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友的三种心理

时间:2023-09-17 01:10:56 阅读 我要投稿

  大学生交友的三种心理,如今在社会中,如果没有人脉,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脚的,相反如果人脉广,自己遇到困难,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能够解决,所以这就是人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现在分享大学生交友的三种心理。

  大学生交友的三种心理1

  第一种表现为自卑,甚至是社交恐惧。根源于童年的无助感,这种态度如果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长大以后就容易放弃自我或顺从他人。他们喜欢以百倍的努力去赢得他人的赞赏,或者喜欢与父母意识重的人为友。

  第二种表现为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常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极端孤独和退缩。

  第三种表现为相信他人,能够接纳自己和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他们能改变的事物,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成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模式。

  01:宁愿高质量的孤独,也不要低质量的社交

  很多小伙伴应该都看过大热英剧《神探夏洛克》,里面的男主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就是一个人们眼中的怪人。

  他毒舌、傲娇,做事不留情面,没有朋友,闲暇时间宁可在实验室研究尸体和骷髅,也不愿意出门和其他人交际,连合作的警察都觉得他是个“怪胎”。

  但夏洛克却是一个天才,他不愿意和人们交流的原因很简单:“我永远搞不懂那些人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思维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如何交流?

  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比如梵高,比如尼采。

  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这种现象:天才总是孤独的。

  我们身边的可能没有那么多天才,但是也会有一群这样的人。

  我们还在第一层,他们已经站在了第三层,同时还在展望着第五层。

  我们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社交,他们的时间用来学习提升进步。三个小时对我们来说是一顿火锅,一场轰趴,一次朋友聚会,对他们来说是一节英语课,一篇论文,一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社交可以换来精神的欢愉,对他们来说,社交只是在浪费生命。

  这两种生活方式没有谁对谁错,走出去万水千山是一生,留在家平安喜乐也是一辈子,都只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只不过因为他与周围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自然也就没有思想上的共鸣,也就不愿意交朋友。

  毕竟,只有志同道合的路上,才能有长久的朋友。不然即使勉强相融一段路,最后也还是会分道扬镳的`。

image.png  

  02:社交这种天赋,我学不会

  你的身边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他们沉默寡言,没什么知交密友,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性格不是很讨喜,也不是很会聊天,在人群中就像一个影子,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

  这类人在生活中很多,他们也想要有朋友,想要被看见,被重视,可是他们就是学不会。也许是语言笨拙,也许是能力平庸。他们在人群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一群,在社交圈中他们就是最底层充当背景板的群众演员。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愿意再走到人群中去。一朵花的美,别人不欣赏,总还有自己可以孤芳自赏。所以他们选择了远离人群,最起码可以保存自己的尊严。

  他们就像在舞台上努力的龙套演员,无论付出了多少,观众永远不会把眼光停留在他们身上,永远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时间长了,他们也累了,这样的努力毫无意义,不如放弃。

  我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他是我的大学同学,相貌平平,沉默寡言,属于扔到人堆里也毫不起眼的那种类型,就像一滴水融入湖中,你很难注意到他。

  大学刚开始时 ,我还能在各种社团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只不过他往往都是在边上听人说话的那种角色,我也看到过他努力和别人交流的样子,但是大概是言语无趣,往往没说几句就聊不下去了,两个人尴尬地站在那里。

  渐渐地,我就很少看到他了,除了日常上课,他不再出现在班级聚会和社团活动中,而是出现在图书馆或者操场,一个人抱着一大摞书,或是一个人在跑步锻炼。

  我曾经问过他一次,社团活动为什么不来了?他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倒还好,但是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的孤独更让人难受,还不如不去了。”

  这类人并不是不想社交,他们也渴望人群,渴望朋友,但是社交这种技能,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03:只要我们不熟悉,你就不能伤害我

  还有一类拒绝社交的人是最让人心疼的,就是被朋友狠狠伤害过的人。

  这类人他们曾经可能也是朋友圈中的活跃者,社交圈里的弄潮儿,三五好友闲暇小聚,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们后来却被朋友伤害了,也许还是关系最好,最信任的那一个。

  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伤害,这种经历,很难让人释怀。

  他们会怀疑自己,因为自己识人不清,才会把敌人当朋友,还傻乎乎的奉上一片真心。那么周围的其他朋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当面和和气气亲亲热热,背地里会不会也在有什么小心思。

  人受了伤害之后,都会有自我保护意思,会草木皆兵,既然已经分不清楚哪些才是真朋友,那不如都不要,也许会有些寂寞,但最起码安全。

  这类人你可以说他们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也可以说他们大惊小怪受不住打击,但是背叛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那有多疼。这群人敏感、细腻、防备心强。对他们来说,孤独是可以忍受的,但被伤害的风险却一定要降到最低。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孤独,也没有人注定了就只能自己一个人。但是社交也并不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也许越是在人群中,反而越孤独。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交友的三种心理2

  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表现

  1、理想化

  大学生往往带着较浓的理想色彩,认知中自我勾勒出脱离实际友谊的标准,一旦发现现实中的交往与理想中的交往差距巨大时,常常感到失望,甚至产生挫折感。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充满了对自己心中理想大学的憧憬,当然也包括对大学里温馨、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憧憬,赋予大学人际交往以理想、完美的色彩。

  这使得大学生对校园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许多大学生认为朋友间应无话不谈,一旦发现对方有什么事没告诉自己,就觉得不够朋友,甚至有被欺骗、受伤害之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又确实存在着某些不足,故与同龄人相比,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更低。

image.png  

  2、自我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中小学时期往往是表现出色的好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别人的表扬和肯定。许多人进入大学后仍主观固执,自我意识强,自理能力差,想问题、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我,过分注重自我需要的满足,却忽略或否认他人的需要,并以自我需要展开人际活动,进而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人际交往的.标准。

  有时不大注意了解他人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缺乏宽容精神;认为好朋友就是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处处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只要别人的思想和自己产生分歧,就把这些人视为“异己”,排斥在交际圈之外。调查结果显示,有26.21%的同学要求自己的朋友要百分之百地对自己好。如果朋友达不到这一要求,往往会由最初的亲密走到后来的各奔东西。

  3、过分苛求

  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情绪化色彩重,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认知方面往往还存在着绝对化、概括化的误区,即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追求完美,经常以一时一事评判自己或他人整个人,乃至整个人生,缺乏辩证的弹性思维。

  在交往过程中,这种不全面的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从自己的心理出发认识和理解问题,缺乏对对方性格和心理的客观了解,从而很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