱来举例,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心里,他们心爱的东西,不用金钱衡量,但珍贵的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改变做法,不滥用“分享”一词!
于是我改变做法,在客人来到家里前,我会先请孩子们收拾自己的玩具,明确的告诉他们将到家里来的客人有谁。如果是新朋友,客人的孩子是什么性别,哪个年纪,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哪些玩具他们要和客人一起玩。
至于那些他们特别珍爱的宝贝,怕被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弄坏的玩具,就先收到客人不会进去的房间或是拿不到的地方。
一开始孩子或许懵懵懂懂,可能很大方地说都没关系,但当人家真的开始玩他的玩具时就大反悔;再不然就是什么都说不分享,什么都要收起来。只要他们说出原因,我都尊重。
但经过几次练习后,孩子学会了爱惜、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发现了分享的乐趣,还懂得拿捏其中的分寸。同时,因为他们得到了理解与尊重,将来也会乐于体谅他人。也因为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会更愿意服气父母的管教。
很多大人滥用“分享”一词,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分享,还去要求别人的孩子分享,好像不跟你家的孩子分享,这个孩子就小气、就没家教!“分享”是一种愉悦的心情,是一种自愿的行为,绝对不是“义务”,也不是可以用来要求别人的“权力”!
当孩子发现东西会被弄坏,他从此没得玩了,他就懂得不舍、学会珍惜。当孩子发现什么都不分享的结果是大家都很无聊、相处起来不开心,他们自然也体会到分享的意义与真谛。
这些,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里,才是极其珍贵且受用的素质,这些都是生活的体认,只靠父母“教”,是教不会的,必须由孩子自己去经验!
【真的,别再逼孩子“分享”了】相关文章:
别再给孩子加压了08-08
孩子,别再踮脚尖了10-23
别再对孩子发火了10-26
逼孩子学乐器孩子很厌烦08-30
别再嫌弃孩子爱顶嘴了08-05
别再替孩子成长了!10-15
孩子特长教育不是逼孩子去学09-03
逼孩子打招呼的影响10-16
逼孩子努力,不如培养孩子自制力!10-27
别再阻止爱说话的孩子更聪明!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