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来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侧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由于语文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独立预习极为困难。为此,老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的问题等)和督促,并构建建筑预习基础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 ,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同学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三)、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四)、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直觉思维。
要培养学生猜测的勇气、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跳跃思考,教给学生捕捉直觉思维的办法,让学生尽可能更多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念。在教学中,大胆猜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智慧挑战和精神历险的过程,是一个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运用想象力和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何种课程都有大量可以让学生提出假设、作出猜测和解释的学习主题。
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学习主题去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开发智慧潜能。猜测牵引和推动我们去寻找更多的、更可靠的、更详细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进而推动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和自主探索,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作出猜测。凡是学生可能自己作出猜测和解释的问题,都应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并容许学生犯错。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培养青少年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如果青少年对某一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创新创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青少年的兴趣培养应当融入日常学习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创造兴趣并保护这种探索精神,使青少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为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急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青少年听;教师问,青少年答;教师出题,青少年做”的教学模式,改变这种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发展的被动学习状态,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学校教育成为真正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主要战场。
鼓励青少年大胆质疑
创新的.原点从青少年心中的疑问开始,古人常说:“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青少年发现和提出一个有意义问题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心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思维、有创新。青少年有疑问,说明他在动脑筋积极思维,而创新的灵感就由疑问产生。
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当鼓励青少年大胆质疑,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使青少年在“质疑-探疑-再质疑-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鼓励青少年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曾讲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想象力对于青少年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观察、阅读、调查、采访等形式,采集大量的社会和自然现象,是提高想象力的首要物质条件。也就是说,要鼓励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科学探索及实践,积累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鼓励青少年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培养青少年的求异思维有助于他们走出思维定势,摆脱求同思维的束缚。
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当特别注意开发青少年的求异思维,即注意培养青少年在面对某个问题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鼓励青少年敢于标新立异,不落俗套,不师云亦云。保护好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培养创造型教师
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这应该是作为教师的必修培训课,让教师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创造性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般理论,才能激发学生以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方式去创造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对不在职的新教师进行创造性课程培训,提高小学教师对创造性知识的重视,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学习使用各种方法来灵活开展创造性教学。例如,通过幽默的教学方法使无聊的教室变得轻松舒适,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
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和观察学生,并在合适的时候鼓励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例如,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通常具有顽皮、淘气、幽默、好奇,质疑和大胆想象的特征,但这些特征是传统教学所不喜欢的,但却是创造性必需的。
如果教师缺乏这些知识,教师将很难发现和培育学生进行创造,甚至会抑制和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简言之,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地按照创造性教师的要求,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掌握创造性教育的理论,提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人才的实践能力。
运用“启发—研究型”教学方式
目前,小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授—接受型”教学法。它的主要不足之处重在强调接受,而忽略了创造性。它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探索,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受过这种教学方法训练的学生有明显的弱点,例如:独立思考能力差和创造性差。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输液方式的教学,提倡启发-研究的教学方法。尽管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比较匮乏,要想进行大量的启发式教学是很难的,但并非不可能。
有必要将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独立理解和探索相结合。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权利和机会留给学生,多多听取他们对问题的想法和建议,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
例如,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让他们组员之间先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并合力总结对这个出问题的观点,最后分享给大家。这个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将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最后给出的答案必然会让老师惊讶。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并不缺乏创造性,而是往往没有机会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