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打针怎么办?不妨试试这样做

时间:2023-09-06 07:03:09 育儿 我要投稿

  宝宝生病,当妈的比自己生病了更捉急更难受;

孩子怕打针怎么办?不妨试试这样做

  看病打针吃药,每每都哭得“梨花带雨”,更是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周末去医院看病,路过儿科,远远都能听见一波接一波的哭声,走到门口,正好看到一个大概1岁多的小宝贝哭着拒绝打针,趴在妈妈肩膀上哭得是一抽一抽的,手一直指着门口,想让妈妈带他走。妈妈安抚几次都没有用,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越来越大的哭喊声让人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宝宝带来多么大的折磨。

  为什么这么怕?

  ●自我保护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和智能尚未发育成熟,接受治疗时表现出畏惧感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反应之一。

  ●陌生环境刺激:随着宝宝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和形成,突然被带到陌生环境的话,的确会惊恐。

  ●医院氛围感染:周围宝宝都在哭,再坚强迟钝的宝宝也会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危险分子。

  ●对强制束缚反抗:在医院就诊时,父母大多采取的办法是强行摁住宝宝,不让他们动弹,这更加剧了宝宝的反抗和恐惧心理,不哭才怪。

  父母应该怎么做?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大人不要太紧张

  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宝宝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宝宝喜欢观察大人的表情神态,有些家长,宝宝只是感冒发烧,结果大人们表现得一点都不淡定,神色凝重。宝宝看到你的气场变了,也会变得很敏感。

  2.告诉宝宝将会发生什么事

  用宝宝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宝宝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宝宝不懂就不去说。去看病前告诉宝宝:将看到什么人,比如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有戴口罩的护士;将会发生什么事,比如详细告诉宝宝抽血化验的步骤;将会有一些疼痛的感觉,但一下下就不疼了,病也会好了。若能确切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宝宝就不会太焦虑。

  3.不要用撒谎的方法安慰宝宝

  对于宝宝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有家长在明明需要打针时,却说“我们不打针”,结果是把宝宝按住,强行给宝宝打针。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宝宝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不配合,还会奋力挣扎。

  比如,有家长带宝宝打针时,为了消解宝宝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宝宝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不如诚实地告诉宝宝:“是的,扎针的地方会疼,但只疼一会儿,然后就不再疼了,身体也就彻底好了。”宝宝心理有了一个正确的预期,也就容易接受了。

  4.激发宝宝的勇气

  宝宝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比如,到医院的时候,宝宝没哭,鼓励“宝宝棒棒哒!”父母要表现出开心、自豪,给宝宝一个大拇指。

  5.多给宝宝安全感

  很多宝宝在治疗时哭闹,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身体的接触、拥抱、轻声细语来安抚宝宝,让宝宝获得安全满足。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运用正确、适当的拥抱体位来帮助宝宝顺利、快速地接受检查,以减轻宝宝的压力,避免不良情绪。

  以下这些行为极不提倡:

  1.不要妖魔化医生护士。

  一般我们会这样安慰宝宝:“阿姨轻轻打,不痛哦。”但也会遇到这样的:“不要哭,医生阿姨坏,把我们弄哭了,打她!”……这样安慰宝宝,是要他从心底就恨医生?怪不得每次看见医生就开始哭了。

  2.平时不要拿“医生”“医院”来吓唬宝宝。

  父母在阻止宝宝某些不良行为时,尽量不要用“不吃饭,就把你送医院去”“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等等语句来吓唬宝宝。这是错误的诱导,时间久了,自然会导致宝宝对医生、医院的排斥。

  3.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宝宝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温馨提醒】

  一些父母,每次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其实,宝宝害怕打针、害怕医生,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因素是由于家长不恰当教育方式的强化,让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感觉变得难以承受了。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所以,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孩子怕打针怎么办?不妨试试这样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孩子怕打针怎么办?不妨试试这样做】相关文章:

