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差生,千万别拔苗助长,小心让孩子陷入恐慌!

时间:2023-10-22 10:10:04 育儿 我要投稿

  舒适区:这个是孩子最喜欢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孩子有安全感,不会有压力。可是长期呆在舒适区里,容易懒惰不愿意思考,不上进,不够自信,更别说会使出全力了。

家有差生,千万别拔苗助长,小心让孩子陷入恐慌!

  挑战区:就是高于孩子现有的水平区域,比如孩子平时考试都有九十分左右,你鼓励他再努力一把争取九十八分,他觉得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看得见希望比较有信心,不会有太大压力,有冲劲。这时候家长再使把力推一推,孩子就会积极主动,跃跃欲试,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实力,很有可能达到最好状态。

  但是,千万要记得不能太着急,不能拔苗助长,否则,一不小心就误入了恐慌区。

  什么是恐慌区?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法战胜的压力,比如说孩子平时考试都是六十分左右,如果你非要他一下子拿九十五分以上,因为欠下的帐太多,他一下子没有那个能力补上去。在重压下都会紧张,会没有信心,更容易出错,弄不好可能会比以前更差,这时候如果家长再责骂,打击,很容易让孩子崩溃。

  千万别高估了孩子的承受力,如果父母期望值超出了他努力的范围,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时,他会恐惧,害怕,会有很重的负罪心理。

  误入恐慌区,无法战胜而退后到舒适区的人,很容易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从此,他对跳出舒适区会恐慌。

  所以,身为父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爱能让孩子心里踏实,爱才是他们保护伞。

  每个孩子的性格,接受能力都会有差异,同时,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几个孩子会主动想要跳出舒适区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来推动他,帮助他。

  首先要让孩子主动明白一个道理,玩可以,但是学习却是他的天职,只有两者合理安排,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也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不努力,不积极,不主动,没有人会停下来等你,守护着你。你原地踏步,只会离那些积极向上的人越来越远,等距离得太远,自己都会放弃。

  孩子很反感家长一天到晚就讲那些破道理,从幼儿园讲到小学,再到初中,估计没有几个孩子不反感的。随着孩子成长,家长的道理远远没有他自己感受重要,能引导他积极向上的不是真理,而是他自己的感受。

  要鼓励孩子从舒适区跳入挑战区,首先要孩子自己明白挑战区就在现有的水平之上,但是并不遥远,跳一跳是可以摸得着的。只有自己努力,积极,很有机会和优秀人的肩并肩。只有孩子心态摆正了,就不会有太大压力,会全力以赴,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也可以更好,更优秀的时候,就会更积极向上了。

  一:父母要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几个孩子会主动想要跳出舒适区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来推动他,帮助他。

  我大儿子在上小学时,可能是我们对他的成绩不是很在意,他也一直保持着中上,跟得上不掉队,毫无压力。我比较重视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从小他也知道该玩时我从不反对,但是该学习时就必须专心。从二年级开始,他基本就能独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几乎没有出现做三分钟作业就喝水,上厕所,吃点东西,大喊这题不会那题太难,玩玩其他。

  虽然成绩不顶尖,可是儿子却一直是老师的小帮手,对同学有爱,重责任,守规矩,很受老师和同学喜爱,左邻右舍也经常夸奖他。

  小升初时,第一次遇到了挫折,他参加了一所很不错的中学考试,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在查分数那天,我是凌晨两点第一时间查阅的分数,当时我就趴在电脑桌上大哭,不是因为分数不理想,而是担心儿子承受不了,会严重打击他的自信。

  第二天早上,儿子自己查阅了分数,他非常的平静,照常是吃完饭就让我送他去学校,从家里到车上,再到校门口,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我却因为他的懂事心疼死了,但我知道这时候鼓励和宽慰的话都不宜多说,让他先自我调节一下更好。

  那一段时间,我和他爸爸到处托人,哪怕出钱都还是希望孩子能进去那所中学,我们还商量好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孩子压力,不许跟他提起这件事事情,尤其是花钱,不能给他造成任何的压力。

  儿子比我们想象中坚强,他主动跟我们谈了一次: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再为了我的事情而奔波了,就算你们花钱搞定了我也不去,我会去分配的学校好好读,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考回来,而且会考得更好。

