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专注力的确是一种天生的气质。就像小妞和Ivy,对于一两岁的孩子,专注力区分如此之大,很多时候都不是父母“训练”的结果。不仅如此,即便没有大人的介入,仅仅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和互动,基因里的程序自然会驱动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专注力的呢?
有研究表明,当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大约34周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就可以存储信息,并且拥有长达4周的记忆了。
刚出生的宝宝专注力非常的短暂,他们时刻被周围的声音、气味和画面吸引,不断接受新信息的刺激,从而快速了解这个世界。
到宝宝两三个月后,他们的专注力已经发展到可以理解并记住图片的顺序;如果大人将一个移动的物体放在宝宝面前,宝宝的视线也会随着物体移动。比如早教游戏中常常提到的“追视训练”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当你用声音、表情逗宝宝,他们可能专注地和你玩上2~3分钟。
到宝宝4个月时,随着他们视力的发育和视野的扩展,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频繁地切换,只有在直接和你玩时,他们的注意力才能持续得更长一点,专注时间依然很短。
小朋友是否喜欢这个活动,是否生病,饿,不舒服,生气等,都会影响到他们专注在一件事上的时间,不过平均而言,幼儿的专注力的时长大致如下:
8~15个月,可以专注大概一分钟左右,
16~19个月:30秒~2分钟,
20~24个月:30秒~3分钟,
25~36个月:2~10分钟,
3~4岁:3~15分钟。
到了学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发展更是不同,通常来讲,女孩的专注时间比男孩稍长,不过这种差距到青春期结束后就消失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专注力不仅生来不同,发展的进程也不同,以上规律一定只是一个粗略的平均。但这并不意味父母就完全丧失主动性了,尽管先天条件不同,专注力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对于孩子专注力,大人能做的有两方面,一是“消极”保护,二是“积极”培养。
今天先谈如何帮助宝宝发展专注力第一篇,
如何“消极”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主动学习者,当他们还是小宝宝时,父母无需过度地“干涉”孩子,而是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信任,让他们自行吸收周围的讯息。
先来看看这个视频
视频里4个半月的宝宝躺在室外的垫子上玩,他自己“挑选”一个不锈钢碗,玩了足足有好几分钟。
原来是他看到了墙壁上碗的反光,通过摆弄钢碗,光斑也在墙上移动。
随后宝宝自己翻身,又独自玩了一会口水巾。
孩子到两岁后,没有任何人的帮助,独立完成了近20块零件的拼图。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没主动地教他“应该玩什么”或者“应该怎么玩”,只有当他表现出必要的需求时父母才会上前帮助。目前孩子8岁,在父母的眼里,他依然是一个独立乐观的主动学习者。
不要过度刺激
现在的父母都生怕孩子无聊,总是给他们买一大堆玩具,想逗他们开心,甚至还在肚子里就想“教”给他们一点东西,生怕落后了半步。然而事实是,当孩子从黑暗与混沌中呱呱坠地,任何的声响、气味、颜色、对他们来讲都是无比新奇的存在。当宝宝进行各种自主的探索,无论是看、闻、听、摸、尝,其实都是他们在学习。此时宝宝们清醒的时间本来就不多,父母别忘了给他们适当地留一点独自观察和探索的时间。
简单的、没有玩法限制的玩具和物件
如果没有外界的打扰,宝宝其实自己便会把手里的小物件里里外外的探究个遍。比如一张简单的口水巾,先是看到上面的图案,然后再摸摸它的纹路质感,接着便是多角度的自由探索:放在嘴里咬、用小手挥舞、把毛巾盖到脸上、揉成一团、扔到地上......对于婴幼儿来讲,父母硬塞在他们面前的一些过于复杂或刺激过强的物件,比如一些电子玩具、发条玩具、声音又大又怪的玩具.......这些玩具其实和电视类似,他们只是单方面的抓住宝宝的注意,而不能鼓励宝宝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对玩具进行长时间的关注和探索。并且由于超出了宝宝的理解力和承受范围,这些玩具很容易让宝宝刺激过度,感到疲劳。
其实,无论对多大的孩子来讲,大自然都是最好的游戏场所。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们能自由地活动。对小宝宝来讲,可以像上面的视频一样,把宝宝放在垫子上,给一些简单的玩具。
注意
电视和电子产品通过声光影的快速切换,能长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但这种专注更像是给孩子的思维套上枷锁,被电视牵着走。虽然电视也并非洪水猛兽,好的儿童节目可以在一定时间限制内看,但因为看电视是一种静止的活动,可能会侵占大量孩子本该用于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其实才是看电视、看书等活动可能导致视力问题的真正的原因。
电视、手机或者电脑,还可能成为孩子在玩别的游戏时的干扰,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专注地玩,那么你也用心地和她一起玩,吸引她的注意,引发她的兴趣,关掉手机和电视。
一块属于孩子的安全空间
特别是在孩子会爬会走后,用游戏围栏、安全门锁等帮孩子划定一块安全区域,在这块领地里,孩子可以尽情探索,而不用因为安全等其他因素被大人打断和阻止。
(除了保证安全,围栏还是学习走路的很好工具。让孩子自己扶着走,才是学走路的正确姿势。)
仔细观察宝宝,不轻易打断他们的专注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讲,我们都知道在孩子专注玩耍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比如他们正在专心的涂鸦时,父母不要急着告诉他们线条怎样画,圆又该怎么描;宝宝在把橡皮泥扯成小块感受泥团的粘性时,父母却把橡皮泥“抢”过来,给宝宝演示如何搓圆捏扁;宝宝自己在认真翻书,自言自语时,不要去打断她,给她讲故事或者纠正她......
