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普遍认为,娇宠是孩子养成独立性格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诚实不是孤立的
英国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
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以此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中教育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校园生活。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少移居美国的华人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没有关系。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成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允许父母体罚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培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的家庭中,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惩罚。父母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
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上的孩子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重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都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个孩子的基本要求。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且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
最看重友好
在英国人的眼睛里,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友好,和他的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私生活都无关。他们教育孩子,从小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带孩子到农场去看大自然。即使像蚂蚁这样的生命,即使在夏天厨房爬满了蚂蚁的时候,妈妈一边消灭蚂蚁,一边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玩弄蚂蚁,不能让他们死得太痛苦。而且只要打一两个就可以了,这样其他的蚂蚁会发出警报,让同伴不要到这里来了,或者把蚂蚁捉到小瓶子里,然后拿到花园去放生。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安格斯养的金鱼巴里死了。安格斯的母亲还带他在附近的教堂举办了简短的葬礼。后来,安格斯还做了一个噩梦,说梦到巴里了。母亲对他解释说,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巴里活着的时候很开心,因为大家都爱它。
我不知道孩子能明白多少,不过,至少我知道,这样的教育是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