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你体验到的压力和现状、理智地制定自闭儿的康复训练计划、适宜的期望值等。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调适1
1、承认你体验到的压力和现状。首先要抛弃错误的内疚心态,我们知道自闭症的产生绝大部分不存在家长的过错,不必要自责,也不需要对环境过于敏感。相反,家长完全可以坦然的承认现实,并积极地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和措施。
2、理智地制定自闭儿的康复训练计划。掌握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知识是必要的.,密切关注自闭症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家庭条件和儿童的现状,与一家正规的训练(研究)机构保持真诚的合作,共同制定一个康复计划,当然这个计划可以分为短、中、长期,这样既有利于自己保持信心,又能做到临而不乱,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与家庭成员、其他自闭儿家庭和专业机构(包括心理学专家)结成“战斗”联盟。人多力量大,联盟的存在可以使你时刻看见希望、看到进步、保持长久的与病魔作斗争的心理能量。
4、定期找专业的心理专家调适心理,释放负性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5、适宜的期望值。自闭症必竞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自闭儿的愈后也很难预料,家长们只需要求自己尽最大力量,不要太过强求突变的效果,因为这是不符合现实的想法。
6、保持一份“公共”心态。自闭症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家长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在环境调整到为全人类在奋斗的“公共”心态,这样既能为自己增添无穷的斗志,又能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
7、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训练虽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是普遍真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会不断有更多的人来和你并肩战斗,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调适2
儿童自闭症检查应该常规化
最新的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育儿指南推荐:儿童在18个月大和24个月大的时候就算没有发育迟缓的现象,也需进行儿童自闭症的相关检查。
该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的早期检查以利于对儿童孤僻症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对儿童的影响。并且目前的学术观点也倾向于认为,早期的检查有也有助于儿童自闭症及其他的精神异常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儿童自闭症的症状
发现和诊断儿童自闭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便是语言功能的发育延迟。患该病的`儿童往往开始说话的年龄要比正常小孩晚一些。此外,还有一些症状出现在婴儿会说话以前,而这些恰恰正是经常被父母所忽略的东西。
一些早期症状可以在婴儿1周岁的时候被我们发现,其中包括:
(1)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
(2)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婴儿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
(3)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
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包括:
(1)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2)1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还不会说话。
(3)2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还无法说两个词以上的句子。
(4)在任何年龄,都没有语言或社交功能。
此外,当婴儿更喜欢手电筒、钥匙、圆珠笔,而不是毛茸茸的动物娃娃或地毯等软的东西,有时候,也会提示婴儿有发育迟缓和自闭症的可能。但其中的研究者之一PlaucheJohnson博士指出,正常的婴儿有时候也会有这种现象,手电筒、钥匙、圆珠笔比动物娃娃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标准。但有这种异常倾向的婴儿患儿童自闭症的可能性更大。
一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儿科教授对该指南进行评论:虽然没有任何的症状能确定地去诊断儿童自闭症,但却是这些症状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更好的去进行积极地预防、诊断和治疗。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调适3
家长应知道的儿童心理学规律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