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玩具,很多家长都表示,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玩,也烦恼于孩子沉迷于玩具里,不和自己互动,不知道怎么把他拉出来;有些家长甚至因此产生了困惑:究竟我是否需要给孩子买玩具?
答案是,玩具是需要的。至于如何跟孩子玩,怎么让他不沉迷,今天有妙招:
利用玩具让孩子回归社交
通过玩具让他观察到其他不一样的东西
看着一个不起眼的玩具,当你会用的时候,它可以教给孩子很多东西:
最简单的就是精细动作。每一个玩具总要用手,比如简单的开和关。
? 玩的正确形式和玩法。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拿着汽车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玩轮子,那么我们要教会他“推”、“停车”“过马路”等各种形式。
? 思维的组成。比如从单纯的一个车组成停车场之后,再加入人物或者动物。让孩子通过触摸和感觉,去体验玩具,对小孩子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 教认知。简单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 教会更多的语言,如提要求、命名(说名称)等等。因为我们孩子沟通性不够,我们可以教他主题性对话,假如他拿的是汽车,我们可以问他:你的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平时是谁和你玩汽车,开到哪里见谁·····
当知道玩具有这么多妙用之后,新的困惑又产生了,作为没有经验的家长,我们还缺少教的方法。
如何借助玩具教孩子?
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玩具首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可以教孩子请求、等待,他会说“妈妈,我可以玩吗”,当他想拿的时候,叫他等一下再拿,接着可以教他用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开启活动。
比如玩小火车:
小火车正在跑的时候,我忽然让它停下来,孩子就会奇怪怎么啦,他就会看着你暗示“我还想玩”,这是不是给了他一个表达需求的机会?
他说出“我好想玩”,会说“开、关”,这种语言才是真正有情境的,有功能的。
也可以单独拿出小火车来教,一开始可以叫他数一数小火车,“一个、两个、三个”,这是点数;
还可以让他把红色(或者绿色)的小火车给你,这可以让他辨认颜色;
甚至可以拿着几个小火车亲亲嘴、排长队、比赛、轮流,加入红色绿色变成红绿灯,有时候可以走,有时候要停,可以教他交通规则……
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滑动着玩,还可以跳着玩,甚至可以放到别的玩具里一起玩,也可以下指令,从黄颜色的小火车开始······
在这里是一个玩具,但是玩具之中绝对可以有教学。
玩玩具的重点是要教会孩子多样的玩法,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玩的时间,因此独立玩的能力和对玩具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牵扯到各个方面的教学。
比如可以给他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假如我拿一张卡片出来,老师会觉得很没意思,孩子也会觉得很没意思,但是如果我把它放到车子里面,和车子结合起来,那他的兴趣点就不一样了,我可以让他来拿,玩“开门、关门”,或者可以让他学会放入“拉、拿”这样的概念,无形之中又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来进行语言方面的教学。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就比单一的呈现更有意思。
孩子的玩最终会回归到社交。
通过玩具让他观察到其他不一样的东西,孩子可以通过玩具关注到人。也许我们的孩子当时拿到玩具是非常单一刻板地玩,但你教了之后他会知道这种玩具真正的玩法,这也是为了发展社交的需要——当他在正常孩子的人群当中用这种玩具的时候他能正确玩,他正确玩了孩子才愿意跟他做平行游戏,才会有延伸,最后才能打开孩子的社交。
但是一不留神孩子已沉迷玩具了怎么办?
投其所好,把孩子从玩具里拉出来
在我们把一堆玩具抛给孩子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玩具?
爱玩具是孩子的天性,但并非没有玩具我们就难以和他开启互动。作为特教老师,我的宗旨和责任是为了鼓励孩子学习、融合。
我的想法是,
我们要强调人际互动的精髓,避免让孩子沉迷于玩具之中而忽略掉与人的互动的部分。
很多普通孩子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很忙没时间陪他就给了他一堆的玩具,这样的孩子真的跟爸爸妈妈的情感互动就会很好?不会的。再怎么使用玩具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最终的本质还是人际互动,玩具不能取代爸爸也不能取代妈妈。
我是怎么做用简单地物品玩出多种玩法?
