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教育,请做好这关键的9点

时间:2023-11-04 16:20:10 阅读 我要投稿

  3-6岁幼儿教育,请做好这关键的9点

3-6岁幼儿教育,请做好这关键的9点

  1、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儿这阶段的话多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

  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

  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担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

  话再多的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

  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

  现在怎么搞的?”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

  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孩子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

  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

  当孩子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

  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

  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2、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话被称作外部语言,而不出声的在头脑中用以思考的话则是内部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外部语言,但还没有形成内部语言。

  这样当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要借助外部动作或语言的帮助。自言自语是孩子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

  孩子在游戏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行动,用语言指导行动。

  孩子自言自语时,往往不需要别人回答,当他们想出办法时,还会自言自语他说出。

  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3、从小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并非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这就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从小树立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用丰富多彩的乐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动,轻松愉快的抒情乐曲伴随孩子起床和进餐;

  节奏明快的进行曲伴随孩子游戏;优美安静的摇篮曲伴随孩子入睡。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在弹奏中感受音乐美,还可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轻松活泼的演奏会或文艺晚会等。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图片、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及坚持性差等习惯。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培养孩子的韧性,需要耐心地引导。

  可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所进行的活动。

  比如,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父母应提醒孩子:“画完了你给我讲讲画的是什么呀?”孩子一听父母要看画,就会画完。

  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

  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延长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5、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好方法。

  当你打算给孩子讲述某一本书的内容时,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节。

  可以用语言吸引孩子的的兴趣,如“你看,这儿有一本好书,你想看吗?”或者让孩子自己发现它,这时你再开始给他讲述书中的故事。

  父母讲述故事时,语言尽量形象、生动,可以适当加些动作,一次讲述内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兴趣。

  同一个故事可给孩子重复讲许多遍,他们仍会听得津津有味,边讲故事边让孩子翻页或者用手指图画,更便于他理解故事内容。

  逐渐地,孩子就能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对于单张的图片,可以先让孩子观察,然后让孩子把所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讲给你听,这时孩子就需要运用他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

  父母可以采取提问方式:“这幅画上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些什么?”等,孩子讲述内容会增多。孩子讲得不好时,不要训斥他。

  可以从易到难,开始讲好一两句话就行了。孩子若讲话不分先后顺序,或不断重复多余的话,如“然后、然后……”。

  或者一句说不完就急着说下一句,父母应耐心些,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讲。逐渐地,孩子会越讲越好。

  6、游戏就是学习

  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

  孩子游戏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社会性、智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成长过程。

  因而,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以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游戏也可帮助孩子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学习。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

  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7、引导孩子进入科学境界

  儿童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其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此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运动、游戏,正确科学的启蒙教育。

  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往往出自偶然的发现。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与引导,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8、培养分类和对应的能力

  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儿童掌握数、空间、规则等概念的基础。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孩子的分类能力。如将买回的蔬菜、水果、干果分类;将洗完的衬衣、内衣、外套、裤子等分类;洗碗时将碗碟分类放置等等。

  这种分类活动与孩子生活接近,他们很愿意做这种分类活动。对应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让儿童进行对应的活动。

  如一张桌子前摆一把椅子,一个碗上摆一双筷子,每双鞋的左右脚对应等。这些活动为掌握数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活动,帮助儿童学习掌握分类和对应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9、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互敬互爱,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办事。

  子女就能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开朗、活泼上进、心地善良,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6岁幼儿教育,请做好这关键的9点】相关文章:

3-6岁幼儿如何做好口腔护理?10-06

3-6岁的儿童小笑话05-13

3-6岁宝宝口腔护理10-06

面试时这关键的话你懂吗09-04

3-6岁孩子应该避免娇惯09-01

3-6岁的孩子的金钱观念10-04

3-6岁宝宝安睡手记09-29

(必备)3-6岁宝宝口腔护理10-06

这威胁的话,请不要再对孩子说11-03

不想儿童是近视眼 做好预防是关键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