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分脾气七分坏
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发脾气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很多父母把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调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但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父母。
有些时候,父母总是把生活上的情绪延续到孩子身上。很多父母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于是总想尽办法修理孩子。
再聪明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父母的精神虐待都会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失去自信心、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自杀几率也比较高。
02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会控制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热情、开朗的孩子;而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敏感、多疑的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样,下一代又成了父母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因为父母是孩子行为的范本,孩子在成长中很自然的模仿他们。一旦听惯了父母的谩骂和讽刺,孩子长大后也会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表达爱意,认为精神虐待孩子没什么大不了。
因此,千万不要小瞧了言语和态度对孩子的杀伤力。
03发脾气并没有什么用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难管,有次因为没考好回到家被父亲打到鼻子出血,这孩子立马就厌学了,初中毕业后就彻底没上过学。
身边有很多这样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皮;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成长。
发脾气并没有促使孩子有长进,反而更会让孩子自暴自弃。孩子的成长本是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父母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并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只有情绪稳定的父母,才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远。
04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就看电视,不要气急败坏的说:“你除了会看电视你还会干什么?”这样说孩子就会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反而会更厌倦写作业。
如果你想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不妨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今晚又要晚些睡了哦,如果你能先把作业做完,可以在吃饭后看会电视。”
直接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用同理心教育孩子,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把“发脾气”换成“好好沟通”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父母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种沟通,不但让家里充满感情和温馨,还会让父母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
05处理好自己的坏情绪
父母一味的压抑自己的脾气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住的,情绪失控便会爆发、
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要意识到:我情绪不好和孩子无关,不应该发泄到孩子身上,也不应该带入家中。
曾经看过一本处理负面情绪的书,里面有个成功经验就是把遇到不开心的事,在回家前就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或者可以在回家前静静的一个人待上10分钟,把所有的怒气、怨气、一股脑全都写在本子上,当你写完时,心中的怒火也会平息许多。
这既是父母能处理自己坏情绪的实用方法,又能让父母们“清空一些负面脑容量”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06与其发脾气
不如及时疏导
我有个闺蜜老公是公认的差脾气,但是做了爸爸后从不发火。他说之所以不再发火了,是因为他学会向家人表达情绪,接受家人的情绪疏导。
我们一起吃饭时聊天,他说自己在外面心情不好,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回家和伴侣互相倾诉一番,心情就会好了,也从不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当伴侣想要发脾气时,疏导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给他一个拥抱、或者用心倾听认同他的感受、或是强有力的安慰。
只有自己不发脾气,同时也能疏导伴侣不再发脾气,这个家才会和谐有爱。
孩子的成长进程,首先是父母的修心过程。因为,父母的心就是孩子的未来世界。
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有我们看到了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心,我们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要义,才可能去探索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