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离不开惩罚。但是,对孩子的惩罚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不用理智、温柔的良言善语,用皮带抽和打耳光,如同对雕塑对象不用雕刻家的精巧雕刀,而动用了生锈的斧头。”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点”和“错误”都会伴随着他的脚步。成人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惩罚与奖励,不但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果孩子明白父母的惩罚是因为爱,便能够理解或认同这样的方式,并会越来越懂事的。
一体罚能解决什么问题
英国卫生部曾经公布过一份咨询文件,内容是“建议修订法例,禁止父母以任何辅助物来击打孩子,以及用其他可以伤害孩子头眼和耳的惩罚方式。”
英国《独立报》针对卫生部的文件进行报道,称:“英国政府正考虑立法禁止以藤条、拖鞋和皮带等物件体罚孩子,违例的父母一经定罪,或须坐牢。”文件公布之后,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针对部分家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85%的英国父母希望保留体罚子女的权力。
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在体罚孩子的做法上却存在相似之处。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儿童是其父母的财富,也就是私有产品,对孩子进行打骂或其他处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些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不听话、贪玩、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说错话、做错事等各种原因,对孩子采取体罚、打骂的方法。从古至今,更流传着“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错误说法。
《教育法》出台之前,教师体罚学生也深受大众认可,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体罚之后,父母和老师都能找到理由说服孩子:打你是因为爱。《教育法》颁布之后,“为人师者”体罚学生的历史宣告结束。但是,“为人父母者”可以体罚自己的孩子,似乎仍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师体罚学生,会受到一系列的惩罚,父母呢?
某报曾刊登过一例成人体罚儿童致死的消息: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贪玩没完成作业就用棍棒体罚,因为时间太久,孩子被打死了。还有一则真实的案例,说的是一个孩子因为想和父亲一起外出,孩子的父亲要去办公事不能带他,在其不听劝告的情况下,其父一怒之下踹了他一脚,结果这个弱小的孩子便惨死在了父亲的脚下。
近些年来,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每一次都会引起人们的震惊。有所不同的是,早些时候,人们对孩子以这样的方式过早离世感到扼腕。现在,人们的第一感觉是――打死自己的孩子也属于刑事犯罪。体罚致死的现象尚属少数,它是体罚孩子所造成的最恶劣后果。对于那些活蹦乱跳的儿童来说,体罚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却比死亡还要严重。
体罚教育是一种“无能的教育”。它是父母对子女的粗暴态度,也是造成两代人内心产生隔膜、水火不容的根源之一。体罚是儿童形成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诱发剂。儿童需要安慰、需要同情、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缺乏了这些因素,便只能自己默默的沉浸在孤寂里,形成孤僻的性格,同时也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儿童经常处于体罚的压力中,内心会产生恼怒和愤恨,形成固执和对抗的心理品质。无论父母说什么,怎么说,甚至还没有开口,孩子就已经做好顽固反抗的准备了。
拷打、责骂和体罚永远不能作为一种影响儿童心灵的好方法,它唯一能够留给儿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冷酷和粗暴。这么做的结果是养成儿童固执的脾气和不可挽救的怯懦和虚伪。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他们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体罚孩子容易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父母或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要么越打越“皮”,要么就是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状态。
父母面对孩子的过错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充分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之间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和原因,给孩子申辩和阐明自己观念的机会。如此,孩子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会顺从和接受父母的批评和帮助,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另外,一些经常受到体罚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不良习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慢慢地学会了撒谎。父母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往往很难控制情绪,忍不住又是一顿打骂。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孩子的任何问题都与他所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有关。所以,每一位父母在面对一个“问题孩子”的时候,都应该认真地自我检讨。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除了是父母之外,还是老师,甚至是“兄长”、“姐妹”、“朋友”,多重关系不仅让孩子感觉受到了尊重,还能够体会到心与心的和谐交融。
发现孩子喜欢说谎之后,应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并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说真话办实事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成人说话、做事要一言九鼎,切忌乱给孩子许愿,放空话。勿以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要让孩子从和谐的氛围中认识错误,敞开心扉,诚恳地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养成诚信的品行。
或许,成人从未深入地探寻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孩子所犯的过错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心之过呢?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喜欢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大吵大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或者把最好的衣服一层层地套在身上,他们的“表现欲”在这个时候特别强烈,完全摆脱了成人的掌控,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父母开始采取打骂的方式。孩子安静下来,跑到一边哭泣,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都是无心之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本能。这时,成人不应随便发火,而应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和客人有事要讲,请他到旁边去玩。如孩子仍管不住自己,可规定时间让其罚坐或罚站。在规定时间后,与孩子心平气和讲道理。
所以,如果父母未能对孩子的过错进行说明和引导,孩子只能看到父母的“表”(责骂或体罚),却看不到父母的“里”(爱或期望)。久而久之,孩子会将父母视为仇人,一旦无法承受压力的时候,就会把不满发泄到父母身上,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一位母亲对心理咨询师哭诉,孩子竟然对她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原来,这位母亲在儿子做错事情之后,习惯地打了他一巴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她十分惊恐――孩子顺手抓起一个茶杯扔了过来,差点砸到她的头部。然后,这个孩子还恶狠狠地对他的母亲说:“走着瞧,等我长大了再跟你算账”。
每一个孩子都很爱他们的父母,无论他们哭闹还是撒娇,全部的希望都是得到父母的爱护。父母打孩子的初衷是教育好孩子,希望棍子、鞭子、绳子能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不过,孩子是不会被打好的,体罚的次数越多,孩子越是不能正常成长。甚至有一天,他们会将积压的怒火全部发泄到父母身上,那个时候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余地。在成人的面前,孩子虽然是一个弱小的个体,但他们首先是一个人,成人应该遵循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提出要求在前,帮助孩子在后,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此外,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孩子与孩子之间势必存在差异,成人尽量不要按照某个所谓的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即使对比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成人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稍有进步马上表扬,让他们进步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要总是拿他们和别的孩子比较,更不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在他们身上撒气,这种做法太野蛮了。
教育孩子的时候,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和体罚完全不同。如果孩子做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时,父母可以采取“事不过三”原则。第一次是温和的告知,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第二次是严厉的批评,除了再一次警告孩子之外,还应该好言相劝、耐心教导;第三次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了。惩罚一定说到做到,不给孩子任何的侥幸心理。
孩子还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对于是非曲直有时缺乏正确的评判,有时难免会犯错误。即便是成人,有时也是难免的,所以对孩子第一次的错误,无论多么严重,也要好言相劝,耐心教导。如果同样的错误还犯第二次,那就不是无意而为了,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即使是很小的错误也不能轻视。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知道,同一个错误不能犯两次,并尽力朝这个方向努力。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在第二次的时候就向父母承认错误:我这次记住了,决不会再犯了。
惩罚的时候尽量避免采取体罚的手段,父母可以没收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或者明令禁止孩子接触电脑,又或者可以用做家务来惩罚孩子,这些都是比较合理的惩罚方法。
【家长体罚孩子是否能解决什么问题?】相关文章:
让孩子懂得解决什么问题10-07
家长想要体罚孩子应该讲究原则!09-12
体罚孩子的方法10-08
不要用体罚来教育孩子09-23
孩子爱哭闹 家长如何解决?10-02
解决孩子的10-11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09-23
体罚只会使孩子行为更加不规矩09-03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只用一招解决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