玩玩具的本质是“玩”,“你”怎么跟孩子“玩”!而不是一堆莫名奇妙的玩具,因为,“你”才是关键。
如果我今天没有玩具,随便在地上捡一个纸屑,一片树叶,我都能跟孩子玩起来。怎么做的?
答案很简单,不是东西的问题,是人的原因。
不是我拿着纸屑,纸巾就能来玩,而是在于这个人是怎么表现的:如果你的表情夸张,如果你跟孩子的默契情感投入足够,我相信不管拿什么都能玩。
比如说 ,我可以把塑料袋绑起来当做一个热气球或者气球来玩,不是我拿塑料袋绑成气球我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是在玩的过程中我的表情动作夸张、生动,以及在跟孩子的互动中赋予大量的情感,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
当意识到家长自己在玩过程中的角色如此重要,为之激动时,回头一看自家的娃,已经沉浸在一个他痴迷的玩具之中,对亲爹亲妈都没了兴趣,那该用什么方法把他拉回来呢?
我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利用玩具,加入你的玩法,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你身上。这个方面我们做过一个成功的尝试:
当时iPad上刚刚出了一款游戏叫水果忍者,有个叫小于(化名)的孩子一直非常痴迷,生活中大量的时间都在玩平板电脑。
那怎么把他拉回来?
我们就跟他玩水果忍者——但不是在电脑上。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堆海洋球,一些沙包大小的玩偶,装在一个桶子里头,把桌子都推倒,把桶藏在桌子里头,一边唱着水果忍者的配音音乐,一边一颗一颗地把球丢出来,每一颗都故意以抛物线形式丢到他的面前。
孩子此时会本能性地把他挥掉,你再加以强化:“哇,得分,切掉了。”一边配音一边丢球,他就会有成就感,这就是水果忍者。然后开始速度变快,你丢两颗他也会很快速地去切那个球,然后故意丢出一颗黑球——为什么,因为炸弹来了。
孩子一边玩,一边注意力就不自觉转到了我身上:这个人会什么时候丢球?他这个动作是要把球丢出来了吗?而且我的声音、感情都很生动,远远超过了iPad。
所以关键是人,而不是玩具。如果人都不能改变,那只能用玩具了,就会导致没有玩具你根本玩不了。
? 关于玩具,柳一明老师还给出了几点重要提示:
? 所有的玩具必须是安全的。
特别需要了解孩子敏感的东西,比如在买毛茸玩具时,要考虑孩子是否会对毛很敏感;如果对声音敏感的孩子,我们可以避开声音尖锐的玩具。 ? 玩具的量需要把握。
第一我们可以备更多的玩具,第二我们教的时候也是要有方法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玩具一股脑地放出来,多选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把玩具放到框架里面、篓子里面,我一个一个地跟他玩,可以是坐着玩,也可以是在小桌子上玩,我们可以玩了一个教他收起来,也可以教他收拾玩具,比如汽车和汽车一起,无形中当中教了他分类。? 为孩子准备与他年龄相符的玩具。
按照一个普通孩子的发展阶段来选择玩具。3月以内的,3岁到6岁的,6到12岁的,每个年龄阶段的玩具是不一样的。3岁的时候,可以是积木,到3岁到6岁可能就是现在流行的动画片里的人物,6到12岁男孩子可能是拼装性的,女孩子可能就是芭比娃娃。因为孩子对普通孩子都在玩的玩具、都在看的动画片都不认识的话会影响社交。小朋友都在说,他却不知道,他都没玩过,根本不认识,本来和其他孩子沟通就有问题,这样的话就更有问题了。
玩具不存在消退,而是会自然地就过渡了。每个阶段都会淘汰一部分,因此爸爸妈妈要留心孩子到了哪个阶段就要给孩子相应的玩具,才能帮助他打开社交。
【到底该不该让我们的孩子玩玩具?】相关文章:
到底该不该夸孩子漂亮?09-01
孩子漂亮到底该不该夸?09-27
到底该不该为了孩子不离婚06-08
让孩子把书当玩具玩09-23
到底应该给孩子提供多少玩具呢?08-22
你的孩子到底该不该上全托幼儿园09-19
到底该不该查看老公的手机07-21
教你如何自制玩具陪孩子玩09-04
空气炸锅到底该不该买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