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很多家有“小宝”的家长们都会比较痛苦。因为小宝贝们到了入园的年龄,要离开家长的呵护,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亲人走向老师,从“众星捧月”的家庭生活过渡到面临竞争和协作的“集体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们在情感和生活上会感觉到不适应,这其实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次挑战。有的宝宝可以顺利过关,而更多的宝宝会出现“分离焦虑”倾向。
阳阳是一个3岁10个月大的小男孩,长得很可爱,就是有点儿羞涩。
从阳阳的身上,我看到了目前大多数“6+1”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孩子的缩影。从小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六位家长共同呵护着的阳阳从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就像小猴子一样紧紧地攀在妈妈身上,双手搂着妈妈的脖子,埋在妈妈怀里的小脑袋不时地探出来看看我们这些身穿校服的老师。
阳阳的妈妈很不好意思,因为接下来我们要为阳阳进行大约半小时的《儿童发展评价问卷》的测试。这个测评是在陌生环境下,由陌生的老师与孩子一对一地进行的关于智力结构与能力方面的专项测试。测试时间是提前预约的。
阳阳不愿和妈妈分开,也不配合老师做题,让妈妈很着急。
“阳阳,听话,跟老师去做一个测评,妈妈在外面等你!”阳阳妈妈说。
“不嘛,我要回家!”阳阳警惕地看着我,情绪立即焦躁起来。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你真的要回家吗?咱们游戏室有很多小朋友正在玩工具组和托马斯小火车,你不想去看看吗?”
小家伙扭过脸看了眼,然后再次把头埋在妈妈的怀里。
我笑了,悄悄示意阳阳妈妈抱着阳阳来到游戏活动室,这里已经有七八位小朋友正在专业思维训练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每个孩子都在独立操作手上的游戏材料,身边都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孩子的世界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阳阳果然很快就被吸引了,从妈妈怀里溜了出来,牵着妈妈的手去拿玩具。
非常遗憾的是,自始至终,阳阳必须在妈妈的陪伴下才能安静地玩一会儿,如果妈妈要起身离开,或者目光暂时没有关注到他,他就立即哼唧起来表示抗议。
看到阳阳表现出来的“分离焦虑”倾向,我决定和家长商量调整一下节奏,先不强迫孩子做思维能力的测评,而是先让他适应环境,在妈妈的陪伴下在游戏室里自由活动。
对于一个平时对家长有很强依赖心理的宝宝来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以及带有挑战性的题目都会给他带来无形的压力,所以选择“躲避”也是阳阳比较正常的反应。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给他充分自由的空间,让他自己调适,逐渐适应新的氛围。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亲人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表现在入园的时候,其实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早在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当最亲近的人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他们就会立刻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随即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不吃、不喝、不玩,不听老师的指令,不参与群体活动。不仅如此,长时间焦虑还会引起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生理反应,甚至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更会降低孩子的智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培养其能力十分关键。
很快,给阳阳预约的测评时间过去了。恰逢这天是母亲节,校区安排的亲子活动也准时开始了。宝爸、宝妈们带着各自的宝宝开始和老师们一起做游戏了。宝宝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材料装扮自己的妈妈,一家人齐上阵比赛智力、体力与协作配合意识,每个家庭都玩得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我暗示主持人多给阳阳一些机会。渐渐地,阳阳开始活跃起来,他的手举得老高,也能走到场地中央清晰地讲出自己的想法,看到很多小朋友和家长给他鼓掌,他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
一个小时的亲子活动结束了,当所有小朋友和家长离开以后,我让阳阳妈妈以上洗手间的名义回避了。教室里只有阳阳一个人拿着小木锤在敲打积木,他一边敲一边说着:“我要给妈妈造别墅。”
“阳阳真棒!”我走过去跟他一样坐在地上,拿着测评材料说,“跟姐姐做个游戏吧!”
他头也不抬依旧忙着手里的活儿,并没有明显的拒绝的意思,但很显然也没有产生多少兴趣。
我开始以情景引入的方式将测评题目说给他听,同时在每道题目之前都加上一些鼓励的话:“阳阳真棒,请阳阳来帮姐姐想一想,这个游戏怎么做,好不好?”