  儿子这么懂事,我们当然会遵从他的意愿。

  事实证明,适当的让孩子有挫折,有压力,会鞭策他更努力向上。

  初中开始,儿子一直在进步,虽然还不是最拔尖,可综合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班主任多次把他当成了鼓励其他同学,今年暑假前,班主任送给了孩子一段话:

  “我所欣赏的不是你那优异的成绩,而是你对学习的态度,毅力和积极,还有恒心,不怕挫折,敢于挑战困难。学习都会越来越枯燥无味,很多有能力的孩子不是输在成绩上,而是没有恒心和毅力。只要你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即使上不了最好的大学,也绝不会差到那里去。”

  这番话是对儿子最大的肯定和认可,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今年初三,学校重新分配了班级,儿子有幸进入了尖子班,他自己也知道在班级里成绩是中等的,而且全部都是优秀生,没有几个是不努力的,只有更努力,才不会掉队。

  恰恰因为都是尖子生,理解能力强,老师讲课不仅速度快,对学生也不会有太大要求。这时候拼的就是自觉性了。儿子很清楚一个优秀的学生不能有任何的偏科,一旦偏科就容易掉队,主动买了很多课本辅助资料,尤其是对于比较弱的科目,会主动的多去复习,找方法。

  初三的第一次段考,儿子有了飞跃的进步,无论是级排名还是班排名都进步非常大。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段考,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但是最少还是能明白一点,只要肯努力,原来离更优秀的人会那么近,无形中会更有冲劲和信心,会更好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家长特别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把目标分成阶段性的,一步步朝上爬。当孩子通过努力和勤奋稳步达到小目标时,他就会越来越自信,主动接受一些新的挑战,突破自我,朝着终极目标靠近。

  在一路陪着儿子成长中,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不给他压力,考得好也在情理中,考得不理想也不会太意外。因为我们的态度他才不会有压力,会尽力去冲刺,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谁都懂,做为家长更要明白,只有一步步让孩子往上爬,一点点的接近目标,他才会有信心。如果目标设得太高,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挑战区能鞭策孩子全力以赴,恐慌区却有可能直接毁掉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进入恐慌区。

  很多时候,孩子害怕失败是因为父母太过‘完美主义’,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他们就可能会恐慌,会觉得对不起家长,无形中增加压力,也更容易出错。

  去年儿子班上开家长会,最后的环节是各个组向家长汇报小组的情况。我儿子是组长,他们组有一位同学学习很认真刻苦,成绩算是中上游吧。每次稍微考得不好就会哭,初二的小男子汉当众哭泣可想而知心理压力有多重。儿子了解过同学哭泣的原因就是担心没有考到父母理想的成绩,害怕父母失望。

  我儿子比较懂事为了照顾那位同学的面子,家长会结束后他主动叫上那位同学的妈妈到阳台上单独谈了这个问题。令儿子惊讶的是,那位妈妈根本不知道他儿子有那么大压力,在她眼里儿子很乖也很懂事,考试不理想时她都没有埋怨儿子,只是和他一起讨论哪里出了问题,哪里还要继续努力。

  儿子说当那位母亲听见自己孩子压力那么大时忍不住哭了,她用力捏住儿子的手说了很多,希望儿子能够帮助他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她和孩子爸爸也会注意。

  那位母亲走后,儿子跟我说了一句话:“她刚才用力捏住我手时,真的很大力,把我手都捏痛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听儿子说,从那次过后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哭泣了。

  这位母亲还算幸运,能及时知道自己的错误。很多孩子因为高考中考失利走了极端的孩子,表面上都是孩子自己想不开或一时冲动,实则上都是父母期望太高才把孩子推向绝路。

  所以,作为对孩子负责的家长,在孩子能力尚未达到时,不要经常让他做一些他根本完成不了的事情,这样他会因为失败而产生恐惧。

  忘记了在那本书上看过一位母亲鼓励考试失败的儿子‘人生就像比赛的淘汰制,永远是把跑得最快的拉出来再跑,所以永远是败的人多,胜的人少,胜是偶然,败是必然,没什么了不起,好好努力做自己就好!

  爱孩子,就要多了解他,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走出舒适区,敢于挑战区,万万不要进入恐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