孩子挑食怎么办 不妨可以试试这样做09-05

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 家长不妨试试这样做09-05

孕妇小腿肌肉酸痛 不妨试试这样缓解08-21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 不妨试试这些方法09-04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不妨试试幽默教育法09-05

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家长可以这样做09-04

孩子爱说脏话怎么办 聪明妈妈这样做09-04

拒绝孩子的要求要这样做08-31

小孩子发烧怎么退烧快 不妨试试这五种退烧方法08-2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宝宝生病,当妈的比自己生病了更捉急更难受;

孩子怕打针怎么办?不妨试试这样做

  看病打针吃药,每每都哭得“梨花带雨”,更是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周末去医院看病,路过儿科,远远都能听见一波接一波的哭声,走到门口,正好看到一个大概1岁多的小宝贝哭着拒绝打针,趴在妈妈肩膀上哭得是一抽一抽的,手一直指着门口,想让妈妈带他走。妈妈安抚几次都没有用,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越来越大的哭喊声让人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宝宝带来多么大的折磨。

  为什么这么怕?

  ●自我保护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和智能尚未发育成熟,接受治疗时表现出畏惧感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反应之一。

  ●陌生环境刺激:随着宝宝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和形成,突然被带到陌生环境的话,的确会惊恐。

  ●医院氛围感染:周围宝宝都在哭,再坚强迟钝的宝宝也会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危险分子。

  ●对强制束缚反抗:在医院就诊时,父母大多采取的办法是强行摁住宝宝,不让他们动弹,这更加剧了宝宝的反抗和恐惧心理,不哭才怪。

  父母应该怎么做?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大人不要太紧张

  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宝宝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宝宝喜欢观察大人的表情神态,有些家长,宝宝只是感冒发烧,结果大人们表现得一点都不淡定,神色凝重。宝宝看到你的气场变了,也会变得很敏感。

  2.告诉宝宝将会发生什么事

  用宝宝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宝宝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宝宝不懂就不去说。去看病前告诉宝宝:将看到什么人,比如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有戴口罩的护士;将会发生什么事,比如详细告诉宝宝抽血化验的步骤;将会有一些疼痛的感觉,但一下下就不疼了,病也会好了。若能确切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宝宝就不会太焦虑。

  3.不要用撒谎的方法安慰宝宝

  对于宝宝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有家长在明明需要打针时,却说“我们不打针”,结果是把宝宝按住,强行给宝宝打针。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宝宝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不配合,还会奋力挣扎。

  比如,有家长带宝宝打针时,为了消解宝宝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宝宝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不如诚实地告诉宝宝:“是的,扎针的地方会疼,但只疼一会儿,然后就不再疼了,身体也就彻底好了。”宝宝心理有了一个正确的预期,也就容易接受了。

  4.激发宝宝的勇气

  宝宝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比如,到医院的时候,宝宝没哭,鼓励“宝宝棒棒哒!”父母要表现出开心、自豪,给宝宝一个大拇指。

  5.多给宝宝安全感

  很多宝宝在治疗时哭闹,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身体的接触、拥抱、轻声细语来安抚宝宝,让宝宝获得安全满足。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运用正确、适当的拥抱体位来帮助宝宝顺利、快速地接受检查,以减轻宝宝的压力,避免不良情绪。

  以下这些行为极不提倡:

  1.不要妖魔化医生护士。

  一般我们会这样安慰宝宝:“阿姨轻轻打,不痛哦。”但也会遇到这样的:“不要哭,医生阿姨坏,把我们弄哭了,打她!”……这样安慰宝宝,是要他从心底就恨医生?怪不得每次看见医生就开始哭了。

  2.平时不要拿“医生”“医院”来吓唬宝宝。

  父母在阻止宝宝某些不良行为时,尽量不要用“不吃饭,就把你送医院去”“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等等语句来吓唬宝宝。这是错误的诱导,时间久了,自然会导致宝宝对医生、医院的排斥。

  3.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宝宝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温馨提醒】

  一些父母,每次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其实,宝宝害怕打针、害怕医生,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因素是由于家长不恰当教育方式的强化,让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感觉变得难以承受了。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所以,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