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人”,就是成为独立的人――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先有夫妻之间的幸福婚姻,然后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长――夫妻离婚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深度的伤害,而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在孩子面前相互诋毁对方的形象,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雪上加霜的灾难。
如果期望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父母自己必须先过独立的生活。有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曾国藩家训》里反复出现两个训诫,一是必须劳动,二是必须独立。为了使儿女独立做事,自然生长,父母自己需要过独立的生活,不必过于牵挂:“吾现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而反以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家妇直深晓此意。”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台湾的张晓风女士写过一篇关于孩子的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位母亲尽管不忍心也不放心让孩子离开自己,但她还是下了决心,让孩子独立地面对生活:
孩子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
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归还期限的。
他欣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给他们一个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横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挚爱的孩子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迁移户口,我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的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位母亲是对的。我们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送他上学,在孩子放学的时候把他接回来。但是,总有一天,父母必须让孩子独立行走、独立行事。陪伴是父母的责任,但陪伴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逐步过独立的生活,让孩子逐步“成人”。所谓“成人”,就是成为独立的人。成为独立的人,简称“成人”。成人是一个过程,它与18岁生日晚会无关,也与成人仪式上的誓言无关。“成人”的关键只在于是否已经成为独立的人。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仅仅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教育的专业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会让孩子感到厌恶。总有家长整天陪伴孩子并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孩子并不领情。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心甚至可能让孩子反感,因为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家长以为“我都是为你好”,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强迫孩子无休止地学习知识或某项技能(比如钢琴)。
1987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使全国为之震动的报道,标题是《青海一小学生竟死于母亲的棍下》。年仅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课成绩低于90分并隐瞒了家长,竟被亲生母亲活活打死。
孩子偶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做错了题、练习本不整洁、考试成绩低下、出去玩一玩等,都会成为她毒打孩子的原因。1987年10月期中考试,由于题多量大,孩子成绩没有达到夏母规定的标准,夏母把他的腿都打肿了。上不了学,夏母就用自行车接送。夏斐的腿疼得迈不过教室的门槛,只能让同学们搀扶着才能进去;手肿得不能看书,只能用舌头一页页舔着翻。
夏母对孩子的最后一次毒打是1987年12月21日。当时期末考试夏斐语文成绩是79分,算术是82分,都未达到夏母规定的标准。这次考试引进长沙的试卷,全班38人中,只有13人两门课都及格。夏斐的成绩在班里还是名列前茅的,但孩子还是从以往的教训中预感到一场“暴风雨”的到来,于是第一次下决心向母亲撒谎,说语文考了97.5分,算术98分。母亲揭穿了谎言,接着是三个半小时的巴掌、拳头、竹棍、木板、木锉的毒打。
开始,小夏斐跪在地上,抱住母亲的腿使劲求饶。母亲不听,打得孩子满地乱跑。被剥光了衣服的孩子不时蹲缩在地上双手抱头、抱胸、抱腿……他无法躲避如雨的棍棒。
终于,孩子不再求饶,因为他知道求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怒目相向,抓住并折断了母亲打来的竹棍。夏母说:“我把你这小畜生身上的皮都戳烂!”孩子说:“你不能再把我当畜生对待了!”这是一向温顺的孩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抗。夏母气急败坏:“你还敢顶嘴!”于是轮起木锉,朝孩子的头上打去……
夏斐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致指责夏斐的母亲。后来夏斐的母亲自杀身亡。
舆论可以指责夏斐的母亲的残忍,但很少有人考虑:夏斐的母亲对儿子的残忍,恰恰是因为她太“爱”她的孩子。
这就是“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结果。为了夏斐上学,夏母不惜辞去每月180多元收入的临时工,从一个煤矿搬到镇上居住。为了孩子学习,她这个初中毕业的母亲当起了孩子的老师,小夏斐是在家中由母亲教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后跳级去读二年级的。就是上学后,夏斐所学的课程也都是由母亲先在家里预习、讲解一遍才去听讲的,对孩子的辅导她从不厌烦也从不马虎。
至于吃穿方面,她更是没怠慢过孩子:小夏斐不爱吃面食,她就一日三餐给他做米饭;小夏斐爱吃水果,虽然很贵,她也总是三斤两斤地买来给孩子一人吃,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她从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活,只希望他学习。
“新父母”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告诉自己,也告诉所有人:一切为了自身的幸福。正常的因果关系是:先有夫妻之间的幸福婚姻,然后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长。不要颠倒了家庭教育中的因果关系,颠倒的后果是:夫妻之间忽视或取消了正常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恩爱与美好,孩子的成长便陷入灾难。
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生活,这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永恒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帮助或教育孩子,父母自身必须先拥有幸福的生活。自身不幸的人,不仅无法帮助他人,而且可能给他人带来不幸。有生理疾病或精神怪癖的人,甚至可能传染、折磨他人。成功的家庭教育始于幸福的婚姻。先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后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如果夫妻之间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忘记了自己,这样的后果是:父母的破釜沉舟式的期望将使孩子承受沉重的压力,父母会以爱孩子为借口、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
如果夫妻之间无法维持感情而离婚,那么,单身母亲也不能因为对前任丈夫的怨恨而禁止孩子接触自己的父亲。同样,单身父亲也不能因为对前任妻子的怨恨而禁止孩子和母亲交往。夫妻离婚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深度的伤害,而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在孩子面前相互诋毁对方的形象,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雪上加霜的灾难。也就是说,夫妻即便离婚,最好也让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保持长期而稳定的交往,以便让孩子从自己最亲近的人那里获得足够的爱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