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xx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63.9%的受访者认为孩子自理能力变差的原因是父母等家人的溺爱,56.2%的受访者建议让孩子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调查显示,洗衣服、上学接送和整理房间是家长最常代劳的事情。
是的,当我们去谈论什么“父爱缺失”、“母爱余额不足”的情况的时候,在中国的很多家庭,往往还都是经济条件很不错的家庭中,“过度照顾”却成了孩子成长上最大的阻碍。
“过度照顾”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溺爱,孩子只要哭了、累了、委屈了、不开心了,全世界都要为他停下脚步,哄他开心,如果只是几个月几岁的孩子还可以理解,但是很多小学生的爸妈依然是把孩子当成易碎的杯子捧在手上,如果在家溺爱也就算了,往往他们还喜欢在公共场所溺爱。
跟小伙伴起了小摩擦,不管自己孩子怎么样,必须让小伙伴道歉;
在补课班不开心了,不管自己孩子如何,不是别的孩子的错,就是别的家长的错,要不就是老师的错;
我热了就必须开空调,我冷了就必须开暖风,公共场所我是焦点;
一切以自己孩子的感受为重点,所有作出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
这样的“过度照顾”最可怕的不是培养了“公主病”和“王子病”,最可怕的是这会让孩子在童年就觉得世界是以他的需求和意识为转移的,细思恐极,都不用等他长大了,20xx年开始的综合素质评价,一定让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觉悟。
可想而知其他同学会给他打什么等级?那一定是有E绝对不打D。
“只要学习好,干啥都可以”
这种“过度”的表现是太把学习当回事儿了!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拿成绩,而是培养人。
那什么是培养人呢?
“给”他界限感、“给”他兴趣、“给”他好的态度、更“给”他自我学习的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有了这些,往往那些学历、工作、金钱、梦想,都随之而来了。
可是很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公立校老师曾跟小石头吐过槽,有的孩子上课毫不懂规矩,总是打扰别人,频频在集体中出现错误,影响班级和其他孩子,有时候甚至特别过分,老师沟通家长,家长连声抱歉,但最后总不忘记说一句:
“老师,孩子这个年龄都顽皮,你肯定比我懂,但我的孩子成绩还是很不错的,自己知道学习,这些小错您多担待。”
你看,这类家长的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就是“我孩子学习好,他的错误可以被原谅”。
升学压力让家长忘记了教育的根本
一项调查显示,进入初中,随着学业任务加重以及中考、高考的临近,子女的学业一跃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调查发现:
“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前三项依次为:“孩子的学习”(55.01%),“升学压力”(33.01%),“自身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32.74%)。
比较发现,小学阶段排位第六的“升学压力”的困扰跃升至第二位,提升了四位。此时的家庭教育难免会以学业问题为核心展开,同时,又因为自身的局限,家长应对子女学业问题面临三重困境。
没错,中高考的压力很大,很多家庭教育的重大矛盾都出现在这个时候。
一方面,从家长的角度,太过于在意升学,在升学上表现出“过度的教育”,导致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更掩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秀,很多家庭在升学压力期间对孩子的评价就是“你看看你的成绩,那么差,以后你就废了,这么下去你会一事无成”。
从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来看,19.97%的家长选择“不满意”,49.62%的家长选择“一般”,仅30.41%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表示满意。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与其学业成绩密切相关,成绩越好家长满意度越高,而较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家长都是结果导向,这就导致了问题。
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角度,他们感受特别强烈,调查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最不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总拿我和别人比”的比例高达62.71%,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极强,相较于家长对学习上的插手和干涉行为,他们更在意家长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
而问及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最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鼓励和肯定我”的比例最高,占63.21%,其次是“让我自己管自己”,占18.29%,这也表明对初中生来说,尊重和肯定的意义胜于给予其自主权。
而问及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您做得最多的是什么?”30.44%的家长会“督促他学习”,选择比例最高,这显然与孩子在学业上的需求相悖。
所以,越是对于学业还在上升期或者冲刺期的孩子,父母越是应该“放手”,“过度的教育”往往都是父母一厢情愿,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这些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你替孩子学习有用嘛?
这种事情,你去补课班一看,立刻就懂了。
低年级的补课班,家长基本都陪听,有的家长努力记笔记,有的家长努力玩手机。玩手机的就算了,记笔记的那些是真的帮到了孩子吗?
有的家长回家会让孩子给自己讲一遍,发现孩子上课的问题会帮助辅导孩子,但他们的根本目的不是辅导,而是让孩子逐渐适应课堂,而后在三四年级开始完全让孩子自主学习,他们从来不会把自己记的笔记甩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学,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会无条件地帮助他学习;
另一类记笔记的家长就是完全的“过度教育”了,你不会我就讲,你自己不记我看着着急,那我帮你记,五六年级还要继续陪听,错题本笔记本孩子基本都不碰,全是家长帮忙记,平时练习连自己给自己批改都不乐意,家长全程代劳,上了初中,陪听都落不下,公立校孩子不记笔记,家长四处借别的孩子的笔记给孩子抄。
这样的努力,这样的过度教育,这样替孩子学习,能有效果吗?
不论你多着急,永远都要明白唯有塑造孩子,改变孩子,才有教育的意义。
你替他做的事情,不会塑造他,更不会改变他,你过度教育的后果反而是他成长的阻力。
【过度教育孩子比放任不管还要恐怖!】相关文章:
过度教育孩子的危害08-30
过度教育危害孩子健康09-13
孩子过度疲劳的表现09-30
过度启蒙教育或是伤害孩子的“隐形杀手”08-24
过度呵护影响孩子智力09-21
如何让孩子不过度恋母09-29
过度保护对孩子成长不好10-09
外婆带孩子正流行隔代教育别过度依赖09-12
孩子过度自恋怎么办09-17
孩子的涂鸦不仅要看还要听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