其实对于小宝宝来讲,即便他们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专注行为,大人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专注力的萌芽。当宝宝安静地躺在小床上,目光注视着窗外的被风摇动的大树,直愣愣的盯着风扇转动的叶片,或者目不转睛地看着透进房间的光束里那些不断跳动的灰尘…….而此时父母需要做的更多是观察与等待。等孩子已经转移了注意力,比如收回他们的目光打望别处,或者开始望着你笑,开始哭闹时,此时父母再上前帮他们换尿布,安抚,陪玩,转移注意力等。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专注时刻,是父母“帮助”孩子发展专注力的第一步。
父母的“专注陪伴”和“不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并不矛盾
前面说不要打断孩子的注意力,让她自己玩,这会不会和育儿专家、儿童心理学家常常说的高质量的陪伴相矛盾啊!这里说说我的个人经验吧。所有的游戏、绘本、接触大自然的活动,我通常都会先带领她玩。在她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给她一些想法,引起她的兴趣,当她专注玩的时候,我便退出,默默地做自己的事。
比如美高,我其实陪玩了很多很多次,有了共同的欢笑后才有了孩子对它的兴趣,才可能自发地、专注地玩耍。
所有的绘本我都会先给她讲,小时候讲很多遍,大了至少讲一遍(除了小猪佩奇),后来除非她要求我讲,要求我配合,或者我想要和她交流时,基本上她都可以自己看了。她在专注看得时候,如果我去插话,反而会打扰到她,让她失去对绘本的兴趣。我其实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很多时候我们都各自做自己的事,互不打扰。而在她即将失去兴趣的时候,我又会插话,“你看到这里的小蚂蚁了吗?小蚂蚁在做什么?”。这样便延展了她的专注力,让她发掘到新的值得关注的内容。
又比如玩小厨房游戏,是在我引导过玩法后,把主动权交还给她,在她的游戏里,我永远是配角,基本只负责坐着点菜,任她去忙活。
我理解的“高质量地陪伴”应该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注意力的时候,你对她倾注全部的注意力;当孩子需要个人空间的时候,知道适时、适度地退出,直到孩子再次需要你,再及时出现。我想,这种适时适度退出,也会让孩子逐渐明白,妈妈也需要个人空间。
在孩子婴儿时期,当父母对孩子正在关注的物体表现出兴趣时,孩子对该物体的注意力也会更持久,甚至在父母不再关注该物体后,孩子的视线依然会集中在该物体上。实验最早是以1岁左右的孩子为对象,后来研究者在18个月和两岁孩子的身上,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就是说,孩子会倾向于关注你所关注的,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行为方式。
让孩子自主选择玩什么
孩子正在投入地玩推椅子的小游戏,你却让孩子过来听故事,只因为你兴致来了想要讲故事,这样的做法其实就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是自己游戏的导演和主角,他们会玩的更加专注,而非玩那些我们认为更有趣或者“更有用”的游戏。在父母用心陪伴,引发孩子的兴趣后,孩子才能自主与专注地玩耍,而在自主与专注的玩耍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父母的用心陪伴,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更平等地陪伴,这些是在早期引导孩子发展专注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