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独生子女的教育

时间:2024-01-01 10:14:50 阅读 我要投稿

  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育和形成期。基础教育阶段独生子女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基础教育独生子女的教育

  环境方面,独生子女是家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甚至是两个家庭第三代的唯一成员,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儿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学,容易形成他们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的早熟倾向,过早失去孩提的天真。

  发育方面,独生子女的身体发育普遍较好,智力发育也较早。独生子女家庭负担相对较轻,为其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智力发育条件。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也是“万千压力于一身”。

  家长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如果采取操之过急的方法,结果有三:一是一味顺从,你们说什么我做什么,唯唯诺诺,变成一个毫无主见之人;二是小滑头,四面讨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谁的话也不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骂我不做声,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自理能力方面,独生子女生活在祖辈溺爱娇宠、父母包办代替、学校不敢放手的环境里,使独生子女动手的机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依赖性强,不能与人分享。这些不良习气严重阻碍了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进程,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独生子女的现代教育应当充分扬长避短。

  首先要树立全面的教育思想,克服只重视智力开发和忽视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

  第二,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人应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儿童伙伴的孤独感。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引导独生子女与同伴处理好关系。

  第三,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舍得孩子吃一点苦。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还要督促孩子多参加劳动,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有的时候,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让他去锻炼。

  第四,摆正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独生子女的许多不良习惯是由其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要使孩子感到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权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处于平等地位。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长期坚持。

  最后,对孩子教育要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对孩子的教育坚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坚决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者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前后也要一致。不能此一时、彼一时,高兴时就无原则,一味宽容,不高兴时就一概禁止,斥责。教育者威信高,教育效果也就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