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幸福教育

时间:2023-12-18 06:59:17 阅读 我要投稿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幸福教育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挥之不去的家暴阴影,

  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无需华服美衣,只需要对生活的郑重其事。

  昨天晚上,朋友陈静家四岁的女儿小丁丁一个人跑来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

  小丁丁平时晚上一个人是不敢来我们家的。

  虽然我们住在一个小区,到达我们家的路也只需要七八分钟,没有什么外人,很安全。

  可是路上光线不好,有点黑,还经常会有人带着狗在小区里散步。

  其中有的狗还很凶,常常对着人吼叫,大人有时都会被吓到,更何况孩子。

  小丁丁平时也很怕,自己一个人是不敢单独出来的,更何况现在是视线不太好的晚上,我很是惊讶!

  连忙抱住她,问她你怎么一个人跑过来了。

  她说:“哥哥和爸爸都在忙着呢,妈妈出去买东西了!”

  我问她,那你路上怕不怕?

  “怕呀,可是我想要给妈妈过生日,看见小狗我不理它叫,我快快地跑啊跑,就跑过来了!”

  看着眼前这坚定的小脸,于是我和丈夫儿子忙陪着孩子到了丁丁家。

  丁丁哥哥小俊正忙着摆一个果盘呢,看见我儿子来了欢快地招呼儿子和他一起弄。

  他已经把蛋糕放好了,蛋糕周围围了一圈玻璃装着的蜡烛,他很用心地摆出了爱心的形状。

  看来是提早准备好了一切道具。

  正在洗碗的爸爸告诉我们,是9岁的儿子一手策划了妈妈的生日,提早把自己攒的零用钱给爸爸请爸爸买蛋糕,还给妈妈准备了礼物。

  他已经把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待会儿还有找礼物仪式。

  他们特意请妈妈出去买东西,把妈妈支开,就是待会儿要给他惊喜。

  小俊平时很顽皮,没想到用心去做一件事这么认真。

  看来给“妈妈过生日”这个仪式,真的给了他们莫大的勇气和动力。

  妹妹敢走平时不敢走的路了,顽皮的哥哥也静下心来郑重其事地为这个与平时不一样的日子忙碌,他们非常享受并乐在其中。

  当孩子们面对一个仪式,他们认真地对待,并把这个仪式与所有其他不一样的事情区分开来。

  在对待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他们与平时不一样,没有了任性、没有了吵闹,没有胆小……

  只想一心一意把这件事情做好,给妈妈过生日,取悦了妈妈,也让他们自己成长了。

  因为长久的仪式感相伴,这种成长不会是一朝一夕,而是相伴终生。

  让他们不惧风雨,勇敢面对将来生活中的一切。

  这也让我想起一位同事的孩子明军,明军是一个很安静的男孩,爱看书,性格很温和。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旅游,一路上他都很配合大人,而且非常有礼貌。

  吃饭的时候会等大家都上桌了才吃,会跟服务人员说谢谢,还会给后面的人拉门,他的素养和团里其他一些喧闹的孩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有一天吃晚饭去餐厅前,他一定要妈妈带他回酒店换衣服,他爸爸劝他不用去换了,可是他非常坚决。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他那么倔强,于是他妈妈就带他回去换了衣服来到餐厅和我们汇合。

  那是一间法式餐厅,小家伙穿着衬衣系着领结出现了,很帅气很隆重,席间也很有讲究,餐具的摆放和用餐的顺序一板一眼,和电影里法国餐厅的用餐礼仪一模一样。

  我们很惊讶,问他哪里学来的,他说都是书上看的,还在学校参加过培训用餐礼仪的课外活动。

  同事跟我们说平时如果带孩子去西餐厅吃饭,他也会认真地准备一下服装。

  这一次旅行的衣服也是他自己准备的。

  这个孩子庄重的样子一下子让我肃然起敬。

  虽然只有13岁,但他把到正式餐厅用餐这个事情郑重地当成一个仪式,这个事情很独特,他要严肃对待,他把一些人眼里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郑重其事让他很自律,对待别人也尊重,使他形成了很高的素养,这种素养能感染别人,同时也会让他有不一样的幸福感。

  这种充溢着幸福感的生活是芳香的,甜蜜的,而这也会让他更热爱生活。

  古时候人们“沐浴焚香,抚琴赏菊”。

  就是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氛围、创造出意境,那种弹奏之前庄重的仪式。

  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是对待生活认真的态度,这样的心境下,自然能奏出好曲子。

  如今的人们太忙碌了,生活得非常焦虑,而借助仪式感,可以让生活慢一些、庄重一些、认真一些,也让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体验。

  这种体验传承给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生活不是一成不变,平淡不惊的,会让他充满热情地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拥有仪式感的孩子,内心拥有满满的安全感,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和生机。

  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呢?

  生日不是天天过,法国餐厅也不会常常去,而日常的每一天都可以过出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