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和“狼爸”
虎妈蔡美儿,以《虎妈战歌》轰动中美两国甚至世界各地。她以严苛的方式管教两个女儿,她要求孩子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被她骂成垃圾,也不准看电视或有玩伴的长女,17岁的蔡思慧已获哈佛和耶鲁录取,已决定上哈佛大学。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据萧百佑介绍,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萧百佑当年参加高考,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名的成绩,被暨南大学录取。他认为,自己学生阶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选择了延续家族传统。
无论虎妈还是狼爸,他们代表的是严苛的教育态度,而这样的教育真的能培养出完美孩子吗?素质教育本已命若琴弦,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已成稀缺资源,“虎妈”咆哮于美国,“狼爸”狂放于中国,这样的价值选择与生活观念,其实是很危险的信号。中国教育内容本已太过局促逼仄,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实在粗暴简单,教育离文明越来越远,甚至连培养做斯文有教养的普通公民,都是那么难,就更别说是具有权利意识与自由精神的现代公民了。几千年来,“父爱主义”充斥于各个领域,从政治到经济,从法治到教育,殊不知,那其实只是一块又硬又臭严重制约社会走向自由与文明的绊脚石。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快乐就是儿童的最大价值。被剥夺的童年是永远找不回来的。如是看来,天下父母心,莫要被“狼爸”的所谓成功迷惑了。
教育不是一场IQ的角力赛
“狼爸”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决定限制他们的自由,并定下死规矩——只有完成作业,才可以休息,作业完成得不好,当心巴掌和皮带的“伺候”。专家认为,使用暴力对待孩子、过分强调IQ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毕竟,教育不应该是一场IQ的角力赛。社会需要聪明的人,更需要能力全面发展的人。
孩子教育不能只强调IQ
如今在孩子的教育中,提倡各种“商”的全面培养,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观点的。而智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一个高IQ的人,IQ只能决定一个人在什么领域成功;而“社会情绪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有道德的基础,决定人是否能健康生存、融入社会、合作利他等。缺乏后者,任何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成功。认为社会上出现的“富二代”炫富、“官二代”炫爸、危险性飙车、网游等各种上瘾症、出现暴力倾向等,都与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缺失有关。
素质教育不会让强制学习毁了孩子性格
过分强制学习,也许就是揠苗助长,素质教育的提倡不仅为了杜绝孩子“高分低能”的现象,更为了保证孩子能有健全完善的性格。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受到虐待,会改变一个人的海马区皮质肾上腺素,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会减弱儿童对应激的适应能力,并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记忆减退、精神疾病、自杀等。这些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会有很多特殊的心理变化,逆反是正常的,老师、家长要关注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而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加了过重的慢性压力,学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
怎样才算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听起来很泛,但它的本义应当是一种快乐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同时,素质教育还希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并给学生以快乐体验。
素质教育以快乐为本
西方教育家曾说,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快乐,来自于教育带给学生的成就感。素质教育不是花拳绣腿,不能空喊口号,耍花架子,而是一种生动具体、富有成效的实践。检验这种成效的标准,决不仅仅是分数。
应试教育让不少学生获得升学的成功和喜悦,但同时,也带给在独木桥头失利的学生强烈挫败感。这是令人深感遗憾和不满的现实。改变这种境况,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博弈,不仅要打破分数和升学率造成的桎梏,而且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成长、成功和成才的快乐体验。
素质教育并不高深,并不复杂,不必给素质教育贴太多标签,也不要给它戴那么多高帽子,更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动实践,它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快乐,因而很有趣!
【虎妈狼爸别拿素质教育不当教育】相关文章:
吃苦教育要适度虎妈狼爸慎防极端化11-07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子09-14
虎妈猫爸已经过时现在流行海豚妈10-09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子[实用]09-19
“虎妈”教育不利于孩子教育10-18
奶爸or狼爸都不适合孩子发展10-05
爸立规矩妈关怀各司其职孩子更健康08-25
新爸新妈注意:不要走进护理误区09-25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