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会吓唬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把你丢给乞丐”。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后,一般都乖乖听话。父母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反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父母对宝宝说“反话”,有的是觉得这样很幽默,有的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表达父母的强烈情绪。可是专家们认为,父母说“反话”往往忽略了宝宝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让宝宝很困惑甚至受到伤害。
小宝宝很难理解“反话”,所以父母说反话要慎重。
2岁半的琪琪说话很早,可是他的动作还不协调,总是爱摔跤。一次,爸爸在他摔倒、撞到东西的时候说:“你这个小笨笨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成人都能听出其中蕴含的爱意。可当琪琪又一次撞到门框时,他边哭边说,“琪琪是个大笨蛋,”爸爸被琪琪的反应吓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安慰宝宝。3岁的妞妞在吃早餐,不小心把牛奶弄撒了,妈妈过来收拾烂摊子,很生气地说“看你干的好事”。第二天早餐时,妞妞又把牛奶倒在桌子上,然后兴奋地叫妈妈:“妈妈,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2至4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词汇突飞猛进,但是对于语意甚至寓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父母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发展,另一方面,父母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父母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建议父母尽量不用“反话”表达意见,可以用一些积极的正面引导甚至辅以肢体语言让孩子明了父母要表达的意思;更不要用“反话”来刺激孩子、伤害孩子,而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接受,慢慢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父母在了解了反话的危害后,可要慎重使用,平时尽量正常话正常说。父母反话说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孩子不信任父母。当然,父母适当地正话反说,也是用心教育方式的一种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