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威胁孩子的话,你是不是也曾说过?

时间:2023-10-22 09:49:15 育儿 我要投稿

  前几天,因为家里有点事。我必须经常出门,所以小家伙就得放在舅舅家里。每次他都开开心心地去,从不会哭闹。哪怕我年去外地好几天。把儿子送到奶奶家小住,他也是乐意之至。而回来后离开奶奶家,也是毫不犹豫。

这句威胁孩子的话,你是不是也曾说过?

  我发现儿子从小开始就不会为分离焦虑哭泣。

  有时候反而是我们自己想哭,更像个小孩了。

  这跟我们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有关。

  因为我一直努力保护内心的安全感。

  所以当他离开我,或者靠近我,内心都能有力量。

  离别不害怕,因为爸爸妈妈永远爱自己,还会见到。

  给孩子安全感,是父母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这份礼物和金钱无关,和家境无关,所以不贵。

  只和你的付出和爱息息相关,又显得珍贵无比。

  只是,我们很多的人,却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的安全感。

  “我以为自己那时候真的被遗弃了!非常害怕,非常无助。”一个读者朋友曾留言说。

  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打破了家里的碗,妈妈要她自己收拾,她不敢碰那个碎片。

  所以妈妈就打了她,其实挨打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可怕的。

  可怕的是妈妈说的话“你再这样子,我们就再生一个,那时候没人管你。”

  然后就被赶到屋子外边罚站,黑黑的走廊里灯忽闪忽闪的。

  她吓坏了,生怕妈妈真的不要自己了,那该怎么办。

  从那次后她变得胆小而敏感。

  常常看到妈妈生气就问“妈妈,你不要我了吗?”

  后来妈妈被问烦了,每次她一问就说“一边去,没时间跟你说。”

  当家里真的多了一个弟弟时,她对弟弟没有一丝的好感。

  反而想起了妈妈说的话,每次她都背着妈妈悄悄地掐弟弟。

  其实她也不想这样做,可就是控制不住。

  就是因为父母的话,让她有一种“被抛弃”的心理阴影。

  折磨她至今。

  我们知道父母肯定不会抛弃孩子的,往往是想通过威胁孩子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可是,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无法区分家长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他们经常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话,当成是真的。

  我发现我们中国的父母有一个经典的口头禅。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冒了出来。

  “你再这样,是不是要我打你一顿。”

  我发现自己偶尔也在一天内跟淘气的儿子说好几句。

  我知道自己当然不会这样做。

  可为什么会掉进这种语境之中呢?

  仔细想想,还是跟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那种教养环境成长起来的我们,就算在这些年不断努力改进或者修复。

  总是会带着这些印记。

  最主要的是我们身边还有太多这样的人说着同样的话。

  就拿我的一个亲戚来说。

  因为她的儿子有一点斜视,所以写作业的速度很慢。

  她就骂“还这么慢,是不是要我打你。”

  孩子没吱声,只是赶快写着。

  过了一会她看到儿子斜着脑袋看着边上。

  马上又骂“你这样斜着看干嘛,不嫌丢人啊!”

  我就说,孩子眼睛不好,这样应该是舒服一些。

  这时亲戚说,“你不知道,他就那样,每天不打是不听话的。”

  而实际上呢?

  因为孩子的眼睛不好,做妈妈的操心不少,也溺爱着孩子。

  可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其实很大。

  很多的父母期待通过“威胁性”语言来让孩子听自己的。

  而自己却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孩子的。

  有时候说一句不管用,还连着说好几句,一直到孩子受不了为止。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听到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就装作没听见。

  于是愤怒的父母就会把威胁升级

  那些暴力词语就冒了出来。

  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那便是语言暴力。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

  很多孩子,就是在父母的语言暴力中,毁了自己的一生!

  前一天晚上,儿子洗完澡,我跟他聊聊天。

  我说你今天是不是跟妈妈置气了?

  “没有啊!”

  “真的没有吗?你仔细想想。”

  “哦,是有一次,因为我不想听她的。我只服你,爸爸。”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震。

  当然孩子说的这个服具体是什么意思,不是很明了。

  “妈妈的话你也要听的。”

  “妈妈说的对我就听,但是我最服的就是你。”

  他应该是想说最想听我的话。

  因为我带他比较多,所以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

  而更多的是,我愿意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遇事跟他商量,跟他一起定下规矩。

  要知道,比威胁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为什么。

  养孩子,去读懂自己孩子的世界,这比什么都重要。

  比如孩子不做。

  那为什么不做,是因为能力不够,还是因为我们的要求过分?

  还是孩子不喜欢,或者是孩子故意对着干呢?

  总是有原因的。

  同样当孩子提出要求,很多时候是无理的。

  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为什么?

  比如有一次很晚了,儿子一定要去朋友家玩。

  说了几次不行,就想哭,一定要去。

  我跟他说,爸爸知道你想去朋友家,可是今天很晚了,朋友也睡了。

  明天早上去找他玩,睡好了,你们精神更好,玩起来有劲。

  要不你开门看看外边的天,是不是很黑了。

  你再看看时间,已经快8点半,是不是到了睡觉时间?

  当然,很多的父母会说,孩子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会坚持,甚至发脾气。

  怎么办?

  就要靠下面的办法了。

  比威胁更重要的是树立规矩

  只有你充分地尊重了孩子,然后跟孩子立下了规矩。

  并且能执行好规矩时。

  上面这件事就好办了。

  孩子说不通,要发脾气,那就接纳他发脾气。

  因为定好的规矩不能打破。

  违反了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时孩子自己也会去想,胡闹是毫无意义的。

  而前提是家里的规矩是有效的。

  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考虑了。

  孩子一般会理解自己的父母

  只是情绪很难处理好。

  那我们不妨给他们讲个笑话,或者找一件有趣的事,转移注意力。

  因为坏的情绪,谁都会有。

  而威胁加暴力,是最无益的方法了。

  当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这个小小生命的需求和想法。

  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时,那孩子也会回报你足够的阳光和微笑。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我们说的,做的,都在那照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