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

时间:2023-09-13 11:09:55 育儿 我要投稿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现在分享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1

  1、言语、思维的发展

  神经心理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向智能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幼儿时期具体形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具体形象性思维具有可塑性和动态性两大特点,可塑性指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这种表象经过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同化而被简化、被压缩、被添油加醋,而形成新的形象。

  动态性。指头脑中的表象不是以各自独立的、静态的形式存在,而是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动态活动,具有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image.png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主要表现为:

  ①由近及远。认知内容所及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到家庭、幼儿园以及儿童世界。

  ②由表及里。认知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事物之间表面特征和非本质关系,并逐渐开始涉及事物的内在本质特性。

  ③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知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④ 由浅入人深。如幼儿掌握概念,是经由直觉的感知特征到直观的具体形象特征,再发展到抽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表层现象到内在深层意义的递进发展过程。

  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

  由于思维具有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幼儿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表现。

  2、逻辑能力的发展特点

  随年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认识,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思维从具体形象性中萌发出逻辑性。幼儿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

  2—~3岁幼儿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表明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4—5岁以后的儿童所提问题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制约。幼儿的概括水平是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后期开始进行一定的内在本质属性的概括。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表示的。幼儿掌握概念的发展集中表现着他们的概括能力的发展。

  实物概念的发展。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幼儿初期的实物概念主要表现为指出或列举熟悉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如苹果是水果);幼儿中期能说出实物突出的或功能上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的概括;幼儿末期能够概括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内部特征,对熟悉的事物开始能进行本质特征的概括。

  类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掌握以儿童的分类能力为基础。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分类,幼儿可以逐渐掌握概念系统。幼儿的分类能力可以分为如下四级水平:

  ①、一级水平是不能分类,即不能把握事物的某种特点进行归类。

  ②、二级水平是能够依据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分类,即可以概括出物体的表面的`、具体的特征进行归类。

  ③、三级水平是依据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分类,即能够从生活情境出发,按物体功能分类。他们考虑的事物特征已脱离单一性,能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及其间的关联来界定类别。

  ④、四级水平是概念分类,即儿童开始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该水平的分类能力,在幼儿期仅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推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尚不属于逻辑推理,仅属于前概念的推理。这是从表象性象征向逻辑概念过渡的推理形式。如,妈妈告诉孩子喝凉水肚子痛,于是孩子便往鱼缸里倒开水,并且说:“小鱼喝凉水会肚子痛的。”

  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在幼儿日常经验范围内,有时对熟悉的事物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如,邻居家的奶奶生病,孩子的奶奶前去探望。孩子通过联想进行归纳推理,说:“爸爸没生病,妈妈没生病,爷爷没生病,奶奶没生病,我没生病,我们都没生病。”这就是幼儿对熟悉事物的归纳推理。

  4、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主要区别在于想象的意向性和目的性不同。幼儿富有想象,其想象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性。

  幼儿初期的无意想象主要是在感知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游戏中各种表象的组合经常油然而生。随着言语的发展,在词语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的有意想象迅速发展,且越来越丰富。

  根据想象的自主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指依据原有经验,或依照成人言语描述而再现或形成的想象。创造想象:独立自主地将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新整合成新颖、独特形象的思维过程。多数幼儿的想象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5、幼儿阶段的心理需求

  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和肯定。3-6岁的孩子开始对世界、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个阶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父母要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具体包括:

  (1)情绪的处理。这点很重要,孩童时期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以后的人格培养起到一个优秀的铺垫作用。

  (2)生活上的难题的处理。这时候需要大人的引导、教育、以及示范。告诉孩子怎么做,为什么,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或缺。爸爸的行为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子关系差,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于父亲。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2

  第一阶段:0至1 岁信任与不信任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1、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遗弃的表现;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照顾;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image.png  

  第二阶段:2至3 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孩子在这成长阶段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会产生害羞及惭愧的感觉。

  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5、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至5岁主动性与内疚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2、发展出主动性。

  如果在这阶段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及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在这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作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秘密地做。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6、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7、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8、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9、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至11岁勤勉与自卑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及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1、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3、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4、凡事要求完美;

  5、经常拖延及耽搁;

  6、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至21岁身份与对角色的困惑

  青春期:

  1、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世界;

  2、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

  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

  4、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若这阶段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及身边的成人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1、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2、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3、不能订立人生目标;

  4、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5、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6、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和过程】相关文章:

叛逆是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04-10

哪些因素有碍儿童心理健康?01-15

影响婴儿IQ发展的生活因素04-07

考场失利的心理因素08-19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08-07

成年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03-12

与父母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03-06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08-09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01-30

儿童的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