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

时间:2023-08-11 03:10:22 阅读 我要投稿

  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多数来自民间,也有一部分来自诗歌,一般为两句,押韵或对仗,下面分享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

  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1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孰能无过?若有过错,即使有自知之明,不文过饰非,但对过失的性质、危害、根源等的分析反思,总不如众多的旁观者清。我们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善意的批评。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督促;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

  父母从不批评孩子,是溺爱;教师从不批评学生,是不负责任;朋友之间只有恭维,从无批评,不是良朋益友,而是酒肉伙伴。至于那种会滥用廉价的表扬,从不敢开展批评的领导,更是处世圆滑、怕得罪人的平庸无能之辈;在他们所主管的部门、单位,必然坏人横行,歪风无阻,纪律松弛,人心涣散,工作、生产走下坡路。最需要批评的人,不一定会是那些缺点、错误多的人,更应包含那些自视甚高、缺乏自知之明而又担负重任要职的人。他们坚持错误的危害性更大,更急需旁人批评、指出。

  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虽然其原意是指如何教育孩子,但推而广之,也说明了批评、监督、鞭策是一种关怀、爱护。任你有多少缺点、错误,与你无亲无故、毫无感情的人,只要不碍他的事,就只会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只有良师益友,才会抱着对你负责的态度,以诤言相告。

image.png  

  2.良药未必皆苦口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说法,经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虚心接受批评,不应计较批评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被批评者不应计较,而批评者却应研究、讲究。医药科学发展至今,许多良药或包糖衣,或经蜜炙,早已不苦口。语言科学发展至今,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与语言艺术,也可做到忠言不逆耳,老少皆喜听。

  如何做到这一步呢?批评要善意,要尊重、理解、信任被批评者,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对事,也仅仅是对其缺点、错误,而不能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以致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工作、全部历史。而且还要进一步分析其动机与效果。如动机良好,效果不佳,就要先肯定其良好的愿望,再批评不当之处,然后教给正确的方法。

  切忌在情况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发脾气、乱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弄,不能揭老底、算总账、搞人身攻击。因为那只会造成或加剧对立情绪,使对方顶牛、抬杠,或口服心不服,讲形式走过场地来个假检讨,但思想并未触动,事后依然故我。这种批评看起来火药味挺浓,其实际效果则微乎其微。

  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2

  姜还是老的辣

  “姜是老的辣”语本《宋史·晏敦复传》:“桧使所亲谕敦复曰:‘公能曲从,两地旦夕可至。’敦复曰:‘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宋高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南宋政权之后,宠信奸臣秦桧。秦桧暗中勾连金国,极力主张南宋向金投降,还迫害打击抗金将领和主张抗金的官员。

image.png  

  当时,朝廷中有个老资格的大臣,名叫晏敦复。他性格刚直,不畏强暴,两个月内向宋高宗启奏34次,为爱国的文武百官仗义执言,据理力谏,弹劾秦桧等一伙奸臣。而秦桧也想尽了一切办法,软硬兼施,想让晏敦复屈服。一天,秦桧派一名亲信去劝晏敦复,说:“如果你能屈从,高官厚位随便你挑。”

  晏敦复断然拒绝了他的'劝说,慷慨激昂地对那个人说:“我岂能为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何况我这个人是天生的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晏敦复以姜性自喻,表现出与邪恶势力周旋到底的刚正不阿的正气。“姜桂之性”即由这个故事而来,意思是,生姜和肉桂愈老,味道愈辣,比喻人愈老愈加刚直。

  “姜是老的辣”这句谚语就由“姜桂之性”演化而来,现人们多用来比喻人越老阅历越丰富,办事越老练;也用来比喻老年人足智多谋,不好对付;还有自比姜性,刚正不阿的。

  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3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指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就得先给对方一点甜头。语出《周书》。《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春秋末期,晋国的政权落到了智伯、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四大家手中,其中智伯的势力最大。

  智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向晋大夫魏桓子强行索要土地,被魏桓子拒绝了。大夫任章问魏桓子:“你怎么不给他呢?”魏桓子很气愤地说:“这是蛮不讲理嘛,当然不能给他。”任章说:“依我看,给他也不是坏事。”任章又进一步劝说:“《周书》上曾说:‘要想打败对方,必先暂时扶植他;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他一点东西。’所以,不如先给智伯一点甜头,让他骄傲自大起来,才好使天下人团结起来对付他。”

image.png  

  魏桓子采纳了任章的计策,给了智伯五处有万户人家的土地。智伯非常高兴,更加猖狂,进而又向晋大夫赵襄子索要大片土地。赵襄子当然不会给他,就联合晋大夫韩康子及魏桓子进攻智伯。被大家群起而攻之,智伯终于败亡了。

  《周书》现已无法找到,也就无从查考。但《老子》三十六章中也有类似说法:“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即由上述记载而来,现用以说明要想得到大的好处,必须先做出小的牺牲。

【良药未必皆苦口谚语】相关文章:

生活的谚语12-30

生活常用谚语12-30

验孕棒一深一浅未必真的有了08-08

生活的谚语15篇12-30

生活常用谚语11篇12-30

生活常用谚语(11篇)12-30

努力工作积极生活谚语07-25

饮食学及营养学谚语07-10