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才能成大器?父母要舍得“用孩子”

时间:2023-10-29 09:34:58 育儿 我要投稿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对孩子爱的误区。

孩子如何才能成大器?父母要舍得“用孩子”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孩子为自己做点什么。

  其实,母亲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孩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

  下面分享几则小故事,一定会对家长们有所启示↓↓↓

  故事一有你,就是不一样。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

  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这种被母亲肯定的满足感,成就感,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可以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适当的表现弱一点,给孩子一个爱他人的机会。不要总把自己当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是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故事二挤公交的五大因素

  儿子上小学时,离家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交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交车吧,有五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公交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的说起他总结的五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那我!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来车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呢?”我兴致很浓“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就能上车了!

  第三,如果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边,这个地让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的想往下听。

  “听我慢慢和你说:第四,司机座位后边虽然宽敞,但离扶手远,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可以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

  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我想,如果他不去挤公交,哪能知道这么多?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尤其是培养男孩子的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就要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故事三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

  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也只好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最大的打击,这样会失去他们实践的机会。

  家长总是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