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熊孩子”,几乎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经常逛超市或商场,经常去饭店用餐,或者到其他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幼儿园和小学,那么要看到下面这一幕幕场景也不足为奇:
(1)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餐桌边,一边是自己不停地玩着手中的芭比娃娃,一边是大人在非常耐心地给她喂饭。一两个小时下来,孩子根本就没有吃上几口。要是有人胆敢把她的玩具拿走,说不准她就会把桌上的餐具一股脑扔在地上。
(2)一个5岁的小男孩正躺在超市的地上大哭大喊:“我就要奥特曼!我就要!你们赶快去给我买!”其实,购物车里面早就已经放好了一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小汽车。
(3)一名6岁的幼儿园大班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出手打人。不是故意把别的孩子推倒在地,就是对其他孩子挥拳相向。家长不得不经常向老师道歉,跟其他家长赔不是。
(4)一名7岁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交头接耳。老师讲的内容他没有完全掌握,回到家作业不会做。家长已经多次接到老师的反馈电话和短信。
……
类似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地方,尤其在那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孩子身上不停上演。对于这样的孩子,目前社会上流行一个词来形容——“熊孩子”。
缺乏自控力,才是“熊孩子”的根源
前面列举的这些“熊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就是他们缺乏自控力的典型表现。再进一步归纳,“熊孩子”的行为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动不动就发火;(2)动不动就动手。前者主要是情绪控制不好的表现,后者主要是行为无法控制的表现。
我们经常看到的极端自我中心、非常任性、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忍耐和坚持、无法克制冲动行为等情况,基本上都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所导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追根溯源,这些行为大都在3岁之前就已经萌芽。
通俗地讲,自我控制就是个体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主动掌控。但究竟自我控制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其实,至今为止,心理学界仍无一个公认的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也经常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顺从、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抑制性控制等来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认为,所谓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反映了个体自主地调节行为,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体现为:遵照要求行事;根据情境要求引发或终止行为;在社会和教育环境中调整言语和动作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根据期望的目标延缓行动;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采取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克莱尔?考普认为自控能力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将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学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验证了这个结论:
(1)美国有一项针对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的幼儿的纵向研究发现,幼儿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与小学低年级时的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具体表现为:早期自控力好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或保持友谊;在学习生活上更能保持很强的自愿控制,也更喜欢上学;老师对他们的坚持性和抵制分心能力的打分也较高。
(2)心理学家米歇尔等人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4~5岁时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到青春期时父母对其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有较好的评价,进入大学前的学业倾向测查中SAT(学术水平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得分也较高。
(3)朗根费尔德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与语文、数学和其他学校行为有强相关性,即便是控制了被试的社会经济地位,这种相关仍然非常显著。
这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的一项重要能力。缺乏自控力,不仅会导致儿童早期的许多问题行为,比如攻击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而且也是诱发一些诸如吸毒、酗酒、暴力、青少年怀孕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对于后者,我们可以把这些“熊孩子”归到“高风险孩子”的行列。
而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发展起自律和自控,能主动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主观的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3岁前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关键期。
【“熊孩子”究竟“熊”在哪?】相关文章:
未来更需要熊孩子 中国版熊孩子培养攻略09-05
孩子的病,究竟“生”在哪里?10-12
熊孩子也“机闹”,原来是被熊家长坑了08-29
处理熊孩子的小诀窍10-02
如何正确的教育熊孩子10-17
北极熊生活在哪里06-28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变成熊孩子10-14
面对熊亲戚如何保护孩子10-16
被家长宠坏的熊孩子怎么教育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