在这样的鼓励下,他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我手中的测试题本上来。
出乎我的预期,他一口气做了二十二道题。
通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龄段能做到十八题就已经达标了,而我给他加试的题目他也有很不错的回答。
当我走出活动室时,阳阳的爸爸妈妈立即围了上来,仔细询问孩子测试的情况。
“阳阳的基本思维能力水平有高于同龄孩子的表现,思维结构趋于合理,形象思维能力明显好于抽象思维能力。特点是一切从兴趣出发,对于他喜欢的、比较形象的题目,他会做得比较好;然而转换角度以后变得抽象一些的题目,他就开始排斥,并且不愿意回答。经过我的启发和进一步引导以后,能表现出探究和摸索的愿望,这一点十分可贵。”
我说到这里,阳阳妈妈和阳阳爸爸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可是……”我不得不又转折了,因为客观地向家长呈现孩子的真实情况是我的责任。
“孩子的非智力性因素,比如个性、社会性、自主意识、情绪情感等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分离焦虑’症状比较明显,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他会很不安,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才能进入状态。而且在游戏中,他不愿意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互动,总是离大家远远的,显得有些不合群。这样的孩子,需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鼓励。比如我在给他做测试的时候,我要和他一起趴在地上,与他的目光保持相同的高度来获得他的信任;我要增加儿童式的提示语言和情境引导,这样他才能把题目做完。反之,如果我严格采用标准语来要求,我相信他连五道题目都做不出来。”
阳阳爸爸和阳阳妈妈的脸色立时阴沉了下来。
“孩子的非智力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试想一下,在幼儿园、小学乃至初高中,在我国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现状下,学校里每一个班级至少都有三四十名学生一起上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可能只对一个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VIP辅导和教育呢?”
阳阳的爸爸妈妈频频点头。
“如果感觉到被忽视了,他就不愿意自主地去探究和学习了,那么孩子原本很好的思维基础也就得不到发展和提升了。”
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内心深处都很矛盾,因为他们大都很聪明,思维也比较活跃,只是因为个性的问题在常人眼中“不好带”、“不好教”。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调整,孩子以后的成长往往会与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是非常可惜的。
正如阳阳,按他的思维水平可以接受五级的训练课程,但是我还是建议家长让他先从四级的课程学起。即使难度梯次降低了一个级别,但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因此可以轻松地适应。我同时建议家长在每节课开始前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让他充分暖场、热身,和主课的老师尽快熟悉并建立信任。此外我还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多通过一些“竞赛”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渐渐地让他从妈妈的小尾巴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信的男子汉。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多,在“6+1”的成长环境中,由老人或保姆带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不仅仅是小女孩,就是小男孩性格都比较内向,喜欢黏妈妈,是妈妈甩不掉的小尾巴,离开妈妈就会眼泪汪汪一副小可怜的模样,让人心疼。
想让孩子独立,妈妈自己首先要坚强起来。阳阳缺乏独立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家人过度的保护与宠爱。与其说孩子有“分离焦虑”,不如说是家长“不忍与孩子分离”。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愿望,在他说出口之前,爸爸妈妈已经帮他完成了。比如,阳阳的饼干掉在地上,我看到他已经有弯腰去捡的意识,可是妈妈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捡了起来,掉在地上的饼干渣一点儿一点儿散落在各处,妈妈小心翼翼无一遗漏地捡起来放在垃圾筒里。其实
这些如果让阳阳自己来做,不仅可以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但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的能力、胆量、独立意识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其实,生活中的培养机会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也更实效。做坚强的父母,多给孩子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相关文章:
熊孩子哭闹撒泼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09-05
考试焦虑如何应对08-22
考前焦虑如何应对09-07
如何应对考前焦虑09-07
假期结束 如何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09-05
家长如何帮孩子缓解焦虑08-15
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怎么办 教你正确应对09-11
如何应对职场焦虑症08-09
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