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跟“网瘾孩子”聊聊上网,网瘾少年的说法大家肯定不陌生,容易沉溺于游戏中的孩子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一时期,他们的学习压力大,还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染上网瘾的可能性尤其大,接下来我们看下家长跟“网瘾孩子”聊聊上网。
家长跟“网瘾孩子”聊聊上网1
一项调查表明,当子女超越父母规定的上网时限时,部分家长会采用“立即切断电源”、“有一段时间不允许子女再上网”、“责骂”等处理手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采用打骂的处理手法,最容易令亲子关系受损,毕竟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反抗期”,自我意识增强,自觉已经是大人,渴望来自大人的理解、尊重,希望与大人平等沟通,而此时父母的打骂很容易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临床心理咨询经常可以见到由于父母对上网时间过长的孩子打骂训斥,导致孩子厌学、离家出走的个案,家长禁止或限制孩子上网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客观效果却可能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得更远。
为什么很多孩子迷恋网络?
作为家长,你真的了解自己孩子上网的原因吗?除了一般性的获取知识、信息以外,很多迷恋网络的青少年其实是在网络中满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体验到被家长、老师过分控制、否定、责罚的孩子会在网络游戏中享受指挥千军万马的控制感、强大感、自我价值感,而在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缺乏沟通、在学校也朋友不多的孤独的孩子,会在网络聊天中去满足交往的需要。
孩子的心理需求如同洪水,仅仅“筑堤”是不解决真正问题的,还是要靠“疏浚”来引导,而引导需要从沟通开始。
有的家长把网络成瘾的孩子强行送去看心理医生,会惊奇地发现心理医生竟然和孩子侃起了网络游戏,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面对缺乏改变动机、对心理医生怀疑和敌对的孩子,心理医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也在聊网络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孩子内心深层的冲突和心理需求,从而为下一步更好地帮助孩子打好基础。
作为家长,常常和孩子聊聊网络,既有助于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的“大朋友”,也有助于以此为契机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地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能和孩子聊网络,家长自身掌握电脑知识就很重要了,家长是否掌握足够的电脑知识对于亲子关系非常重要。看来家长朋友们为了帮助孩子,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家长跟“网瘾孩子”聊聊上网2
★带来身心疾患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使学习成绩下降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引发社会难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调查报告提出了减少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建议,包括: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我国自己的电子游戏业;开展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救助行动。此外,还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增加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投入,扩大未成年人的课余活动空间等。(《中国教育报》)
日本一家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个节目:一位名叫柴田的25岁男青年,从小爱玩电子游戏,从15岁开始每天闭门“练功”长达十几个小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工作时,他说与人打交道麻烦。他回答问题很费劲,很长时间不见张口,只是一个劲地摇头,说出来的话又常常词不达意。
这种因沉溺于电子游戏而影响智商、情商发育的现象,被专家们称为“游戏脑”。据悉,目前在日本有“游戏脑”的青少年已为数不少。有关人士呼吁,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游戏脑”。
在一次研讨会上,日本大学教授森昭雄让一名13岁的女生和一名14岁的男生用手机发电子邮件,同时测量他们的大脑贝塔波。女生发邮件时,贝塔波曲线的数值直线下降,中止发邮件后,贝塔波曲线数值又自动回升。而那名男生发邮件时贝塔波曲线的数值却没有变化。
森昭雄教授解释说,贝塔波显示大脑前头叶前部的活动情况,前头叶前部对人的创造性、理性和道德起支配作用。贝塔波数值低下,说明智商情商均有问题。上述那名女生经常用手机发邮件、玩游戏,已经出现了“游戏脑”的初期症状。
“游戏脑”青少年的特征是没有表情,非常健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玩7小时游戏的人,几乎100%有过记性不好而爽约的`经历;其次,他们感情控制能力差,玩游戏时突然发怒破坏游戏机者有之,随手往墙壁上砸东西者有之,而且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反应;再次是大脑发育迟缓,说出来的话全是游戏语言,有的学生到小学四年级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
森雄昭教授对365名青少年的检测结果表明,20%的人玩游戏时大脑基本不出现贝塔波;40%的人玩游戏时只有微弱的贝塔波;平时脑波正常,玩游戏时下降,出现“游戏脑”初期症状的占30%;大脑完全正常的只有10%。
专家指出,青少年偶尔玩一下电子游戏可以益智愉情,但若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将贻害无穷。日本青少年“游戏脑”的问题,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密切配合,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孩子远离“游戏脑”。
【家长跟“网瘾孩子”聊聊上网】相关文章:
家长怎样让孩子戒除网瘾09-03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08-24
家长好“偷菜”孩子被“网瘾”09-14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戒除网瘾08-29
网瘾对孩子的危害09-23
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09-01
孩子如何戒掉网瘾08-30
孩子有网瘾家长该怎么办08-01
对于网瘾孩子家长能做什么09-23
家长怎么样帮助孩子戒除网瘾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