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代替孩子的一生,培养决策力从现在就开始

时间:2023-10-27 10:01:23 育儿 我要投稿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这一类人:遇事没主见,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甚至,动不动就说我爸我妈说怎样怎样。

你不能代替孩子的一生,培养决策力从现在就开始

  其实,这是在大人和孩子身上都存在的问题: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一种能力的培养——决策力。

  为什么孩子需要训练决策力

  什么?小孩子也谈决策力?

  决策力不是成年后的结婚、工作选择,以及领导和老板们的事情么?这么重要复杂的能力,有必要对孩子就进行训练么?其实,不管看起来有多复杂,决策力简单来说就是独立思考,最终作出适当决定的能力(Decision-making),与领域或年龄并无关系。

  在不同年龄阶段,决策力都对人的行为影响重大。

  对孩子来说,决策力简言之,就是做决定。那么选a还是选b这样简单的事,有这么重要么?做决定,是思维的过程,是以大脑前额质皮层为主导的一种「高级能力」,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丰富且高质量的日常体验得到提升。

  通过训练决策力,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自主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孩子成为一个智慧的决策者。

  当孩子自己做出了决定,并且一次次体验决策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然后去接纳它,他们理解了决策与结果共存。这一过程给予了他们最直观的、关于「严谨周全地思考再作出决定」的体验。这项能力的获得将来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抵抗住外界的消极影响。

  研究表明,习惯了「被决定」,缺乏自主性的孩子离开了爸妈之后,更加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

  4个方法帮助孩子训练决策力

  从今晚吃什么,出门穿什么,先玩游戏还是先写作业?到要不要和小明做朋友,昨天和小明吵架了,今天要不要理他?选择无处不在,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做决策。

  1、把选择权给孩子

  最基本、最简单的训练决策力的方式就是提问。通过提问,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

  和孩子一起讨论他的日程,而不是由你全权代理。比如询问孩子「今天想去水上乐园还是动物园?或者你有其他什么想法?」「去完水上乐园我们再去做什么呢?」「晚饭就在外面吃吧,你想吃什么?」「可是爸爸不爱吃汉堡,有没有办法让大家都满意?」说到底,这一方式的关键在于把孩子当成自主的主体,有思维能力的人,放开「小孩子懂个什么」的想法,让孩子主动参与到他自己的生活中。

  可是对于没有语言能力的孩子,我们也需要让他们参与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参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和孩子的年龄及发展程度相匹配。对于还不具备复杂思考能力的低龄幼儿,可以给出有限的选择,如二选一。

  小星仔就有睡前阅读的习惯。大约一岁开始,每次阅读前妈妈都会挑选两本书放到他面前,用手指指着书问他,「你想先看哪本书?指给妈妈看」。

  长期的坚持,让小星仔从一开始胡乱一指,到后来渐渐地明白了这项指令的意思,会带着明显的偏向指向他喜爱的那本书。所以说,千万别小看一岁半到两岁的宝宝,他们已经具有了进行选择的潜力。这是孩子的自主性开始飞速发展的阶段,爸妈们可要抓住时机多多为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哟。

  2、你也要爱说「为什么」

  引导思考是日常询问的延伸。当孩子有了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之后,父母可以在提问之余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问题。一个最简单的小延伸就是进一步地询问「为什么呢?」。

  了解自己的想法,为现象寻找解释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认知能力。通过寻找解释,孩子初步了解了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在理解简单的抽象概念,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也许在你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孩子只是凭着简单的直觉作出了一个选择。而通过你的询问,孩子可以动起小脑瓜,为自己的选择找到解释。

  家长简单的一个「为什么」的小问题,成为了引导孩子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机。同时,孩子心里有些模糊的想法,家长利用提问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帮助孩子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又捋顺了自己的思绪。在两到三岁时,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潜力,家长可以循序渐进,鼓励孩子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孩子三四岁之后,可以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已有选项不尽如人意时,是否可以寻找更多途径解决问题?

  比如小明这个月还剩下一个买玩具的额度,纠结是要买玩具A还是玩具B。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小明思考更多:「不如这个月先买一个,下个月再买另一个?或者咱们把这个月的额度积累到下个月,买一件比A和B还要棒的大玩具?也许你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些更深层次的引导,让孩子慢慢从仅仅做「选择」延伸到思考「我还可以怎么做?」,这扩展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们从接受选择之一,延伸到了主动作出决定。

  3、谈谈元认知,做聪明的思考者

  所谓元认知,简单而言就是「思考我是如何思考的」。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对做过的决策进行回忆和反思,例如询问孩子「上周你为什么会选择去看球赛而不是参加好朋友的生日聚会呢?结果怎么样了呢?」「你觉得你做的决定是对的么?为什么?」「你当时有更好的选择吗?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另外,也可以讨论和思考日常的生活。比如孩子最近完成了老师要求的一个报告。你可以和孩子就这项普通的家庭作业进行讨论。询问孩子: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报告的?

  其中的每一步(例如查找资料)都使用了哪些方法?

  哪些方法很有效,哪些又让自己走了弯路?

  有什么你想过但是没实施的方法?为什么没有选择用这个方法?

  以后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

  这种思考可以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兴趣爱好、社交技巧等等。其主旨是培养思考的习惯,并且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和评价,成为更加聪明的思考者和决策者。

  这种反思让孩子主动地将自己的选择和事情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对自己采取的策略,对事情的结果、发展和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分析和反思,更加理解自己思考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下一次决策作出引导。

  4、多示范,言传也要身教

  父母示范也可以帮助孩子做决策。所谓父母示范,是父母可以将生活中自己的某些决定和做法向孩子陈述和解释。即使是新生的小宝宝,同样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

  宝宝拉了粑粑,你把他抱起来说:「小宝拉了粑粑呀,那咱们先赶紧把脏尿布换了再接着玩吧,不然宝宝会红屁屁的,红屁屁会疼哦。为了避免红屁屁,我们要擦得很干净。嗯,还要擦一点屁屁膏。」

  在这个过程中你向孩子解释了为什么要先换尿布而不是接着玩,以及你进行其他动作(擦干净,擦屁屁膏)的原因。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在这一次次的描述中,你在向孩子展示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小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可能远高于你的想象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可以同他们分享越来越多的话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定,以及你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让孩子理解爸妈的做法也是有理由的,也是他们思考之后作出的决定。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也能够理解「我」也可以参与到这种决定之中。

  你可以一直给孩子最好的选择。可是,爸妈的「最好」不等同于孩子的「最好」,在一次次被动地接受中,孩子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容易变得不那么自信。

  爸爸妈妈们在合适的引导下,不妨把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你不能代替孩子的一生,培养决策力从现在就开始】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0-02

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09-26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08-04

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0-13

培养孩子的创作力10-04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05-14

4个培养孩子自信的绝佳时期,你不能错过!10-27

从胎教开始培养孩子的美育教养09-29

培养孩子从挖掘潜能开始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